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19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太品: 对联写作基础 (第二章 对联简史 第三节 对联的繁盛)

[复制链接]

29

主题

69

帖子

22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4 01:2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云兮 于 2016-12-14 02:15 编辑

第三节:对联的繁盛
明代社会文化与对联的兴盛
对联经宋代发展,谐巧、实用及文学各门以及下属各类的对联已经基本齐备,进入元代后,虽然偶有关于对联创作的记载,但对联文化的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元朝是中国历史上较黑暗的时期,社会制度、经济文化发生全面倒退,统治者对待汉文化总体上采取轻视态度,中原民俗文化受到蒙古生活习俗的极大冲击。随着明王朝的建立,朱元璋首先开始了在社会风俗上恢复华夏文化传统的努力,据明太祖实录记载:
初,元世祖起自溯漠,以有天下,悉以胡俗变异中国之制,士庶咸辫发椎髻,深襜胡帽,衣服则为裤褶、窄袖及辫线腰褶,妇女衣窄袖短衣,下服裙裳,无复中国衣冠之旧。甚至易其姓氏为胡名,     习胡语。俗化既久,恬不为怪,上久厌之,至是悉命复衣冠如唐制:士民皆束发于顶,官则乌纱帽、圆领袍、束带、黑靴;士庶则服四带巾,杂色盘领衣,不得用黄玄;乐工冠青云纹字项,巾系红绿帛带;士庶妻首饰许用银镀金,耳环用银珠,钏镯用银,服浅色团衫,用纻丝绫罗绸绢;其乐妓则戴明角冠,皂褙子,不许与庶民妻同;不得服两截胡衣;其辫发椎髻胡服胡语胡姓一切禁止,斟酌损益,皆断自圣心,于是百有余年胡俗,悉复中国之旧矣。
朱元境的这场移风易俗运动当然不会放过年节习俗的重要标志——春联,朱元璋不仅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制推广春联,而且还身体力行亲自编撰,大大推动了对联的大普及,清陈云瞻《簪云楼杂说》中有生动记载:
春联之设,自明孝陵昉也。时太祖都金陵,于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亲微行出观,以为笑乐。偶见一家独无之,询知为阉豕苗者,尚未倩人耳。太祖为大书曰:“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投笔径去。嗣太祖复出,不见悬挂,因问故,答云:“知是御书,高悬中堂,燃香祝圣,为献岁之瑞。”太祖大喜,赉银三十两,俾迁业焉。
皇帝的一道圣旨,春联由宫廷豪门普及到普通士庶百姓家,上行下效,书写春联蔚然成风。也就在此过程中,春联逐渐走下桃木板,而书写在红纸上,这样春联最终从桃符门神中分化出来,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从此之后,每逢春节,家家大门贴上大红纸春联,便成为我国一种民族的传统风俗,一直传承至今。
明朝多个皇帝、臣僚及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大都是楹联家。如朱元璋、朱棣、徐达、解缙、于谦、沈周、胡居仁、程敏政、李东阳、祝允明、蒋焘、唐寅、王守仁、李梦阳、杨慎、李开先、海瑞、杨继盛、徐渭、张居正、顾宪成、汤显祖、董其昌、左光斗、黄道周、张岱、史可法等。
谐巧类对联在明代开始大量出现,围绕上述联家的有关机敏、巧趣、滑稽、技巧以及讽刺等各类故事均见诸记载。
《尧山堂外纪》载,朱元璋微服进一酒店,见一读书人,问之祖籍,书生答之:重庆。朱元璋遂出句:
千里为重,重水重山重庆府,
书生脱口便答:
一人是大,大邦大国大明君。
朱元璋听后十分高兴。
《坚瓠集》记载,溧阳彭印山六岁,以神童征至京师,永乐帝御奉天门外观灯,出对让彭对:
灯明月明,大明一统;
彭印山对曰:
君乐臣乐,永乐万年。
成祖奇之,赐之甚厚。
解缙(1369-1415),洪武二十一年进士,年少颖异,朱元璋甚为爱重,他是明代著名的楹联大家,善谐巧联,至今流传他很多对句故事。如一年春节,解缙见门前富人家竹子长得茂旺,于是自写一春联贴于门上:
门对千棵竹,
家藏万卷书。
对门是一豪绅,以为解缙有意讽刺他家有竹无书,气恼之下令家丁把竹子砍了,解缙见了好笑,便将上下联各添写一字:
门对千棵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那豪绅见了更加恼火,急令家丁把竹子连根刨掉。不料解缙在上下联后又各加一字:
