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涯读诗汇总 2015年 【01】
天涯读绝句 2015-8-22 09:47
绝句漫兴九首·其二
作者: 杜甫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天涯语:
老杜小诗纯出口语,“因遇得题,因题生句”,诗从生活中来,不是从电脑上来,野老句“还”字力重千钧
后北宋王禹偁有诗云: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山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王元之自言偶的此景而自成诗,姑且信之,然笔力偏弱,结句 和莺 二字有雕琢痕迹,王元之本白体诗人,此处何故效仿晚唐?
天涯也有小绝云:
本已贫无物,唯余一院花。春风尚欺我,吹散到天涯。
黄庭坚以“脱胎换骨 点铁成金”为上,吾诗自然当之不得,不过拾前人牙慧而已!
【02】
天涯读诗之杜甫漫兴之四 2015-8-22 18:56
天涯读诗之杜甫漫兴之四
绝句漫兴九首·其四
作者: 杜甫
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天涯语:
老杜小绝发人深省,此诗前两句递进,二月三月平白如水,二月尽三月来,儿童尽知何必入诗?渐老句却从二月尽三月来平淡之中生出“逝者如斯夫”之慨然。可见大诗人笔下焉有“绣毂雕鞍”之病?老杜为悲观主义,本以为此诗基调以定,三四句却又笔锋陡转,发及时行乐之感。
在杜诗之前,李太白出长安时有行路难三首,其中有句“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杜诗于白诗思想一般,不过杜诗更工。然太白高处杜诗到不得,杜诗工处青莲亦不可达。
北宋大词人晏殊名作浣溪沙云: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也发及时行乐是感,但论格调气度,自不如李杜二人。
小注:老杜流传诗作一千四百余首,李白一千余首,众人皆知李太白为诗仙兼酒仙,诗中提及饮酒举杯极多,诸位却不知,老杜诗中提及酒得句子更多余李太白。
【03】
天涯读诗之 偶题---罗隐 2015-8-23 07:44
天涯读诗之 偶题---罗隐
偶题(一作嘲钟陵妓云英)
罗隐
钟陵醉别十馀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天涯语:
罗秀才才情高绝,性格孤傲,又多新语,其诗天涯甚是喜爱,此诗调侃中含无尽哀怨,读其结句如饮陈年老酒,后劲十足,细细品读可解其自怜自叹、自哀自怨之中对社会现状之不满
十年前得歌姬云英如今当垆卖酒,依然不得嫁人,十年前布衣秀才如今尚未脱白披红,白丁还是白丁,若真是不如人也就罢了,可事实又是如何呢?
晚唐诗整体艺术高度不如盛唐,格调气度更是差之甚远,唯多警语,如“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劝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等
【04】天涯读绝句之 罗隐鹦鹉 杜荀鹤小松 2015-8-23 14:41
鹦鹉
罗隐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天涯语:咏物诗大多托物言志,罗隐其人愤世嫉俗,语多讽刺,即便是这首自我告诫的诗,其中也有隐喻世间不平之意。
相传鹦鹉出自陇西,作者江南看到笼子中的鹦鹉,表面上用开解得语气说“莫恨”又说“江南地暖”,可这句怎么看怎么有不平无奈之意,说是莫恨其实满含愁怨,白乐天有诗云: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如今鸟在笼中焉能“莫恨”?
结句精警,貌似劝鹦鹉不要语言学尽,实则是告诫自己莫要祸从口出。想来罗秀才也知道自己的性格,此时作者漂泊一生屡试不第,如今五十余岁才在钱镠处稳定下来,但是作者愤世嫉俗之性格看到很多不平之事,却又无可奈何,徒能呜呼哀哉
咏物诗,尤其以物喻人,需要抓住物得特点去 喻人,罗隐抓住鹦鹉善学人语的特点,这是咏物之精髓。
不知为何,忽然想起来三国时期得祢衡,这个人也是傲得可敬也傲得可笑,但是他的鹦鹉赋却是名篇,其中有句云:尔乃归穷委命,离群丧侣,闭以雕笼,翦其翅羽,流飘万里,崎岖重阻,逾岷越障,载罹寒暑。。。。。。。。。。
这一段以鹦鹉比喻自己的漂泊羁旅
世人皆知崔颢黄鹤楼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却不知鹦鹉洲之得名便是因此而来。 当年黄祖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祢衡作鹦鹉赋,鹦鹉洲由此得名。
【05】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天涯语:
此诗短小却意味深长,松树期初长势不好,在蓬蒿之中不得出头,不被世人看重,可是若干年后,蓬蒿早已化作尘埃,小松却渐渐壮大,直有凌云之势。这时候世人才惊觉,原来它能张这么高啊?
