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逆游之鱼 于 2016-4-16 18:28 编辑
鱼鱼实验班第五周学习总结:通过这周的学习,深刻的认识到,只看不做笔记,是看得快,忘得也快,回头想想前面读过的,能记住的太少太少。像老师说的,只知道知新,而不懂得温故,是不行的。每周花一天的时候来总结,复习,我现在感觉到这种必要性了。 这一周我读了一些杜甫的诗,也在尝试着背,体会到了背熟和熟悉的区别了。理解后背熟,是心中有了,读到后面的诗时,可以和前面情绪上有一个比较,和相似的情感时,一下子能想到那句诗。或是有用相同意象,相同词语时,也会一下子从脑里冒出来。突然觉得能背真好。我会继续背下来,虽然对我来说,困难了些,但感觉收获好大。接下来我还打算重新理一遍杜甫的七律,做笔记的形式进行。 也在班里跟着雅馨读唐诗三百首,以前只看过唐诗三百首里面的近体诗,这次从头开始看,发现古风非常有味道,发现自己慢慢的在进入诗的意境。木师说过,读诗时,要进入状态,要心无杂念,要把自己当作作者来读。我在努力尝试这方法。 要说这一周学习中,记得最牢的,也就是天涯老师建议的学习方法了: 1.边看边做笔记,方便以后复习 2.看后写感悟,要有自己的东西在里面(培养诗心) 3.在看的过程中,把不懂的地方记下来,或是有什么问题的,也记下来,找老师解答。 4.要温故而知新,不要只看不复习 5.每周做一次学习总结。 笔记虽然做得不好,但看群里大家的笔记,特别是看了如墨的笔记,还有天涯老师的批注,发现了自己笔记中的不足。特别是感悟方面还相当欠缺。这一周读诗时,我在刻意的忽略遣词造句的这些细节,尝试着读其境,尝试着去多感悟。发现这样是在培养诗心,如果经常能在诗中感悟出一些东西,还愁没有一颗细腻的心去感悟生活吗?
天涯老师语录: 1.诗是国学功底积累后的一个爆发。 2.诗人是用心观物,而不是用眼观物。 3.眼中的竹,不是最终笔下的竹,心中的竹才是艺术。 4.诗人不写诗的时候也是俗人。只有写诗时,切换到诗人模式的时候才是诗人。
好诗好句: 王冕诗:
次韵答申屠子迪府推
今日风光好,梅花满屋春。年年长在客,事事不如人。
道路貂裘敝,庭闱鹤发新。晓来看雨露,小草亦精神。
喜欢理由:喜欢中间两联,情感饱满,虽然算不上什么经典,但感觉很好。
客边
其三
飘荡将何倚,凄凉不自禁。江湖千里梦,风雨五更心。
游子黄金印,幽人绿绮琴。渠方汩朝市,吾合老山林。
其五
世事朝朝异,炎凉处处同。江山千古在,风月几时穷。
采菊思陶令,登楼忆庾公。客情消不得,又听北征鸿。
喜欢理由:喜欢前两联,也许别人看着很平淡,但我感觉情感很饱满。
竹色侵衣冷,江声绕屋流。
有感二首
其一
绝国春风少,荒村夜雨多。可怜新草木,不识旧山河。
世事纷纷异,人情转转讹。老怀禁不得,怅望一长歌。
应教题梅
刺刺北风吹倒人,乾坤无处不沙尘。胡儿冻死长城下,谁信江南别有春?
