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6| 145
|
古典词25创作班第13讲缃帙组作业处 |
| ||
| ||
点评
楚楚搬运
总体而言,这首词把握了原诗精髓,以新词句传旧诗意,瑕不掩瑜,算成功的隐括之作。
不足:原诗“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晨起对镜、夜间吟诗的画面感强,词里“临镜拂云鬓”只突出对容颜在意,少了时间跨度、孤独感,削弱了原诗日夜相思的深度。
词中“倦听啼莺叶底,千念锁眉弯”“几欲赋诗阙,提笔寄从前”,添了倦怠、欲诉往昔等细腻情思;“风过花开花落,燕去难留期约。聚散渺如烟”,借景渲染聚散无常,加深怅惘,升华主题。
化用“青鸟”“红烛”,原诗里青鸟传信、红烛垂泪,寄托相思;词里“青鸟更探看”“红烛泪,未曾干”保留其象征,延展了盼归、情深意蕴。
原诗“相见时难别亦难”奠定了聚散两难、哀伤惆怅的基调,词中“临镜拂云鬓,独自怕凭栏”“叹之又叹,相见时难别时难”等句,尽显女子独处、伤怀,契合原诗离别愁苦、相思难遣的情绪。
格律用韵无误,苏轼体符合作业要求。这首《水调歌头·隐括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大体符合原诗立意,又自有发挥。
下片借用有点多。
| ||
点评
楚楚搬运
总体而言,此词精准把握许浑原诗立意,借词牌格律、篇幅优势加以渲染铺陈,个别处虽未及原诗精妙,但不失为隐括佳作。
相较原诗,词结尾“千古兴亡事,都付水东流”直白道出兴亡皆随流水,略显浅露,少了原诗“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那份欲说还休、余韵悠长的含蓄之美。
原诗“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叹往昔不可追、兴亡成流水。词中“行人莫问,当年何事久淹留。千古兴亡事,都付水东流”紧扣这一主旨,感慨朝代兴衰如梦,尽付滔滔渭水,情感主旨一脉相承。
“蒹葭杨柳似汀洲”“落日沉云溪上,山雨来前风满”分别对应原诗相应意象,不仅如实描摹自然景致,更借景烘托出日暮阴沉、风雨将至的压抑感,精准传递原诗情景交融之意。
原诗开篇“一上高城万里愁”直抒胸臆,奠定愁情基调。词里“独上阁高处,万里尽哀愁”与之呼应,借登高之举,尽显满腔愁绪,契合原诗深沉、浩渺的哀愁氛围。
这首词不是苏轼体,不符合作业要求。按毛滂体,“恰、年”平仄有误。单看这首《水调歌头·隐括登咸阳城东楼》颇为契合原诗立意,还融入词人巧思。
| ||
点评
楚楚搬运
相较原诗,词句直白些,像“无奈泪粘襟”“焉能忘却”表意直接,少了杜诗蕴藉深沉、含蓄内敛之美;原诗意象组合、情感抒发浑然天成,词在融合度上稍显刻意。
杜甫原作饱含漂泊羁旅、思念故园之情。词里“底事多惆怅,无奈泪粘襟”“焉能忘却,入梦常醒忆中寻”直白袒露惆怅、思乡,与原诗情感主线契合,“处处寒衣刀尺,夜夜砧声白帝,音信抵千金”如实还原原诗生活场景...
原诗“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写江浪、塞云凸显动荡。词中“江水连天浪涌,塞上愁云聚拢”巧妙化用,直观呈现雄浑壮阔却阴沉压抑之景,贴合原意。“菊两开”“舟一系”也精准沿用,关联思乡情。
原诗“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营造出暮秋萧瑟、阴森的氛围。词里“苦寂发秋暮,玉露泣枫林。巫山巫峡雾重,深感气萧森”精准捕捉这一意境,“泣”字更添凄苦,再现秋景衰败、氛围凝重之感。
这首词虽然标注了苏轼体,但实际不是苏轼体,不符合作业要求。
缃帙组长-李淑云学友点评的
拜读同学大作,深感荣幸,用词用语都在我之上!实难评论!隐括的很是巧妙,有其意,尔不用其词,这是隐括中的高手,学习了444
| ||
| ||
| ||
| ||
点评
颈联不管是励志也好,还是作者对自己身世浮沉的感慨和对始作俑的新贵们的憎恨和瞧不起,与同学的隐括都有所出入。特别是客舟和沉舟,区别是很大的。
起句的哪年月有点口语了,也与原作有出入,原作起句已点明二十三年,声名虽在也有点出入。虽然隐括不是照本搬来,但大致意思还是要在。不过也别具一格,若用在与词相关的词中,说不定甚好。
清箫吟风老师点评:问好非也同学,整首词用词淡雅,也很有词味,原作隐括的也大致到位,值得学习!
月光倾城点评
总的来说,这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憧憬,非常棒呢!
“焉叹韶华虚度,且信风帆争鼓,壮志怎能收。”表达了作者不向命运低头,依然保持壮志的豪情。“举盏酬知己,诗韵绕琼楼。”结尾更是充满了豪情和浪漫,举杯向知己致敬,诗韵环绕着美好的琼楼,真是让人陶醉。
下片“客舟侧,鸥鹭过,意难休。”描写了作者身处异乡,面对自然景物的感慨,意境悠远。“岭头病树,犹有新绿待凝眸。”这一句充满了生机和希望,即使是病树也有新绿等待,寓意着生活总有希望。
“望断际涯路,谁解我心忧。”更是将作者的孤独和对知音的渴望推向高潮。
| ||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12-23 01:14 , Processed in 0.12597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