想起来李义山的题小松
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
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
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
虽然个人更喜欢李义山,但是但从这松来说,义山不如彦
昔年汉高祖刘邦终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其父常叹息,又说置办家业不如其兄。后来刘邦登基为帝,为其父修建宫殿,一次酒宴大醉,刘父乘车,刘邦问:“我置办得这份家业比我哥如何?”刘父大笑不语。
今日尚且微末,明日飞黄腾达,宋真宗劝学篇说:“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又谚语云:宁欺白须翁,莫欺少年穷
天涯有诗云:
且任蝉腾尤尔讥,自看鸟雀啄虫归。
云鹏未动非无力,只觉林低暂不飞。
你不知道:世人都知汉高祖刘邦芒砀山斩白蛇起义,却不知刘邦从布衣百姓到天子登基只用七年时间,效率之高叹为观止!
【06】
天涯读诗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春怨 刘方平 2015-8-24 09:33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天涯语:这首诗很特别,可以说是别具一格得送别诗,题为送别,可是诗中却发“古今情”,起句绿暗红稀点名时间,更加用此烘托氛围,下句便是全篇枢纽,“暮云楼阁”似写眼前,但结合“古今情”,仿佛回到秦汉,转句不知何故突来一笔,为何不可听此流水?结句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句,流水无竭,人生有限。
送别诗要么豁达,如“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要么悲伤,如“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但是此首如此“跑题”倒是独具匠心。
个人极为喜欢结句,中晚唐的绝句多说哲理,万物都有哲理,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善于发现生活中得细微之事,诗源于生活,不是源于网络。
天涯看花曾有诗云:
一朵妖红翠欲流,几番未忍折簪头。
忽看花上风尘染,方感年光不可留。
黄鲁直有“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说,天涯涂鸦之作便是脱胎于“流尽年光似此生”。可惜天涯才学浅薄,只能“脱胎”却不能“点金”,路漫漫而修远兮啊!
【07】
春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天涯语:此诗平淡幽寂,又层层递进,从日暮黄昏,到金屋泪痕,在从一日之昏倒一春之末,最后用一句极有画面感的句子做结尾。
此诗大有词家之妙, 结句以景带情,又含不尽之情,现在我们很多人都写题图诗,岂不知好的诗就是一幅画面,何必看图写诗?为何不能以诗代图?
