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释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文学院十期初级班第一讲梅组作业贴

[复制链接]

0

主题

131

帖子

8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28
楼主
发表于 2017-5-9 23:30: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就是胜利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1

帖子

8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28
沙发
发表于 2017-5-12 16:39: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中国诗歌的滥觞     诗歌是一种文体,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可以说是人类童年的产物,就仿佛是我们童年时唱的儿歌。我们说,中国是诗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开始,中国诗歌的历史一直延绵至今。 从《诗经》、《楚辞》到魏晋南北朝的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到唐诗宋词元曲,名家辈出、佳作累累。历代诗人在诗中所反映和描写出来的崇高的志向、高洁的人格、深厚的情感、秀丽的山水,都感动着我们的心灵,给我们以启发和激励。所以我们说 ,中国的诗歌是崇高的、优美的,她总是把最美好的东西呈现在我们眼前,即便是讽刺鞭笞,也具有一种向上的、积极的力量。给我们以深思和启迪。    最初的诗歌起源于民间,我国最早的一首诗,现在可以找到的是产生于我们越地的一首民歌,很短,诗的名字叫《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这是一首二言诗,反映了我们先民打猎的情景。它的基本意思就是把竹子砍断,然后再连接起来做成弹弓,用泥土做成弹丸去打野兽.一般的文学理论观点认为诗歌的起源有“游戏说、模仿说、劳动说”三种。      所谓“游戏说”是指诗歌最初起源于人们的玩乐,比如像宋词的一部分起源于酒令一样,一开始就是玩乐的产物。      所谓“模仿说”是指诗歌起源于人们对自然界的一种模仿,比如模仿动物的叫声和求偶行为,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所谓“劳动说”是指诗歌起源于人们在劳动过程中,表现自己劳动的情景,比如我们前面说的《弹歌》。      周朝有专门的采诗官,他们到民间去采集诗歌的目的是体察各地的民风,也就是了解老百姓在想些什么,有什么需要,以便于自己的统治,所以叫“采风”。因此我们在诗经中可以看到“郑风”“齐风”、“魏风”等等,就是指从周朝各地采集的民间诗歌。周朝除了民间的诗歌,还有贵族的诗歌和朝廷的诗歌,分别称为“小雅、大雅”和“颂”。其中“小雅”中的诗歌也有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就是宫廷祭祀的歌词。后人将周朝的诗歌加以整理汇总,就是我们今天看见的《诗经》,共305篇,其中“十五国风”160篇,“小雅大雅”105篇,“颂”40篇。孔子曾整理过《诗经》。后代有许多学者质疑这个记载,但我还是倾向于这个记载是正确的。因为我们古代的学者,特别是记录历史的史官,态度都非常严谨,不会没有根据地落笔。     