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广寒宫主 于 2015-10-27 18:09 编辑
中国古典文学院诗五期 近体诗格律基础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找出词性完全相同的一组( ) A 国歌 山村 孩子 凝视 B 有 从简 省略 一般 C 好 美丽 静 悲凉 D 也 偶尔 大肆 风景 2、以下词组属于动宾短语的是( ) A 调查研究 B 我的老师 C 吃晚饭 D 冻得麻木 3、以下各项常做主语的有( ) A 偏正词组 B 动词 C 介词结构 D 副词 4,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下述所列韵部中在《平水韵》最窄的韵部是( ) A 八齐 B 一东 C 三江 D 五微 5, 按平水韵,以下各选项中全部具有平仄两读的是( ) A 令、论、听 B 茗、传、予 C 俱、妻、看 D 思、过、跳 6,以下字中,在《平水韵》中同属于三个韵部的是( ) A 抢 B 傍 C 行 D 醒 7,《平水韵》中所谓上平水和下平水和阴平、阳平的关系是() A 上平水是阴平,下平水是阳平 B 上平水是阳平,下平水是阴平 C 没有关系 D以上都不对 8,以下格律上严格不允许的是( ) A 三仄脚 B "孤仄" C 首句用邻韵 D 三平调 9,下面哪些诗句是单句? A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B 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 C 药裹关心诗总废,花枝照眼句还成。 D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10,(1)排云数峰出,漏日半江明。(2)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 (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4)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 以上句式分别是( ) A 锦鲤翻波、四拗三救、半拗、大拗 B 锦鲤翻波、半拗、四拗三救、大拗 C 四拗三救、大拗、锦鲤翻波、半拗 D 孤平自救、四拗三救、大拗、半拗 11,“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这一联中采用了( )的对仗形式 A 双声对 B 叠韵对 C 错综对 D 掉字对 12,①莲动下鱼舟②天气晚来秋③明月松间照④王孙自可留⑤竹喧归浣女⑥空山新雨后⑦随意春芳歇⑧清泉石上流---此诗正确顺序是()
A ⑧③⑤①⑦④⑥② B ⑥②⑤①③⑧⑦④
C ⑥②③⑧⑤①⑦④ D ⑤①⑥②③⑧④⑦13, 13,以下各平仄两读字读音不同时意义上有区别的是() A 看 B 难 C 叹 D 烧 1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采用了()对仗形式。 A 借对 B 自对 C 流水对 D 错综对 15,“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这种对仗形式属于()流水对 A 顺承关系 B 因果关系 C 递进关系 D 单句 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律诗中首句尾字用邻韵,叫孤雁入群格() 2,格律诗,一旦白脚与韵脚的韵母相同,都属挤韵() 3,“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是宽对() 4,①马穿山径菊初黄②万壑有声含晚籁③荞麦花开白雪香④棠梨叶落胭脂色⑤数峰无语立斜阳⑥何事吟余 忽惆怅⑦村桥原树似吾乡⑧信马悠悠野兴长。此诗正确顺序是①⑧②⑤④③⑥⑦() 5,“渭城朝雨浥轻尘”的形容词“浥”活用为动词,属于意动用法() 6,“滂沱/浩荡/跳梁/妖娆/糊涂/望洋/徘徊 翩跹/萧疏/参差”这十个词都是联绵词() 7,“一遍/鱼尾纹/岂有/绝妙/中国式/所思/田间/红透/砍伤/醉仙”这十个词组都是偏正词组() 8,“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是复句() 9,七言诗最常见的音步结构是2221与2212() 10,“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是流水对() 三、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用古四声标注下面一段文字平仄。 莲对菊,凤对麟。浊富对清贫。渔庄对佛舍,松盖对花茵。萝月叟,葛天民。国宝对家珍。草迎金埒马,花醉玉楼人。巢燕三春尝唤友,塞鸿八月始来宾。古往今来,谁见泰山曾作砺;天长地久,人传沧海几扬尘。 2、找出下面这首诗中的入声字,并标明该诗属于《平水韵》中哪个韵部。 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战勋。 见说云中擒黠虏,始知天上有将军。 3、简述押韵的四大定规。 4、对仗的“六相”原则是什么?试用流水对的方式对句。 欲展飞天翼==z 四、分析题(30分) 请运用所学对仗知识,分析鉴赏此诗对仗句。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创作题:
1.以重阳为背景,写七律一首(30分)。
2.题图,七绝一首(20分)
收卷时间下周四晚
答案: 一、选择题-----1C 2C 3A 4C 5A 6D 7C 8D 9C 10A 11B 12C 13B 14D15D 二、判断题----1错 2错 3对 4对 5错 6对 7对 8错 9对 10对 三、 3、一是须押平声韵。二是一韵到底。三是除首句外,偶韵奇不韵。四是不韵句的尾字必须仄声。 4、“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同、平仄相对、意义相关”,六个“相”,简称“六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