门对千棵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那豪绅束手无策,只好作罢。
解缙赠一名徒有空名秀才的讽刺联在后世很有影响: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对联借物设喻,寓讽喻于文字描写之中,含义深刻,形象生动。
    实用类对联与文学类对联在有明一代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繁荣。
李东阳(1447-1516),号西涯,天顺八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弘治十二年(1499),他将女儿嫁给孔子六十二代孙孔闻韶。弘治十六年奉旨监工设计修建孔府,“圣人之门”就是李东阳所书。他为“衍圣公府”大门撰联: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偕天不老,文章礼乐圣人家。
此联在清代经纪昀重新书写,一直延用到今天。
祝允明(1460-1527),号枝山,弘治五年举人,官至应天通判。他为扬州凝翠轩的题联颇有诗情:
四面有山皆入画,
一年无日不看花。
祝允明有自题联,是副很好的格言联:
每闻善事心先喜,
得见奇书手自抄。
他撰弹花店联生动形象,虽为实用类联语,但却也文采飞扬:
三尺冰弦弹夜月,
一天飞絮舞春风。
杨慎(1488-1559),号升庵,正德六年进士第一,官翰林学士,有联集《谢华启秀》。他为名胜处撰有很多楹联,不少是楹联佳作,如:
泸州北岩寺联:
半空楼阁千山绕,
两岸人家一水分。
剑川宝相寺联:
几杵林钟敲后,月是银船劝酒;
两行灯火归时,星如玉弹围棋。
云南洱水天镜阁联:
一峰斜插水中,东是水,西是水;
杰阁遥临天外,上有天,下有天。
杨慎还题有茶楼联:
雀舌初调,玉碗分来诗思健;
龙团捶碎,金渠碾处睡魔降。
徐渭(1521-1593),字文长,晚号青藤道人。以诗文书画谋生。亦工联,现存百余副,涉多种品类。
他为书斋所题读书联很有特色:
花香满座客对酒,
灯影隔帘人读书。
几间东倒西歪屋,
一个南腔北调人。
雨醒诗梦来蕉叶,
风载书声出藕花。
堂上百年松柏酒,
架中万卷圣贤书。
以上联语,很多可成为治学格言,为读书者座右铭。
他有不少胜迹联流传,如杭州江湖汇观亭联: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
十万家灯火,尽归此处楼台。
徐渭为北京玉泉山华严寺题写过宗教对联:
仗智慧剑,决烦恼网,见五蕴皆空,为涤般若;
驭清净轮,入解脱门,得一念无生,至大涅槃。
还曾为北京房山西北的长春观题联:
道统三清,曰精曰气曰神,形依理,理依形,庄严即道;
春含四季,生夏生秋生冬,贞于元,元于贞,灯火长春。
他所撰戏台联,也很有生活哲理:
作戏逢场,原属人生本色;
随缘设法,自有大地众生。
田汝成,嘉靖年进士,他曾为杭州烟霞岭南高峰题联:
两脚不离大道,吃紧关头,须要认清岔路;
一楼俯看群山,站高地步,自然赶上前人。
这是一副较早出现的白话联。语言通俗,不用典故,不重辞藻,而重实际,成为一种新的创作风格。
李开先(1502-1568),嘉靖八年进士,为明代很有影响的楹联家,他的楹联作品传世很多,有《中麓山人拙对》、《中麓山人续对》行世,收联语上千副,这是最早的楹联专集。他的作品中联文较长者有36言:
鲸波迷望眼,雾锁云埋,水国三千里,触舟怪石起狼牙,采薪造粥,昼长苦饥,宦游不若还乡好;
鸟道失行踪,风僝雨骤,烟村四五家,绕户小溪分燕尾,沽酒论文,夜深不寐,旅寓方知行路难。
而徐渭所撰龙蛇之蛰堂联,更是长达44言,全联88字,为明代对联中的最长者:
学者藏修,譬彼龙蛇之蛰,不可得而密迩,况可狎而嬉游乎?深浅远遁,无心夺宝探珠,特行满功圆,自尔风云际会;
凡人克己,当如大敌之临,若是招之使来,便是养之成乱也。利斧快刀,拼命勤王斩将,看凯旋饮至,洒然天地清明。
明代楹联的发展走向繁荣,主要表现在它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类楹联品类均已出现,具有相当数量,各行各业都普遍运用。名山胜地、园林古迹、书院学堂、衙署会馆、厅堂居室,都制作楹联;社会生活交际中,祝寿、贺婚、哀挽、题赠等都用它抒怀言志,托物寄情;广泛的属对活动,已成社会交际手段,斗智、戏谑、试才、逗趣、娱乐尽寓于其中。
明代科举,以八股文取士,很注重对仗的工夫。这种对仗工夫大多从对句启蒙开始。因而大大促进人们对句、撰联的兴趣和技巧的提高,并使楹联进一步从律诗格律中突破出来,使之臻于成熟。明代已有对句启蒙教学著作行世。如崔铣的《声律启蒙》,司守谦著的《训蒙骈句》,还有《注释启蒙对偶》等。