《楚辞》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以楚国为地域特色的一种诗歌形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方言风格。语言华丽、富于想象、句式灵活、对偶工巧。大量出现以“兮”字为衬字的句式。代表作家是屈原、宋玉、贾谊、刘向等。     《诗经》和《楚辞》,是我国最早的两部诗歌总集,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风格。即《诗经》是现实主义风格,《楚辞》是浪漫主义风格。这两种风格,影响着中国以后两千多年的诗歌传承。      二  中国诗歌的发展演变       从《诗经》、《楚辞》起源,中国诗歌大致经历了魏晋时期的五古、七古、永明体、隋唐时期的近体诗(也就是我们大家最熟悉的五七言律诗和绝句)、五代两宋时期的词、元代的套曲散曲以及明清以后的诗词曲并行发展时期。     五古和七古 就是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不讲求平仄,但讲求押韵。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也可以平声仄声交替押韵。中国诗歌押韵的传统,从诗歌诞生之日起就已经产生。目的当然是为了便于诵读和记忆。     永明体亦称“新体诗”,永明是南朝齐武帝的年号。这种诗体要求严格,有四声八病之说,强调声韵格律、注重对仗。这种诗体的出现,对于纠正魏晋以来文人诗的语言过于艰涩的弊病,使创作转向清新通畅起了一定的作用。对隋唐时期的“近体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代表作家是谢朓和沈约。           五言七言绝句各为四句,每句五字和七字,隔句押韵,韵脚仅限于平声。五言七言律诗各为八句,每句五字和七字,押韵规则同于绝句。      进入两宋,随着市民经济的发达,起源于隋唐五代的词开始兴起,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诗体。当然近体诗在宋代也获得的了发展,但影响没有词那么大。      词的特点是有词牌和词谱,并与音乐结合紧密,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流行歌曲。这种诗歌语言通俗、感情细腻、非常适合抒情,尤其是以男女感情和宴乐为主要表达内容,在一开始为士大夫阶层所鄙弃,认为不登大雅之堂,因此词又有一个名称叫“诗余”,意思是写诗之余写写玩玩的。但从苏东坡和辛弃疾开始,将近体诗的表达内容引进词体中,风格上摆脱了词体的婉约而变成豪放刚健,提升了词的地位,使得词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形成了我国诗歌史上的第二个高峰,产生了大量的优秀词人和作品。     元代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将北方音乐带入中原,并与中原汉族的文学音乐相结合,产生了套曲和散曲,并称为元曲。元曲与词的体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分为套曲(或称剧曲,包括杂剧、传奇等)与散曲两类 。相对于艳丽的词,元曲较俚俗而有“恶少”之名,郑骞“词是翩翩佳公子,曲则带有恶少的气息。”但一些优秀的散曲还是具有比较高的艺术价值。     明清以后,主要文学形式为戏曲和小说,诗词曲也同步发展,特别是清代诗词号称集前代大成,但总体而言艺术成就比不上唐宋。但也产生过一些重要诗人和作品。如明代的前后七子、清代的朱彝尊、钱谦益、纳兰性德、黄遵宪、龚自珍等。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1

