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班第六周学习总结 这周的学习主要是细读唐诗三百首中的五言古诗;每天听一小时历史;看了一段隋唐的中国文学史。 唐诗三百首中的五言古诗,读了张九龄的感遇两首。从这两首感遇诗中,体会到了诗歌中比兴的作用。作者把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品德,自己的情感,都在所咏之物中体现出来。从第一首的“草木本有心,所求美人折?”到其二的“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可以看出作者还是希望得到赏识的,其一只是被贬后的牢骚语罢了。诗中的那种情绪,是作者处在特定的处境时才有的,我们现在写诗时,没有这样的境时,而去刻意的模仿,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读李白的五言古诗,让我对李白的认识深了一层。他怀才不遇时的那种“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洒脱,是常人没有的。在孤独时能邀月邀影共饮,这种丰富的想像力,这样的浪漫情怀,也是常人没有的。 读了他的《春思》,喜欢“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句,这与“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手法类似,拉开了空间距离,这样的两个画面,在同一气氛中,让情感更加饱满。“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这种无理而妙的奇特思维,让人赞叹。 读杜甫的五言古诗,感触更深。从年轻时的远大抱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到后来“万事随转烛”的世事变幻莫测,再到安史之乱时的“访旧半为鬼”。经历过太多的风雨,从他的诗中,感觉到的是无限沧桑,更多的是他与理解越来越远的那种忧怨,体现他那颗忠君爱国之心,让人钦佩。 从唐诗三百首中学到的词语: 却顾:回顾 造化:天地,自然 钟:集聚 学到的意象: 转烛:风摇烛火,喻世事变幻莫测。 从中国文学史隋唐文学前部分中,了解了隋文学到唐朝文学的发展与变革。隋文学对南北朝文学有了新的认识,仅限于南北文学的诗风合流,但合而不同。 到贞观初唐时,诗风宫廷化,多唱和咏物之类的应制诗,大多追求词藻华丽,琢磨表现技巧,少了生意。 到上官体时,有了创新,着重物的细腻和精巧方面,但题材还局限于宫廷诗风。 这些宫廷诗人大多功成名就,志得意满,生活的接触面也非常有限,对诗歌的改革难担大任。 再到后来的初唐四杰,他们反对词藻华美,无内容的诗风,提倡抒发自己情感。题材也从宫廷走向市井。这是对诗歌的一大突破。 杜审言、宋之问、沈佺期对近体诗(五言律诗)的发展做出了具大贡献,沈佺期和宋之问提出了粘对。他们重技巧而乏情思。但一旦在政治上受到挫折时,主要体现在被贬时,往往会出严格律的佳作。如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宋之问的《度大庾岭》等。 唐诗变革的关键人物是陈子昂,他反对没有风骨,没有兴寄的作品。他不但在理论上推翻宫廷诗风,还落于实践,他的《感遇》38首体现了这一点。他在建议没得到釆纳时,写下了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 听了一段唐诗科举制,知道了设立科举制是在隋朝。隋文帝设立了秀才,到隋炀帝时,增加了进士。到初唐唐太宗时,进士科目得到改善。到后来武则天时,她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增加了乡试,也对进士录取人数在唐太宗的基础上增加了好几倍。 附笔记: 唐诗三百首第一卷:五言古诗 2016.4.18周一笔记: 1.《感遇.其一》 作者: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葳蕤:草木茂盛。 张九龄:从初唐转盛唐早期诗人。张九龄做《感遇》12首,唐诗三百首摘取两首。这两首诗是在张九龄遭馋贬谪后所作。张九龄在唐玄宗时,曾任宰相,他敢于谏诤,推行了一系列利国安民的措施。这样的人才,免不了遭人嫉妒,在遭奸人诋毁之下,两次被贬。这首诗就是借诗来抒发自己的牢骚。全诗比兴,抓住兰草和桂花清雅高洁的特征,来暗喻诗人自己品行的高尚。 总结:早在《诗经》中已大量采用比兴,以后的文学作品,大多用比兴这手法。而我们现代人学诗,缺乏的就是这点,至少我个人是,不能准确的抓住比物之特征,不能从物中找到与自身的契合点。一方面应该是读得太少,还有一方面应该是对事物的观察不够。 2.《感遇.其二》 作者: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终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这首诗是诗人谪居江陵时所作。借丹橘来喻自己的贞操。江陵是盛产丹橘之地。诗人即是写实,又是托物言志。屈原的《橘颂》赞美橘树的“与世独立,横而不流”的品格。张九龄这首也有此意。后两联还道出了贤人不被人识,只能徒自不平之意。这与第一首的“何求美人折”好似有些矛盾,可以看出,其一尾联虽说不求美人折,那只不过是牢骚语罢了。 总结:诗人在特定的某种情绪下,才会生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样的诘问,这样的牢骚语。