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491|回复: 5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三期浥尘组第二十四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460

主题

813

帖子

320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0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1 21:33: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燕燕于飞 于 2024-10-11 21:41 编辑

作业: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东风第一枝》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补刀需注意的地方:
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有无故意扩大原意,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将“虚写”与“实写”混淆,反之亦然。
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利用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词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词内涵。
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不”“是”“都”。
④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表述结论,在诗词中找不到左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⑤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全体成员 古典词研三浥尘组第二十四讲评阅帖
老师名字后面戴🌹证明楼层已满,给/鼓掌证明评阅任务已完成。🍎🍎🍎🍎🍎🍎/西瓜/西瓜/西瓜/西瓜/西瓜/西瓜
老师:10人
学员:23人
大群点评:(2-7)

评阅—瓶子(8—10)
评阅—散人(11—13)
评阅—微笑(14—16)
评阅—云燕(17—19)
评阅—风中雨荷(20—22)
评阅—天空(轮休)
评阅—侠骨柔情(轮休)
评阅—一片天空(轮休)
评阅—新新(轮休)
评阅—文斌(请假)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1

帖子

126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68
沙发
发表于 2024-10-12 21:02:02 | 只看该作者


古典研三浥尘组第二十四讲作业

浥尘29——秋月

一、找一首古词进行翻译解析

水龙吟·效稼轩体招落梅之魂
宋·蒋捷  
醉兮琼瀣浮觞些。招兮遣巫阳些。君毋去此,飓风将起,天微黄些。野马尘埃,污君楚楚,白霓裳些。驾空兮云浪,茫洋东下,流君往、他方些。
月满兮西厢些。叫云兮、笛凄凉些。归来为我,重倚蛟背,寒鳞苍些。俯视春红,浩然一笑,吐山香些。翠禽兮弄晓,招君未至,我心伤些。

译文
美酒如仙露在酒杯中浮动喝高了。召唤啊,派巫阳去招魂。您不要离开这里,飓风将要刮起,天色微黄。像野马奔腾般的游气和扬起的尘埃,玷污了您洁净的衣裳,那是白色的霓裳啊。驾乘天空的云浪,茫茫然向东而下,把您带往他乡。月亮满照在西厢啊。呼唤云啊,笛声凄凉。您归来为我,重新倚靠在蛟龙背上,鳞片寒冷而苍青。俯视春天的红花,浩然一笑,吐出山中的芳香。翠鸟在清晨啼鸣,召唤您却未到,我的心充满忧伤。

解析:这首词《水龙吟·效稼轩体招落梅之魂》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上阕中,词人通过描述醉饮美酒、召唤巫阳招魂,以及提及飓风将起、天色微黄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紧迫的氛围。他担忧尘埃会玷污落梅的洁净,想象着落梅被云浪带往他乡。下阕里,月亮照在西厢,笛声凄凉,表达出词人的孤独与思念。他期待落梅归来,重新倚靠在蛟龙背上,展现出对落梅的眷恋。最后,词人俯视春红,浩然一笑,吐山香,体现出一种豁达的心境。然而,翠鸟啼鸣,召唤的落梅却未到,又让词人心中充满忧伤,情感起伏,富有层次。整首词以独特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词人对落梅的深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和忧伤。


二互评
东风第一枝秋雨

文/夜雨

轻打桐云,暗浇菊蕊,清吟一番秋意。寻声正滴高檐,抬眼试分天际。连绵织缕,竟遮尽、溪头山尾。念北雁、冷翅新翻,满目远岑难抵。

霾未散、蛛网还洗。树欲静、凉风又起。丝丝飘入诗中,点点落于梦里。残灯摇影,便尝尽、闲愁滋味。怕玉簪、软语来窥,难得案前先醉。


译文
秋雨轻轻敲打着梧桐的枝叶,暗暗浇灌着菊花的花蕊,轻声吟唱着一番秋天的意韵。顺着声音,雨点正滴落在高高的屋檐上,抬眼望去,竟然分辨不出天边的景象。连绵不断的雨丝,遮住了溪头和山尾。想到北方的大雁,它们冰冷的翅膀刚刚翻动,遥望遥远的高山难以飞达。雾气还没有消散,蜘蛛网又被雨水冲洗。树木想要静止,凉风却又吹起。丝丝细雨飘入诗中,点点雨滴落在梦里。残灯的影子摇晃着,便尝尽了那闲适的忧愁滋味。害怕玉簪般的美人、温柔的话语来窥探,难得在桌前先自我沉醉。

