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1567|回复: 8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雨竹组第十四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982

主题

1362

帖子

510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1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25-5-3 21:43: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满江红》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满江红》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补刀需注意的地方:
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有无故意扩大原意,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将“虚写”与“实写”混淆,反之亦然。
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利用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词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词内涵。
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不”“是”“都”。
④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表述结论,在诗词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⑤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下一楼评上一楼的点评基本要求:
01.格式:《词牌名  题目》,按阕分行。即单调一行,双调二行。(不主动分行。)
02.格律检索:按搜韵,有无出律之处。
03.有没有明显生涩之词。
04.有无前后不必要的重复啰嗦之处。
05.有无对偶或者对仗的要求,做的如何。
06.能不能看出明确的立意?立意如何?
07.有没有不符合自然规律或者违反伦理或者基本逻辑的?
08.有没有意脉断裂?断在何处。
09.有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句子。是哪一句?
10.有没有运用典故。(不要求一定能看出。)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6

帖子

105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54
28#
发表于 2025-5-18 17:14: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雨竹18~荷月
1.   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满江红 初春 北宋  张先
飘尽寒梅,笑粉蝶、游蜂未觉。渐迤逦、水明山秀,暖生帘幕。过雨小桃红未透,舞烟新柳青犹弱。记画桥,深处水边亭,曾偷约。
多少恨,今犹昨;愁和闷,都忘却。拚从前烂醉,被花迷着。晴鸽试铃风力软,雏莺弄舌春寒薄。但只愁,锦绣闹妆时,东风恶。
解读:
我笑寒梅已经飘尽的时候,平日殷勤的粉蝶、游蜂还未察觉。渐渐地,远远近近的山水开始明秀起来,淑气侵入帘幕,人间开始温暖。浴雨的桃花初放,色泽尚未殷红;萦烟的新柳才青,长条还很纤细。记得在这样的画桥深处,水边小亭,与年轻的恋人难忘的私下相会。
虽恨往日欢爱已逝,但记忆犹新;沉湎其中,几乎忘却了眼前的愁闷。那时常心甘情愿地痛饮烂醉,为她的容颜声色倾迷:她的歌声,象晴空的鸽铃,在软风中荡漾;象娇小的雏莺,在薄寒的春林里弄舌。但是如今我唯一希望的是,她那盛开如锦绣一般的青春,不要被恶势力所欺霸而过早凋零。

解析:
此词为作者追念夕日恋情之作。
上片前两句写春讯萌动,和年轻恋人的初春约会。末两句分别领以“记”字、“曾”字,点醒上片所写全是回忆。
下片既写今时惆怅恨闷,又追忆细节,时空回宕,并用“但只愁”句引出无奈与怜惜,更引人同情及有所味余。
上片前半多用兴,下片后半多用比。最后还以“东风恶”来比邪恶势力摧残美好爱情。整首词缠绵富丽,并含蓄之美。于抒情回忆中展现一个悲剧性的爱情故事。


二、互评
满江红游太行
文/芷溪
跃上葱茏,太行路、奇峰罗列。抬望眼、层峦似海,雾烟明灭。峭壁倚天惊鬼斧,苍松挂壁凌霜雪。正秋深、枫叶漫山燃,如丹血。
思今古,情激越。追往圣,心犹切。叹山川壮丽,韵留诗阕。魏武挥鞭曾此过,豪情千载仍堪说。踏云阶、极目意飞扬,胸襟阔。

点评:格律无误,没有明显生涩之处,词语凝炼,对仗工整,立意高洁,写出了最祖国河山、英雄人物的赞扬,词句优美,不足之处,结尾句不能承接前文英雄人物,显得有点头重脚轻。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7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4
27#
发表于 2025-5-11 10:56:43 | 只看该作者
补作业:
满江红·问春
雨竹03-紫竹吟箫

风揽轻云,衣袂拂、城南故道。但顾盼、燕衔春信,露融花俏。柳线青葱牵旧忆,湖光潋滟浮新恼。亦记取、月下共清欢,情何了。
今夕月,依然照。情怀切,前途渺。对长空漫问,几时安好?岁月如流皆可忘,唯期与汝同偕老。叹而今、别绪绕心头,知多少。

简评:上阕以城南故道起笔,通过一系列的景致描写,画出一幅春景。下阕转折的不错,将从往昔拉回当下,书出怅然的心情。对句"柳线青葱牵旧忆,湖光潋滟浮”写得很好。不过,意象方面的遣词如 "轻云"、"故道" 等没有特色,可以提升一下词汇量。

