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248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验班第八周笔记总汇

[复制链接]

223

主题

2110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19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7 19:4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逆游之鱼 于 2016-5-8 21:25 编辑

鱼鱼
实验班第八周学习总结
这周因身体原因,学习的内容少了好多。在群中的交流中,经老师提醒,发现近段时间的学习方法有些不正确。因知识面相当欠缺,看书时涉及的面比较广,反面忽略了诗的阅读。对我们学习诗词的人来说,所有的阅读都是为写诗服务的,以后加大诗的阅读量。还有就是发现近段时间自己诗与生活脱离了,不能很好的融合一起。老师说要多感悟,以前一直以为这感悟是根据读的内容写读后感,关注这个而忽略了对生活的感悟。接下来我得努力把生活与诗融为一体。
这周的学习内容有几个:
一,           左传
结合历史读了几篇左传。发现左传全是典故,这是我最欠缺的,感觉左传很要必要阅读。目前理解能力还很差,对文言文的理解有一定难度,老师说过,如果自己水平不够,可以当初级读物来看,当故事来看。我现在就把左传当做故事,兴趣也越来越浓。这周看了几个左传故事。
1.郑伯克段于鄢:因郑庄公寤生,其母恶之,爱共叔段。后庄公继位,其弟要封地,郑庄公一再让步,到最后其弟共叔段欲将他取而代之,与其母里应外合,发兵攻打郑庄公,庄公伐其弟,弟逃走。庄公对母亲的所作很气愤,把她禁在城颖,誓言不及黄泉,永不相见。君子言出而不敢悔,后颖考叔为他献策,掘地见母,其乐融融。
感悟:挺喜欢庄公这人的,懂谦让,还是个孝子,但不是愚孝。书上说他失教,这最大的失教者应该是其母吧。虽说兄长有教育弟弟的责任,但这得结合家庭气氛来说,处于他当时的情况,母亲相恶,而护其弟,如何教?(老师,我是不是站错角度思考这问题了?)
2.石碏大义灭亲:卫庄公爱嬖人之子州吁,不喜欢陈氏之子桓公。爱臣石碏谏言:听说爱孩子需要用正道来教导他,如果任由他放纵下去,就太过了。如果你想立州吁,就得及早定下来。如果迟迟不定,就会带来祸端。对于石碏的劝谏,卫庄公不听。后石碏让自己的儿子厚不要与州吁交往,其子也不听。等立桓公时,石碏年事已高,告老还乡了。后州吁弑桓公而自立。但他不得民心,派石碏之子厚向石碏请教。石碏让其朝见周君子,让他们先去朝见陈桓公,陈桓公与卫国友好,再由陈桓公引见见周君子。后厚与州吁去陈国朝见,石碏派使者去陈国,说此两人是杀害他国君的凶手,让陈君帮忙处置他们。后陈君把州吁和厚抓住,并请卫国来处置。卫国派宰相去杀死州吁,而厚被石碏派家臣到卫国去杀死。
感悟:古时,国君是上天之子,是百姓之父母,大于一切。那时臣弑君是大逆不道,在此情况下灭亲,就是正义之举,所以得到赞赏。站在我们今天的角度,是很难理解这种“义”的。它已随着时代、观念的变化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3.曹刿论战:曹刿,鲁国人。齐师伐鲁,他自告奋勇,出谋划策。当时齐国是大国,势力强大,而鲁国是弱国,强攻肯定不行,就得智取。曹刿利用击鼓,与对方比勇气而取胜。一鼓作气,二鼓衰退,三鼓耗尽。他待对方三鼓后,再击鼓出攻。最后让强大的齐师落荒而逃。而且他观察甚微。齐师撤退后,不及时追赶,待看清他们车轮印混乱,旗帜倒下,方命追击。
