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逆游之鱼 于 2016-5-8 21:25 编辑
鱼鱼
实验班第八周学习总结 这周因身体原因,学习的内容少了好多。在群中的交流中,经老师提醒,发现近段时间的学习方法有些不正确。因知识面相当欠缺,看书时涉及的面比较广,反面忽略了诗的阅读。对我们学习诗词的人来说,所有的阅读都是为写诗服务的,以后加大诗的阅读量。还有就是发现近段时间自己诗与生活脱离了,不能很好的融合一起。老师说要多感悟,以前一直以为这感悟是根据读的内容写读后感,关注这个而忽略了对生活的感悟。接下来我得努力把生活与诗融为一体。 这周的学习内容有几个: 一, 左传 结合历史读了几篇左传。发现左传全是典故,这是我最欠缺的,感觉左传很要必要阅读。目前理解能力还很差,对文言文的理解有一定难度,老师说过,如果自己水平不够,可以当初级读物来看,当故事来看。我现在就把左传当做故事,兴趣也越来越浓。这周看了几个左传故事。 1.郑伯克段于鄢:因郑庄公寤生,其母恶之,爱共叔段。后庄公继位,其弟要封地,郑庄公一再让步,到最后其弟共叔段欲将他取而代之,与其母里应外合,发兵攻打郑庄公,庄公伐其弟,弟逃走。庄公对母亲的所作很气愤,把她禁在城颖,誓言不及黄泉,永不相见。君子言出而不敢悔,后颖考叔为他献策,掘地见母,其乐融融。 感悟:挺喜欢庄公这人的,懂谦让,还是个孝子,但不是愚孝。书上说他失教,这最大的失教者应该是其母吧。虽说兄长有教育弟弟的责任,但这得结合家庭气氛来说,处于他当时的情况,母亲相恶,而护其弟,如何教?(老师,我是不是站错角度思考这问题了?) 2.石碏大义灭亲:卫庄公爱嬖人之子州吁,不喜欢陈氏之子桓公。爱臣石碏谏言:听说爱孩子需要用正道来教导他,如果任由他放纵下去,就太过了。如果你想立州吁,就得及早定下来。如果迟迟不定,就会带来祸端。对于石碏的劝谏,卫庄公不听。后石碏让自己的儿子厚不要与州吁交往,其子也不听。等立桓公时,石碏年事已高,告老还乡了。后州吁弑桓公而自立。但他不得民心,派石碏之子厚向石碏请教。石碏让其朝见周君子,让他们先去朝见陈桓公,陈桓公与卫国友好,再由陈桓公引见见周君子。后厚与州吁去陈国朝见,石碏派使者去陈国,说此两人是杀害他国君的凶手,让陈君帮忙处置他们。后陈君把州吁和厚抓住,并请卫国来处置。卫国派宰相去杀死州吁,而厚被石碏派家臣到卫国去杀死。 感悟:古时,国君是上天之子,是百姓之父母,大于一切。那时臣弑君是大逆不道,在此情况下灭亲,就是正义之举,所以得到赞赏。站在我们今天的角度,是很难理解这种“义”的。它已随着时代、观念的变化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3.曹刿论战:曹刿,鲁国人。齐师伐鲁,他自告奋勇,出谋划策。当时齐国是大国,势力强大,而鲁国是弱国,强攻肯定不行,就得智取。曹刿利用击鼓,与对方比勇气而取胜。一鼓作气,二鼓衰退,三鼓耗尽。他待对方三鼓后,再击鼓出攻。最后让强大的齐师落荒而逃。而且他观察甚微。齐师撤退后,不及时追赶,待看清他们车轮印混乱,旗帜倒下,方命追击。 感悟:智慧如水,它在无形柔弱中聚集强大的力量,遇险阻而绕道,可以汇成冲决一切障碍的潮流。两军交战,智者胜。曹刿有智有谋,而且十分英勇。后来齐国三番两次的伐鲁,鲁也屡次败阵,后齐国与鲁国会盟时,曹刿持刀挟胁齐桓公,要求归还鲁国土地。因曹刿的英勇,鲁国再次逃过一劫。 4.齐桓公伐楚:楚国向南方发展,攻打郑国,郑国向齐国求助。齐师伐楚。当时齐国的良臣管仲,向楚子使兴师问罪,其实就是为自己攻打楚国打一翻借口。