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1722|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联九初级班第三讲南开组作业帖 评阅老师-烟雨

[复制链接]

21

主题

23

帖子

13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13 19:5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陌屿 于 2017-9-14 11:41 编辑

南开评阅:烟雨
请同学把学号网名写清晰
例如北大01-✘✘✘
古典联九初级班第三讲作业:
流水对一共有哪几种关系? 请举例说明?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

帖子

11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0
沙发
发表于 2017-9-15 12:08: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夕阳红透 于 2017-9-15 12:09 编辑

古典联九南开组01夕阳红透
流水对一共有哪几种关系? 请举例说明。

第一种,并列关系
    上联与下联在意义上一致,在形式上平行并列,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同一事物,这种结构关系,就叫做并列关系。例如:
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这就是说上下联说的是一种内涵:幽静,
    并列关系的对联,结构简单,立意集中,遣词造句也比较容易、顺当,在对联作品中较为多见。这种逻辑关系的作用在于,使上下联语气一致,并行不悖,能详尽、完整地论述一件事物或一种主题;不足的是稍显平淡、单调和古板,缺乏灵活变化的生气。
第二种:转折关系
    下联所列举的事体或者所包含的意义,朝着与上联的事体、意义相对或者相反的方向发展,从语言逻辑上讲,叫转折关系;在对联的对偶术语中,叫做“反对”。例如下面这一副借“咏煤”拟制的格言联:
一味黑时犹有骨,
十分红处便成灰
    从字面上看“黑时”与“红处”,“犹有”与“便成”,“骨”与“灰”,都是相对或相反的;从所含的意义上看,上下联的意思是转折的,相对的、相反的。依据转折关系结构而成的对联,对比鲜明,波澜起伏较大,比起正对的并列关系的对联,无论从内容的表达上,还是从艺术效果上看,都相对地要好一些。一般好的对联不是流水对,以我的关点,我最欣赏这一种。这种对法能有使人眼前一亮的效果,呵呵但也不是所有的对联都适合转折关系,
第三种:连贯关系
    连贯关系也叫“顺承关系”。上下联依据时间的先后顺序或者意义的承接关系结构。例如兰州“河神庙”的一副对联:
曾经沧海千重浪,
更上黄河一道桥
  连贯关系构成的对联,特征是上联所述之事在先,下联所述之事在后;上联是起始,下联是继续;上联是已经过去,下联是正在进行。连贯关系构成的对联,常给人以行云流水、酣畅淋漓、文韵舒展、一气呵成的感觉,可以增加对联的语势和节奏。所以,这种逻辑关系在对联创造中应用较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流水对
第四,递进关系
     递进关系的表现是,下联是上联在范围上或程度上更进一步,或由大而小,或由小而大;或由表而里,或由里而表,逐层叙述,层层深入,淋漓尽致地叙述某一事物,或者阐发某一思想。例如,章乃器挽鲁迅先生的对联
一生不曾屈服,
临死也要斗争
五,因果关系
    上联与下联的关系,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或者理由和结论的关系。依据因果关系来创作的对联,可以是上联讲原因或理由,下联讲结果和结论;也可以采取“倒装”方式,上联说结果或结论,下联说原因和理由。例如: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有故人
    这是雁门关的一副集句对联。上联说的是结论,下联说的是理由。如果不倒装,这副对联的意思应该是,因为西出阳关之后还有许多故交旧友,所以,不必忧虑此行前去碰不到深知自己的人。依据因果关系创作的对联,一般来说,层次分明,说理性强,在对联作品中也很多见。
六,选择关系
   选择关系,其句法构成形式是“要么这样,要么那样”,“或者是这,或者是那”,“宁可如此,也不如彼”等,经过比较,决定取舍。例如:
第六例句是:
宁以义死
不苟幸生
   这不就是选择么,这样的联能给人一种强烈的对比效果。 依据选择的逻辑关系结构的对联,一般来说,笔调清朗,语气肯定,倾向鲜明,主题清楚。这种结构形式,多见于一些抒怀言志、寄托抱负的堂联或者格言联。
宁为落叶随根腐
不作轻花逐水流
这是我以前的联
七,假设关系
    上联提出一种假定的设想,下联肯定推论的结果,形成“假若怎么样,那就怎么样”,“如果怎么样,便会怎么样”这样一种结构形式。例如,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的一副对联:
若能杯水如名淡
信是村茶比酒香
    假设关系联,一般含意深长,耐人寻味。但是,如果不细心推敲,常常不易对得工整、妥帖。因此,此类对联较少。
比如我的:
若是流年堪作酒,
敢教往事醉成诗
也是这种关系
八,目的关系
    上下联分别表示目的与行动的关系,或者是上联说目的,下联说行动;或反之。例如杭州苏公祠的一副对联:
欲共水仙荐秋菊,
常留学士住西湖 。

点评

你好同学,作业比较工整,完成得也较好。  发表于 2017-9-18 15:4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8

