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逆游之鱼 于 2016-5-23 15:25 编辑
实验班第十周学习总结总汇(鱼鱼)
实验班第十周学习总结 这周的学习内容比较少。主要有唐诗鉴赏辞典,因为是泛读,也没做笔记。在读贺知章作品的时候,想起了贺知章的生平,少年时的贺知章非常勤奋,而且是个大孝子。他寒窗苦读时,一头担书,一头担生病的母亲。我就有些犯迷糊了。他这么孝,肯定是不会丢下他的母亲的。那他为官几十年,八十多了才回家,中途没回去过,难道是他母亲早早去逝了? 还有杜甫的七律,跟着木师在读。还有中国文学史中,隋唐文学部分中的盛唐诗人群体中的一节。附笔记: 武后时期“以诗赋取士”,乡试的比例也大大增加,为各地的有才文士打开了入仕的希望之门。再加上张说和张九龄两位宰相重视人才。这段时期,由宫廷诗风转向百家争鸣的不同风格的群体。 一,以王维、孟浩然为中心的山水田园诗人 盛唐时期,隐逸之风盛行,导致山水田园诗的大量出现。这一时期的诗人,多有或长或短的隐居经历,就算身在仕途,也向往归隐山林和泛舟江湖的闲适逍遥,有一种挥之难去的隐逸情结。 这种隐逸情结有两种情况: 一是以归隐作为入仕的阶梯,有“终南捷径”之说。 二是将归隐视为傲世独立的表现,以入于山林,纵情山水显示人品的高洁。把返朴自然作为精神的慰藉和享受。大自然的山水之美,能净化心灵,涤污去浊,息烦静虑,忘却尘世的纷扰。能产生忘情于山水而自甘寂寞的高逸情怀。 创作意义:唯有甘于寂寞,才能对自然有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感觉,才能以一种虚灵的胸襟去体悟山水,由实入虚,一片空明,向外发现了山水的美,向内发现了自己的真性情。王维晚年达到了心静如空”的“无我”境界。 佛禅思想:无生”观念。学无生所要达到的是一切毕竟空的“无我”之境。这种以禅入定、由定生慧的精神境界,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教义后体悟到的一种心灵状态,对王、孟等人的艺术思维和观物方式影响极大。 1.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诗人,生于武后长安元年(701)。15岁起,游学长安数年。于开元九年(721)中进士,任太乐丞。后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此后开始亦官亦隐的生活。先隐居淇上、嵩山和终南山。在终南山筑辋川别业隐居。他向张九龄献诗以求引荐,官右拾遗。又一度赴河西节度使幕,为监察御史兼节度判官,还曾以侍御史知南选。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乱起,至德元年(756),叛军攻陷长安,他被迫接受伪职。次年两京收复时,他因此被定罪下狱;但旋即得到赦免,不仅官复原职,还逐步升迁,官至尚书右丞。不过,王维晚年已无意于仕途荣辱,退朝之后,常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于上元二年(761)卒于辋川别业,年六十一。 早年:向往功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少年行》:“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送张判官赴河西》:“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出塞:赴河西节度使幕时,出塞诗洋溢着壮大明朗的情思和气势。 《从军行》、《观猎》、《出塞作》、《送元二使安西》、《使至塞上》等
山水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的静逸明秀诗境,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 《山居秋暝》 《送邢桂州》: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终南山》: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2. 孟浩然:(689~740),襄阳人,是盛唐诗人中终身不仕的一位作家。40岁以前,他隐居于距鹿门山不远的汉水之南,曾南游江、湘,北去幽州,一度寓寄洛阳,往游越中。开元十六年(728),他入长安应举,结交王维、张九龄等人,开始遍交诗坛群彦。次年赋诗秘省,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一联名动京师;但却不幸落第。随后,他南下吴越,寄情山水。开元二十五年(737)入张九龄荆州幕,酬唱尤多。三年后不达而卒。生、卒在王维前,出名在王维后。 早年:怀有济时用世的强烈愿望。却又不愿折腰曲从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落第后:“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走向山水:山水田园诗,更贴近自己的生活 《夏日南亭怀辛大》:“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与诸子登岘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耶溪泛舟》:落景馀清辉,轻桡弄溪渚。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秋登兰山寄张五》: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3.裴迪:曾与王维一起隐居终南山,在生活情趣和创作风格方面受王维的影响很深。他的《辋川集二十首》就是两人的唱和之作。如《华子冈》:
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稀。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4.储光羲:生活经历曲折,他登进士第后任安宜等地县尉,不久辞官归乡,曾与王维等人隐居终南山多年。旋又出仕,在安史之乱中被叛军俘虏,接受伪职。后因此而被贬窜南方,卒于贬所。 田园代表作:返朴归真、养性怡情的思想,言玄理的成分较多,艺术上并不成功。风格与孟浩然相似。代表作有《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田家杂兴八首》、《田家即事》 较好的诗有:《杂咏五首》、《江南曲四首》 储光羲的诗不仅限于田园诗,储光羲的诗不仅限于田园诗: 大军北集燕,天子西居镐。妇女役州县,丁壮事征讨。老幼相别离,哭泣无昏早。稼穑既殄灭,川泽复枯槁。 他的这首效古,是安禄山蠢蠢欲动时,见人民生活痛苦不堪下写的。 他对时局也很关注: 翰林有客卿,独负苍生忧。中夜起踯躅,思欲献厥谋。君门峻且深,踠足空夷犹。 5. 刘昚shèn虚:诗风与孟浩然相近,互相唱和《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我在唐诗鉴赏里看到有刘昚虚的作品: 阙题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钓鱼湾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江南曲四首(其三)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 6.张子容:《除夜乐城逢孟浩然》、《送孟浩然归襄阳二首》,较好的有《泛水嘉江日暮回舟》 7.常建:中进士后曾当过一段时间的县尉,但大部分时光隐居于终南山和武昌江渚。 山水田园诗:多孤高幽僻的隐逸风调,其灵慧秀雅和空明寂静,与王维诗十分相近。 二,以王昌龄、崔颢为代表的豪侠诗人 他们多为进士出身的寒俊文士,较热衷于人世间的功名富贵,动辄以公侯卿相自许,非常自信和自负,颇有横绝一世、骏发踔厉的狂傲气概。尽管他们入仕后的境遇与所追求的人生理想反差甚大,颇多失意之感,但仍不失雄杰之气。 1. 王翰:并州晋阳人,生卒年不详。为人狂傲而放纵。他将海内文士分为九等,第一等中仅有三人,除了被誉为“一代文宗”的张说和大名士李邕之外,剩下一人就是他自己,自负得近于狂妄。他入仕后生活放荡,日与才士豪侠游乐,纵酒蓄妓,因此而被贬为道州司马,卒于任上。 诗风:壮丽俊爽。 代表作:《凉州词二首》 2. 王昌龄:京兆万年人(今陕西西安),早年居灞上,曾北游河陇边地。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补秘书省校书郎。七年后中博学宏词科,为汜水尉。开元二十七年(739)获罪谪岭南,翌年北归,任江宁丞。约于天宝初又被贬龙标尉。安史之乱时,他被毫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性格:慕侠尚气、纵酒长歌的性情中人。不护细行、放纵不羁。观察问题较为敏锐,带有透视历史的厚重感。 早年边塞诗风:豪爽俊丽,绪密思清,思致缜密,讲究作法,又宜于短章而不宜长篇。 《出塞二首》、《从军行七首》 晚年诗风:偏于清逸明丽,仍有一种清刚爽朗的基调。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采莲曲二首》、《长信秋词五首》、《闺怨》 3. 崔颢:汴州(今河南开封)人,约生于武后长安四年(704),于开元十一年(723)登进士第。由于他早年好赌博饮酒,择妻以貌美为准,稍不如意即离弃,被称为“有俊才,无士行”。 崔颢诗歌的“忽变常体”,是从他及第前两年的南游开始的,其标志是由汉水行至湖北武昌时创作的《黄鹤楼》 作品有:《长干曲四首》、《邯郸宫人怨》、《赠王威古》、《古游侠呈军中诸将》、《雁门胡人歌》 4. 李颀:他是嵩阳(今河南登封县)人,在当地有东川别业,于开元二十三年(735)登进士第。官至一小小县尉的现实,很快就击碎了他的美梦,未满秩而去官,归隐东川。信奉道教神仙之说,与著名道士张果有交往,失意南游时,他对南方风物中的幽奇景象和灵怪事物尤为倾心,使其作品在雄浑刚健中带有玄幽之气。如《爱敬寺古藤歌》、《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 名作:《古从军行》 5. 祖咏:他是洛阳人,开元十二年(724)登进士第,与王维有唱和;后因仕途失意,移居汝坟,为王翰的座上客。他也曾南游江南,北上蓟门,其成名作是应试时写的《终南望馀雪》 代表作:《望蓟门》 三,以高适、岑参为中心的慷慨奇伟诗人 1.