帖子

8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28
板凳
发表于 2017-5-12 16:39: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中国诗歌的滥觞     诗歌是一种文体,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可以说是人类童年的产物,就仿佛是我们童年时唱的儿歌。我们说,中国是诗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开始,中国诗歌的历史一直延绵至今。 从《诗经》、《楚辞》到魏晋南北朝的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到唐诗宋词元曲,名家辈出、佳作累累。历代诗人在诗中所反映和描写出来的崇高的志向、高洁的人格、深厚的情感、秀丽的山水,都感动着我们的心灵,给我们以启发和激励。所以我们说 ,中国的诗歌是崇高的、优美的,她总是把最美好的东西呈现在我们眼前,即便是讽刺鞭笞,也具有一种向上的、积极的力量。给我们以深思和启迪。    最初的诗歌起源于民间,我国最早的一首诗,现在可以找到的是产生于我们越地的一首民歌,很短,诗的名字叫《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这是一首二言诗,反映了我们先民打猎的情景。它的基本意思就是把竹子砍断,然后再连接起来做成弹弓,用泥土做成弹丸去打野兽.一般的文学理论观点认为诗歌的起源有“游戏说、模仿说、劳动说”三种。      所谓“游戏说”是指诗歌最初起源于人们的玩乐,比如像宋词的一部分起源于酒令一样,一开始就是玩乐的产物。      所谓“模仿说”是指诗歌起源于人们对自然界的一种模仿,比如模仿动物的叫声和求偶行为,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所谓“劳动说”是指诗歌起源于人们在劳动过程中,表现自己劳动的情景,比如我们前面说的《弹歌》。      周朝有专门的采诗官,他们到民间去采集诗歌的目的是体察各地的民风,也就是了解老百姓在想些什么,有什么需要,以便于自己的统治,所以叫“采风”。因此我们在诗经中可以看到“郑风”“齐风”、“魏风”等等,就是指从周朝各地采集的民间诗歌。周朝除了民间的诗歌,还有贵族的诗歌和朝廷的诗歌,分别称为“小雅、大雅”和“颂”。其中“小雅”中的诗歌也有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就是宫廷祭祀的歌词。后人将周朝的诗歌加以整理汇总,就是我们今天看见的《诗经》,共305篇,其中“十五国风”160篇,“小雅大雅”105篇,“颂”40篇。孔子曾整理过《诗经》。后代有许多学者质疑这个记载,但我还是倾向于这个记载是正确的。因为我们古代的学者,特别是记录历史的史官,态度都非常严谨,不会没有根据地落笔。     《楚辞》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以楚国为地域特色的一种诗歌形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方言风格。语言华丽、富于想象、句式灵活、对偶工巧。大量出现以“兮”字为衬字的句式。代表作家是屈原、宋玉、贾谊、刘向等。     《诗经》和《楚辞》,是我国最早的两部诗歌总集,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风格。即《诗经》是现实主义风格,《楚辞》是浪漫主义风格。这两种风格,影响着中国以后两千多年的诗歌传承。      二  中国诗歌的发展演变       从《诗经》、《楚辞》起源,中国诗歌大致经历了魏晋时期的五古、七古、永明体、隋唐时期的近体诗(也就是我们大家最熟悉的五七言律诗和绝句)、五代两宋时期的词、元代的套曲散曲以及明清以后的诗词曲并行发展时期。     五古和七古 就是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不讲求平仄,但讲求押韵。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也可以平声仄声交替押韵。中国诗歌押韵的传统,从诗歌诞生之日起就已经产生。目的当然是为了便于诵读和记忆。     永明体亦称“新体诗”,永明是南朝齐武帝的年号。这种诗体要求严格,有四声八病之说,强调声韵格律、注重对仗。这种诗体的出现,对于纠正魏晋以来文人诗的语言过于艰涩的弊病,使创作转向清新通畅起了一定的作用。对隋唐时期的“近体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代表作家是谢朓和沈约。           五言七言绝句各为四句,每句五字和七字,隔句押韵,韵脚仅限于平声。五言七言律诗各为八句,每句五字和七字,押韵规则同于绝句。      进入两宋,随着市民经济的发达,起源于隋唐五代的词开始兴起,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诗体。当然近体诗在宋代也获得的了发展,但影响没有词那么大。      词的特点是有词牌和词谱,并与音乐结合紧密,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流行歌曲。这种诗歌语言通俗、感情细腻、非常适合抒情,尤其是以男女感情和宴乐为主要表达内容,在一开始为士大夫阶层所鄙弃,认为不登大雅之堂,因此词又有一个名称叫“诗余”,意思是写诗之余写写玩玩的。但从苏东坡和辛弃疾开始,将近体诗的表达内容引进词体中,风格上摆脱了词体的婉约而变成豪放刚健,提升了词的地位,使得词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形成了我国诗歌史上的第二个高峰,产生了大量的优秀词人和作品。     元代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将北方音乐带入中原,并与中原汉族的文学音乐相结合,产生了套曲和散曲,并称为元曲。元曲与词的体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分为套曲(或称剧曲,包括杂剧、传奇等)与散曲两类 。相对于艳丽的词,元曲较俚俗而有“恶少”之名,郑骞“词是翩翩佳公子,曲则带有恶少的气息。”但一些优秀的散曲还是具有比较高的艺术价值。     明清以后,主要文学形式为戏曲和小说,诗词曲也同步发展,特别是清代诗词号称集前代大成,但总体而言艺术成就比不上唐宋。但也产生过一些重要诗人和作品。如明代的前后七子、清代的朱彝尊、钱谦益、纳兰性德、黄遵宪、龚自珍等。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1