在收集巧对妙联、编印成书方面,明代做了开创工作。如钱德范编的《玉堂巧对》、冯梦龙编的《金声巧联》及《锦囊诗对故事集》等著作都有着传世价值。个人联集类的著作有则有杨慎、李开先等人的对联专集。
清代文学与对联的全盛
随着楹联自身的演变、发展、日臻完善和成熟,清代以降进入了鼎盛,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楹联成为有清一代格律文学中的主流文体。正如梁章钜在《楹联丛话·自序》中所说:“我朝圣学相嬗,念典日新,凡殿廷庙宇之间,各有御联悬挂。恭值翠华临莅,辄荷宸题;宠锡臣工,屡承吉语。天章稠叠,不啻云烂星敶。海内翕然向风,亦莫不缉颂剬诗,和声鸣盛。楹联之制,殆无有美富于此时者。”
清代早中期几代皇帝大都向慕华夏文化,栖情翰墨,崇尚诗文、书法、楹联艺术,尤其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对楹联情有独锺。当时紫禁城内各宫门及皇帝游幸之地,几乎都有他们亲自撰书的楹联。康、乾年间,两次编辑“万寿盛典”,都图绘一门,楹联附在其间。康熙五十二年,皇帝六十大寿,自皇宫出西直门达西苑路,沿途牌楼坛宇树立,处处必有楹联,且大都是出自名公大儒之手。乾隆年间,每逢皇帝大寿,都大搞献联祝寿活动。乾隆七十岁时,还自撰寿联:
七旬天子古六帝,
五代孙曾予一人。
帝王的爱好和提倡,将演化、发展千年之久的楹联推向了高峰,使楹联风行全国。从皇帝的宫殿到农家的茅栅,从官署的衙门到文人的书斋,从名胜园林的亭台楼阁到三教九流的门面招牌,以至庙宇古刹、碑塔陵寝、贡院学堂、店铺房馆等无处不见情趣各异的楹联。楹联已从宫廷王府和少数文人的雅趣中解放出来,成为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清代春联空前兴盛,《帝京岁时记》和《春明采风志》都记载了每到春节前书写春联的盛况,“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还出现了很多卖春联的店铺,叫做“对摊”,以写联挣些笔资,足见其普及的程度。
楹联的广泛应用,呼唤着各类楹联出现。清代楹联品种已臻完备,文字多寡,有短联、中联、长联;以体裁分类,有状景、叙事、抒情、评论和讥讽;其创作手法,有撰联、仿联、改联、集联、征联等;其针对性有通用、专用联;从应用范围上划分,有名胜联、应制联、庭宇联、衙署联、喜庆联、哀挽联、题赠联、行业联、岁时联和杂题联等,它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类楹联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行业联,广泛为手工业、商业所用,特别是洋务运动的兴起,对联作为武器参与商战,它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
清代楹联的创作形式已经完备,它不拘一格地突破了以五、七言为主的格律诗句式,更多地吸收散文形式特征,使字句渐多的长联创作越发炉火纯青。长联博采诗词曲赋之长,灵活运用比兴赋,创造了超越比兴赋之外的各种修辞方法,特别是在创作题材和内容方面,其广泛性和实用性比之诗词曲赋有更多优越性,成为文人表情达意的重要文学形式。清以前的楹联字数多者为二三十字,到了清代就有了成百上千字的长联。孙髯翁和钟云舫的长联以及清代众多联家的名联完全可以与诗词曲赋媲美,特别是清代崛起的胜迹联,取得了惊人的艺术成就,其中很多是艺术珍品,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
楹联书籍的编印始于宋,朱熹的《联语》附载于《朱子全集》中,还算不上专门的联集。明李开先的《中麓山人拙对·续对》和杨慎的《谢华启秀》应为中国最早的个人楹联专集。清代编辑印行了一批楹联著作,当代对联学者常江先生长期矢志于楹联典籍书目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在他的《古今对联书目》中,共收书目2237种,其中清代联书已经编目了471种,如果算上诗文集后所附之联集,当有千种以上。其中以梁章钜、梁恭辰父子的成就最大,他们的《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楹联剩话》、《楹联四话》、《巧对录》、《巧对续录》、《巧对补录》等书的行世为楹联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开创了“联话”之先河。它与我国“诗话”、“词话”一脉相承,讲述楹联的故实,介绍联家的轶事趣闻,评赏楹联作品的得失,它“标举宗风、扶轮大雅、综前启后、述往开来。”至今仍成为联家的必读之书。