说是奉先君之命,五侯九伯都可以征伐,为辅佐周室。又说楚国不供奉包茅,还说周昭王南征无返,说了一大堆借口。楚国使也不是吃素的,一一回复,并承认继续供包茅。齐师一时不好进攻。后一个叫屈完的楚国使,与齐侯会谈,齐侯带他观齐师和诸侯之师的阵势,并狂言:我率领这些诸侯军队作战,谁能打得过?屈完利用本国的地理优势,回答:如果您用仁德来安抚诸侯,谁都会信服您,但如果您要动武力,楚国的方城山就是城墙,汉水就是护城河,就算你的兵再多,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屈完用自己的智慧保存了自己的国家,与齐国会盟。 感悟:春秋无义战,在弱肉强食的时代,弱者只有靠智慧来保护自己。屈完不费一兵一卒,用自己的智慧保护了自己的国家。 5.宫之奇谏假道:唇亡齿寒的故事。晋国良臣荀息让晋献公用自己的良马与美玉,去给虞国借道攻伐虢国。晋献公不舍,荀息开导说,如果借到了道,这些宝贝就如存在外国的国库里一样,迟早还会是您的。晋献公又担心宫之奇这人,荀息再开导说:宫之奇有才,但他生性较懦弱,不会重复谏言,况且他与虞君是从小的玩伴,虞君不愿意他过于亲近,不会听取他的意见。于是晋献公派荀息去虞国借道。虞君答应并要求由他先去征讨。宫之奇劝谏,虞君不听,与晋师联盟一起攻虢,灭掉了下阳。后晋再次向虞君借道,宫之奇给虞君讲唇亡齿寒的道理,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掉后,下一个被灭的就是虞国了。晋国野心大,不能忽视。虞君不听,他认为和晋国是宗亲,晋国不会谋害自己。再次答应借道。宫之奇无助的带着家人离开了虞国。后虢国被灭,在晋师返回时,在虞国驻下,顺便把虞国灭掉了。 感悟: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二, 历史 1.三家分晋:赵、魏、韩分晋,上表周王封诸侯。 2.田氏代齐:陈国公子陈完逃到齐国,七代之孙时,田常代齐,后田常之孙田和请魏文侯代奏天子,废掉齐康公,自立国君,田氏齐国成立。 3.魏霸西河:战国初期,第一位称雄的魏国魏文侯广纳人才,在三位良臣将相的辅佐下,独霸西河。 李悝:倡导民风。打官司,比射术。谁射箭强,谁就赢。后人人善射,为魏国提供大量的士卒。提倡废除世卿世禄,发展生产。 吴起:天下美谈的吸疮将领。此人有才无德,为了自己的前程,杀妻抛母。曾是曾参的学生。因品德不端,被逐出师门。因有高超的军事才能,被魏文侯重用。吴起带兵要求:每一个士卒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每个人携带一支长矛,五十支利箭,一把硬弓,一日跋涉上百里。很快训练出无敌于天下的“魏武卒”部队。他爱惜士卒,肯为士卒吸毒疮。他凭着自己的军事才能,和士卒对他的拥戴,与秦师交战,屡战屡胜。 西门豹:治理邺城。邺城民风不好,传说漳河河神每年都要娶媳妇。当地长老和巫婆,贪官们,利用这些神话,收刮民膏,抢民女,沉河去给河神当媳妇。西门豹深知河水泛滥的原因是疏于管理,而不是因为河神要娶媳。并顺势将这些巫婆,长老除去,并利用这些钱财开挖水渠。灌溉粮田,以惠魏国百姓。 魏国有了这些贤臣良将,魏国在战国初期,力压群雄。 其他就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一些诗,听了一些作者生平,因为没做笔记,能记住的很少,还得重新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