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549|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二醉月组第九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670

帖子

216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60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3 08:51: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词研二第九讲作业
醉月—小小草
(1)自选一首苏轼的作品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200字以上)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
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嫩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杜鹃声声。
谁说人生就不能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
简析:
上阕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洁净无泥。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布谷的叫声。作者此际漫步溪边,触目无非生意,浑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秽,心情是愉悦的。唤起内心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的对人生的哲思。

 下片诗人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摅写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人生长恨水长东”,光阴犹如昼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东奔驶,一去不可复返,青春对于人生来说只有一次,正如古人所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讲,人未始不可以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往往能焕发生命的光彩。因此词人发出令人振奋的议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白居易当年在《醉歌》中唱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此处作者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应该说,这是不服衰老的宣言,这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在贬谪生活中,能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唱出如此催人自强的歌曲,这体现出苏轼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东坡为人胸襟坦荡旷达,善于因缘自适。他因诗中有所谓“讥讽朝廷”语,被罗织罪名入狱,“乌台诗案”过后,于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二月贬到黄州。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上阕写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景色自然明丽,雅淡清美;下阕抒发使人感奋的议论,即景取喻,表达有关人生感悟,启人心智。全词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

(2)对上一讲的自己的作品进行读解和简评(200字以上)
古典词研二第八讲作业
醉月—小小草
人月圆·中秋月圆人不圆
聊寻醉意谁能管,久坐对黄花。炊烟袅袅,欢声扰扰,都在邻家。
乡思堆叠,逢秋见冷,入梦抽芽。月光圆澈,心田乱漫,人在天涯。

解读:中秋来临,独自在异乡,百无聊赖的自己喝着酒,面对菊花,用酒来麻醉自己。耳旁却传来,邻家团圆,其乐融融的声音,叫人情何以堪。
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日夜缠绕,刚入的这个新秋里,让人倍觉冷意,在平时的梦里更是生根发芽,难以阻挡。今夜。对着明净澄澈的圆月,我的心却是百感交集,谁能理解一个人在外面度过的中秋吗?
简评:首句用醉酒无人管,说明自己一个人饮酒。对着菊花,给人表达那种人比黄花瘦的感觉。后面三句用邻家的热闹之对比手法,更显出强调自己的孤单寂寞。上阙写面前之情景,引出下片的思乡之情。
下片先虚一笔,宕开,乡思不是只有今夜,而是无数个夜晚的堆砌,在中秋月圆之夜却最是叫人无力抵挡。
下片的第一拍,虚写,宕开的稍远,结拍的三个句,硬生生的往拉回到眼前,有点吃力的感觉。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5-14 16:45 , Processed in 0.10737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