互评:这首词运用了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写法。词中通过对秋雨轻打桐云、暗浇菊蕊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的秋意氛围,将情感融入其中,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同时,词中既有对现实中秋雨景象的描写,如“轻打桐云,暗浇菊蕊”“霾未散、蛛网还洗”等,也有对想象中的情景和内心感受的表达,如“念北雁、冷翅新翻”“丝丝飘入诗中,点点落于梦里”等,实现了虚实结合,使词作更富有层次感。这首词整体意境营造得不错,但在个别词句的表达上,还可进一步打磨。例如“念北雁、冷翅新翻,满目远岑难抵”一句,“冷翅新翻”的表述稍显晦涩,读者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去理解其含义。另外,“怕玉簪、软语来窥,难得案前先醉”这句中,“玉簪、软语”的象征意让人觉得模糊的感觉。下片词中感觉是夜晚,有残灯摇影,但上片看见的,是白天景色,交待不是很清楚。因本人理解能力差,或许没弄懂,还请补评老师多多指点。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

帖子

18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0
板凳
发表于 2024-10-13 16:08:08 | 只看该作者
第一题
唐多令·雨过水明霞
清  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译文
大雨过后,霞光将水面照得十分明亮,潮水从江岸上退去后,岸上留下些许沙痕。落叶声声,寒意穿透窗纱 可恨西风将世代吹换,更将我吹落到天涯。
昔日豪华之地今天已经寂寞萧条,乌衣巷口太阳叉向西落去。说历史兴亡,燕子飞入谁家?只有往南飞回的无数大雁,在明月下,栖宿在芦花丛中。

简析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一场大雨洗过天空,夕阳斜照彩霞映得水面格外明亮;大潮汹涌,在漫过海滩后又渐渐退去。江岸边留下了些许沙痕。声声落叶,飞快地透过窗纱,使词人感到秋意袭身,时令已由夏入秋了。这是一幅凄凉的黄昏秋江图。恰值兵败被掳之后,作者面对着此情此景,哪能不倍加伤感呢?

  “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西风”既作为一种自然物的实写,又象征着蒙古统治者侵略势力。时代变革、朝廷更换,邓剡抱定不再仕元的决心,天下之大,哪有立足之地?词人把自己比做被西风吹落天涯的枯叶,也很恰切。北朝的乐府民歌《紫骝马歌辞》云:“高高山上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它用风吹落叶比喻流落飘荡的情状,反映人民在战乱中逃亡景象。形象鲜明,深沉悲愤。“天涯”意谓极言其远,以托出词人欲归不能的哀怨。

  词人在上片极言自己如落叶飘零,无根无绪,意在引出下片中作者表达的寂寞心情。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建康(今南京),是烟柳繁华地,也是南宋王朝赖以阻挡蒙古南侵的一道屏藩。萧条得使词人生寂寞、衰歇之感。此词带有几分嘲讽意味,不只是一味悲慨而已。借燕子飞入新巢,喻指许多南宋遗民变节奉敌。作者大悲慨之中,怀有深深的嘲讽。更表明他不仕新朝,坚守节操的心声。

  词人又通过对空阔的水、天之间渐次观察,终于发现:“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淡淡几笔,就勾勒出另一幅凄清的寒汀芦雁图。词人置群雁于虽凄清而洁白的明月、芦花中,寄寓了他对乱离中的人民怀着无限同情。虽然是群雁,然而无首。没有凄居之处,真是可怜之极。

第二题,互评部分


东风第一枝 春思
风起的地方
作于:2024/9/29
桃李含颦,薜萝怯语,望中细草侵径。沾衣湿了汀花,到眼浓垂槐影。流莺新啭,过东风、摇摇相应。似这般、春色撩人,空自乱人心境。
抚今夕、一番慵病。忆往昔、千般好景。杨花休扑南楼,杜宇复喧西岭。牵愁牵恨,又惹起、游丝无定。怎说他、岁岁年年,客路恰如飘梗。

