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74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诗八七律第九讲冬组作业贴

[复制链接]

404

主题

78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05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20 21:28: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典诗八七律第九讲作业:
以农忙起意,或者任意农村事物为题(咏物),二选一,七律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33

帖子

17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1
沙发
发表于 2017-7-21 16:54:35 | 只看该作者
扁担
——冬15曲屏香暖

巧取深山实木杨,无华历尽话沧桑。
千年岁月忙中过,百味春秋笑处藏。
哪个心头非受累,谁人日夜莫担当。
巡南闯北箩筐伴,不惧荆途万里长。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04

帖子

219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99
板凳
发表于 2017-7-27 18:22:23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诗八第九讲冬组07-小丫作业
夏日农忙
乡村六月闲人少,割稻才停又插田。
背灼炎天勤汗洒,足蒸暑气苦心煎。
妇姑晒谷天晴守,童稚呼朋柳荫眠。
不晓寻常辛苦日,迎来岁岁庆丰年。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04

帖子

219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99
地板
发表于 2017-7-29 23:26: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披雪听月 于 2017-7-30 12:19 编辑

古典诗八七律第九讲作业点评:
(1)评阅-小楼听雨老师
古典诗八第九讲冬组07-小丫作业
夏日农忙
乡村六月闲人少,割稻才停又插田。
背灼炎天勤汗洒,足蒸暑气苦心煎。
妇姑晒谷天晴守,童稚呼朋柳荫眠。
不晓寻常辛苦日,迎来岁岁庆丰年。
好我们一起欣赏作品哈,宋朝有一首诗,写乡村田园的:
乡村四月
宋 ·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从这个作品来看,我们今晚的第一首作品,是借鉴了这首。那么,我说两点:
第一呢,写诗在初期,缺少写作经验与素材,肯定少不了模仿。但是要注意,模仿,有三层境界:
第一,是不换汤不换药;从形体语言到意境内涵,都模仿原作
第二,则是换汤不换药;借鉴原作立意,换个形体表达出来。我记得网校教材讲过,我就不去多作举例了
第三,则是另出机杼,也有人称为,夺胎换骨;也就是,借鉴前人的思路。但是,在原作基础上,有创新,或者有升华。这,是模仿的三个境界。
我们,在起步阶段缺乏独立创作经验,不得不去模仿,这没啥,很正常。但是,尽量不要去用不换汤不换药的模仿。至少,把外表汤水稍微换一下。动动脑筋,把同样的意思,换个方式来表达出来。
清代纳兰容若有词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我在几年前,很喜欢这两句,于是也换汤不换药,进行了模仿,我写成了七律诗句:“潮生碧海难奔月,人立红楼易断魂”。虽然没啥新创意,更谈不上升华。至少,汤水还是要略微换一下的。
再说第二:原作,乡村四月闲人少。这首诗,是七言绝句。我们今晚欣赏的第一首作品,则是七言律诗。
我们需要认识一点:绝句,和律诗的语言特点,其实是有很大区别的
绝句,走的是明快节奏。而律诗,则是少用总结概括语言,更注重细节描写。
我们来看诗句:乡村四月闲人少
这一句,是高度概括总结的语言。当我们,借用某句前人作品时,一定要注意体裁风格的不同差异。这是首先根据模仿的问题,要谈的两点。
那么,抛开模仿的问题,再来聊聊其他问题——这首诗,是一首乡村田园作品,也可以说是农诗。我记得之前聊过这个话题,今天就当是学而时习之,希望能温故而知新
农诗,首先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民间诗歌式农诗,近似乐府或竹枝词民歌风格。
一种,则是文人农诗,田园诗。
那么,他们的区别在哪里呢?
第一类,民风式农诗,其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周王朝时期的诗经,当中的国风。这类农诗,就是切实来自于民间乡村,反映切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的诗歌,语言直白淳朴,经常还带有地方方言特点。
那么还有一类文人田园农诗。中国古代文人群体,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与思想。古代读书人,把耕读传家,视为上品。哪怕是豪门士族,骨子里瞧不起穷人,但是在公开台面上,都把耕读隐居者,当作上品读书人。
古代文人表达风骨,会说:入世则为官治国,否则便隐居躬耕读书