清代联家所创作的楹联作品究竟有多少,难以数计。清代楹联家代表人物有:康熙、乾隆、李渔、王夫之、朱彝尊、蒲松龄、郑燮、孙髯、曹雪芹、袁枚、刘墉、梁同书、纪昀、王文治、彭元瑞、翁方纲、邓石如、伊秉绶、刘凤诰、阮元、齐彦槐、梁章钜、包世臣、陶澍、林则徐、祁隽藻、何绍基、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薛时雨、沈葆桢、俞樾、赵之谦、翁同龢、王闿运、张之洞、吴昌硕、钟云舫、赵藩、张謇、吴恭亨、康有为、丘逢甲、吴獬、谭嗣同等。这些楹联大家中,有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大多是诗书联皆精,几艺集于一身。三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成为一种综合的姊妹艺术。清代很多大家的书联墨迹留传至今,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这些大家中有些以擅联而闻名于世,如长于趣联妙对的幽默大师纪昀,以大观楼长联名扬天下的孙髯,“长联圣手”钟云舫等。正是这些楹联家,把“清联”推上鼎盛期,创造了辉煌。
    李渔(1611-1680)号笠翁,为明末清初的文化巨人,不仅是戏曲理论家,又是著名诗人、文学家和楹联家,他对楹联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是不能忽视的。他的《笠翁对韵》深入浅出、脍炙人口,启蒙和影响了数不胜数的读者、楹联家。他一生撰写了大量的楹联作品,《笠翁文集》、《李渔全集》都有一卷专载他的联作。仅《李笠翁一家言》就收有楹联近二百副。他广交游,西子湖、晴川阁、黄鹤楼、禹陵、金山寺等,所到之处都留有他的墨迹。
李渔题联多有小序,这是他的创造。既补题目之不足,而作者的撰联初衷、构思特点、联文内容尽出序中,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李渔曾登庐山,游简寂观,题联并题有小序。其序和联文为:
遍庐山而扼胜者,皆佛寺也。求为道观,止此数楹。非独此也,天下名山,强半若是。释道一耳,不知世人何厚于僧而薄于道?因题此联,为黄冠吐气,识者皆称快之。
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
世间好语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论,出我仙师。
李渔题联不受时间、地点、对象的限制,无事不可言,朋友寿辰、他人新婚、学子登科、友人乔迁、自己生子以及下层作坊,不拘不泥,缘事而发,当题则题,泼墨成联。不仅拓宽了楹联的题写范围,而且大大提高了楹联的文体地位。
李渔的短联多见其精,长联不觉其冗。“千古绝对,一字难移”,正是对李渔楹联造诣的准确概括。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授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绩。因请赈济民众为上所斥而罢归。卖画于扬州,为“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又擅联语,一生撰联很多,并有墨迹存世,尤其在民间流传甚广。郑板桥的楹联品类很齐全,胜迹联、题赠联、交际联、寿联、喜联、堂联、门联、题画联、格言联,无所不涉。
郑板桥的很多联语道出人生的感悟,颇涵哲理,如自题联:
欲除烦恼须成佛,
各有前因莫羡人。
平白如画,且寓意深刻。
《郑板桥年谱》载有郑在潍县作县令时写的村景联:
霜熟稻粱肥,几村农唱;
灯红楼阁迥,一片书声。
上联村景唱出了广大百姓的心声,下联的市风,表达了作者作为文人学者的美好期冀和憧憬,是一幅妙不可言的百姓安居乐业图。这是作者希望在自己治理的这片乐土上所能看到的。
他的山水名胜联很多,具有雄浑、壮阔的特点,大多构成和谐、醒目的画面,富于诗意,有阳刚之美。如黄山联:
黄山云似海,
天姥日为丸。
郑板桥的楹联大多是短联,长联不多,最长的为104字,是他六十自寿联。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一字少穆,嘉庆十六年进士,道光十七年任湖广总督,次年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后被诬,被革职充军。他是一位刚直不阿,为官清正,胸怀坦荡,且通诗文、好书法、擅楹联的名臣。他一生留下二百余副楹联,且颇多精品。
1840年林则徐接任两广总督,在城外亲自建演武厅,招募水勇,组织操练。他为演武厅题联:
小队出郊坰,愿七萃功成,净洗银河长不用;
偏师成壁垒,看百蛮气慑,烟销珠海有余清。
