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3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雨竹组第十六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793

主题

1175

帖子

44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46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粉蝶儿》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粉蝶儿》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补刀需注意的地方:
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有无故意扩大原意,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将“虚写”与“实写”混淆,反之亦然。
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利用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词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词内涵。
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不”“是”“都”。
④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表述结论,在诗词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⑤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8

帖子

5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8
沙发
发表于 8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作业
雨竹05-浅秋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暗香
宋*姜夔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得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译文
旧时皎洁的月光,曾多少次照着我,在梅花旁吹奏玉笛。笛声唤起美丽佳人,不顾寒冷和我一起把梅花攀摘。而今我像何逊一样渐渐老迈,全无当年春风得意的动人文笔。但奇怪的是竹林外几枝梅花,偏把缕缕幽香送入华丽宴席。
此时,江南水乡正分外的凄冷静寂。想寄你一枝寒梅可惜路太远,还有一夜茫茫大雪堆积。手捧翠玉酒杯不禁伤心落泪,只能默对红梅深情想念你。永难忘那时我们携手同游,千树寒梅绽放,西湖一片澄碧。而今眼看梅花又片片落尽,可不知几时还能见到你?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粉蝶儿》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原玉
粉蝶儿榴花
雨竹15-浅酌璃兮
去岁新栽,五月灼灼如焰。有天仙、遣风来探。鸟登枝,蜂蝶舞,小园争艳。待他时,丹果约君来啖。
犹记昔年,别家折取为念。鬓云垂,笑颜晕染。惹邻人,娇语斥,连声言歉。乃今望,满树锦霞妆点。
解读
上片作者写了榴花盛开时节小园里热闹非凡的景象,并且许诺等果子成熟时,一定请君来品尝。
下片写了童年的回忆,写出了少年的童贞童趣。煞尾又回到现在,回扣的主题。整篇用时间线贯穿始终。
互评
1.题目为榴花,通读整篇,对榴花描写的却很少。
2.上片和下片联系起来,作者按照“今—昔—今”的时间线索,讲了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
3.下片的情理上有些不通。摘了别人家的石榴,应该是心里忐忑才对,怎么会“鬓云垂,笑颜晕染”呢?
4.灼灼如焰,用这个词语来形容石榴花真是恰如其分,找到了“五月榴花照眼明”的感觉。
5.小白初评,不当之处,多多包涵。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

帖子

13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0
板凳
发表于 4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予安 于 2025-5-18 08:49 编辑

作品:
粉蝶儿·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秦风
暮雨虽停,犹有风声呜咽。正三春、落花时节。对空庭,独把盏,几番愁绝。更何堪,窗外数声鹈鴂。
遥想佳人,关山万里难越。这幽思、寄于一阕。托青鸾,衔尺素,与卿相阅。待梦中,再共一轮明月。


予安点评:
1、问好秦风组长!词作主旨明确,脉络清晰,赞一个!
2、落花时节,雨后黄昏,独饮思人。上景下情,起承转合处布局合理。上阕层层递进渲染氛围,至上结处完成由景及情的铺陈。下阕以"遥想"二字展开思绪,扣题。
4、孟夏之月,始南风至。取其意当尽量就其意。三春,落花时节斟酌下。
5、“这幽思、寄于一阕。”略显直白,可以更好。"寄于一阕"可以加强词体所指。
6、结句“待梦中,再共一轮明月”,意是好的,表达组句上为梦而梦吧,千里共婵娟,何须在梦中。
7、以上个见,不到之处望见谅!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

帖子

12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6
地板
发表于 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易水 于 2025-5-18 10:57 编辑

古典词研四雨竹组第十六讲作业帖
雨竹01—易水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清平乐 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译文:淡淡的秋风,将梧桐的叶子吹落了,新酿的美酒容易使人沉醉,在温馨的小窗里睡了很久。醒来时紫薇花和朱瑾花都已经掉谢了 ,斜阳静静地照在栏杆上。这是燕子欲回南方的时节,镶了银光的屏风昨夜里已经有微微的凉意。

简析:晏殊的词一向有着闲雅的风格,华贵的气象。这首《清平乐》也不例外。上片通过金风,梧桐,绿酒,小窗等意象,交代了时间,地点,并营造了一个淡淡的清愁场景。
下片接着说目之所及,朱瑾紫薇都落了,只有斜阳照在栏杆上,这里暗示了繁华的逝去,斜阳也有曲尽怀人的含义。紧接着说燕子欲归,银屏微凉都映衬着岁月更迭,时光流逝,作者运用精细的笔触和娴雅的情调,写出了一个富贵文人在秋天到来时的淡淡忧伤。没有深愁疾苦,却是牵动人心。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粉蝶儿》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粉蝶儿.初夏
/见鹿
花过荼蘼,春事已然无主。到樽前、怅然思绪。听莺儿,翻落絮,琴心无驻。望斜阳,凉月故人南浦。
别后重来,已无灼灼幽吐。记当时、燕儿双舞。剪春风,扶绿水,深情难赋。几回眸,醉醒觅他无处。

易水简评: 问好见鹿诗友!

小词格律无误。主题清晰。开篇景起,通过花落,絮翻,斜阳,南浦等意象,铺垫了一个暮春的傍晚,对斜阳思故旧。下片入情,镜头指向从前,回忆种种美好,结尾拉回现在,故事情节完整,上景下情,结构布局合理。
感觉不足的就是用词炼字待加强。比如”花过荼靡”,不如花已荼靡。”无主”和”无驻”两个韵字换个位置,更准确一些。”翻落絮”不如观落絮,这样和”听莺儿”主语才能统一。”凉月”不如用个动词”犹念。刚说斜阳就凉月,感觉不融洽。
下片”别后重来”和结尾违和,不如别后经年。”剪春风,扶绿水”换一个和他一起的行为动作感觉更贴切。
另外,《初夏》这个题目更适合写勃勃生机的内容,本文所列的物像和抒发的情感更适合暮春。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5-18 13:03 , Processed in 0.11323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