感悟:智慧如水,它在无形柔弱中聚集强大的力量,遇险阻而绕道,可以汇成冲决一切障碍的潮流。两军交战,智者胜。曹刿有智有谋,而且十分英勇。后来齐国三番两次的伐鲁,鲁也屡次败阵,后齐国与鲁国会盟时,曹刿持刀挟胁齐桓公,要求归还鲁国土地。因曹刿的英勇,鲁国再次逃过一劫。
4.齐桓公伐楚:楚国向南方发展,攻打郑国,郑国向齐国求助。齐师伐楚。当时齐国的良臣管仲,向楚子使兴师问罪,其实就是为自己攻打楚国打一翻借口。说是奉先君之命,五侯九伯都可以征伐,为辅佐周室。又说楚国不供奉包茅,还说周昭王南征无返,说了一大堆借口。楚国使也不是吃素的,一一回复,并承认继续供包茅。齐师一时不好进攻。后一个叫屈完的楚国使,与齐侯会谈,齐侯带他观齐师和诸侯之师的阵势,并狂言:我率领这些诸侯军队作战,谁能打得过?屈完利用本国的地理优势,回答:如果您用仁德来安抚诸侯,谁都会信服您,但如果您要动武力,楚国的方城山就是城墙,汉水就是护城河,就算你的兵再多,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屈完用自己的智慧保存了自己的国家,与齐国会盟。
感悟:春秋无义战,在弱肉强食的时代,弱者只有靠智慧来保护自己。屈完不费一兵一卒,用自己的智慧保护了自己的国家。
5.宫之奇谏假道:唇亡齿寒的故事。晋国良臣荀息让晋献公用自己的良马与美玉,去给虞国借道攻伐虢国。晋献公不舍,荀息开导说,如果借到了道,这些宝贝就如存在外国的国库里一样,迟早还会是您的。晋献公又担心宫之奇这人,荀息再开导说:宫之奇有才,但他生性较懦弱,不会重复谏言,况且他与虞君是从小的玩伴,虞君不愿意他过于亲近,不会听取他的意见。于是晋献公派荀息去虞国借道。虞君答应并要求由他先去征讨。宫之奇劝谏,虞君不听,与晋师联盟一起攻虢,灭掉了下阳。后晋再次向虞君借道,宫之奇给虞君讲唇亡齿寒的道理,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掉后,下一个被灭的就是虞国了。晋国野心大,不能忽视。虞君不听,他认为和晋国是宗亲,晋国不会谋害自己。再次答应借道。宫之奇无助的带着家人离开了虞国。后虢国被灭,在晋师返回时,在虞国驻下,顺便把虞国灭掉了。
感悟: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二,           历史
1.三家分晋:赵、魏、韩分晋,上表周王封诸侯。
2.田氏代齐:陈国公子陈完逃到齐国,七代之孙时,田常代齐,后田常之孙田和请魏文侯代奏天子,废掉齐康公,自立国君,田氏齐国成立。
3.魏霸西河:战国初期,第一位称雄的魏国魏文侯广纳人才,在三位良臣将相的辅佐下,独霸西河。
李悝:倡导民风。打官司,比射术。谁射箭强,谁就赢。后人人善射,为魏国提供大量的士卒。提倡废除世卿世禄,发展生产。
吴起:天下美谈的吸疮将领。此人有才无德,为了自己的前程,杀妻抛母。曾是曾参的学生。因品德不端,被逐出师门。因有高超的军事才能,被魏文侯重用。吴起带兵要求:每一个士卒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每个人携带一支长矛,五十支利箭,一把硬弓,一日跋涉上百里。很快训练出无敌于天下的“魏武卒”部队。他爱惜士卒,肯为士卒吸毒疮。他凭着自己的军事才能,和士卒对他的拥戴,与秦师交战,屡战屡胜。
西门豹:治理邺城。邺城民风不好,传说漳河河神每年都要娶媳妇。当地长老和巫婆,贪官们,利用这些神话,收刮民膏,抢民女,沉河去给河神当媳妇。西门豹深知河水泛滥的原因是疏于管理,而不是因为河神要娶媳。并顺势将这些巫婆,长老除去,并利用这些钱财开挖水渠。灌溉粮田,以惠魏国百姓。
魏国有了这些贤臣良将,魏国在战国初期,力压群雄。
其他就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一些诗,听了一些作者生平,因为没做笔记,能记住的很少,还得重新学习。