刘方平此人唐玄宗时期人,名气不大,但是这首诗却多被后人所引用,比如戴叔伦有句子:“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秦观(一种说法是李重元)的“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都是由此而来。
【08】
天涯读诗 张泌 寄人 2015-8-24 18:17
张泌:寄人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天涯语:这是典型得相思之作,作者为晚唐五代词人,温韦之外另一位比较有代表性的花间词人。
或许是因为这样滴关系吧,这首诗怎么看都是用词偏软,在氛围渲染上也是花间词中常有的小景致,目光之局限在庭院楼台,当然了,并不是说这样的手法不好,不以景的大小而论高下,杜甫的句子“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和他的另一句“马鸣风萧萧,落日照大旗。”只能说各具特色,却难分高下。更何况写这种相思题材,起句用这样的小景致倒是也稳妥恰当。
这首诗结句历来被人称道,作者流传下来的诗不到二十首,这首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想来九层是因为结句,画面感十足,前两句的谢家、小廊、曲阑在月色得映照下本已倍感空寂,再加上满地落花,凄美之感油然而生,更何况,无情之月被作者赋予感情色彩,在此空寂得庭院,月光不仅仅照映着飘零的落花,更是在抚慰着一个回廊之中孤独得身影,多么伤感得一幅画面,晚唐得凄美刻画的淋淋尽致,不愧名作。
关于月,真是一个好东西,本是无情的一块大石头,却被中国千古以来文人赋予了多种情愫,可以相思,可以思乡,可以感怀思念等等,天涯也是极爱月得,也爱写月,今举小诗两首狗尾续貂
山溪流满月,月在手中轻。
饮尽掬来月,教心似月明。
望月无须问几更,何妨相对到天明。
知卿有意偏怜我,只照闲愁不做声。
你不知道:张泌这个人大家可以自己百度一下,在晚唐以及五代算是一个名人,这个没什么可说的,但是在李煜时期,李煜身边也有一个张泌,李煜身边得张泌文才自然比不上晚唐这个张泌,但是李煜得臣子张泌却十分衷心,在李煜死后,每年清明都会去给李煜上坟并且大哭一场,很多人都把这两个张泌弄混了,我曾看到有人在写李煜臣子张泌得时候也引用这首诗,实非一人,即便是王国维也弄错了二人得关系,王国维曾经愤愤不平《花间集》不收录冯延巳以及李璟李煜之词,却收录了张泌的词,其实这是王老先生搞错了,此张泌非彼张泌是也。
【09】
天涯读诗 竹枝词 之七 刘禹锡 2015-8-25 10:13
竹枝词 之七
刘禹锡
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天涯语:诗豪刘禹锡竹枝词共有十一首,分为两组,一组九首,一组只有两首,世人都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为竹枝词佳句,佳句确实不假,但是天涯个人认为不如这首,另观刘禹锡十一首竹枝词,多是山曲小调,唯独这首风格异于其他十首,能见诗豪本性。
瞿塘峡是长江三峡之一,为水流急湍之险滩,这里所谓的道路,并非是陆地,而是指在此处行舟非常艰难。
起句形容水路险要为下边留下很多余力,可以从多方面着手来写,前边说过,古人多用水去表达流光易逝,比如前边那首“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或者发思乡之感,如“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但是刘梦得出人意表,以人心与水作比,老子说的“水利万物而不争”,人心自然不如水,为什么呢?因为这瞿塘峡地理原因,所以才水流急湍,这还有其道理,可是人心呢?即便是“等闲平地”也会起万丈波澜。面对险滩,知其险,自然有所防备,但是人心无法揣摩,真是叫人防不胜防。
画猫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最是难测,古往今来皆是如此。忘记了在那本武侠小说中看到一句经典“江湖险,人心更险”
天涯有诗《海滨游 欲不去 而有感》云:
年来蹭蹬事如刀,愁已平云万丈高。
若把人心翻做浪,何须沧海看波涛。
【10】
天涯读诗 焚书坑儒 章碣 2015-8-28 10:34
焚书坑儒
章碣
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天涯语:章碣是晚唐诗人,算是小有名气,这首诗就是其代表作,讽刺挖苦之能言。
秦始皇焚书坑儒,以为这样可以千秋万代,可是书灰未冷,山东就有了起义,最可笑的是,最终推翻他统治得刘邦项羽,一个是市井无赖,一个是行伍出身,都不是读书人,着实深深的挖苦讽刺了一下。
讽刺诗其实不好写,章碣这首有喜剧元素得讽刺诗更是不易,所以作者靠着这首诗,拼得了浩瀚诗海中的一席之地。
晚唐小品文,讽刺诗大行其道,其实讽刺诗历史悠久,在诗经“风”“雅”中就有很多讽刺诗,比如诗经名篇“硕鼠”,还有被李世民引用入诗,传做成语的“板”“荡”两篇等等。
唐朝讽刺诗最多,其实初唐卢照邻“长安古意”就是讽刺诗,李商隐得“富平侯”也是很好得讽刺诗,唐朝大诗人笔下都有那么几首讽刺诗,总体来说,唐朝得讽刺诗尤语言含蓄到用语尖酸刻薄,这也反映出唐朝随着国力衰弱,社会动荡,官场黑暗导致世人对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所以语言就越加激烈。
讽刺诗有以社会背景讽刺,有借物讽刺,有借历史讽刺等等,天涯本人也写过几首讽刺诗,今附借物讽刺诗一首
井蛙(赠某网络学校)
抱守方圆做殿堂,长鸣彻夜惯张狂。
苍生尽在卷舌里,天下哪须抬眼量?