例如诸葛亮就自称,臣本南阳布衣,躬耕于垅亩之间。
所以,乡村田园,未必是文人士大夫诗人真正的追求向往。但是,一定是表现个人风骨情操的首选。一个文人写诗,如果醉心于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一定会被骂俗。而效仿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说自己喜爱山水田园,才会被夸奖雅。
文人农诗,其实也有两种:一类,就是刚刚所谈,为了公认的审美与思想追求的需要;一类,则是严肃立意的农诗,劝农或悯农。
先说悯农~悯农:顾名思义,怜惜农民。
最著名的悯农诗,大家都知道,李绅,“锄禾日当午”,以及“春种一粒粟”。这是对旧社会农民的同情和怜惜。说农民终年辛苦劳作,却还是得不到温饱。以及教育人们要珍惜粮食。这类悯农诗,其思想性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再说劝农诗:中国古代是农业文明大国(与之相对的,则是北方草原的游牧文明)既然是农业大国,必定以农为本。在遥远的周王朝,朝廷就已经高度重视农耕,经常宣传号召农事。
周天子曾经亲自召见连续多年丰收纳粮的农民,赐田,表彰,以为天下农者楷模,以鼓励耕种。后来随着农民负担的加重,以及工商业的发展,很多农家子弟纷纷弃农经商,导致当时官府难以征收农税。
于是一方面,有的朝代严厉规定,其农从商是犯罪行为,一方面,大力宣传农耕。例如明代,江南工商业发达后,很多农民去工商业打工,或者种经济作物,不种粮食。和今天一样,农民种地收入,远远比不上进城打工的收入。
结果,导致官府越来越难以征收税粮。于是,官府便做出了很多政策调整,并宣传鼓励耕种。很多府县,还会作劝农诗,谱成歌曲,令乡里传唱,以图鼓励耕种。以上这些,是农诗题材的几种起源。也是农村田园生活入诗的几种最有说服力的立意。
那么,问题来了,写诗,首先要立意明确。
我们写农诗,或者写任何题材诗歌,都要明白自己的立意是什么?是劝耕呢,还是悯农呢,还是表达自己的个人修身情趣呢?
一定要明确立意。明确了立意之后,我们再谋篇。例如,我们的立意是悯农。那么,我们就是找到值得悯的题材,来说服读者。
例如,农民干活辛苦啊,农民负担重啊,农民收入低啊。这些,都是可以证明农民应当被悯的理由。或者,我们的立意,是想表达自己的个人情趣。
假如我们是表达自己淡泊名利看轻富贵的个人修养。那么我们写农诗,就要写出农家生活的闲适。大家可以注意一点:很多著名诗人的田园作品,都写得很悠然闲适。例如什么,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例如什么,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例如什么,日出耘田夜绩麻;还有什么,蓬头稚子学垂纶。
我自己也写过类似题材:归来柳下闲吹笛,唤起东风逐杏花。
还有杨万里,“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些作品呢,表面上是农诗。实际上都是说自己淡泊的情操。所以,我们在写农诗时,要明确立意,找准素材
古典诗八第九讲冬组07-小丫作业
夏日农忙
乡村六月闲人少,割稻才停又插田。
背灼炎天勤汗洒,足蒸暑气苦心煎。
妇姑晒谷天晴守,童稚呼朋柳荫眠。
不晓寻常辛苦日,迎来岁岁庆丰年。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第一首作品:立意,有些不明确。既在写农家闲适愉悦的生活,又在写苦。我相信只是作者之前没明白这个明确立意的道理。稍微修改一下,确定一下立意的统一,肯定会好得多。
总结一下:
第一,注意模仿的要点。
第二,明确立意。
第三,找准素材。
改善这三点,相信作品还会有很大进步空间。
个人浅薄见解,说得不对的地方,万望多多恕罪。哦还有一点,注意律诗绝句的差别。五七言绝句律诗,语言特点都是不同的。
古代王朝把民众分为士农工商,以及还有什么娼妓伶优奴隶啥的,可以看出古代的价值观。第一首说完了。
(2)评阅-絮无影老师
扁担
——冬15曲屏香暖
巧取深山实木杨,无华历尽话沧桑。
千年岁月忙中过,百味春秋笑处藏。
哪个心头非受累,谁人日夜莫担当。
巡南闯北箩筐伴,不惧荆途万里长。
问好香暖。一根扁担,很随意的常见的东西,巧字,过了。无华历尽话沧桑"不知所以然。
千年岁月忙中过,百味春秋笑处藏。
就算扁担能用一千年,百味春秋笑处藏,啥意思?百味人生如何"但是笑字下的不妥。笑了还怎么藏。
那个心头非受累,非,下字欠妥,心头不如肩头,非,不若常。谁人日夜莫担当。莫,下字欠妥,不若,不字。
本首只有尾句,尚有可取之处,赞一个。加强炼字。再接再厉。
絮无影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4

帖子

40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03
5#
发表于 2017-7-31 15:41:13 | 只看该作者
        诗八七律第九讲冬组8 -一曲红尘#
                     夏日怜农
无边绿野果蔬鲜,夏日农人惹众怜。
田里繁忙蒸暑气,街头叫卖灼炎天。
汗珠晶亮拌尘土,十指沧桑数碎钱。
不喊辛劳不怨命,妻儿衣食压双肩。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5-4 18:09 , Processed in 0.10914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