长发匆匆盘起,浮生处处艰辛。当时年少入寒门。念他根骨好,贫贱不尤人。
不计三更劳顿,隙时修习诗文。行间字里尽纯真。弱鱼穿激浪,江海任浮沉。
--忆雨轩师傅赠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7

帖子

26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0
沙发
发表于 2016-5-7 21:18:40 | 只看该作者
第八周总结:1.这周在历史方面选择听《那时汉朝》,只听到了第二部,很长的一个历史小说,有趣味,很想听下去。2.在读诗的过程中,积累一些典故。

阅读记录:

1.早读长干行,打动人心的一首诗,人物的细节描写,那么入神入微,仿佛诗中人物就在眼前,印象最深有,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那种少女局促之感,低头向暗壁,千喚不一回,娇羞,少女情怀。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春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幸福之感溢于言表
被里面的句子所吸引,“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喚不一回”,娇羞的少女情怀展现在读者面前。“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幸福之感溢于言表,令人赞叹

2.读李颀的《送陈章甫》其中一句印象很深,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这里“空”字用的好,好像自身也常有种情形,呆呆的望着白云,什么也不想,那种闲逸真好

3.李白的《关山月》“高楼当此夕,叹息未应歇”想象对方的处境来刻化主人的心情,这种写作手法值得学习

4.《烈女操》中一句很美,才懂得“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5.孟郊“游子吟”之后化其意的两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
晒旧衣
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
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母旧綫痕
看来母线已成为一种慈母的意向

6.李颀的《琴歌》里的一句,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7.左思的咏史八首,其一,写了自己的才能和美好愿望,并非概括某些历史事件和人物,而是借以咏怀,了解一个典故,洛阳纸贵。
左思,西晋太康年间作家,《三都赋》使得洛阳纸贵,把三国时候魏都邺城,蜀都成都,吴都南京都写入赋中。《两都赋》是东汉班固写的,《两京赋》是张恒衡写的。

8.其二中涉及的典故,冯唐易老,李广难逢。冯唐乃汉文帝时候一位大臣,由于他正直无私,敢于进谏,于是处处受到排挤,到了头发花白时候,还只是一个郎官。一次,汉文帝与冯唐交谈之中,冯唐推荐云中太守魏尚官复原职,带兵攻打匈奴,获胜,冯唐因荐贤而升。后汉文帝去世,汉景帝即位后,冯唐因其性格耿直,不久又被罢官。后汉武帝即位后,匈奴又来侵犯,人推举冯唐,可已经九十岁了,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是冯唐易老。
李广,西汉名将,智勇双全,和匈奴战斗七十余次,都以少胜多,险中取胜,匈奴闻风丧胆,称之为“飞将军”,然而,这位战功卓著,倍受士卒爱戴的名将,却一生坎坷,终未得到封爵

9.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唐诗人李贺《致酒行》中的两句,意思是,少年正该壮志凌云,怎能一蹶不振,唉声叹气,那就谁也不会来怜惜你的
10.其二这首诗,揭露那一选官制度的弊端,从而了解一下选官制度,1.世官制,世代为官,是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夏商西周实行世卿世禄制,春秋战国时候,破格任用一些地位地下,才干出众的人,战国时期出现军功爵制度,又兴起养士之风。2.察举制度,汉高祖刘邦开察举制先和河,要求郡国推荐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考试是一个重要环节,被举者经考试后,录用。严格说从景帝开始,武帝完善。东汉末年,作弊。3.九品中正制,它是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选官制度,中正就是为朝廷推荐人才的德高望重之人,刚开始,对于挖掘人才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后来,一个有才能之人,但是没有人举荐,很难有发展,没有达到唯才是举的初衷,反而形成一种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其实在魏的时候,是考察家世与才能两方面,到了晋朝基本就只看家世后,才定品 ,然后才给予官位。4.科举制,隋以后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其二这首诗,揭露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金张借旧业,七叶珥汉貂。金张是指汉代金张两家,七世内侍,何其盛也

11.其三通过对两个人物的赞扬,抒发作者希望建功立业,而又功成不受封赏的意愿。涉及人物,段干木,战国初魏国人,有才能怀君子之道,声驰千里,但他隐居陋巷,魏文候请他出任宰相,他不肯接受,魏文帝到他门口,俯身向他致敬,由于这个缘故,魏文第帝得人心,秦王不敢向他发兵,所以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
鲁仲连,战国时齐人,很有正义感,周游列国,为人排忧解难,但功成后,以受赏为耻,高风亮节
12.其四,涉及人物杨雄,西汉末年哲学家,文学家,寂寂杨子宅,门无卿相舆,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
13.咏史八首其五,典故人物,许由:尧王时人。是很有才干的得道高人。尧王曾要让位给许由。许由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太平,而我还来代替你,我难道是为了名声吗?鹪鹩在深山里筑巢,不过占有一条树枝,偃鼠到河中饮水,不过喝饱肚子。我要天下做什么呢?于是逃到萁山隐居种地。
14.其六,涉及人物,荆轲,据《史记》记载,荆轲,战国时期著名的侠客,喜欢读书击剑,曾游于燕国,与燕国屠狗的高渐离友善。“荆轲嗜酒,日与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后为燕太子丹刺秦王,临别前,作《渡易水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见到秦王后,献上地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杀不中,被杀
15其七涉及人物,主父,主父偃,西汉大臣,受困燕赵时,父母兄弟都薄他。买臣,朱买臣,西汉官员,未出仕时,妻子嫌他穷,改嫁。陈平,汉初功臣,最初住着破烂的屋子。还有司马相如。此四人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但他们出仕之前,家徒四壁,如果他们没有机遇发展,也只能埋没朝野中
其八,诗人在这首诗中,把自己比作“笼中鸟”,用“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来起兴;又借用鼹鼠过河和鹪鹩筑巢的典故来说明自己要放弃对荣华富贵的追求,做一个安贫知足的旷达之士
杜甫的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两个典故
自从献宝朝河宗,河宗,河伯。周穆王西征,河伯朝见并献上宝物,引导他西行,穆王由此归天只典故。周穆王充满传奇色彩,据说他和西王母见面,李商隐有诗云: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穆王有八骏马,六狗,四个著名御者,周游列国,极为浪漫,相传他105岁
无复射蛟江水中,汉武帝曾射蛟江中,获之。有射蛟台,汉武帝为民除害业绩。
16.其八涉及人物苏秦,李斯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44