清风试评:问好组座,格律我就不检测了,说错之处还请勿怪!
看第一拍:(桃李含颦,薜萝不语,望中细草侵径)这是用拟人手法,桃李花快凋落了,藤蔓植物们迅速生长,草儿长满了小径→_→点名时令,暮春的景象,个人觉得(望中)费墨了,不用说,这也是肉眼能看到的。这一拍起的很不错。

第二拍(沾衣湿了汀花,到眼浓垂槐影),这一拍,可能是为了对偶吧,感觉层次没有递进,而且前面有桃李,这里再写汀花,稍觉重复累赘,(到眼)跟前面一样,费墨之举,可考虑换个词。

第三拍(流莺新啭,过东风、遥遥相应)这一拍虽然听觉上的描写稍有递进,可是(莺新啭)和东风遥应,感觉是初春的景象,也许我说的不对,这是为了下一拍的春色撩人做铺垫吧,但是给人的感觉是物象有点挤了!

第四拍(似这般,春色撩人,空自乱人心境)这一拍入情是可以的,这是用好景反衬心情的失落。为下片做好铺垫,很不错。

下片第一拍(抚今夕、一番慵病,忆往昔、千般好景)这一拍承接歇拍,用今昔对比。只是稍觉空泛,如果把过去的美好具体在事件上,和今天的状态做比较,那么情感表达会更加丰融一些。

下片第二拍(杨花休扑南楼,杜宇复喧西岭),这一拍虚笔我最喜欢,且对偶工整,前一句嗔怪杨花扑楼,增加愁绪,有易安词作的味道,后一句写听到杜宇声,来表达思念之情。使得情感升华不少!

下片第三拍(牵愁牵恨,又惹起,游丝无定)这一拍承接上一拍听到的杜宇声,惹起愁丝,只是这(游丝)是指悬在空中的蜘蛛网一类的东西,这些东西通常是在院落里,可是前面作者好像身处郊外吧,所以稍显不协,恕我愚钝,暂时这样理解了。

煞尾拍(怎说他、岁岁年年,客路恰如飘梗)这一句是说对方的,有些许幽怨的口吻,个人感觉结的弱了一些,开合度不太理想。

小结:整首词行文流畅,遣词老道,词汇量很丰富,脉络也清晰,不足之处就是上片物像纳入有点多,整体下片好于上片,因为任务所需,说的有点多,不对的地方还请组座海涵,有请老师补刀!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