高适:(700~765),字达夫,郡望渤海蓚(今河北景县),早年生活困顿,随父旅居岭南。开元中他曾入长安求仕,并于开元十八年(730)至开元二十一年(733)间,北上蓟门,漫游燕赵,希望能从军立功边塞,但却毫无结果。后寓居宋中近十年,贫困落拓。天宝八载(749),他因有人举荐,试举有道科中举,授封丘尉。三年后弃官入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掌书记。安史乱起后,他从玄宗至蜀,拜谏议大夫。自此官运亨通,做过淮南节度使和蜀、彭二州刺史。代宗即位后,他入朝为刑部侍郎、转左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 性格:非常自负、功名心极强。性情狂放不羁,好交结游侠。想通过立功边塞而封侯的理想和热情,促使他不畏艰险,两次北上蓟门。这种愿望当时落了空,但对边塞生活的实地体验和冷静观察,创作出了极负盛名的边塞诗力作《燕歌行》 边塞诗:多数写于蓟北之行和入河西幕府期间,是据诗人亲临边塞的实际生活体验写成的。将作者个人的边塞见闻、观察思考和功名志向揉为一体,苍凉悲慨中带有理智的冷静,但基调是慷慨昂扬的。特别是他被哥舒翰聘用,入河西幕府后,精神很振奋。《送李侍御赴安西》、《塞下曲》、《武威作二首》、《别董大》、《塞上听笛》 2.岑参:(约715~770),祖籍南阳,出生于江陵(今湖北江陵)。他的曾祖父、伯祖父和堂伯父都曾做过宰相,父亲做过两任州刺史。他幼年丧父,家道中衰,全靠自己刻苦学习,于天宝三载(744)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兵曹参军。天宝八载(749),他弃官从戎,首次出塞,赴龟兹(今新疆库车),入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两年后返回长安,与高适、杜甫等结交唱和。天宝十三载(754),他又再度出塞,赴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入北庭都护府封常清幕中任职约三年。后来他到灵武,经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又历起居舍人、虢州长史等职。永泰元年(765)出为嘉州刺史,因蜀中兵乱,他两年后方赴任。次年秩满罢官,流寓成都,卒于客舍。 性格:有强烈的入世精神。追求功业而羡慕富贵。高仙芝、哥舒翰、封常清等,都是以守边博得爵赏的著名将领,这为当时的士人展示了一条封侯的捷径。是岑参慷慨从军的主要思想动机。 第一次出塞:《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中作》、《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敦煌太守后庭歌》、《碛中作》、《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 第二次出塞:多为献给封常清的颂扬之作,以及幕友间的道别之作,思想性并不强,但却都是其边塞诗的代表作。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岑参长于写感觉印象的艺术才能和好奇的个性,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火山云歌送别》、《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旋歌》 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他以边塞生活为题的七绝也多佳作《适入京使》 3.王之涣:(688~742),字季凌,绛州(今山西绛县)人,曾寓居蓟门,故被称为蓟门人。他少有侠气,常击剑悲歌,后折节攻文,以门荫调补冀州衡水主簿。遭诬构成拂衣去官,遍游大河南北,交谒名公。开元末复出仕,补文安郡文安县尉。他为人“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开元中,他与高适、王昌龄交往唱和,三人齐名。王之涣仅存六首诗,有两首极为著名。一首是《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 4.陶翰: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县)人,生卒年不详,于开元十八年(730)登进士第,次年又登博学宏词科,授华阴丞。天宝中入朝任大理评事等,官至礼部员外郎。他作诗以五言为主,写有一些边塞诗,多古意苍劲的悲壮风格。如《出萧关怀古》、《古塞下曲》 本周好诗句收藏: 1.雪花似掌难遮恨,风力如刀不断愁。 2.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张说《蜀道后期》
本周练笔: 闻议车祸有感 近日路衢车祸连,几多冤泪洒黄泉。 旁人不惜人辞世,七嘴频论换几钱。 外甥女不舍穿新衣 虽是亲人掌上娇,贫家儿女解萧条。 新衣日日锁衣笥,长着旧衫刚及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