点评

抛开词牌声情,本篇比较切合主题,有造景有抒情,构思上有想法,用词也比较讲究,整体上也没有大的毛病,算是一篇合格之作。  发表于 2025-5-15 13:26
下阕中规中矩,问题不大。整体来看,我还是比较喜欢看豪放派的那种气度,而抒情版的满江红很难写出那种激烈或者郁愤的情感色彩。  发表于 2025-5-15 13:23
风揽轻云,燕衔春信,城南故道,露融花俏,有位佳人,衣袂拂尘……这样的意境是不是很美?所以感觉上阙的景描需要再重新组织一下场景。  发表于 2025-5-15 13:18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8

帖子

55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58
26#
发表于 2025-5-10 11:11: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芷溪 于 2025-5-10 14:52 编辑

古典词研第四十讲作业
雨竹06-芷溪
二、古人词作选读: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原词: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翻译:
愤怒得头发直竖顶起帽子,独自依着栏杆,看潇潇雨停。抬头远望,仰天长啸,胸中壮志激烈燃烧。三十载功名不过尘土般渺小,八千里征程伴随云月缥缈。莫虚度年华,等白头时,空留悲叹悔恨。
靖康之变的耻辱尚未洗雪,臣子心中的愤恨何时能灭?愿驾战车,踏破贺兰山险阻。满怀壮志,饿时以敌肉为食,笑谈间渴饮敌军鲜血。待重整山河之日,再向朝廷报捷献功。

简析:

1. 主题情感:通篇洋溢爱国激情,痛斥国耻,抒发收复失地的壮志与决心,兼具悲愤与豪迈。

2. 艺术手法:

- 意象鲜明:“怒发冲冠”“长车”“胡虏肉”等强化情感张力。

- 对比递进:“尘与土”“云和月”以淡泊功名衬远征艰辛;“饥餐”“渴饮”用夸张笔法显杀敌决心。

- 节奏铿锵:四字短句与长句交替,如战鼓轰鸣,契合慷慨主题。

3. 词牌适配:《满江红》的激越曲调与词作的壮烈情怀高度统一,成为豪放词经典。

芷溪浅评:问好雨婷师姐一起来学习
满满江红
文/雨婷
上阕:柳岸凝眸,云深处,炊烟袅袅。丛竹畔、清溪漱玉,花枝初俏。风雨途中曾苦恼,关山月下终明了。淡浮名、净土一方中,琴声绕。
下阕:烟霞远,随斜照。飞鸿去,归舟渺。有花沿幽径,故园偏好。往事如风情已老,红尘若梦烦犹少。问几人,看破利名虚,轻轻笑。
一格律检索:经搜韵查询,整体基本符合《满江红》词牌格律,未发现明显出律之处。
生涩之词:未发现明显生涩之词,用词自然流畅。
重复啰嗦:前后无不必要的重复啰嗦之处。对偶对仗:“丛竹畔、清溪漱玉,花枝初俏”中“丛竹畔”与“花枝初”结构对仗略欠工整;“烟霞远,随斜照。飞鸿去,归舟渺”有一定对仗意味,但“随斜照”与“归舟渺”结构也不完全对称,整体对偶对仗表现一般。
立意:立意明确,表达了看淡浮名、超脱红尘烦恼的心境,立意较为积极豁达。自然规律、伦理逻辑:未发现不符合自然规律、违反伦理或基本逻辑的地方。
意脉:意脉较为连贯,未发现明显意脉断裂之处。亮眼句子:“风雨途中曾苦恼,关山月下终明了”,较为生动地展现了经历风雨后豁然开朗的心境。运用典故:未发现明显运用典故的地方。
师姐也许是忽略了没有标注主题虽没有硬性要求但还是标注主题为好。
点评纯属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不当之处欢迎一起探讨学习

点评

接下来的风雨途中与前两句关联欠缺了一点,整体来看缺了一点说服力。再看下阙。连接的问题不大,但升华的高度不够,与上阙连起来看似乎层次感缺了些。  发表于 2025-5-11 06:42
上阙造景在第一韵句和第二韵句之间略显不自然,前面是柳岸。接下来写清溪,前者更容易令人想到的是河边而不是溪边,这里是不是换个字避免?  发表于 2025-5-11 06:38
检测,优点我这里就省略不重复说了,写的认真,评的也认真仔细,都很好看。只说说我的一家之言。请两位学友选择性看看。  发表于 2025-5-11 06:3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1

帖子

5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4
25#
发表于 2025-5-10 07:43:47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雨竹组第十四讲作业雨竹02-依若