帖子

16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2
地板
发表于 2024-10-15 15:51: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浥尘古典研三浥尘组第二十四讲作业
浥尘——馨怡
一、找一首古词进行翻译解析
东风第一枝.咏春雪
宋 史达祖
巧沁兰心,偷黏草甲,东风欲障新暖。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较浅。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旧游忆着山阴,后盟遂妨上苑。寒炉重暖,便放慢、春衫针线。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译文:雪巧妙地沁入兰花的花心,悄悄地粘上春草的草芽。仿佛想挡住了春风送来的温暖。雪花在碧瓦上很快融化,我知道昏暮时的寒意还很浅。桥面上行走,像漫步白云浮天。池沼澄净如明镜一般,雪花把万物打扮得轻柔细软。我想故乡必是落雪天寒,那里的层层帘幕四垂未卷,阻误了初归的双燕。
杨柳才染上青色,初生的柳叶都变成千万只白眼,刚开的杏花也由红脸变成粉妆素面。当年的王徽之雪夜间去访旧友,到门口却又不见而返,因他根本不在乎见与不见。雪路难行,司马相如迟赴了兔园的高宴。深闺中又把熏炉点燃,赶制春衫的针线也开始放慢。只怕那穿凤纹绣鞋的佳人挑菜回来时,在灞上再与你相见。
赏析:这首咏雪词立意上虽无特别令人称道之处,却给人以美感,而成为梅溪咏物词中又一名篇,其妙处全在于其精工刻划。此词题为“咏春雪”,却无一字道着“雪”字,但又无一字不在写雪。且全词始终紧扣春雪纤细的特点来写,“巧沁兰心,偷粘草甲”之春雪,决不同于“战罢玉龙三百万,败残鳞甲满天飞”之冬雪,“碧瓦难留”、“轻松纤软”均准确把握了春雪的特征。这首词咏物又不滞于物,前结及下片“旧游”以下六句,均不乏想象与议论。虚笔传神,极有韵味。梅溪精于锻句炼字,如“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这一联,以柳芽被雪掩而泛白称之“白眼”,又以杏花沾雪若女子涂上铅粉,而谓之“素面”。在不经意中用了拟人手法。“青未了”、“红欲断”,准确地把握了分寸,笔致细腻,空灵而不质实。“凤鞋”借指红妆仕女,“挑菜”点明节令,“灞桥”隐含风雪。用一“恐”字领起,显得情致婉约,清空脱俗。
2.作业互评
浥尘25~清平乐
小朵盈盈,浅香阵阵,初开雪白清素。偎依水畔伊人,落影云中仙女。纤尘洗净,有娇滴、花心沾露。是昨日、吹过东风,留痕一番轻雨。
流莺转,柳堤来路。蛱蝶飞,花枝到处。不知倦客天涯,忘了凡间晨暮。痴呆良久,看邻家、儿童邀去。忽忆起,过往经年,应在此时相遇。
译文:花开的时候,花朵很小,柔软轻盈,加上阵阵香气。刚开时,雪白素洁。像依偎在湖畔中的佳人,像天上的仙女下凡,纤尘不染。花心含露,是因为,昨日里东风刚刚送来了一场雨。流莺鸣啭,柳色青青,蛱蝶翻飞,花满枝头。暂时忘了旅居天涯,也忘记了晨昏,只是痴醉于当前美景。邻家儿童,相邀而去,这才回过了神。忽然想起,曾经
那年,似在花开时节相遇。
简评:问好诗友,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1.没有标题,根据内容,似写梨花。意脉基本流畅,画面感极强,挺不错的。
2.开篇从形状气味入手,通过视觉与嗅觉的交替使用,把梨花的形态描写得很是逼真。
3.开篇梨花描写很美,后面再加上花心含露,更进一步写出了花的美艳,让人心生怜惜。
4.下片由花开满枝看到满目的春色,让人沉醉于其中,忘了身在天涯,忘了晨昏。由景入情,比较流畅。
5.整体来看不错,但美中不足的是,上面的景与下面的情似乎关联不大,而且结句有点突兀,上篇没有任何对照,还望斟酌一下!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7

帖子

77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72
5#
发表于 2024-10-15 16:15:37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三浥尘组第二十四讲作业:
浥尘18-梅欣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宋代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译文
杨花像花又不是花,无人怜惜任凭衰零坠地。把它抛掷在家乡路旁,细细思量它看似无情,实际只有它的愁思。细长的枝条似萦绕思绪的柔肠,片片柳叶似困倦之极的美人之眼,想要张开却又紧紧闭上。在梦中随风行走万里去寻找心上人,却又被啼叫不停的黄莺无情唤起。
不遗憾这种花儿飘飞落尽,只是遗憾那个西园、满地落红再难连接。清晨雨后,落花的踪迹又在何处?已经飘入池中化成一池细碎的浮萍。如果把春色姿容分成三份,其中的二份化作了尘土,一份坠入了流水了无踪影。细看来那全不是杨花啊,是离人的滴滴眼泪。


简析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是一首咏物词。此词咏杨柳,上阕主要叙写杨花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下阕与上阕相呼应,描写其归宿,感情色彩更加浓厚,进一步烘托出离人的春恨。全词不仅生动刻画出杨花的形神,而且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咏物与写人巧妙地结合起来,以其喻指思妇、离人,将物性与人情毫无痕迹地融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借物以寓性情”,写得声韵谐婉,情调幽怨缠绵,余音袅袅,体现了苏词婉约的一面。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东风第一枝》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东风第一枝    菊
浥尘—12风霜红叶
云拢周天,草枯满地,霜欺万类相逼。穿林风啸凄鸣,书空雁惊嘹呖。寒阳色变,冷艳香,九秋丛立。笑此时,春杏逃夭,丹桂隐身无迹。
徒虚名,逆境藏匿。真傲骨,百花谁敌。不因宋玉悲秋,且受陶公拜揖。更青眼处,死不休,抱香重集。漫赢得,骚客花间,续写几多词笔。