帖子

8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28
地板
发表于 2017-5-12 16:39: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中国诗歌的滥觞     诗歌是一种文体,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可以说是人类童年的产物,就仿佛是我们童年时唱的儿歌。我们说,中国是诗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开始,中国诗歌的历史一直延绵至今。 从《诗经》、《楚辞》到魏晋南北朝的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到唐诗宋词元曲,名家辈出、佳作累累。历代诗人在诗中所反映和描写出来的崇高的志向、高洁的人格、深厚的情感、秀丽的山水,都感动着我们的心灵,给我们以启发和激励。所以我们说 ,中国的诗歌是崇高的、优美的,她总是把最美好的东西呈现在我们眼前,即便是讽刺鞭笞,也具有一种向上的、积极的力量。给我们以深思和启迪。    最初的诗歌起源于民间,我国最早的一首诗,现在可以找到的是产生于我们越地的一首民歌,很短,诗的名字叫《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这是一首二言诗,反映了我们先民打猎的情景。它的基本意思就是把竹子砍断,然后再连接起来做成弹弓,用泥土做成弹丸去打野兽.一般的文学理论观点认为诗歌的起源有“游戏说、模仿说、劳动说”三种。      所谓“游戏说”是指诗歌最初起源于人们的玩乐,比如像宋词的一部分起源于酒令一样,一开始就是玩乐的产物。      所谓“模仿说”是指诗歌起源于人们对自然界的一种模仿,比如模仿动物的叫声和求偶行为,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所谓“劳动说”是指诗歌起源于人们在劳动过程中,表现自己劳动的情景,比如我们前面说的《弹歌》。      周朝有专门的采诗官,他们到民间去采集诗歌的目的是体察各地的民风,也就是了解老百姓在想些什么,有什么需要,以便于自己的统治,所以叫“采风”。因此我们在诗经中可以看到“郑风”“齐风”、“魏风”等等,就是指从周朝各地采集的民间诗歌。周朝除了民间的诗歌,还有贵族的诗歌和朝廷的诗歌,分别称为“小雅、大雅”和“颂”。其中“小雅”中的诗歌也有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就是宫廷祭祀的歌词。后人将周朝的诗歌加以整理汇总,就是我们今天看见的《诗经》,共305篇,其中“十五国风”160篇,“小雅大雅”105篇,“颂”40篇。孔子曾整理过《诗经》。后代有许多学者质疑这个记载,但我还是倾向于这个记载是正确的。因为我们古代的学者,特别是记录历史的史官,态度都非常严谨,不会没有根据地落笔。     《楚辞》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以楚国为地域特色的一种诗歌形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方言风格。语言华丽、富于想象、句式灵活、对偶工巧。大量出现以“兮”字为衬字的句式。代表作家是屈原、宋玉、贾谊、刘向等。     《诗经》和《楚辞》,是我国最早的两部诗歌总集,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风格。即《诗经》是现实主义风格,《楚辞》是浪漫主义风格。这两种风格,影响着中国以后两千多年的诗歌传承。      二  中国诗歌的发展演变       从《诗经》、《楚辞》起源,中国诗歌大致经历了魏晋时期的五古、七古、永明体、隋唐时期的近体诗(也就是我们大家最熟悉的五七言律诗和绝句)、五代两宋时期的词、元代的套曲散曲以及明清以后的诗词曲并行发展时期。     五古和七古 就是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不讲求平仄,但讲求押韵。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也可以平声仄声交替押韵。中国诗歌押韵的传统,从诗歌诞生之日起就已经产生。目的当然是为了便于诵读和记忆。     永明体亦称“新体诗”,永明是南朝齐武帝的年号。这种诗体要求严格,有四声八病之说,强调声韵格律、注重对仗。这种诗体的出现,对于纠正魏晋以来文人诗的语言过于艰涩的弊病,使创作转向清新通畅起了一定的作用。对隋唐时期的“近体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代表作家是谢朓和沈约。           五言七言绝句各为四句,每句五字和七字,隔句押韵,韵脚仅限于平声。五言七言律诗各为八句,每句五字和七字,押韵规则同于绝句。      进入两宋,随着市民经济的发达,起源于隋唐五代的词开始兴起,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诗体。当然近体诗在宋代也获得的了发展,但影响没有词那么大。      词的特点是有词牌和词谱,并与音乐结合紧密,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流行歌曲。这种诗歌语言通俗、感情细腻、非常适合抒情,尤其是以男女感情和宴乐为主要表达内容,在一开始为士大夫阶层所鄙弃,认为不登大雅之堂,因此词又有一个名称叫“诗余”,意思是写诗之余写写玩玩的。但从苏东坡和辛弃疾开始,将近体诗的表达内容引进词体中,风格上摆脱了词体的婉约而变成豪放刚健,提升了词的地位,使得词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形成了我国诗歌史上的第二个高峰,产生了大量的优秀词人和作品。     元代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将北方音乐带入中原,并与中原汉族的文学音乐相结合,产生了套曲和散曲,并称为元曲。元曲与词的体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分为套曲(或称剧曲,包括杂剧、传奇等)与散曲两类 。相对于艳丽的词,元曲较俚俗而有“恶少”之名,郑骞“词是翩翩佳公子,曲则带有恶少的气息。”但一些优秀的散曲还是具有比较高的艺术价值。     明清以后,主要文学形式为戏曲和小说,诗词曲也同步发展,特别是清代诗词号称集前代大成,但总体而言艺术成就比不上唐宋。但也产生过一些重要诗人和作品。如明代的前后七子、清代的朱彝尊、钱谦益、纳兰性德、黄遵宪、龚自珍等。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1