三尺思来应是海,一隅自可划成疆。
身边多属蚊蝇辈,好个井中真霸王。
【11】
天涯读诗 杜牧《送隐者一绝》 高蟾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2015-9-3 08:27
杜牧《送隐者一绝》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天涯语:中晚唐诗坛,尤其是晚唐,小李杜是诗坛的亮点,李义山律诗独步,杜牧之绝句称雄,杜牧绝句名句极多,如“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等等。
这首小绝语言浅白,但是结句发人深省,这不仅仅是对隐者的赞叹,同时也发出了哲理性的论述,所谓的白发包含极多的内容,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帝王将相也好,贩夫走卒也罢,每天都是十二个时辰,谁也不会多,谁也不会少。衰老也是公平的,无论是谁,最多也不过百年,从历史长河来看都是微不足道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邹狗,其实这不是不仁,而是一视同仁,不因为你是皇帝而高看你,也不因为你是平民而低看你,杜牧此诗正是万物一视同仁的观点。
【12】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高蟾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天涯语:高蟾此人在大诗人云集的唐朝声明不著,全唐诗存其诗三十多首,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张若虚才两首)。但是高蟾之诗还是很有特点的。本身高蟾为人有气格,不趋炎附势,不谄媚权贵,在科考黑暗得中晚唐,其结果可想而知了,屡试不第,这首就是不第后写的一首诗。
和一般得抱怨诗不同,这首用出淤泥而不染的芙蓉自己,把权贵子弟和托关系走后门的比作碧桃红杏。而且用“天上”“日边”暗喻皇帝身边位高权重得官员。
只有你们那些和权贵走的比较近,或者依附权贵的“桃”“杏”才能高中,如我这般远离政治核心,生长在秋江上的芙蓉,又怎么可能得中呢?结句说 “不怨”,这里越说不怨,怨气越重啊,也有不屑之意。
小注:科考制度是好的,但是在中晚唐时期,却是黑暗得,杜牧的故事很说明问题。据说杜牧科考之前,把诗文拿给京城名士看,(唐朝都是如此,因为唐朝科考不糊名,如果科考之前名气大,对考官得判断有影响)。
在科考之前,名士吴武陵像主考官崔郾极力推荐杜牧,并且给他看了杜牧的《阿房宫赋》,主考官崔郾看了之后也是大加赞赏,可是面露难色说前三名都已经定出去了,吴武陵无奈说那就退一步,前五总可以了吧。崔郾无奈之下答应了下来。
在科考之前,前五名竟然已经都定出去了,如此科考,谈何其公正、公平?
对于这一点,宋朝就很好,宋朝用糊名制,考生卷子糊名,并且找人抄写考生卷子,这样即便想辨认笔记也不可能了。
【13】
天涯读诗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 唐·曹松 2015-9-5 08:10
己亥岁二首其一
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天涯语:其实内战对百姓伤害更大,如果是外站,站于国门之外,百姓未必能乐业,但是尚且可以安居,但是内战就导致民不聊生,所以起句说“泽国”也就是江南等地战火连绵,导致“生民”没有办法正常生活,连最基本得“樵苏”也就是割草砍柴都不可以了。这里得“乐”字寓意深远,百姓得愿望很简单,能够维持生活,能够“樵苏”在百姓眼中都是乐事了,可是如此简单的期望都不可得,这个“乐”字充满讽刺色彩。
三句陡然一转,建立在百姓痛苦上得功勋,还是不要拿出来显摆了,岂不知你这一身官职是多少男儿得尸骨换回来得啊?