梅欣互评:问好同学。全词通过对秋景的描绘,成功营造出一种清冷、萧瑟却又充满生机与傲气的意境。开篇“云拢周天,草枯满地,霜欺万类相逼”,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秋天的肃杀之气,为菊花的出场铺垫了背景。“穿林风啸凄鸣,书空雁惊嘹呖。寒阳色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萧索之感,而在这样的环境中,菊花“冷艳香,九秋丛立”,傲然挺立,形象鲜明突出。

词中自然意象丰富且贴切,如“云”“草”“霜”“风”“雁”“寒阳”等,共同勾勒出秋天的典型景象,有效地烘托了菊花所处的环境。而菊花作为核心意象,被赋予了“冷艳香”“真傲骨”“抱香重集”等特质,既符合菊花在人们心目中的传统形象,又有所创新。与“春杏逃夭,丹桂隐身无迹”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菊花在逆境中的坚守与独特魅力。

但是略显不足之处是个别词句稍显生硬,如“死不休,抱香重集”,在表达上可以更加自然流畅一些。
总体而言,这首《东风第一枝·菊》是一首较为成功的词作,在意境营造、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等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展现了作者较高的文学素养,点赞学习。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9

帖子

3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8
6#
发表于 2024-10-15 16:24:46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三浥尘组第二十四讲作业:
浥尘12-风霜红叶
一、分析一首古人词作。
《南乡子 登燕子矶》   清     赵维烈
片石撼江皋,水激矶头影动摇。阅尽兴亡千古事,萧萧,往日英雄不可招。

一剑倚天高,恐有蛟龙起怒涛。铁锁都应拦不住,滔滔,和雨和风卷六朝。

简析:想熟悉怀古类词的写作,所以选了本词。
一首登高感临词,作者登燕子矶,俯瞰长江,触景生情,感慨历史变迁而写此词。燕子矶在今南京市北郊观音门外,倚江而立,形如飞燕,因而得名。

历史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如过眼云烟,消散在历史的尘埃中,唯有燕子矶万年屹立不变,见证了千古兴亡的历史。

全词用语凝练生动,词句间满是挥之不去的历史沧桑感。

读后感受:怀古诗词,一般有这么几步: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二、习作互评
东风第一枝  春将去
浥尘-凝思
疏雨惊心,杨花乱绪,惜春偏又春去。子规啼破东风,青绿摇深节序。香云渐瘦,失颜色、繁华将去。怅眼前、满地残红,谢蕊不知何处。
思细细,相思入驻。途杳杳,归途又阻。寻来枕畔回文,且作屏前寄语。千余时日,何忍得,他乡孤旅。待过了,锁定归期,故里桂堂欢聚。

风霜红叶互评:问诗友好。
自习作互评以来,此词是我读到的文字功夫最好的一首。尤其是“子规啼破东风,青绿摇深节序”一拍,更是让人过眼难忘。
来看全词:一二两拍,非老手不能为。不过“疏雨惊心”,还是用“红雨惊心”吧。你懂的。上片后两拍,从严要求,语义似重。歇拍中“谢蕊不知何处” 谢蕊,下字不稳。香魄不知何处  还差不多。总之,写景还是不要堆垛的好。
下片,进入言情寄怀。思路可嘉!然,过片及六字对句,太在意工对了。反而失去了流畅、灵动。“千余十日”太写实了。结拍也没有起二拍味足。
以上浅见,各人思路不同,难免粗暴武断。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88

帖子

141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16
7#
发表于 2024-10-15 17:05:42 | 只看该作者
逸尘21-春留余韵
第一题
定风波·重阳
【宋代】苏轼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赏析:上片,以景入情,描叙登高赏菊,饮酒言欢的情景。“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开头两句点明“上翠微”的行踪,描绘“江涵秋影”与“雁初飞”的两幅画面。触景生情,便迅速推出“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的三句人生箴言。趁着这大好的年华、大好的秋光大笑,插黄花。上片即花生情,也为过渡到下片暗示了一笔。

下片,由即花生情进入到写以酒助兴。饮酒抒情,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传统文化,称之为“酒文化现象”,苏轼也不例外。“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写把酒临风,喝个痛快是为了酬谢佳节。登山临水,同样也是为了酬谢佳节。即使夕阳快落山了,也用不着愁怨。夕阳是自然界中“无限好”的景致,自然人生“夕阳”也应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直言人的衰老死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杜牧含蓄地说人生“只如此”,而苏轼则直言不讳人生“谁不老”。尤其词的最后引齐景公泣牛山的故事,传情达意,精炼入微,可谓妙笔。