满江红·客途春晓(试仿写古人词)
雨竹-小西
朝雾初开,平芜远、轻车碾露。望不尽、柳丝牵恨,燕翎裁曙。数点残星沉野水,一痕初日衔山树。渐风来、花落满征衣,春归去。
萍踪转,乡路阻。征鞍倦,怀襟苦。对韶光如许,客心谁诉?半世飘蓬空寄梦,十年心事都成絮。待归时、种豆傍东篱,听松语。

依若试评:问好小西组长。
1、格律正确。
2、整阙词没有生涩之处。
3、小词没有前后重复啰嗦之处。
4、上下片两个七字句,三字句都有对偶还很好看。
5、小词立意明确,意脉连贯。

6、解读“朝雾初开,平芜远、轻车碾露”开篇描绘了一幅清晨启程的画面,朝雾刚刚散开,广袤的原野上,轻车碾过带着露水的路面 ,奠定了清冷、孤寂的基调。“望不尽、柳丝牵恨,燕翎裁曙”运用拟人手法,柳枝仿佛牵系着离恨,燕羽裁剪着曙光,将无形的愁绪融入春日景物。“数点残星沉野水,一痕初日衔山树”对仗工整,残星沉没于野水,初日仿佛被山树衔住,展现出时空转换的微妙变化。“渐风来、花落满征衣,春归去”以花落春归,暗示时光流逝,也暗喻游子漂泊的无奈。
“萍踪转,乡路阻。征鞍倦,怀襟苦”直接点明游子漂泊无定、归途受阻的困境,以及身心俱疲、内心悲苦的状态。“对韶光如许,客心谁诉”面对美好的春光,游子的心事无人诉说,尽显孤独。“半世飘蓬空寄梦,十年心事都成絮”高度概括半生漂泊的虚无感,曾经的心事如同柳絮般飘零无依。“待归时、种豆傍东篱,听松语”以陶渊明式的归隐愿景作结,表达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现实羁旅生活的一种逃离渴望。
总体而言,这阕《满江红·客途春晓》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仿古词作,古典韵味浓厚,情感真挚,拜读学习了!

点评

建议二,结句的两个暗典运用的很好,既照应了全篇的倦途盼归又表明了心迹,但个人认为此句句法特点不适合用并列句,更适合用递进。建议一个典故往深处写就够了。  发表于 2025-5-11 07:06
接下来的只是一家之言,请斟酌看看:建议一,“望不尽”建议修改,联系上下文来看此处只要让读者知道多少个晨昏都在奔波就行了,感觉数字更恰当。  发表于 2025-5-11 06:59
写的漂亮,评的认真,都耐看。非常赞同“总体而言”的评价。学习了。  发表于 2025-5-11 06:47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2

帖子

40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02
24#
发表于 2025-5-9 19:57: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剑卿歌 于 2025-5-9 20:13 编辑

第十四讲作业
雨竹12-剑卿歌
一,简单分析一首古人诗词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该词上片抒写作者对中原重陷敌手的悲愤,对局势前功尽弃的痛惜,表达了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下片抒写作者对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愿望,对国家朝廷的赤胆忠诚。全词气势磅礴,感情充沛,笔力雄健,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二,互评作业
满江红.五一见闻随题(柳永体)
文/凡川
红绽榴花,五一节、寻思去处。劳动节、哪儿劳动,老家栽树?无奈天公难作美,水塘开裂渔禾误。稻谋难、毕业季犹难,心酸楚。
乌龙事,门阀主。何堪看,何堪语。何堪蚁民子,十载寒苦。耗尽家财三代力,竹蓝打水空庭户。长假游、梦里看花如,吟诗去。

乌龙事:2025年五一期间北京协和医院“肖董事件”。

问好师友,剑卿歌试评:
很喜欢这类结合实际而直抒胸臆之词,我词写我心,如题目所言,通篇围绕五一的见闻来写,哀民生之多艰,无奈何只能以诗词来排遣内心的积郁。用词自然晓畅,平白如话,却寄寓着深沉情感,学习了。另外一点个人浅见一起探讨学习。首句写榴花,感觉可以再进一步多着点墨,以美好的事物跟之后的见闻及产生的郁闷心情作映衬,或可增强情感的表达。五一节和劳动节是同一个节日,或许再次提及劳动节有突出强调的作用,个人感觉这里不需要,有点费墨了,等老师复评学习。尾句感觉和前面衔接不够流畅,另“梦里看花如”理解师友表达的意思,个人感觉句子有点小问题,戛然而止。
以上个见,未必对,有谬误处尚请海涵,等老师复评学习。