帖子

40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08
板凳
发表于 2017-9-16 14:34:11 | 只看该作者
   南开组~盈然第三讲作业
作业   流水对🈶九种关系:1.并列 如: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2.连惯关系 如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3.递进 如: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分吹面生 4.条件 如:多勤寡欲 延年益寿 5. 假设 如:若能杯水如名淡,应信村茶比酒香 6.转折 如: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7.选择关系 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8. 因果关系 如:聚来千亩雪,化作万家春 9. 目的关系 如:巧理千家事,增添万户心。

点评

你好同学,下次作业要排列整齐,好看一些。  发表于 2017-9-18 15:47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8

帖子

40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08
地板
发表于 2017-9-17 19:45: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香 于 2017-9-17 19:46 编辑

        南开组~10号秋香,第三讲作业   一、并列关系
              也就是上下联在形式上平行并列,语气一致,上下联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同一个事物,以表示同一主题的称为并列关系,这种形式的联语常在句中用“也”、“又”、“既……又”等,也可以不用关联,不用关联词,称意合法。
              看游俊作成都武侯祠联: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作者抓住最能表现诸葛亮形象的两个方面,“两表”(即《前、后出师表》),  “一对”(《隆中对》),对诸葛亮进行了歌颂。表现了他超人的才智和非凡的功绩。联语精炼,条理清楚,出语惊人。此类对联,浓笔重彩.形象鲜明,但如果处理不当,会有单调和重复累赘之弊。
              二、连贯关系
            上下联按时间顺序叙述连续的事件,或者按意义上的承接关系构成,称连贯关系,关联词多用“已……又……”、“才……又……”等。例如:  
台湾省已归日本
颐和园又搭天棚  
                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被逼将台、澎列岛割让日本,其后有些人主张办海军以图强,可慈禧却把海军的公款拿去建供她个人享乐用的颐和园,国人无不气愤,有人写出上联予以讽刺。
                三、递进关系
              对句和出句的关系从小而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种关系被称为递进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况”、“更”、“不但……而且”等。
              如一理发店联:  
不教白发催人老
更喜春风吹面生  
              在叙事层次上,下联比上联更深一层,下联化用白居《草》中诗歌句“春风吹又生”,寓意尤浓,此为联句的高妙之处。有的联省去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而并不减其递进的意思。
                如一旅社联:  
进门都是客
到此即为家  
                联话末用关联词,但仍是表示一种递进关系,放入此类。
                四、假设关系
              出句提出假设,对句作出结论,这种句法关系称假设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若”、“如”、“便”、“如果……就”、“要是……就”等等。
              如启功所撰一联:  
若能杯水如名淡
应信村茶比酒香
                上联出句提出假设,对句推出结果,意思是说如果能将名利视为杯水一样清淡,你会觉得农家的清茶胜过酒的香醇。
                五、条件关系
            即出句提出条件,对句得出结果,这种句法关系就是条件关系。
            例如:  
多勤寡欲
益寿延年
              “多勤寡欲”是条件,“益寿延年”是结果,只有条件具备才能达成结果。
              再如:
略翻书数则
便不愧三餐
                以上均属此类。
                六、转折关系
                出句推出条件,对句却从相反的方向去叙说,称转折关系。这种句法在对联中很常见。常用关联词“但”、“却”、“然”等,但也有不用者。
                如一发廊联:  
虽为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上联“毫末技艺”在于抑,下联“顶上功夫”,意在扬。
                翁同龢自题联:  
文章真处性情见
谈笑深时风雨来  

                此联虽未用关联词,不难看出仍为转折关系。两种境界有弥缕之感,但其转折处却是山回路转,柳暗花明。关联词的取舍,全在于作者对内容的处理以及作者的文辞好恶,此无定法。
                七、选择关系
              上下句分别说两件事,表示二者择一,称为选择关系或称取舍关系。常用“宁……不……”、“与其……不如……”、“但”、“不”等,如: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联句以“宁……不……”关联直抒胸臆,表现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英雄气概。
              再如一婚联:  
但求天长地久
何必朝相暮依
              可以看出,这是一对身居两地的新婚夫妇,为表达爱情的真挚而撰写的对联。  
              八、因果关系
                出句和对句分别推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般出句讲原因、理由,对句讲结果、或做出结论,但也有倒装者。
                例如一棉花店联:  
聚来千亩雪
化作万家春  
                前一句是因,是说棉花大丰收的景象,后一句是果,是说大家有了棉衣,再不觉得冬天的严寒。
              再如雁门关联: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多故人  
                此为因果倒装句式,出句是结论,对句是理由,倒装句式,可增添对联的文学色彩。
                九、目的关系
              出句和对句是表示目的和行动的关系。或者出句是目的,对句是行动或措施,但也有互为倒装者。
                看下联:  
巧理千家事
增添万户心  

点评

你好同学,作业比较工整。  发表于 2017-9-18 15:4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8

帖子

40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08
5#
发表于 2017-9-20 19:42:58 | 只看该作者
南开组-06若尘第三讲作业
一、并列关系
     