第二题互评
逸尘31-霖兮
东风第一枝·出游记
        篝火笙歌,温泉旃帐,一方游兴佳地。伤怀流浪心头,笑意徜徉眼底。春秋几度,纵结伴、绪思犹起。但只见、孤影踟躇,凭吊遗痕添岁。
        今已觅、桥头锁系。明日去、花村印记。难寻梦也相关,空许魂兮迢递。尘间低语,渐零落、东流江水。却依然、随性由心,况味任他谁似。
春留余韵试译:篝火笙歌,温泉帐篷,是个旅游的好地方。心头却有流浪的伤感,笑意在眼底流淌。春秋几度,纵然是结伴游,思绪万千,只见孤影踌躇,凭吊那失去的岁月。
今已找到却是桥头系锁,明日去,花村还有旧时的痕迹,却找不到梦里的故事,空留魂梦在迢递之间。独自低语,心渐零落,那东流的江水,却依然,随心由性,这种滋味和谁一样。
春留余韵试评:问好学友,这首词格律正确,韵部无误,语言也很有词味,学习了,主要问题是,上阕应题,开篇写的出游,但接下来好像是写感怀了,离题有点远。以老师点评为准吧!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9

帖子

8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42
8#
发表于 2024-10-15 17:30: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轩辕剑谱 于 2024-10-15 17:35 编辑

东风第一枝.章门新年
清 薛时雨
彩焕桃符,声暄竹爆,曈曈日射朱户。兰闺喜溢芳朝,花市袂联姹女。香车扶上,看风里、杨枝如舞。最怜他、血色罗裙,付与九衢尘土。
池洗马、艳名自古。桩系马、旧游记取。临街新绣春灯,隔江罢闻战鼓。韶华恰好,偏十日、九逢风雨。倚绿窗、轻按红牙,补入竹枝词谱。
赏析:
薛时雨,一字澍生,晚号桑根老农。清代咸丰三年(1853)进士,授嘉兴知县。太平军起,参李鸿章军幕,以招抚流亡振兴文教为任。官至杭州知府,兼督粮道,代行布政、按察两司事。为台湾第一巡抚刘铭传亲家。晚清著名词家之一,作品有《藤香馆诗删》、《词删》等。这首清代薛时雨的《东风第一枝·章门新年》描绘了新年佳节的热闹景象。"彩焕桃符,声暄竹爆"以欢快的色彩和爆竹声渲染出节日的喜庆气氛。"曈曈日射朱户"则写出阳光照耀在朱红色的大门上,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开始。"兰闺喜溢芳朝,花市袂联姹女"描绘了女子们在花市上的欢声笑语,增添了节日的活力。"香车扶上,看风里、杨枝如舞"描绘了女子们乘坐华丽的车子出游,欣赏着春风中摇曳的柳枝,如同舞蹈一般。"血色罗裙"则暗示了女子们的美丽和娇嫩,她们的裙摆被街头的尘土染上,寓意着新年的繁华与世俗。接下来,诗人提及"池洗马、艳名自古",暗示着历史的沉淀和传统,"桩系马、旧游记取"则回忆起过去的游历。"临街新绣春灯,隔江罢闻战鼓"展现了新年的宁静,春灯点缀街头,战鼓声已远去,象征着和平与安宁。最后,"韶华恰好,偏十日、九逢风雨"感叹时光美好却易逝,"倚绿窗、轻按红牙,补入竹枝词谱"则表达了诗人借词曲记录下这美好的新春时光。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代新年习俗和人们的生活情趣。

东风第一枝   菊
浥尘26-山水一壶
秋日生凉,晓风着意,山边草色含露。东篱点点呈新,三径悠悠如故。斜枝新蕾,引片片、淡烟飞絮。又惹起、一掬相思,乱了俗尘归处。
今日有、愁思凝句。明日可、花香解语?白衣送酒陶翁,岭菊盈霜夕坞。聊将乡梦,付明月、洛城捎去。慰心底、几多流年,默默水边听雨。
简析:本词为写菊的咏物篇,起篇从秋天天气写起,意在写菊花的生长环境和节令气侯,东篱、三径、白衣送酒,都是菊花特有的典故,为词增添了古典韵味,本词写出了菊花的特点,用词轻柔、静美。