帖子

8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28
5#
发表于 2017-5-12 16:39: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中国诗歌的滥觞     诗歌是一种文体,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可以说是人类童年的产物,就仿佛是我们童年时唱的儿歌。我们说,中国是诗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开始,中国诗歌的历史一直延绵至今。 从《诗经》、《楚辞》到魏晋南北朝的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到唐诗宋词元曲,名家辈出、佳作累累。历代诗人在诗中所反映和描写出来的崇高的志向、高洁的人格、深厚的情感、秀丽的山水,都感动着我们的心灵,给我们以启发和激励。所以我们说 ,中国的诗歌是崇高的、优美的,她总是把最美好的东西呈现在我们眼前,即便是讽刺鞭笞,也具有一种向上的、积极的力量。给我们以深思和启迪。    最初的诗歌起源于民间,我国最早的一首诗,现在可以找到的是产生于我们越地的一首民歌,很短,诗的名字叫《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这是一首二言诗,反映了我们先民打猎的情景。它的基本意思就是把竹子砍断,然后再连接起来做成弹弓,用泥土做成弹丸去打野兽.一般的文学理论观点认为诗歌的起源有“游戏说、模仿说、劳动说”三种。      所谓“游戏说”是指诗歌最初起源于人们的玩乐,比如像宋词的一部分起源于酒令一样,一开始就是玩乐的产物。      所谓“模仿说”是指诗歌起源于人们对自然界的一种模仿,比如模仿动物的叫声和求偶行为,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所谓“劳动说”是指诗歌起源于人们在劳动过程中,表现自己劳动的情景,比如我们前面说的《弹歌》。      周朝有专门的采诗官,他们到民间去采集诗歌的目的是体察各地的民风,也就是了解老百姓在想些什么,有什么需要,以便于自己的统治,所以叫“采风”。因此我们在诗经中可以看到“郑风”“齐风”、“魏风”等等,就是指从周朝各地采集的民间诗歌。周朝除了民间的诗歌,还有贵族的诗歌和朝廷的诗歌,分别称为“小雅、大雅”和“颂”。其中“小雅”中的诗歌也有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就是宫廷祭祀的歌词。后人将周朝的诗歌加以整理汇总,就是我们今天看见的《诗经》,共305篇,其中“十五国风”160篇,“小雅大雅”105篇,“颂”40篇。孔子曾整理过《诗经》。后代有许多学者质疑这个记载,但我还是倾向于这个记载是正确的。因为我们古代的学者,特别是记录历史的史官,态度都非常严谨,不会没有根据地落笔。     《楚辞》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以楚国为地域特色的一种诗歌形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方言风格。语言华丽、富于想象、句式灵活、对偶工巧。大量出现以“兮”字为衬字的句式。代表作家是屈原、宋玉、贾谊、刘向等。     《诗经》和《楚辞》,是我国最早的两部诗歌总集,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风格。即《诗经》是现实主义风格,《楚辞》是浪漫主义风格。这两种风格,影响着中国以后两千多年的诗歌传承。      二  中国诗歌的发展演变       从《诗经》、《楚辞》起源,中国诗歌大致经历了魏晋时期的五古、七古、永明体、隋唐时期的近体诗(也就是我们大家最熟悉的五七言律诗和绝句)、五代两宋时期的词、元代的套曲散曲以及明清以后的诗词曲并行发展时期。     五古和七古 就是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不讲求平仄,但讲求押韵。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也可以平声仄声交替押韵。中国诗歌押韵的传统,从诗歌诞生之日起就已经产生。目的当然是为了便于诵读和记忆。     永明体亦称“新体诗”,永明是南朝齐武帝的年号。这种诗体要求严格,有四声八病之说,强调声韵格律、注重对仗。这种诗体的出现,对于纠正魏晋以来文人诗的语言过于艰涩的弊病,使创作转向清新通畅起了一定的作用。对隋唐时期的“近体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代表作家是谢朓和沈约。           五言七言绝句各为四句,每句五字和七字,隔句押韵,韵脚仅限于平声。五言七言律诗各为八句,每句五字和七字,押韵规则同于绝句。      进入两宋,随着市民经济的发达,起源于隋唐五代的词开始兴起,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诗体。当然近体诗在宋代也获得的了发展,但影响没有词那么大。      词的特点是有词牌和词谱,并与音乐结合紧密,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流行歌曲。这种诗歌语言通俗、感情细腻、非常适合抒情,尤其是以男女感情和宴乐为主要表达内容,在一开始为士大夫阶层所鄙弃,认为不登大雅之堂,因此词又有一个名称叫“诗余”,意思是写诗之余写写玩玩的。但从苏东坡和辛弃疾开始,将近体诗的表达内容引进词体中,风格上摆脱了词体的婉约而变成豪放刚健,提升了词的地位,使得词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形成了我国诗歌史上的第二个高峰,产生了大量的优秀词人和作品。     元代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将北方音乐带入中原,并与中原汉族的文学音乐相结合,产生了套曲和散曲,并称为元曲。元曲与词的体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分为套曲(或称剧曲,包括杂剧、传奇等)与散曲两类 。相对于艳丽的词,元曲较俚俗而有“恶少”之名,郑骞“词是翩翩佳公子,曲则带有恶少的气息。”但一些优秀的散曲还是具有比较高的艺术价值。     明清以后,主要文学形式为戏曲和小说,诗词曲也同步发展,特别是清代诗词号称集前代大成,但总体而言艺术成就比不上唐宋。但也产生过一些重要诗人和作品。如明代的前后七子、清代的朱彝尊、钱谦益、纳兰性德、黄遵宪、龚自珍等。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1