上联末句用杜甫诗“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表达了用兵为御侮,非为好战的观点;下联鼓励官兵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定能战胜外敌,烟销珠海。
后来清廷中的反对禁烟派得势,林则徐面对时局,“有引疾归田之意,尝预撰书楼一联”云:
坐卧一楼间,因病得闲,如此散材天或恕;
结交千载上,过时为学,庶几炳烛老犹明。
1850年太平天国军兴,清廷任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镇压,10月初林接旨抱病束装启程,宿疾益剧。其长子林汝舟随往,劝他节劳暂息。林则徐慨然曰:“两万里冰天雪窖,只身荷戈,未尝言苦,此事反惮劳乎?”口占一联:
苟利国家生死以,
敢因祸福避趋之。
不久即于1019日卒于潮州普宁,后归葬于福州马鞍山下。此联由林则徐外玄孙沈觐寿刻石,现存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御碑亭。
钟云舫(1847-1911),又名祖棻,自号硬汉,又号铮铮居士。同治六年(1867)考取秀才,补廪生,后迁居县城设馆授徒,曾因参与上告贪官而被关押达三年之久。
钟云舫有“长联圣手”之称。长联自孙髯大观楼联后逐渐兴盛起来,形成气候,有越写越长的趋势,以至出现了钟云舫所撰长达1612字的超长联。钟云舫撰联既多产,又精彩,成为“清联”乃至中国楹联史上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长联代表作有《江津临江楼》联、《六十自寿》联、《成都望江楼》联。作者大胆运用汉语修辞中的多种格式,揭示社会矛盾,针砭腐朽的罪恶,控诉现实的不平,疾恶如仇,正气磅礴。钟云舫在被关押期间效法《离骚》,以泪和墨,以血染纸撰成《江津临江楼联》,上下联1612字,无一书参考,全凭记忆,一日之内一气呵成,长冠古今,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全联内容广博,对仗严整,令人叹服。他把对联的文学性、艺术性,创造性地升华到一个新高度。他以浪漫的手法,饱含忧国忧民的炽热情感,倾诉自己不幸遭遇,揭示人间黑暗腐朽,呼唤劈开混沌世界,开创别世乾坤。
钟云舫工诗文、词曲,尤擅楹联,《振振堂》集收入他的楹联作品1850副,“仅得存其半”,楹联成为他文学创作的主要形式,其数量之多,题材之广泛,内容之丰富,在楹联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他的作品几乎涵盖了楹联的各个门类,达到了无事不用联的程度。
    他的春联表达了傲岸旷达之怀抱:
几根穷骨头撑起气运,
两个大眼孔看倒乾坤。
他的寿联多含哲理:
世事总浮云,止口休谈名与利;
少年曾几日,回头又见子生孙。
他的行业联亦庄亦谐,颇多情趣,如雨伞店联:
虚心原具冲风力,
瘦骨犹怀向日心。
骡马行联:
万里风云,使我骅骝开道路;
一鞭雨雪,看他龙马显精神。
钟云舫这位楹联大师的才华在中国楹联文化发展史上树起一座千古难磨的丰碑。
    除上述对联大家之外,值得一书的还有太平天国的对联。太平军将士不仅能征善战,而且最尚联句,“凡攻一城,方据第宅,谓之打馆,必令充先生搜括红黄纸撰联句,以朱墨书之,互相夸耀”(清张德坚《贼情汇纂》)。城乡军民贴对联蔚成风气,妙对红联遍及“天国”。
洪秀全(1814-1864),广东花县人,太平天国的缔造者。太平军定都天京后,洪秀全撰天朝门联:
先主本仁慈,恨兹污吏贪官,断送六七王统绪;
藐躬实惭德,望尔谋臣战将,重新十八省江山。
表达了对贪官污吏的仇恨,抒发了重整故国山河的雄心壮志。
其他太平天国将领也多善联,特别以石达开名声最著,如参加金田村起义时,石达开有联自励:
忍令上国衣冠,沦诸异域;
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
清联历经了三百年的兴盛,而最后的绝响,则是清末维新派代表人物的对联,其中包括戊戌变法领导者康有为、梁启超以及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清政府杀害的“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林旭、杨锐、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等人。戊戌变法又名百日维新,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皇室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改,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无奈变法受到清朝廷内保守势力反对,最后演变成为政变,康梁亡命海外,维新派人物被杀。