点评

一首词最主要看作者想表达的主旨,尤其咏物诗词,这点尤为重要。写得有点啰嗦了,说错勿怪。  发表于 2024-10-22 16:41
作者选取的意象东篱、三径、陶翁等等,其实有淡泊之意,但作者要表达的是愁思。所以整体看并不是太完美。当然学友从作者的文笔来看也没错,词句确实轻柔流畅,有古诗词功底。  发表于 2024-10-22 16:38
学友好,古诗词解析很好。山水一壶这首词借咏物抒发作者的情感。这也是咏物诗的特点。当然作者是思乡还思人,这里没有说明,只能由读者遐想了。或许是既有相思,也有乡思。往往人的各种愁绪会叠加在一起。  发表于 2024-10-22 16:30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7

帖子

91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16
9#
发表于 2024-10-15 19:02:46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四讲作业
浥尘20清心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宋.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译:夜深宴饮在东坡的寓室里醒了又醉,回来的时候仿佛已经三更。这时家里的童仆早已睡熟鼾声如雷鸣。轻轻地敲了敲门,里面全不回应,只好独自倚着藜杖倾听江水奔流的吼声。经常愤恨这个躯体不属于我自己,什么时候能忘却为功名利禄而奔竞钻营!趁着这夜深、风静、江波坦平,驾起小船从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
赏析
这首词记叙深秋之夜词人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的情景。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当他回临皋寓所时,自然很晚了。“归来仿佛三更”,“仿佛”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这开头二句,先一个“醒复醉”,再一个“仿佛”,就把他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接着,写词人已到寓所、在家门口停留下来的情景,眼前就好像浮现出一位风神萧散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深夜归来,敲门不应,坦然处之。展示出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旷的精神世界,一种独特的个性和真情。
词的上片还创造了一个极其安恬的静美世界。因为夜阑更深,万籁俱寂,所以伫立门外,能听到门里家童的鼾声;也正因为四周的极其静谧,所以词人在敲门不应的时候,能够悠悠然“倚仗听江声”。从写家童“鼻息如雷”到进而写谛听江声,就把夜之深、夜之静完全衬托出来了,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词人静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已无法掌握命运,就当全身远祸。顾盼眼前江上景致,是“夜阑风静縠纹平”,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的遐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已的有限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
这首词写出了谪居中的苏东坡的真性情,反映了他的独特风格。


二、互评
东风第一枝 秋思
文/清风
草际蛩鸣,梢头叶落,西风渐起凉意。排排雁影遥飞,脉脉斜阳欲坠。登高遥望,又惹起、千般心事。想数载、鸳侣常分,梦蝶半生如戏。
对冷月、把樽难慰。销永夜、拥衾无寐。忆曾赏菊吟鞭,更约抚琴拈字。念伊单袂,料是少餐频垂泪。待盼到佳节重阳,携手插花吟醉。
简析:叶落虫鸣,西风凉意生。雁影已飞远,斜阳渐逝。登上高处眺望,不由想起许多心事。这么些年俩地分别,半辈如戏。
对着冷月,喝酒也难得到安慰。漫长的黑夜难以入眠。回忆过往,曾经一起赏菊吟诗。又想到现在你定是衣衫单薄,不肯吃饭而频频落泪。希望到重阳节时能重逢,携手赏菊吟诗陶醉。
简评:问好清风同学。这首词写的是傍晚登高远眺,看到叶落雁飞,凉风频起,而惹起千般心事。下片到了夜晚,独自把盏,愁肠辗转,直到夜深也难眠。忆昔念今,又憧憬未来,写的挺不错的,没觉得哪里有不好。反复读了几遍,也不知道怎么评了。就是觉得上片傍晚,下片到深夜跳的有点快了,没有铺垫,不知道合适吧,个人观点不一定对哈。旁的挑不出来了。

点评

学友解析认真,点评不错,清风这首词确实文笔流畅,情感表达恰到好处。学习了。  发表于 2024-10-22 16:53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8