帖子

19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1
板凳
发表于 2016-5-8 15:09: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上下五千年略记 ☆炎黄尧舜禹      盘古开天地,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燧人氏钻木取火,木正句(gou)芒,祝融,共工水火不容,神农尝百草,尧眉八彩,舜目重瞳,大禹治水。 ☆夏      启,太康,后羿,象,寒浞,少康中兴,桀,龙逄  ☆商      汤,伊尹,盘庚迁都殷,武丁,傅说,文丁杀季历,纣王无道,比干。首阳山采薇。  ☆周(西周,东周)       1西周,建都镐(告)京,太王古公父,王季,文王姬昌,武王姬发,吕尚太公望,姬诵13,周公吐哺,周礼,诸侯封建,成康之治,周厉王专利法,共和行政,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周平王迁都洛邑,       2,东周列国        (春秋)五霸 一,齐桓公,齐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公子纠,管仲鲍叔牙,齐攻鲁,鲁平民曹刿一鼓作气,齐败,齐助燕征北戎,老马识途,灭孤竹(今蒙古一带) 二,秦穆公,伯乐相马,百里奚,蹇叔,晋图虞假途灭虢,宫之奇唇亡齿寒。 三,宋襄公以霸主自居,楚郑轻慢,宋襄公举仁义旗与楚战,败。 四,晋文公,重耳,骊姬之乱,夷吾,先軫,狐偃,赵衰,宋秦楚,退避三舍。 五,楚庄王,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孙叔敖。 赵氏孤儿,   齐晏婴使楚,  鲁孔丘周游列国退而教学著书,楚伍子胥过昭关, 楚伍子胥荐孙武于吴王阖闾功成退隐, 李耳曾任周家史官,过函谷留五千字(道德经)而后不知所终。 鲁墨翟,崇尚简朴主张兼仁,曾仕于宋, 吴越之争,卧薪尝胆,范蠡文种,属屡剑,鸟尽弓藏。 魏赵韩三家分晋,春秋战国由此分界,孔子春秋由此止,司马光资治通鉴由此始。 一部春秋,霸主更替,正所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头来不过是一梦黄梁,兴衰之间,分合之际,生之内死之外而已。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97

帖子

176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65
地板
发表于 2016-5-10 00:32:50 | 只看该作者
实验班 2016年5月1号到8号第八周学习小结
    学生;笑笑
  每一天学习了,都是有收获,我不知道自己收获的是不是见效,但是,我终于 是静下心来学习了,纵然生活中有许多的繁忙,但是学习自己喜欢的,就算是挤牙膏,也要把时间挤出来。嗯这一整个周我还是走在了《唐诗三百首》的路上,因为前面我跟着可可老铁也在读,如今第一次过了后,我又走在了第二回的路上,觉得很赞,但是确实很忙,但是我已经不再浮躁了。静下心,走进书本里,试着挤进诗人所表达的境界里,然后结合自己身边也试着练笔。下面我就举一首例子吧,我整这周在可以学习的时间里都是这么做的。
  比如我读到王维的《渭川田家》我是这样读的,大概是这样梳理的。
渭川田家
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柴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王维老师是非常棒的山水田园诗人,我也偏爱他的诗。他晚年的时候官职做得比较大,家里比较宽裕,前面的《青溪》我已经读出了王维老师是有想归隐的节奏了,那这首《渭川田家》能看出什么吗、还有就是王维老师会用怎么样的写作手法去写这首五言古诗呢?嗯,带着这几个问题读读。
  题目;渭水旁边的田家。
第一句;“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墟落,村庄。穷巷,深远的小巷。这样的巷子我是见过的,在以前的老家的村子里会有,那里住的人不是连着几间房子是你的,而是与邻居鉴开,这样就形成了一条很长的弄巷。
这句大概就是;傍晚的太阳照着小村庄,牛和羊在村落的小巷子里悠哉悠哉地回家呢。
(这句的描写,点出了时间,凝造出一幅非常形象的农村的傍晚的景象,我个人觉得很幽的感觉,仿佛就站在小时候那个弄堂里看这一切心里很暖)