此“一将功成万骨枯”真千古名句,这首诗写作背景是:镇海节度使高骈以在淮南镇压黄巢起义军的“功绩”,受到封赏 ,无非“功在杀人多”。其实高骈刀下得亡魂都是生活不下去得百姓而已,“生民”已经没有办“樵苏”了,自然要为自己找一个活下去得办法。
诗至中晚唐早就没有了盛唐得气象,战争题材得内容也发生了变化,首先不得不替曹松辩护一句,有人说“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样得格调气概不是很好么?男儿自当为国效力奋勇杀敌,何来曹松这样的情绪呢?此话不假,如果是外族入侵,男儿自当血溅国门,不使外族入侵半步,但是中唐以来,唐朝政府主要得敌人不是外族强敌,政府面对得是藩镇割据,黄巢起义等等,这都是内耗,刀兵之下战死得都是汉族同胞。所以曹松生出“一将功成万骨枯”之感慨。
后来晚唐人张虫宾有诗云:
兵罢淮边客路通,乱鸦来去噪寒空。
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
此诗遍是脱胎于曹诗,但是语言凝练度比之曹松大有不如。
小注:高骈此人文武双全,抛开军事,他的诗也不错,比如他的山亭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在比如:
帝舜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水云间。
当时珠泪垂多少。直到如今竹尚斑。
很难想象这样的诗竟然出自满手血腥得武将之手,古人说见其诗如见其人,古人之说当真不可尽信之啊!
【14】
天涯读诗 瀑布联句 李忱 2015-9-7 11:22
瀑布联句
李忱(chen 陈)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天涯语:这是极为特殊的一首诗,首先他的作者就不寻常,李忱就是唐宣宗,货真价实得唐朝帝王,而且是中晚唐以来元和中兴之后又一位明君,有小太宗之称呼,最叫人惊诧的是李忱曾经为了避祸(他侄子武宗要杀他)流落江湖,隐姓埋名,并且出家为僧,而从此诗中,不难看出,这首诗就是作者流量江湖出家为僧时所写。
这首诗得前两句并非李忱所做,而是高僧黄檗禅师(一说为香严闲禅师,天涯对佛教不精,但是个人觉得黄檗得说法更准),当时李忱隐姓埋名,但是洞察一切的黄檗禅师早就知道其来历不凡,所以有一次和李忱看瀑布,有意问其志向,是打算真正皈依佛门,还是另有打算,以瀑布为引,写了前两句诗,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叫李忱接下两句,李忱自然心有不甘,便道出后两句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其实唐朝的皇帝都能写上几首诗,唐太宗更是有“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等句子。平心而论,即便抛开身份,李忱这首诗也是非常不错的,虽然用语浅白,但是气势不凡,不以文辞胜,纯以气象胜,倒是有盛唐气象。个人感觉后世帝王只有赵匡胤的咏月残句“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万国明。”可以与之一比。言浅意深而又有宏图大志。
【15】
另李忱还有律诗云:
大雄真迹枕危峦,梵宇层楼耸万般。
日月每从肩上过, 山河长在掌中看。
仙峰不间三春秀,灵境何时六月寒。
更有上方人罕到,暮钟朝磬碧云端。
李忱经历坎坷,武宗几次要杀他,都因为命大未死,后世苏轼在李忱出家得寺庙题诗“已将世界等微尘,空里浮花梦里身。岂为龙颜更分别,只应天眼识天人。”苏公倒是为其几次大难不死做了一个解释“只应天眼识天人”
小注:关于唐宣宗李忱我们不去细说,黄檗禅师我们说上一句,这个和尚不简单,做七言古诗预言后世,惊人的准确,他对明清两朝得预言准确无误,对民国以及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的预言也实现了,他一直预言到2029年,有兴趣的百度一下。
我看到这里的时候不禁问了一下,为啥只预言到2029年呢?结果再往后看大吃一惊,仿佛黄檗禅师知道有人会如此一问,作诗一首回答了我
日月推迁似转轮,嗟予出世更无因。
老僧从此休饶舌,后事还须问后人。
【16】
天涯读诗 登飞来峰 王安石 2015-9-10 08:04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天涯语:王国维人间词话云:君王枉把平陈业,换得雷唐数亩田’,政治家之言也。‘长陵亦是闲邱垄,异日谁知与仲多’,诗人之言也。政治家之眼,域于一人一事。诗人之眼,则通古今而观。
王半山诗则为政治家之言,结句确实有气象,也能体现出作者胸襟报复,袁枚随园诗话中有一段,说一个宰辅看一人诗,说其气格只是县令之才,过人这个人终其一生只是个县令而已,王荆公诗则胸怀天下,同时也可以看出王荆公写此诗时春秋正盛,恰逢而立,对于他得变法充满信心,不会因为旧党得反对而动摇丝毫,结句是反用李白“总为浮云能蔽日”之句意。
其实王荆公之诗历来受争议,有喜其诗者言宋诗中,王半山诗最能动人,有恶其诗者言王半山散文不让昌黎,诗则终身不得其门。
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单从这首来说,此诗即便是一人之诗又有何妨?写诗不过是说出自己得想法、抱负、心情而已,何必顾及是一人之诗还是千古之诗呢?