帖子

29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4
10#
发表于 2024-10-15 22:53:35 | 只看该作者
词研三第二十四讲作业:
浥尘06-轻风呢喃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东风第一枝
宋  吴文英
倾国倾城,非花非雾,春风十里独步。胜如西子妖绕,更比太真澹泞。铅华不御。漫道有、巫山洛浦。似恁地、标格无双,镇锁画楼深处。
曾被风、容易送去。曾被月、等闲留住。似花翻使花羞,似柳任从柳妒。不教歌舞。恐化作、彩云轻举。信下蔡、阳城俱迷,看取宋玉词赋。

译文:
佳人有倾国倾城之姿,非花非雾之韵,春风十里扬州路上独领风骚。恰似西子般妖娆妩媚,更胜太真之淡雅恬静。即使不施铅华,漫言有巫山神女、洛浦之神美貌。这般标格举世无双的佳人,却受困于画楼深处。
曾被春风轻易吹拂她的容颜,曾被明月随意照亮她倩影。似花之貌,反使百花羞惭;似柳之态,任由翠柳嫉妒。千万不要叫她跳舞,唯恐化作彩云飞去。相信下蔡、阳城之富贵子弟皆会为之迷醉,我且填上这阕词,作为对她的歌颂吧。

解释:此词围绕一个“情”字,反复描述、演绎,上片解释了“情”为何物这一问题,下片续写“情”之所衷的种种表现及创作此词的原因。词人心目中这样一个标致无双的绝代佳人,却被人为地深藏在画楼深处,使之无缘相见,只能以单恋、梦想聊解相思耳。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东风第一枝》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东风第一枝·柳汀寄思
浥尘01一耘梦
云荡清溪,风扶瘦影,断鸿声碎金缕。水轩空挂瑶琴,堤岸又飞芦絮。粘襟扑面,拂又满,西风来处。恁惹得、往事联翩,几许别情离绪。
自別后,思君千度。梦里回、芳汀旧路。落英微湿荷风,画舸悠随鸳侶。花颜易老,怎挽得、东君长驻。更那堪、孤阁昏窗,夜来坐听秋雨。

译文:
云飘清溪之上,风抚弄清瘦身影,断鸿之声细碎如金缕曲。水轩徒挂着瑶琴,堤岸再度飞扬芦絮。扑面而来,粘于衣襟,拂去顷刻又粘满,皆自西风来处。如此惹得往事纷纷,几多别情离绪涌上心头。
自分别之后,千番思念君颜。梦中重回芳汀旧路。落英微微湿润荷风,画舸悠然跟随鸳鸯伴侣。花颜易老,又怎能挽得东君长驻。更那堪孤阁昏窗,夜里独坐静听秋雨之声。

互评:这首词意境优美,情感细腻,开篇兴起,通过景物描述引出回忆,歇拍抒情,过片自然过渡,衔接紧密,思念之情,真挚而强烈,下片2、3拍场景转换回到过去,景写,4拍回归现实, 感叹时光易逝,流露出对容颜老去的感慨,煞尾“孤阁、昏窗、夜坐、听秋雨”进一步渲染,加深了作者的孤独之感,增添了词作的深度。
全词情景交融,通过云、清溪、风、瘦影、断鸿声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空灵、清幽的氛围。借助西风、孤阁、昏窗、秋雨等意象,有效地烘托出了离别的惆怅和孤独之感。巧妙地运用了多种意象,如云、风、断鸿、瑶琴、芦絮、落英、荷风、画舸等,使词作富有画面感和感染力。词中的一些句子对仗较为工整,如“水轩空挂瑶琴,堤岸又飞芦絮”“落英微湿荷风,画舸悠随鸳侶”,增强了词作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这首词意境营造不错,情景交融,跌宕起伏,但个别句子容易引起歧义或表意欠妥,比如起拍2句“风扶瘦影”瘦影人或物指向不明,“碎金缕”句,句意欠贴切,下片“画舸”句与实际不太贴合,本人水平比较差,理解不到或者理解错的地方还请老师补刀。

点评

学友好,作业解析和点评都非常好,认真细致,娓娓道来。向你学习。  发表于 2024-10-22 17:00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1-18 16:37 , Processed in 0.14027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