第二句“野老念牧童,倚杖候柴扉。”
野老,老人家。柴扉,柴门,以前那种自家小院的偏门会有,一些菜园门也有,这首诗时的年代,柴门就是今天的不锈钢门吧。
这句大概的意思是;老人家呀看到太阳下山,牛羊都回来了,放牛的孩子呢,于是就靠着拐杖在柴门上等着自己家的孩子回来了。
(我很喜欢这句,觉得心里暖暖的,小时候的日子有点苦,但是确实很温暖,这就是农村的真诚和朴素。我们生活在今天的社会里,这样的温暖找就被匆忙代替,即使作为长辈的多问候你放学回来,有的小朋友都会觉得不耐烦。所以,这句诗描写的农村情况让人感动)

第三句;“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雉雊;野鸡鸣叫。
这句相对来说我读的不是很明白,如果是单从字面上就是欢叫的野鸡茂盛的麦苗,睡着的蚕,稀少的桑叶。因为感觉字面上的解释还是满足不了我,于是我找了一下资料。这句诗的写作手法是动静结合,前面动后面是静,这一动静结合就更加的显得了生活的趣味。嗯,雉雊,说是典故,意思就是公鸡和母鸡在春天里发出的一种特殊的声音,它们要生鸡宝宝了。蚕,一次要吃很饱,吃饱了它呢就要睡觉觉了,其实呀它是为了要吐出丝,这也是一种生机。所以这一整个句子就是暗暗的传替出生机勃勃的感觉觉。(哈我是个怕虫的家伙,从来不敢去看,我上班的路上有一段桑地,说是外地人承包的。很远处说是有人养蚕,我不敢去看,不过我发现桑叶是可以留老根年年生苗的。哈哈!)

第四句“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这句大概就是种田的人扛着锄头回家,因为上面说斜阳,说明都是收工回家,在路上见到熟人就聊开了,都不怎么愿意道别了。
(这样的情况我是亲身经历过的,小时候在农村,爷爷每次在在地里回来都会在村口和人家抽上一两袋烟,我们找他吃饭才愿意回家。)

到这里先回顾一下,因为我一翻开这首诗的时候就读出来了这前的这些都是在给我们描绘农村的一些景色,一些农村景象,而下面一句是要表达情感了,很经典,我很仰慕王维老师这样的景情描写,前面的景色铺设得非常的让人心动,感觉处处都是吸引着人的感觉,那么王维老师写了这么多景,他到底想要抒发怎样的感情呢,继续看最后一句;

第五句“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即此,就这样,意思是说就上面描写的景象。闲逸,闲散,安逸,很自然很惬意。怅然,很失落很失意的感觉。式微;这个也是用了诗经的典故(这个式微我以前读过,但是也忘记得差不多了,于是又翻了一下)这本是说服役者还不归来的意思。据查,这里王维用来是说表达自己有去官归隐田园的意思。这个我不是拗得很明白。
这句大概就是;看到这样安逸的田园风光,民情质朴,我内心是非常发的羡慕的,但是目前还是在官职啊于是就有点失意地唱出了诗经的那首诗经中的“式微”
嗯,好,这里不难看出诗人在想啥了,他呢是心里有了也想归隐的意思了,前面的一大篇的描写都是为着抒发他想归隐田园的想法。
诗人描写了的农村的傍晚的自然风光,悄悄地在传替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小结,我非常喜欢,我感觉这样的美好就在我的身边,于是今儿个下午,我驱车去往乡下,回来后很舒服于是,情感慢慢的时候练下了这首


   《近田家  》
       笑笑
林间消日暮,虚里上炊烟。
拐杖已归屋,耕夫还在田。
黄鸡栖院树,黑犬伏阶边。
即此闲情起,临风赋拙篇。

     2016-5.5夜练笔

虽是高度的仿,但是确实是我自己的所见,所感!
学习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谢谢老师!
请老师指点我的总结。谢谢老师!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1-3 14:27 , Processed in 0.12597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