点评

同意“梦里看花如”句子表达有问题,读起来很别扭。  发表于 2025-5-13 00:45
这首词过于口语化了。  发表于 2025-5-13 00:43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2

帖子

37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2
23#
发表于 2025-5-9 15:37:27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雨竹组第十四讲作业
雨竹组21-安若渔

互评

原玉
满江红  五月二日赴友约防空洞吃重庆老火锅
予安
洞府重开,霓虹下、夜喧交织。循旧约、九宫格里,浪红翻急。椒沸浑忘趋夏火,鬓霜却较当年白。掷空箸、牛肚搅沧溟,风云息。
铜锅沸,昏晨蚀。冰啤沫,沧桑涤。任蒸腾汗气,漫洇陈迹。快意何妨荤素满,千杯撞破琉璃碧。听多少、渝蜀市尘声,穿云笛。

安若渔试评:
问好诗友!格律自检。作为四川人特别喜欢这首词,扑面而来一股股火锅味,一声声豪爽的重庆腔,与人生感悟结合,重庆仔的豪气呼之欲出,特别有创意。整体脉络也比较顺畅清晰,结构合理。尾拍收束很有意味,点赞学习!唯一就是过片铜锅沸与前面意重了。个见,如有误评请见谅!

点评

“鬓霜却较当年白”出现太突兀。  发表于 2025-5-13 00:39
这首词描写细致,让人如临其境。  发表于 2025-5-13 00:3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61

帖子

69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92
22#
发表于 2025-5-9 14:14:37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雨竹组第十四讲作业
雨竹组11一羽君

1.满江红   谒继勋公园革命烈士碑
雨竹02-依若

山抹彤云,更熏染、残阳如血。凝目处、雄姿屹立,丹心如铁。待我河山重拾起,人间共赏星和月。再回首、看万道霞光,堪奇绝。
蓬山秀,溪水澈。花似锦,人如叠。正春满乾坤,史镌新页。万载复兴中国梦,扬鞭策马心头热。放眼望、盛世展宏图,云天阔。

A、阅读并解析

 “山抹彤云,更熏染、残阳如血”描绘了一幅雄浑壮丽的黄昏景象。“山抹彤云”,山峦仿佛被红色的云霞轻轻涂抹,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又绚烂的氛围;“残阳如血”进一步强化了色彩的浓烈感,将夕阳的余晖比作鲜血,暗示着曾经的革命岁月充满了牺牲与悲壮。
“凝目处、雄姿屹立,丹心如铁”聚焦于革命烈士碑。“雄姿屹立”生动地展现了烈士碑的挺拔、庄重,象征着革命烈士们坚定不屈的身姿;“丹心如铁”则直接点明了烈士们的赤诚之心,像钢铁一样坚硬,不为艰难困苦所动摇。
            “待我河山重拾起”革命烈士们为了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努力收复失去的山河。“人间共赏星和月”描绘了一种和平、美好的愿景,即经过烈士们的奋斗,人们能够在和平的环境中共同欣赏星空和明月,享受安宁的生活。
   “再回首”将视角从历史的沉思中拉回到现实,此时看到万道霞光,展现出一种光明、希望的景象。“堪奇绝”强调了这一景象的壮丽和独特,象征着经过革命的洗礼,国家迎来了新的曙光。
 “蓬山秀,溪水澈。花似锦,人如叠”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繁荣美好的景象。“蓬山秀”写出了山峦的秀丽,“溪水澈”展现了溪水的清澈,“花似锦”描绘了花朵的绚烂多彩,“人如叠”则表现出人群的热闹和繁荣。
“万载复兴中国梦”明确了国家的长远目标,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扬鞭策马心头热”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激情和斗志,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放眼望”引导读者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未来,“盛世展宏图”描绘了在繁荣昌盛的时代,国家将展现出宏伟的发展蓝图。“云天阔”象征着未来的发展空间广阔,充满无限可能。

B、格律正确

c,好词好句,家国情怀,值得点赞与拜读。
           

点评

“待我河山重拾起,人间共赏星和月”这句应该对仗。  发表于 2025-5-13 00:23
要求是互评,不是单纯的赞美哈。  发表于 2025-5-13 00:1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

