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逆游之鱼 于 2016-5-31 17:47 编辑
燕师谈怎么让句子有美感 怎么让句子有美感? 平时经常说谁谁写的句子好美,或者说谁谁句子不美,那么怎么去尽量让写出来的句子美呢?这个问题我也不美,但是还是在不断的追求美。句子的美感是读者品味出来的,让读者读了觉得美,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好比我们看美女,关之琳谁看都美,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大多数人的审美观点有交集,有融合部分。当然眼光不同,会造成差异。我们就是要追求大多数人觉得美的那个方向。既然让读者觉得美,那么我觉得首先是对读者有触动,读者读了以后,在心理上有感触,进而产生想象。有美感的句子首先是通顺,毫无疑问,不通顺的句子,即使词语再美,这个句子也不会美,由此可以看出,诗句的美是词语巧妙组合来构成的。对字或者词组合,就是我们说的语言能力,这个字或者这个词单拿出来不一定美,可能是很普通的字或者词,也可以说字,无所谓美不美,但是要在句子中体现美,词也本无奇之处,要在句子中见奇。所以我们描写的时候,尽量的去选择普通的常见的字眼,或者常见的词,古人讲常语得奇,就是说的这个组合的功夫和技巧。诗句的美感,大体上有几种形式会触动读者的神经,这是我自己感觉的哈,不一定十分准确。 第一种呢,我们常见的是一种贴切美,就是说字眼的组合以后产生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在读者脑海通过想象以后,产生一种无比贴切的美。 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漠 孤烟 直 长河 落日 圆 单拿出来这些字词,很普通。但是放到一起去读,就形成了一个场景,一个让人脑海中浮现出来的无比壮阔的场景,这就产生了美 类似的还有:
鸡声 茅店 月,人迹 板桥 霜 要有美感的画面,有内涵的画面。 这几个词或者字,单独拿出来也没啥奇的,放到一起,通过读者大脑组合成一个场景,这个场景让人产生了美。也就是说字词好比是积木,怎么码出来好看,这就需要我们锻炼组合能力。 类似的句子还有: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等等,当然这个节奏不是诗句节奏,但是组合的方式是一样的。合理的选择原料,合理的组合,比如我们平时吃的小鸡炖蘑菇,多数人觉得好吃,这就是美,如果我们用鸡蛋炖蘑菇,可能就不美了,没有那么多人爱吃,这就是选合适的词以合适的方式组合。再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如果写成 大树孤烟直,长山落日圆,就感觉别扭。 这是一种体现句子美的方式,合理的字词合理的放到一个环境,产生句子的美感。 第二种,省略跳跃产生美。 为什么省略跳跃产生美呢,这同样是对读者大脑的一种刺激,省略跳跃的东西读者会通过联想补充完整,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好诗一半是作者写一半是读者写。 比如: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桃李 春风 一杯酒,三个词语,放一起了,但是是不是单单这三个词放一起呢?我们很容易品味出来,这中间省略了很多东西,就像赵本山的小品,此处省略二十八个字,这个读者会根据自己的成长环境进行补充,桃李春风是环境,一杯酒是实物,但是没有人,这个场景也说不上多有情调,人是谁呢?当然是作者和作者怀念的那个人,哥俩当年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桃李春风中把酒言欢,何等惬意。在这个送别惜别,言欢的场景中,喝酒的时候也许是讨论理想信念,也许祝福前程,也许互道珍重等等,还可能在举杯的间隙,讨论一下过路的美女,吹个口哨等等,总之这是一个很惬意的场景,场景中的人和发生的事,需要读者根据自己认为美的过程去补充。 下一句也是一样,上句惬意,下句凄凉,强烈的对比,给读者的心境造成刺激和触动,这就产生了美,刺激触动不一定产生美,但是不刺激不触动,肯定不会美,还是那句话,胡萝卜逗老鹰,爱答不理的,触动不了兴趣,肯定不会美 第三种,婉转含蓄 这个我们平时说的最多了,前两天黑子还说,我想死你拉,这句话听起来很假,即使你是真有感情,真有触发,但是说出来很苍白,不如李商隐说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就是含蓄婉转,通过借的方式来表达。再比如,杨贵妃很美,(据说是美哈,我也没见过),美这个词是很抽象的一个概念,你说她很美,有多美呢? 李白给出了我们答案,清平调三首: 清平调词三首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没有一个美或者漂亮的字眼,但是形容的很漂亮。 总结: 一,是选择合理的词合理的组合成美。 二,是省略跳跃,使句子包含很多内容,有表面的也有深层的,类似于赵本山的小品中,此处省略二十八个字。 三,是婉转含蓄,借物以言。
我们自己写的时候就要刻意想着句子怎么样去尽量体现美,可怜闺里月,常在汉家营,这么凄凉的情感,句子都可以这么美,这是我们需要体会古人的地方。不管表达怎样的情感,句子美是衡量标准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