我们现在模仿古人的这种创作,却缺少了这种情绪,这种情感,所以有“画虎不成反类犬”之感。 2016.4.19周二笔记: 3.《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作者: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此诗写作于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抒发的作者远离红尘俗事的那种惬意心情。全诗分四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写下终南山。五六七八句为第二层,写过斛斯山人宿。从九到十二句为第三层,写置酒。最后两句为第四层,感慨。听企鹅音频时,学到了长篇古诗要分层,这样能更好的理解诗意。这首田园诗,没有特别喜欢的地方。学到了几个词语。却顾:回顾。松风:古琴曲,《风入松》的别称。另有几个句子还是感觉很不错的:“山月随人归”喜欢这种拟人。“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那种山人家幽静的环境刻画得很生动。 总结:自身没有过作者那种境,很难进入作者的境界中,无法体会那种美。是阅历的不够?还是自身达不到那个高度呢? 4.《月下独酌》 作者: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名满天下,得玄宗优遇,命为翰林院供奉。天宝二年(743年)因李白得罪高力士,谗谤于玄宗。玄宗开始疏远李白。天宝三年(744年),李白自知不为朝延所用,上书请还山。赐金放还。此诗写于玄宗疏远李白时,另一种说法是说写于赐金放还时,当时诗人在彷徨苦闷的心情下写下了这首诗。全诗分三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写花间独酌的孤独,邀明月与影为伴。从五句到十二句为第二层,写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情感。最后两句为第三层,写相约明月与影,点出归隐之意。这首诗表现了李白孤傲、狂荡不羁的性格。 总结:李白的这种洒脱,这种浪漫情怀,这种丰富的想像力,是后人无法学到的。明明是怀才不遇的孤独,在他笔下,却写得如此浪漫,如此的洒脱。这是世人所不能的,真不愧是诗仙呀! 5.《春思》 作者: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这首诗是写思妇怀人的,思妇见到眼前的桑叶茂盛,想起远在北方戍边的丈夫,不直写其思念之人,而是从侧面写思念之人所在地的春草,此时应该是刚刚发芽。想到丈夫此时也正思念着归家吧,而此时思妇已是因思念而肝肠寸断。她把这种忧怨的情绪怪在春风的头上,怪春风入了她的罗帏,掀 起了她的思念之情。最喜欢后两句的巧思。 总结:侧面描写比正面描写要生动含蓄得多,那种曲折的情思感人至深。后两句的巧思,无理而妙。通过这首闺怨诗,我们可以隐约看到当时的社会背景,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应该说诗歌是离不开时代背景的。 2016.4.20周三笔记: 6.《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何如,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造化:天地,自然 钟:集聚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23岁时在洛阳应试落第,后探视在兖州司马任上之父杜闲。从此开始了长达十年“裘马清狂”的游历生活。在这十年间,杜甫多次游历山东,饱览了齐鲁之邦的名山大川,并对泰山独具情缘。此诗在游历赵、齐等地时作。属于他早期作品。 此诗气魄宏大。抒发了作者的雄心、抱负和气概。这与他中晚期的作品风格完全不一样。在当时的太平盛世,再加上当时的杜甫没经历过风雨,没受过政治打击。当时那种雄心壮志,远大的政治抱负,通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喷发而出。 总结:写作风格会受时代背景影响,也会随着自己的阅历,自己的人生经历而改变。诗风不是根据一两首作品而定的,是根据他的大部分作品而论的,在什么背景下,就写什么样的诗。 7.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处士:处chǔ 肃宗乾元元年(758),杜甫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冬末赴洛阳。翌年春又由洛阳返华州,途中遇故旧卫八处士有感而作。当时正是安史之乱,局势动荡不安,再加上正是荒年。杜甫在途中遇友,并受到礼遇,悲喜交加,发出无限的感慨。 前四句为第一层,写与故人的久别重逢。从五句到八句为第二层,写遇友后的激动心情,发出一些感慨。从九句到二十二句,为第三层,写拜访卫八处士家的情景。最后两句为第四层,重逢后又别离的伤感之情。这首诗通俗易懂,很容易进入作者的诗境,读后让人很伤感。 最喜欢的句子: 1.“访旧半为鬼”这一句把二十多年的艰难,和世事的动乱总括了,情感丰富,语句精炼。 2.“夜雨剪春韭”这句虽然是典,但不看成典,也能深深的体会到主人好客的那种热情。我是农村人,这种情景我经历过。要是晚上家里来了客人,再大的风雨也会到地时去摘些新鲜的蔬菜,招待客人。虽然剪的不是春韭,但这种待客之道,刻画得非常生动,能从剪春韭引申出主人的心理活动。 总结: 参商:参星在西,商星在东,此出彼没,永不相见。喻亲友隔绝,不能相见。 