帖子

8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28
6#
发表于 2017-5-12 16:39: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中国诗歌的滥觞     诗歌是一种文体,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可以说是人类童年的产物,就仿佛是我们童年时唱的儿歌。我们说,中国是诗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开始,中国诗歌的历史一直延绵至今。 从《诗经》、《楚辞》到魏晋南北朝的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到唐诗宋词元曲,名家辈出、佳作累累。历代诗人在诗中所反映和描写出来的崇高的志向、高洁的人格、深厚的情感、秀丽的山水,都感动着我们的心灵,给我们以启发和激励。所以我们说 ,中国的诗歌是崇高的、优美的,她总是把最美好的东西呈现在我们眼前,即便是讽刺鞭笞,也具有一种向上的、积极的力量。给我们以深思和启迪。    最初的诗歌起源于民间,我国最早的一首诗,现在可以找到的是产生于我们越地的一首民歌,很短,诗的名字叫《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这是一首二言诗,反映了我们先民打猎的情景。它的基本意思就是把竹子砍断,然后再连接起来做成弹弓,用泥土做成弹丸去打野兽.一般的文学理论观点认为诗歌的起源有“游戏说、模仿说、劳动说”三种。      所谓“游戏说”是指诗歌最初起源于人们的玩乐,比如像宋词的一部分起源于酒令一样,一开始就是玩乐的产物。      所谓“模仿说”是指诗歌起源于人们对自然界的一种模仿,比如模仿动物的叫声和求偶行为,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所谓“劳动说”是指诗歌起源于人们在劳动过程中,表现自己劳动的情景,比如我们前面说的《弹歌》。      周朝有专门的采诗官,他们到民间去采集诗歌的目的是体察各地的民风,也就是了解老百姓在想些什么,有什么需要,以便于自己的统治,所以叫“采风”。因此我们在诗经中可以看到“郑风”“齐风”、“魏风”等等,就是指从周朝各地采集的民间诗歌。周朝除了民间的诗歌,还有贵族的诗歌和朝廷的诗歌,分别称为“小雅、大雅”和“颂”。其中“小雅”中的诗歌也有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就是宫廷祭祀的歌词。后人将周朝的诗歌加以整理汇总,就是我们今天看见的《诗经》,共305篇,其中“十五国风”160篇,“小雅大雅”105篇,“颂”40篇。孔子曾整理过《诗经》。后代有许多学者质疑这个记载,但我还是倾向于这个记载是正确的。因为我们古代的学者,特别是记录历史的史官,态度都非常严谨,不会没有根据地落笔。     《楚辞》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以楚国为地域特色的一种诗歌形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方言风格。语言华丽、富于想象、句式灵活、对偶工巧。大量出现以“兮”字为衬字的句式。代表作家是屈原、宋玉、贾谊、刘向等。     《诗经》和《楚辞》,是我国最早的两部诗歌总集,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风格。即《诗经》是现实主义风格,《楚辞》是浪漫主义风格。这两种风格,影响着中国以后两千多年的诗歌传承。      二  中国诗歌的发展演变       从《诗经》、《楚辞》起源,中国诗歌大致经历了魏晋时期的五古、七古、永明体、隋唐时期的近体诗(也就是我们大家最熟悉的五七言律诗和绝句)、五代两宋时期的词、元代的套曲散曲以及明清以后的诗词曲并行发展时期。     五古和七古 就是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不讲求平仄,但讲求押韵。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也可以平声仄声交替押韵。中国诗歌押韵的传统,从诗歌诞生之日起就已经产生。目的当然是为了便于诵读和记忆。     永明体亦称“新体诗”,永明是南朝齐武帝的年号。这种诗体要求严格,有四声八病之说,强调声韵格律、注重对仗。这种诗体的出现,对于纠正魏晋以来文人诗的语言过于艰涩的弊病,使创作转向清新通畅起了一定的作用。对隋唐时期的“近体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代表作家是谢朓和沈约。           五言七言绝句各为四句,每句五字和七字,隔句押韵,韵脚仅限于平声。五言七言律诗各为八句,每句五字和七字,押韵规则同于绝句。      进入两宋,随着市民经济的发达,起源于隋唐五代的词开始兴起,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诗体。当然近体诗在宋代也获得的了发展,但影响没有词那么大。      词的特点是有词牌和词谱,并与音乐结合紧密,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流行歌曲。这种诗歌语言通俗、感情细腻、非常适合抒情,尤其是以男女感情和宴乐为主要表达内容,在一开始为士大夫阶层所鄙弃,认为不登大雅之堂,因此词又有一个名称叫“诗余”,意思是写诗之余写写玩玩的。但从苏东坡和辛弃疾开始,将近体诗的表达内容引进词体中,风格上摆脱了词体的婉约而变成豪放刚健,提升了词的地位,使得词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形成了我国诗歌史上的第二个高峰,产生了大量的优秀词人和作品。     元代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将北方音乐带入中原,并与中原汉族的文学音乐相结合,产生了套曲和散曲,并称为元曲。元曲与词的体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分为套曲(或称剧曲,包括杂剧、传奇等)与散曲两类 。相对于艳丽的词,元曲较俚俗而有“恶少”之名,郑骞“词是翩翩佳公子,曲则带有恶少的气息。”但一些优秀的散曲还是具有比较高的艺术价值。     明清以后,主要文学形式为戏曲和小说,诗词曲也同步发展,特别是清代诗词号称集前代大成,但总体而言艺术成就比不上唐宋。但也产生过一些重要诗人和作品。如明代的前后七子、清代的朱彝尊、钱谦益、纳兰性德、黄遵宪、龚自珍等。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1