例句: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二、连贯关系
  
例句:台湾省已归日本
        颐和园又搭天棚  
               
三、递进关系
              
例句:进门都是客
       到此即为家  
      
  四、假设关系
               
例句:若能杯水如名淡
        应信村茶比酒香
               
五、条件关系

例句:多勤寡欲
        益寿延年     
              
六、转折关系
               
例句:虽为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七、选择关系

例句:但求天长地久
        何必朝相暮依

八、因果关系

例句: 聚来千亩雪
         化作万家春  
            
九、目的关系

例句: 巧理千家事
         增添万户心  
               
   

点评

问好同学,作业贴得很工整,赞一个哈。  发表于 2017-9-21 15:20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帖子

8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0
6#
发表于 2017-9-20 21:57: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流水对一共有哪几种关系? 请举例说明。  第一种,并列关系      上联与下联在意义上一致,在形式上平行并列,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同一事物,这种结构关系,就叫做并列关系。例如:  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这就是说上下联说的是一种内涵:幽静,     并列关系的对联,结构简单,立意集中,遣词造句也比较容易、顺当,在对联作品中较为多见。这种逻辑关系的作用在于,使上下联语气一致,并行不悖,能详尽、完整地论述一件事物或一种主题;不足的是稍显平淡、单调和古板,缺乏灵活变化的生气。  第二种:转折关系      下联所列举的事体或者所包含的意义,朝着与上联的事体、意义相对或者相反的方向发展,从语言逻辑上讲,叫转折关系;在对联的对偶术语中,叫做“反对”。例如下面这一副借“咏煤”拟制的格言联:  一味黑时犹有骨,  十分红处便成灰      从字面上看“黑时”与“红处”,“犹有”与“便成”,“骨”与“灰”,都是相对或相反的;从所含的意义上看,上下联的意思是转折的,相对的、相反的。依据转折关系结构而成的对联,对比鲜明,波澜起伏较大,比起正对的并列关系的对联,无论从内容的表达上,还是从艺术效果上看,都相对地要好一些。一般好的对联不是流水对,以我的关点,我最欣赏这一种。这种对法能有使人眼前一亮的效果,呵呵但也不是所有的对联都适合转折关系,  第三种:连贯关系      连贯关系也叫“顺承关系”。上下联依据时间的先后顺序或者意义的承接关系结构。例如兰州“河神庙”的一副对联:  曾经沧海千重浪,  更上黄河一道桥    连贯关系构成的对联,特征是上联所述之事在先,下联所述之事在后;上联是起始,下联是继续;上联是已经过去,下联是正在进行。连贯关系构成的对联,常给人以行云流水、酣畅淋漓、文韵舒展、一气呵成的感觉,可以增加对联的语势和节奏。所以,这种逻辑关系在对联创造中应用较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流水对  第四,递进关系       递进关系的表现是,下联是上联在范围上或程度上更进一步,或由大而小,或由小而大;或由表而里,或由里而表,逐层叙述,层层深入,淋漓尽致地叙述某一事物,或者阐发某一思想。例如,章乃器挽鲁迅先生的对联  一生不曾屈服,  临死也要斗争  五,因果关系      上联与下联的关系,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或者理由和结论的关系。依据因果关系来创作的对联,可以是上联讲原因或理由,下联讲结果和结论;也可以采取“倒装”方式,上联说结果或结论,下联说原因和理由。例如: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有故人      这是雁门关的一副集句对联。上联说的是结论,下联说的是理由。如果不倒装,这副对联的意思应该是,因为西出阳关之后还有许多故交旧友,所以,不必忧虑此行前去碰不到深知自己的人。依据因果关系创作的对联,一般来说,层次分明,说理性强,在对联作品中也很多见。  六,选择关系     选择关系,其句法构成形式是“要么这样,要么那样”,“或者是这,或者是那”,“宁可如此,也不如彼”等,经过比较,决定取舍。例如:  第六例句是:  宁以义死  不苟幸生     这不就是选择么,这样的联能给人一种强烈的对比效果。 依据选择的逻辑关系结构的对联,一般来说,笔调清朗,语气肯定,倾向鲜明,主题清楚。这种结构形式,多见于一些抒怀言志、寄托抱负的堂联或者格言联。  宁为落叶随根腐  不作轻花逐水流  这是我以前的联  七,假设关系      上联提出一种假定的设想,下联肯定推论的结果,形成“假若怎么样,那就怎么样”,“如果怎么样,便会怎么样”这样一种结构形式。例如,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的一副对联:  若能杯水如名淡  信是村茶比酒香      假设关系联,一般含意深长,耐人寻味。但是,如果不细心推敲,常常不易对得工整、妥帖。因此,此类对联较少。  比如我的:  若是流年堪作酒,  敢教往事醉成诗  也是这种关系  八,目的关系      上下联分别表示目的与行动的关系,或者是上联说目的,下联说行动;或反之。例如杭州苏公祠的一副对联:  欲共水仙荐秋菊,  常留学士住西湖 。  板凳 秋香

点评

问好同学,能按时完成作业,很好,赞一个哈。  发表于 2017-9-21 15:22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4-26 22:27 , Processed in 0.10913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