帖子

14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8
21#
发表于 2025-5-9 10:01: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第十四讲作业雨竹29-蓁蓁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风来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翻译:
百无聊赖。暖冷。雁过,丈夫死,信给谁?伤心。
赏析
这是李清照南渡丈夫死了,寂寞孤苦无依之愁。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满江红》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满江红
文/浅秋
日暮西山,抬望眼、残阳如血。登高处,秋风萧索,归鸦明灭。一别故乡三十载,每逢佳节肝肠结。更霜天、云外雁衡阳,声声烈。
家山忆,伤离别。年华老,归心切。意欲乘舟去,风急江阔。醉里乡关何处是?满腔离绪谁人说?且作罢,梦里觅乡情,千山越。

蓁蓁读解:问好学友  

一拍西阳夕下,残阳似血。二拍高处不胜寒,倦鸟归巢。三拍故乡山高水长,佳节倍思。匹拍风霜紧,雁阵哀鸣。五拍久别未归。六拍老了想回,打算乘舟风大。七拍想又不能,苦处何诉。八拍且作罢,洒脱,结得不错,点赞学习!才浅海涵!
立意明确,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紧扣题意。

点评

下片意欲归乡,无奈山长水远,只能寄托梦中了。写出了现实的无奈和忧伤,后边不错。  发表于 2025-5-10 08:11
起拍渲染夕阳西下的离愁之情,抬望眼这三字费墨。归鸦明灭,明灭不恰当。上片交代别故乡了 下片又是家山忆有些重复。  发表于 2025-5-10 08:09
问好秋师,这首满江红抒发的是思乡之情,感情沉郁,让人动情。  发表于 2025-5-10 08:05
问好老师,解析李清照这首词,寥寥几句一针见血,只是有点粗略。  发表于 2025-5-10 08:02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8

帖子

49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94
20#
发表于 2025-5-8 23:08: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典雨婷 于 2025-5-8 23:16 编辑

第十四讲作业
雨竹组雨婷
一,简单分析一首古人诗词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该词上片抒写作者对中原重陷敌手的悲愤,对局势前功尽弃的痛惜,表达了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下片抒写作者对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愿望,对国家朝廷的赤胆忠诚。全词气势磅礴,感情充沛,笔力雄健,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二,互评作业
满江红.江南忆林深时见鹿

烟水离离,分携处、垂杨倦碧。曾系住、青骢嘶雨,画船横笛。二十四桥春梦叠,旧游都在回廊北。甚等闲、重过短长亭,成今昔。

兰情薄,湘弦涩。空伫立,长宵寂。怅吴霜暗点,玉容相忆。倦旅天涯多少恨,菱歌一曲云山隔。待重寻、双桨月明中,江南陌。

问好学友,您这首词婉约深情,文字功底深厚,意象,结构,情感都不错,学习了。

点评

下片不错,整体可圈可点,学习了。  发表于 2025-5-10 08:00
起拍营造迷蒙寂寞之情,景选取不错。垂杨倦碧,这个倦为了突出作者心情而用吗?觉得有点不当。下边四字句非常好。结 成今昔 似乎矛盾。  发表于 2025-5-10 07:59
老师好,这首词词味浓厚,文笔秀丽,主题鲜明,学习了。  发表于 2025-5-10 07:51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8

帖子

131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15
19#
发表于 2025-5-8 17:47:34 | 只看该作者
雨竹28-你笑了
互评
满江红•读张恨水小说《满江红》有感
文/星光有时
蕉舫烟寒,白门外、琵琶声咽。歌未竟,青衫红袖,舞声鸣裂。 一炬焚江舟影碎,空还彩笔灯花灭。  叹人间、误尽这痴心,秦淮月!
秦淮月,终残缺; 歌女泪,何曾歇?  竟调衣换命,悔言天厌。 纸上春山成谶语,戏中旧曲催魂碣。  剩残阳、冷照满江红,涛声绝。

互评:问好学友!1、以张恨水小说为灵感原点,通过时空交错的意象编织,展现了秦淮河畔的沧桑悲歌。2、换头处和上片有意重之嫌。3、如果增加一点张恨水小说中对女性觉醒的现代性思考在词中加以足够呼应那有感是否更有说服力呢!个见!4、作者巧妙运用物象与典故。整体挺好的!学习了!

点评

两个结都不错,景结言尽意无穷。  发表于 2025-5-10 07:45
个别处,舞声鸣裂 调衣换命 悔言天厌 语感晦涩。  发表于 2025-5-10 07:44
故事情节与抒情融合的巧妙,相对来说,有感这个感还是不太明显。个见。  发表于 2025-5-10 07:42
老师好,从这首满江红词中,读出了歌女与画家的爱恨悲歌,韵部选的不错,更能体现悲壮色彩。这首词主题突出,意脉连贯,情感丰富。  发表于 2025-5-10 07:3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7-14 23:44 , Processed in 0.12488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