帖子

8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28
7#
发表于 2017-5-12 16:39: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中国诗歌的滥觞     诗歌是一种文体,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可以说是人类童年的产物,就仿佛是我们童年时唱的儿歌。我们说,中国是诗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开始,中国诗歌的历史一直延绵至今。 从《诗经》、《楚辞》到魏晋南北朝的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到唐诗宋词元曲,名家辈出、佳作累累。历代诗人在诗中所反映和描写出来的崇高的志向、高洁的人格、深厚的情感、秀丽的山水,都感动着我们的心灵,给我们以启发和激励。所以我们说 ,中国的诗歌是崇高的、优美的,她总是把最美好的东西呈现在我们眼前,即便是讽刺鞭笞,也具有一种向上的、积极的力量。给我们以深思和启迪。    最初的诗歌起源于民间,我国最早的一首诗,现在可以找到的是产生于我们越地的一首民歌,很短,诗的名字叫《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这是一首二言诗,反映了我们先民打猎的情景。它的基本意思就是把竹子砍断,然后再连接起来做成弹弓,用泥土做成弹丸去打野兽.一般的文学理论观点认为诗歌的起源有“游戏说、模仿说、劳动说”三种。      所谓“游戏说”是指诗歌最初起源于人们的玩乐,比如像宋词的一部分起源于酒令一样,一开始就是玩乐的产物。      所谓“模仿说”是指诗歌起源于人们对自然界的一种模仿,比如模仿动物的叫声和求偶行为,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所谓“劳动说”是指诗歌起源于人们在劳动过程中,表现自己劳动的情景,比如我们前面说的《弹歌》。      周朝有专门的采诗官,他们到民间去采集诗歌的目的是体察各地的民风,也就是了解老百姓在想些什么,有什么需要,以便于自己的统治,所以叫“采风”。因此我们在诗经中可以看到“郑风”“齐风”、“魏风”等等,就是指从周朝各地采集的民间诗歌。周朝除了民间的诗歌,还有贵族的诗歌和朝廷的诗歌,分别称为“小雅、大雅”和“颂”。其中“小雅”中的诗歌也有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就是宫廷祭祀的歌词。后人将周朝的诗歌加以整理汇总,就是我们今天看见的《诗经》,共305篇,其中“十五国风”160篇,“小雅大雅”105篇,“颂”40篇。孔子曾整理过《诗经》。后代有许多学者质疑这个记载,但我还是倾向于这个记载是正确的。因为我们古代的学者,特别是记录历史的史官,态度都非常严谨,不会没有根据地落笔。     《楚辞》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以楚国为地域特色的一种诗歌形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方言风格。语言华丽、富于想象、句式灵活、对偶工巧。大量出现以“兮”字为衬字的句式。代表作家是屈原、宋玉、贾谊、刘向等。     《诗经》和《楚辞》,是我国最早的两部诗歌总集,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风格。即《诗经》是现实主义风格,《楚辞》是浪漫主义风格。这两种风格,影响着中国以后两千多年的诗歌传承。      二  中国诗歌的发展演变       从《诗经》、《楚辞》起源,中国诗歌大致经历了魏晋时期的五古、七古、永明体、隋唐时期的近体诗(也就是我们大家最熟悉的五七言律诗和绝句)、五代两宋时期的词、元代的套曲散曲以及明清以后的诗词曲并行发展时期。     五古和七古 就是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不讲求平仄,但讲求押韵。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也可以平声仄声交替押韵。中国诗歌押韵的传统,从诗歌诞生之日起就已经产生。目的当然是为了便于诵读和记忆。     永明体亦称“新体诗”,永明是南朝齐武帝的年号。这种诗体要求严格,有四声八病之说,强调声韵格律、注重对仗。这种诗体的出现,对于纠正魏晋以来文人诗的语言过于艰涩的弊病,使创作转向清新通畅起了一定的作用。对隋唐时期的“近体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代表作家是谢朓和沈约。           五言七言绝句各为四句,每句五字和七字,隔句押韵,韵脚仅限于平声。五言七言律诗各为八句,每句五字和七字,押韵规则同于绝句。      进入两宋,随着市民经济的发达,起源于隋唐五代的词开始兴起,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诗体。当然近体诗在宋代也获得的了发展,但影响没有词那么大。      词的特点是有词牌和词谱,并与音乐结合紧密,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流行歌曲。这种诗歌语言通俗、感情细腻、非常适合抒情,尤其是以男女感情和宴乐为主要表达内容,在一开始为士大夫阶层所鄙弃,认为不登大雅之堂,因此词又有一个名称叫“诗余”,意思是写诗之余写写玩玩的。但从苏东坡和辛弃疾开始,将近体诗的表达内容引进词体中,风格上摆脱了词体的婉约而变成豪放刚健,提升了词的地位,使得词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形成了我国诗歌史上的第二个高峰,产生了大量的优秀词人和作品。     元代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将北方音乐带入中原,并与中原汉族的文学音乐相结合,产生了套曲和散曲,并称为元曲。元曲与词的体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分为套曲(或称剧曲,包括杂剧、传奇等)与散曲两类 。相对于艳丽的词,元曲较俚俗而有“恶少”之名,郑骞“词是翩翩佳公子,曲则带有恶少的气息。”但一些优秀的散曲还是具有比较高的艺术价值。     明清以后,主要文学形式为戏曲和小说,诗词曲也同步发展,特别是清代诗词号称集前代大成,但总体而言艺术成就比不上唐宋。但也产生过一些重要诗人和作品。如明代的前后七子、清代的朱彝尊、钱谦益、纳兰性德、黄遵宪、龚自珍等。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1

帖子

8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28
8#
发表于 2017-5-12 19:33: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友友们学的真认真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1