这首诗非常感人,把那种与友人久别重逢后的喜悦,与经过战乱,饥荒时的感慨,以及即将离别的伤感,各种情绪参杂在一起,感人至深。通过这通俗易懂的文字,很容易就进入了作者当时的心境。我们有这种强烈的情感时,为什么表达不出来呢? 2016.4.21周四笔记: 8.佳人 作者: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这首诗写于乾元二年(759),当时杜甫辞去华州司功参军,携家眷寄居秦州,生活十分困难。也许当时真有这样一位佳人,杜甫借这佳人的情况,把自己的影子投射到诗中。诗共分三层。前八句为一层,写佳人的家庭背景,以及她的不幸遭遇。从九句到14句(中间八句)为第二层:佳人倾诉被薄情的丈夫抛弃。最后八句为第三层:赞美佳人虽遭不幸,但能洁身自持的高尚情操。全诗生动感人,层次分明。 喜欢的意象: 1. 草木:有荒野之意,写出生活环境。也有卑贱之意,突出佳人目前的状况。 2. 转烛:风摇烛火,用来比喻世事变幻莫测。 3. 柏、修竹:又是实指,又具象征意。暗喻佳的的不畏风寒,不惧生活艰辛,忠贞于丈夫的高尚情操。 喜欢的句子: 1.万事随转烛:喜欢这比喻,恰到好处。 2.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合昏:夜合花,朝开夜合。喜欢这种比兴。 3.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对比中的伤感更甚。 4.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个人理解倾向于佳人对丈夫的忠贞。 5.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喜欢结句的景结。 总结:杜甫在秦州是生平最困难时期,当时安史之乱加上饥荒,这些都是次要的。杜甫至始至终都怀有“至君尧舜上,更使风俗醇”的抱负,但皇帝的日渐疏远,最后被贬,离他的理想也越来越遥远。有种被君王抛弃之感。诗人借鉴屈原“香草美人”的写法,把佳人的遭遇与自身相结合。 9.《梦李白.其一》 作者: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吞声:泣不成声 李白因永王磷案被牵累,先囚于浔阳,乾元元年(758)流入夜郎。当时杜甫飘零秦州,得知李白流放夜郎,日夜思念,以至积思成梦,而有此章。诗共分三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写杜甫得知李白流放的消息后,生出的担忧。从五句到十二句为第二层,写李白入梦,怀疑是魂归来。对李白的担忧加深一层。最后四句为第三层,写诗人对李白的叮咛,担忧之情更进一层。情感层层深入。李杜友谊深厚,杜甫对李白的才能和生平给予了很高的常识和评价。在得知李白遭遇不幸时,以梦的寄托追述对李白的同情和怀念。 总结:杜甫思维独特。在得知好友李白遭遇不幸时,会想到种种不测,明明是自己思念成梦,却想成是他的魂魄归来。这种思维应该和当时的时代背景相结合的。当时正逢战乱,又闹饥荒,杜甫辞官从华州到秦州,这一路走来,“路有冻死骨”的情景屡见不鲜,在此时得知李白流放夜郎的消息,难免会想到种种不测,甚至想到死,这是对友人的无限思念和担忧。当时通讯不发达,友人的久无音讯也加深了作者对他的思念和担忧之情。如果是我们现代,要是友人遇到不幸而想到死的话,就变成诅咒,那就太不地道了。从这点上,更深的体会到读古人诗时,要结合写作背景和时代背景来理解。 10.《梦李白.其二》 作者: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第一首写初梦李白时,对好友生死的担忧和思念。第二首写屡梦李白,在梦中好友的形象,对此发出感慨。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读到这句自然会想到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见浮云而思游子,是诗人比兴常用的例子。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让我想起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明明是自己思念好友而梦,是自己对友人的情谊深厚,却反过来说友人入梦是“故意长”,这和他的《月夜》思维相类似。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这是写杜甫梦境中李白的形象,这形象是杜甫心中所想,借梦道出。后两句是对此发出的不平声。因为杜甫也经历了李白一样的遭遇,这种不平声就更加的强烈,同病相怜让这情义更深一层。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着心情好沉重,有种想哭的冲动。这一声叹息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诗人叹息友人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的遭遇叹息。杜甫忠君忠国,青年时就有“至君尧舜上,更使风俗醇”的远大抱负,但经过政治上的种种打击,皇帝的疏远、被贬。此时看着民生疾苦,而他的梦想却越来越远,那种怀才不遇,不被理解的不平声,全在这一声叹息中了。 学到的词语: 冠盖:士大夫的服饰和车驾,代指高冠华盖的权贵 中国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化 2016.4.21 第一章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南北文学促进隋唐文学 第一节 隋代文学 一, 统一国家的建立 隋建立时间:北周大定元年(581) 隋文帝:杨坚,称隋文帝。