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白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二吟风组第九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255

帖子

100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05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5 19: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耘梦 于 2023-10-15 19:25 编辑

:古典词研二第九讲作业
吟风一耘梦
一、品读苏词
       喜欢苏轼大学士的词,喜欢苏词的豪放,更喜欢苏词的清雄,也就是清丽中透出英气。立意高远、深邃独到、运思巧妙、挥洒自如。大学士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诗词中,一方面是命仕途坎坷的悲苦,一方面是超脱这种悲苦的旷达。苏词浪漫主义与現实主义完美结合,较之花间派词作更具现实意义,且文笔优雅,妙句频出,美不姓收。这对传承古诗词文化,探索古为今用创作途径的我们来说,更具借鉴意义。
下面试品赏一例,该词并非苏词的顶级代表作,但对于我们这些探索者来说,不乏借鉴意义。
原文
蝶恋花·密州上元
【宋】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赏析
        词从词人在密州上元夜回忆或憧憬钱塘的上元夜写起。元宵的特点,就是“灯火”。夲词开门见山,用一句“灯火钱塘三五夜”,点出灯夕灯会的时间、地点。“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写月光下的元夜美景。“帐底吹笙香吐麝”,写杭城官宦、富豪人家过节的奢华情景。“更无一点尘随马”,说“无一点尘”,更显江南元夕气候之清润。
        上阕描写杭州元宵景致,词句虽不多,却也有声有色。
下阕,过片“寂寞山城人老也”,用“寂寞”二字,将词人的笔锋从前面“钱塘三五夜”那一片热闹景象中,拉回到当下所在的山城密州。上述所铺陈之杭城灯夕的热闹,为密州上元的寂寞冷清作反衬,是本词的一大特点,也是东坡大学士的运思谋篇技巧。续拍,词人随箫鼓之声,“误入农桑社”,看见村民正在举行社祭,祈求丰年。这里农民祈年的场面和箫鼓之声,让作者久久不能离去,直到“火冷灯稀霜露下”,郊外“昏昏雪意云垂野”。以凄景作结,尽显清婉。
       这首《蝶恋花》,运用了转折、反衬等章法技巧,体现出了他当时的境遇和心情,抒发了词人对国计民生的忧患之情。
二、对上讲作业自评

人月圆·中秋
浓霜欲盖秋枝叶,芳径露来侵。月华如水,圆蟾伴我,同醉江阴。
流光难挽,花颜易老,愁绪难禁。怕听浪拍,烟波渺渺,不传归音。


自评:
景起情结,谋篇布局尚合宜。声情凄婉,合本词牌声韵。
上阕,景起,写霜浓露重的中秋夜,独自步月江阴。"醉”,用辞不妥,改为"步”。
下阕,言情。叹流光难挽,离愁催人老。听到浪拍江岸,又忆起离去的人儿,怨其佳节不归。
"传"出律,改为"递"。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5-16 01:10 , Processed in 0.10639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