帖子

8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28
9#
发表于 2017-5-13 16:07: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中国诗歌的滥觞
    诗歌是一种文体,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可以说是人类童年的产物,就仿佛是我们童年时唱的儿歌。我们说,中国是诗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开始,中国诗歌的历史一直延绵至今。 从《诗经》、《楚辞》到魏晋南北朝的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到唐诗宋词元曲,名家辈出、佳作累累。历代诗人在诗中所反映和描写出来的崇高的志向、高洁的人格、深厚的情感、秀丽的山水,都感动着我们的心灵,给我们以启发和激励。所以我们说 ,中国的诗歌是崇高的、优美的,她总是把最美好的东西呈现在我们眼前,即便是讽刺鞭笞,也具有一种向上的、积极的力量。给我们以深思和启迪。
   最初的诗歌起源于民间,我国最早的一首诗,现在可以找到的是产生于我们越地的一首民歌,很短,诗的名字叫《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这是一首二言诗,反映了我们先民打猎的情景。它的基本意思就是把竹子砍断,然后再连接起来做成弹弓,用泥土做成弹丸去打野兽.一般的文学理论观点认为诗歌的起源有“游戏说、模仿说、劳动说”三种。
    所谓“游戏说”是指诗歌最初起源于人们的玩乐,比如像宋词的一部分起源于酒令一样,一开始就是玩乐的产物。
     所谓“模仿说”是指诗歌起源于人们对自然界的一种模仿,比如模仿动物的叫声和求偶行为,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所谓“劳动说”是指诗歌起源于人们在劳动过程中,表现自己劳动的情景,比如我们前面说的《弹歌》。
     周朝有专门的采诗官,他们到民间去采集诗歌的目的是体察各地的民风,也就是了解老百姓在想些什么,有什么需要,以便于自己的统治,所以叫“采风”。因此我们在诗经中可以看到“郑风”“齐风”、“魏风”等等,就是指从周朝各地采集的民间诗歌。周朝除了民间的诗歌,还有贵族的诗歌和朝廷的诗歌,分别称为“小雅、大雅”和“颂”。其中“小雅”中的诗歌也有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就是宫廷祭祀的歌词。后人将周朝的诗歌加以整理汇总,就是我们今天看见的《诗经》,共305篇,其中“十五国风”160篇,“小雅大雅”105篇,“颂”40篇。孔子曾整理过《诗经》。后代有许多学者质疑这个记载,但我还是倾向于这个记载是正确的。因为我们古代的学者,特别是记录历史的史官,态度都非常严谨,不会没有根据地落笔。
   《楚辞》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以楚国为地域特色的一种诗歌形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方言风格。语言华丽、富于想象、句式灵活、对偶工巧。大量出现以“兮”字为衬字的句式。代表作家是屈原、宋玉、贾谊、刘向等。
  《诗经》和《楚辞》,是我国最早的两部诗歌总集,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风格。即《诗经》是现实主义风格,《楚辞》是浪漫主义风格。这两种风格,影响着中国以后两千多年的诗歌传承。
     二  中国诗歌的发展演变
     从《诗经》、《楚辞》起源,中国诗歌大致经历了魏晋时期的五古、七古、永明体、隋唐时期的近体诗(也就是我们大家最熟悉的五七言律诗和绝句)、五代两宋时期的词、元代的套曲散曲以及明清以后的诗词曲并行发展时期。
    五古和七古 就是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不讲求平仄,但讲求押韵。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也可以平声仄声交替押韵。中国诗歌押韵的传统,从诗歌诞生之日起就已经产生。目的当然是为了便于诵读和记忆。
    永明体亦称“新体诗”,永明是南朝齐武帝的年号。这种诗体要求严格,有四声八病之说,强调声韵格律、注重对仗。这种诗体的出现,对于纠正魏晋以来文人诗的语言过于艰涩的弊病,使创作转向清新通畅起了一定的作用。对隋唐时期的“近体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代表作家是谢朓和沈约。
   
     五言七言绝句各为四句,每句五字和七字,隔句押韵,韵脚仅限于平声。五言七言律诗各为八句,每句五字和七字,押韵规则同于绝句。
     进入两宋,随着市民经济的发达,起源于隋唐五代的词开始兴起,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诗体。当然近体诗在宋代也获得的了发展,但影响没有词那么大。
     词的特点是有词牌和词谱,并与音乐结合紧密,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流行歌曲。这种诗歌语言通俗、感情细腻、非常适合抒情,尤其是以男女感情和宴乐为主要表达内容,在一开始为士大夫阶层所鄙弃,认为不登大雅之堂,因此词又有一个名称叫“诗余”,意思是写诗之余写写玩玩的。但从苏东坡和辛弃疾开始,将近体诗的表达内容引进词体中,风格上摆脱了词体的婉约而变成豪放刚健,提升了词的地位,使得词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形成了我国诗歌史上的第二个高峰,产生了大量的优秀词人和作品。
    元代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将北方音乐带入中原,并与中原汉族的文学音乐相结合,产生了套曲和散曲,并称为元曲。元曲与词的体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分为套曲(或称剧曲,包括杂剧、传奇等)与散曲两类 。相对于艳丽的词,元曲较俚俗而有“恶少”之名,郑骞“词是翩翩佳公子,曲则带有恶少的气息。”但一些优秀的散曲还是具有比较高的艺术价值。
    明清以后,主要文学形式为戏曲和小说,诗词曲也同步发展,特别是清代诗词号称集前代大成,但总体而言艺术成就比不上唐宋。但也产生过一些重要诗人和作品。如明代的前后七子、清代的朱彝尊、钱谦益、纳兰性德、黄遵宪、龚自珍等。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5-19 04:52 , Processed in 0.11714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