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今广州)人,光绪进士,授工部主事,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其旧学造诣很深,主张经世致用。面对日益深重的内忧外患,康有为刻意变法,以图国强。他有明志联:
时御天风跨鸾凤,
或入碧海掣鲸鱼。
明督师袁崇焕德才兼备,力挫后金。后因反奸计蒙难。康有为为袁崇焕祠题联祀挽:
其身世系中夏存亡,千秋享庙,死重泰山,当时乃蒙大难;
闻鼙鼓思辽东将帅,一夫当关,隐若敌国,何处更得先生。
历时103天的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位维新派人物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康有为有联挽“六君子”:
殷干酷刑,宋岳枉戮,臣本无恨,君亦何尤,当效正学先生,启口问成王安在;
汉室党锢,晋代清谈,振古已斯,于今为烈,恰如子胥相国,悬睛看越寇飞来。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广东新会人。16岁中举,随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人称“康梁”。1898年奉旨入京,参于“戊戌变法”,赏六品衔创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变法失败后逃日本。坚持立宪保皇,曾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段祺瑞政府财政总长。他既热衷于政治革命又热衷于学术研究。其著作有《饮冰室合集》。他擅联语,曾集宋词联二三百副,但却称联语为“小玩意儿”。他于19241223日为北京《晨报》纪念增刊写有《苦痛中的小玩意儿》一文。
变法失败后,梁逃亡日本,在赠日本友人的联语中表达出不忘祖国的思想感情:
揽方壶员峤之奇,海气百重,此间自辟神仙府;
踵舜水梨洲而至,齐烟九点,终古无忘父母邦。
“方壶”、“员峤”是传说中渤海之东的仙山;“舜水”为明末政治家朱之瑜的号;“梨洲”即清初学者黄宗羲。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湖南浏阳人。提倡新政,为湖南维新运动中坚,1898年由徐致靖荐,被征入京,任四品卿军机章京,积极参与戊戌变法,是维新派中最为激进、最为人称道的一位志士。慈禧发动宫廷政变,他被捕遇害。遗著有《谭嗣同全集》,所作楹联气魄雄浑,至为感人。他18988月离家进京后,寄联语勉励家人:
为人竖起脊梁铁,
把卷撑开眼海银。
词色铮铮,音韵锵锵,表露出律己为人的凛然正气和读书明理的独到见解及不同凡响的人格力量。
他有自题春联:
大陆龙方蛰,
中原鹿正肥。
蛟龙正在大陆上蛰伏待飞,中国正是英雄逐鹿的时刻。作者宣示正积畜力量,等待时机施展抱负。
北京旧居“莽苍苍”斋(在宣武门外浏阳会馆)现存谭嗣同两副对联:
家无儋石,
气雄万夫。
出句谓其资财不富,地位不显,对句却奇峰突起,拔天盖地。爱国之士的热血、豪情、志向、胆识跃然纸上。
    翁同龢(1830-1904)为清末的维新派,江苏常熟人。咸丰状元,光绪帝师傅。帝党代表人物之一,光绪帝最宠信的大臣,历任刑部、工部、户部尚书,两入军机处。“戊戌变法”期间,支持康有为变法,企图实现光绪亲政。19986月被慈禧罢职。变法失败后,又下令将其“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他不仅书法闻于世,而且擅联语。他有不少哲理联,流传很广:
文章真处性情见,
谈笑深时风雨来。
每临大事有静气,
不信今时无古贤。
他所题名胜联多有特色,如扬州小金山堂联:
弹指皆空,玉局可曾留带去;
如拳不大,金山也肯过江来。
翁同龢罢职回家,死前撰联自挽:
朝闻道夕死可矣,
今而后吾知免夫。
上下联分别语出《论语·里仁》、《论语·泰伯》,对维新变法理想未能实现表示出悲叹和惋惜,对可免“地方官严加管束”表示慰藉和解脱。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4-20 07:43 , Processed in 0.10908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