改元开皇,国号隋。 统一南北:开皇九年(589),灭陈叔宝(陈后主),统一分裂二百七十余年的南北朝。 隋代文学作者分两部分: 1.北齐、北周旧臣: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北朝诗风。 2. 由梁、陈入隋的文人,如江总、许善心、虞世基、王胄、庾自直等。南朝诗风。 卢思道:借鉴南朝诗风,名作《从军行》 杨素:隋朝开国重臣,名作《出塞》 薛道衡:名作《昔昔盐》。“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总结:南北文学的合流仅限于诗风的相互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合而不同的过渡性质。 第二节 初唐诗坛 一, 贞观诗风及上官体 主掌贞观诗坛:唐太宗李世民(598~649)及其身边的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 清醒的认识南北文学不同的艺术。“各去所短,合其两长” 贵于清绮:对南朝诗风的概括。所长:【宜于歌咏】;所短【流于轻艳纤弱】 重乎气质:对北朝诗歌特有的真挚朴厚的情感力量和气势。所长【贞刚壮大】;所短【表现形式的简古质朴或理胜其词】 南北诗风融合:用南朝文学的声辞之美,来表现新朝的恢宏气象和刚健开朗的健康情思。 贞观诗风宫廷化:把诗作为唱和应酬的工具而琢磨表现技巧,多奉和应制之作。 上官体:贞观诗坛后期,上官仪(608~644)。 “绮错婉媚”,具有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提出“六对”、“八对”之说。诗歌体制的创新,主要在体物图貌的细腻、精巧方面。但诗的题材内容还局限于宫廷文学应制咏物的范围之内,缺乏慷慨激情和雄杰之气。 总结:宫廷诗人大多功成名就,志得意满,生活接触面也比较狭窄,难担诗歌变革的大任。 二,王绩与四杰 1.王绩:(589~644)在隋、唐之际,曾三仕三隐。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故归隐山林田园,以琴酒诗歌自娱。 诗风:平淡自然的隐逸诗风。代表作《野望》,不施脂粉的相素美。 2.初唐四杰:卢、骆长于歌行,王、杨长于五律。有文才而自负。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重视抒情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题材由宫廷走向市井。 王勃:(650~676)《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杨炯:(650~693)《从军行》 卢照邻:(634~689)《行路难》、《长安古意》 骆宾王:(619~684) 三,杜审言与沈、宋及五律的定型 文章四友:杜审言、李峤与苏味道、崔融并称“文章四友”。为唐代近体诗的定型做出了贡献。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李峤:重技巧而乏情思。一生仕宦显达而较少挫折,多为奉命或应制之作,故缺乏生意,无多少可取之处。但讲究修辞技巧,推动了五言律诗的发展。 五律定型:宋之问和沈佺期提出粘对。 宋之问:《度大庾岭》、《渡汉江》 沈佺期:《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初唐七律样板。 总结:这种应制诗风,诗人一旦因政治变故而遭谪贬,有了不吐不快的真情实感之后,就容易写出情韵俱佳的优秀作品。 第三节 陈子昂与唐诗风骨 陈子昂: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出生梓州射洪地主家庭。22岁落第西归,在家过了一段学仙隐居生活。永淳元年(682),中进士,两次上谏疏直陈政事,受武则天常识,官至右拾遗。后因言事降职,愤而解职还乡。回乡后,他被县令段简诬陷之狱,于久视元年(700)去世,年仅42岁。反对没有风骨、没有兴寄的作品 1. 陈子昂诗歌复古倾向的得与失:主张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体现于《感遇》38首。从“达则匡救于国”的忠义立场进行创作的,被杜甫称之为“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但以诗言理而缺乏艺术感染力。 2. 陈子昂诗歌的昂扬情调:北征契丹,军次渔阳。由于建议未被采纳而钳默下列,因登蓟北城楼,他有感于从前此地曾有过的君臣际遇的往事,写了题为《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 3. 陈子昂的诗歌主张与唐诗风骨的关系:他对风骨的追求,他提出的诗美理想,对于唐诗的变革具有关键性的意义,是盛唐诗歌行将到来的序曲。 第四节 张若虚与唐诗兴象 一, 张若虚、刘希夷所创造的诗歌意境美。 张若虚和刘希夷在诗歌意境的创造方面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张若虚:生平不详,与贺知章、张旭和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春江花月夜》 刘稀夷:《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