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词25创作班第13讲缃帙组作业处 |
点评
鸡蛋里挑个不是骨头的骨头,蝶舞百花羞,舞而羞个人感觉有点勉强,恋、逐而羞似乎更合理一些。
清箫吟风老师点评:问好芷溪,真是不错的一首词,不仅词语轻灵,意境也优美,同时上阕隐括,下阕拓展,尤其下阕,画面好美,很有带入感,更是让人浮想联翩,值得学习和借鉴。
楼下的互评
略有不足的是,原诗有隐含的求学问道深意,“泗水滨”暗指孔子讲学处,词里未体现,稍显立意深度欠缺,不过就描摹春日盛景、传达赏春欣然之情上,与原诗立意大体相符。
下阕“岁更迭,情未改,意难收”情感升华,流露对春日及美好事物的执着喜爱;“抛却烦恼”“笑看红尘”“淡对浮名”是词人意气心境展现,虽原诗未直白提及,但借春日传达旷达超脱意蕴,也算合理延伸。
“远望山川如画……香气满衣兜”细致描摹春日色彩斑斓、生机勃勃之态,是对“无边光景一时新”“万紫千红总是春”画面的扩写。
开篇“春至花开处,风暖绿枝柔”点明春日景致,渲染明媚氛围,与原诗描绘春日胜景相应;“燕归时节寻梦,心海泛轻舟”添悠然闲适之感,契合朱熹春日寻芳的悠然。
| ||
点评
缃帙03-晔胥互评:1.经搜韵检验平仄格式正确。2.字数共95字,上阕48字,下阕47字。3.无领字。4.句式正确。5.用韵搜韵检验合格。6.声容容恰。7.对偶合格。8.换头贴切。9.无重字。10.脉络清晰。
评阅-梁迪庄老师点评
关健是要大胆的试着去隐括【用词的形式缩写或扩充】,不要管它合不合格,娱乐也好,消遣也罢,这对以后的创作很有益处。
这次作业,是隐括前人或时人诗词作品,相信比创作一阙新词难度少些,因无须组织题材,无须罗列意象,无须从头立意,甚至可借用其韵,可重复其词句。选篇幅大的,压缩;选篇幅小的,扩充。
有人生经历,有生活激情,有写作冲动,有操作手法,有取舍能力,要写首诗,填阙词,相信难度不大,以上也证实了。
一色秋水词友,如不论作业要求,这阙《水调歌头》词创作,还是比较成功的,接近现实的生活,比有些假大空之作强很多。
| ||
点评
评阅-梁迪庄老师点评
但辞藻较口语化,行文散文性质较浓,生硬稍欠流畅,词的韵味稍欠。有些词句表达欠妥,不好理解,如【夫妇有文章】,【成果喜冲亡】,【内心热火】。
这阙隐括七律的词作,笼括了原作内涵,又添加了新的内容,又以新的顺序隐括,且较协调,总体符合作业要求。
其三,我们可以顺着原作的构思,结构,布局,铺排,衔接,即内容与意象的顺序按步就班的创作。当然,也可打乱以上节奏,重新创作,但很检验创作者的水准,这是高层次的创作。
其次,要代入自己的处境与情感,即是走入被隐括作品的意境,与原作者创作状态同步,这样才能更好地扩充原作,即被隐藏的点滴,发掘并深入,当然做到这一点很难。
在隐括前人的作品时,首先,要分析其内涵,了解其素材与时代背景,明了其立意或观点,赏析品味其整体意象所达成的效果,理解感触其思想情感。
晔胥词友,隐括的是南宋四大诗人之一杨万里的七律,诗歌内容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劳动场景,或一个侧面。这是扩充类,因《水调歌头》这个词牌的字数比七律多一些,内涵也相对大一些,创作难度也大一些。
整首词隐括成功,层次分明;上片五六句对仗不够工整,遣词造句欢快,活灵活现的一幅插秧画面,夫妇有文章这一句感觉有点勉强,喜冲亡这句亡字有点不解。整体看完成还可以,就是词格用错了,同学加油!
| ||
点评
评阅-梁迪庄老师点评
小暇疵,上阙【气透因香罗绮】,意象尚可,但词序可调整,对整体意韵稍欠协,尚可斟酌。
作者是按原作起承转合的顺序来创作的,这种方法很稳妥,避免了诗脉(词脉)断续、意象零散、结构松驰的弊端。
作者不仅理解消化了原作的内涵,走进了原作的意境,还代入了自己的情感,又熟知原作的结构、布局、诗脉、情感线,故写起来得心应手,无雕凿之痕。
词友这阙隐括词,成功且出彩,我带着欣赏的心情,读了一遍又一遍,觉得不是在评阅,而是在品析,但不知如何下笔,何处入手,总怕破坏了词的意韵。
水映君荷词友,隐括的是唐四大女诗人之一,晚唐鱼玄机的七律,这是一首感人的情诗,她抒发的是诗人的孤独寂寞,对情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还有这句的断句是:气透/因香/罗绮,还是:气透因/香罗绮?影射谁家翡翠读来也是云里雾里的。以上纯属个人看法,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见谅。
点完赞之后,说说我认为美中不足的地方吧。“气透因香罗绮”,这句读来有点费解,
| ||
| ||
| ||
点评
这首词情感不宜太过,凄惶,殇,苍凉,因为是自个儿选择离开,可以是思念母亲,但不可渲染悲凉气氛。建议注意情感度数。
“唯愿母身康”这个地方建议修改一下,当作一个诗词的记忆点,衣衫紧敛相似母亲拥入紧拥怀中
问候词友,这首水调歌头情感到位,挺好
“殇”字,可百度一下具体是什么意思,可酌。
下阕以风雪夜景承上启下,景中藏情,从外在狂暴到内心“心泪如海面无殇”,情绪转深沉内敛,借议论“皆谓”句剖析矛盾,收尾“忍把”写决绝又无奈离乡,层层剥茧,契合离人心境。
“此去”“此别”两句对仗,分述牵挂内容与自身内敛眷恋,强化细腻亲情,“再拜”“回首”递进不舍层次。
脉络清晰,依循离别场景铺陈情感递变。先绘老母形象与送别之景,从视觉“华发”、行动“拄杖”“相看”勾勒不舍画面,为情感奠基。
立意真挚且深情,紧扣母子离别之主题,深挖亲情与志向间的矛盾张力。反思亲情羁绊下离乡抉择,有血有肉诠释亲情分量。
| ||
| ||
| ||
点评
词中三字句最好对仗,流水句。上片写的杨国忠,赞扬的语调和下片感情基调好似有冲突。说的对错老师莫怪,向老师学习!
暖阳初评:
游心老师好,为你的佳作点赞!首先看了一下格律,好像没有检测,出律好几处。玉追是张飞的马吧下面又出现楚国,好似不当。
词的韵味很浓,措词颇有苏辛风,如果在可对偶处再琢磨一下,应该更棒。加油。
本词基本抓住了原作的主要内容,加入了自己的一些想象,使内容更加有故事性更加丰满,真是很不错了。
依钦谱,饵、狼、戚,出谱,依龙谱,卒、饵、狼、戚,出谱。写完作品最好用搜韵检查一下,不容易出错。
要注意我们古典词校对词作格式和标点的要求哦,韵脚处一般都是句号哈。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5-14 08:23 , Processed in 0.12311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