喜欢理由:通过写凄寒情景,反衬梅之傲骨。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墨梅
我家洗研池边树,朵朵花开澹墨痕。不要人誇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喜欢理由:有内涵,托物言志。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本周问题: 真性情与真感情的区别是什么? 下面是这周的学习笔记(历史方面就不发上来了) 实验班第四周笔记: 1. 无情不落笔,对生活麻木,没有感觉时,读一些有灵性的诗,滋润自己的诗心。把看到的细微的问题放大。打磨诗心。只要心中有,等自己到了某一境界时,笔下才会有。我们现在读诗,可能感觉运用不到,现在读,就如树杂根,根扎得越深,长得越高。如建筑地基,地基越牢,楼可以建得越高。 2. 看书时,不要跳着看。对于初学,先泛读,再读集子。如空缸注水,先得让缸里有水,然后再把浊水分出来。 3. 读书时,不是去注重那些枝节上的东西,而是先看整首诗的气象,读诗的境,说后还要有所感悟。 4. 把看到的好诗好句发群里,然后整理到一起,供大家学习讨论。如果你觉得好,得说在哪。 5. 养成做笔记,读诗的境,然后感悟的好习惯。 周一笔记 综合班十三讲作业点评笔记 1.造境要合乎自然,写境要临于理想。 2.咏物,要把物明确的表述出来。 3.不管是写景,还是表情达意,首先要把话说明白。虽然有些话说不清楚,但要让人感觉得到。如韦应物的“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诗的情感藏起来,和模糊是两种概念。 4.对比时,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要尽量拉开。许浑这点做得最好。 5.禅语不入诗。 6.诗要先动己,然后得动人。 7.诗意贵淡不贵浓,诗言贵浅不贵深 周二笔记 听木师讲王昌龄笔记 一,清楚明白的表达清楚,结句时要掷地有声 二,隐藏所有情绪。 三,藏一半,露一半,适合七律,不适合七绝。 三境:物境、情境、意境 物境:状物(写物) 情境:由物引出的情感(抒情) 意境:物与情的结合 诗有六式: 渊雅:不要一览意穷,这样就太浮浅了。 不难:不能刻意写,刻意并有痕迹。诗是随性而写的。七绝是刹那的情绪。诗不能太浅白,不能着了痕迹。 不辛苦:随性而写。不能失去真性情。灵光一闪 饱腹:诗的丰满。空间,时间,立体感 用事:用典,能让诗的语言更加精炼。 一管抟tuán意:有所寄托,也就是比兴。 读唐诗鉴赏日记 2016.4.14周四 今天读了王勃几首诗,读之前,我认真的看了一遍王勃的生平。 咏风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加:给予 固:本来 诗中写风的活动,抓住风之“有情”:“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为君起松声”。这种有情表现在风不择地域的体现其仁爱,阔达的胸怀。以风喻人,托物言志,抒发作者的青云之志。王勃从小聪慧,六岁就能作诗,九岁时读颜师古注的《汉书》,觉得别人有很多不妥的地方,就注《汉书指瑕》帮别人指正错误。十岁时便饱览六经。在十四岁时,上书刘祥道,直陈政见,并表明自己积极用世的决心。从小就有济世之心,志向高远。所以他见到最平凡不过的风,能给予风情感,把风写得如此高尚,能把自己的志向借风抒发出来。想想我们现在的孩子,九岁还在撒娇,书包还要家长背。十四岁时,仍然想着如何能少写作业,或是不写作业,哪里才好玩?陪伴孩子的是电脑游戏。为什么古人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呢?我想这除了生长的环境,看书也是很大的关系。别人十岁就饱览六经,我们现在的孩子,别说是孩子,我这几十岁的人,也没认真的读过一经。还时不时的抱怨低层生活的艰苦······忽然觉得好惭愧 2016.4.15周五 别薛华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薛华生平不详,百度也没查到。只知道他是王勃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在绵州相识,不久并分离。王勃17岁时做官,可以说是少年得志,20岁时因《斗鸡赋》被逐,后入蜀,在剑南呆了两年,遍游汉州、剑州、绵州、益州、彭州、梓州等地。与薛华应该就是这段时期认识,这首送别诗,应写于此期间。 这首诗不仅仅表述作者与友人的深厚感情,也是对前途迷茫的一种倾诉与期望。公刘说:“诗是一种感性经验和主观情感占很大成份的东西。诗人此时的生活环境变了,思想感情也发生很大变化了,写出的诗也就迥然不同。”我很赞同这说法。王勃在送友人时,如此的悲凉,如此的惶惶不安,应该和他的仕途经历有很大的关系。诗中的“穷路”、“千里道”、“心事同漂泊”从这些字句中,能感觉到作者对自己,也包括友人的前途的迷茫。这里的心事,也许是和友人互相的思念之情,也许是说前途暗淡,或是对前途的期望。最喜欢结句“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与他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异曲同工之妙。古人朋友间的友谊可以如此深厚,想想我们现在对朋友有如此深厚的友谊之人有多少?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对朋友如此淡化呢? 读这首诗时,有一个问题,作者当时只有二十来岁,为什么用百年呢?这让我又想起看现在好些人写的诗,喜欢用白发。明明正当壮年,哪来的白发呢?这不是无病呻吟吗?天涯老师解答:用百年,白发,只是作者当时的一种情绪。如果百年,只是一种心态。生理上是青年,可是心里上已经是槁木了。也是作者当时的一种情绪。这个百年我好像是明白过来了。再说白发,老师说本来没有,但是如果你总愁,或者愁比较深,你说会不会就有了呢?他举了辛弃疾一首词中的句子:“人言头上发,总在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他说白发可以因为愁而生,这点我真心感觉不到,也许是我不够愁,或是我天生开朗,能化愁。对这个白发的理解还是不够透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