后人有句子“自谓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此则为诗人之言语。气格虽不及半山之诗,理却胜过半山,不能说谁好谁坏,各具特色罢了。
【17】
涯读诗之白云泉——白居易2015-9-25 10:00
白云泉 白居易
白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天涯语:这是白居易的一首小诗,写于作者在苏州做刺史的时期,当时作者公务繁忙,作者曾写诗给好朋友元稹说“清旦方堆案,黄昏始退公。可怜朝暮景,消在两衙中”由此可见,白公在苏州任上还是一心为民为公的,其实白居易一生政绩最好得时候,就是苏杭两任,白公离杭时百姓覆辙,白公赴任是百姓扫街。
此诗写的是苏州天平山上得一口泉水,唐朝官员每十天有一次假期,作者在繁忙公务之暇登山游览,并且品尝了“吴中第一泉”所烹煮的香茗。
起句平平,点名主旨,白平山,白云泉,作者故意用了地名中的两个白字,加上作者姓白,倒也有趣。
其实这两个“白”字是为了映照下一句的两个“自”字。云自无心水自闲,这是一句充满羡慕嫉妒恨的语气,我老人家(当时作者五十多了)公务那么忙,这山上白云、泉水却这般清闲,真是羡慕死人。而且这不仅仅是悠闲那么简单,在闲之中又无争,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用此不争而意预红尘之中的纷争。
所以作者下边很自然的说这样多好啊,何必奔流而下呢?老杜不就说么,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你自清闲而自得多好,红尘之事已经够乱的了你就不必“更添波浪向人间”了
这里作者在说水,焉知不是在说人?作者此时年老,也不想在去有所作为,能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官员在中晚唐那样昏暗的时候已经很不易了。白居易做到了,他为本地人“烹煮香茗”,而不去朝堂之上“更添波浪”。
前几天还看了唐宣宗流落民间时候的句子“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这事两种心境,后来得李忱在写此句得时候正当壮年,而白居易此时已近花甲,即便抛开出身,心境和志向自然不同了。
纵观白居易一生,贬谪九江之前,少年意气,敢于抨击时弊,也敢于触怒当权,但是贬谪之后,在没有如《卖炭翁》《秦中吟十首》这样讽刺辛辣,又是针对权贵的作品了,最多就是为百姓而悲,却不干矛头有所指,这样轻声呻吟,即便能传到皇帝耳朵里也击不起浪花。
后人多因白居易蓄养侍妾,和写诗逼死关盼盼两事对其诟病。
正如陆游所说“讥弹更到无香处,常恨人言太刻深。”
人孰无过呢?白居易一生无品格上的失节,这点比他好友元稹强上太多了,蓄养侍妾一事,当时风气如此。
关盼盼之事固然白居易有些过分,但是后来也知道错以铸成,顶着很大得压力,托关系上下打点,把关盼盼和张音合葬一处,如果不是白居易费心费力,以关盼盼得地位,这是不可能得。
当然了,从我个人得角度来说,也替关盼盼扼腕叹息,可是这件事对于白居易来说,也是折磨他一生,直到他风烛残年之时,宝马美人都送人,想来也是怕自己死后,小蛮也步了盼盼得后尘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