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世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学院词研一期李径组第二十六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0

主题

229

帖子

9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36
11#
发表于 2023-2-22 16:05: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芒果 于 2023-2-22 16:14 编辑

赏析古诗词:

春光好      吴绡

风力软,弄晴天。柳如烟。水满平湖看画船。簇神仙。
百舌黄鹂交语,一声一啭堪怜。好花多在鬓云边。晓妆鲜。



微风吹拂,天气晴朗,如烟的柳树缠缠绵绵。春天来了,水涨起来,湖面上一艘艘船往来穿梭,潇洒自由,好似天上的神仙闲游。成百上千的黄鹂鸟低声细语,鸣鸣啾啾,甚是可爱。小姑娘小媳妇们,头戴鲜花,熙熙攘攘,叽叽喳喳。
想起朱自清的《春》: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吴绡的这首《春光好》,没有判断出用的是哪个格式。没有对偶句。韵字多,上片四个平韵,下片三个平韵。
读这首词,似乎每一句都很平常,但读起来,句句又都回味无穷。

试评:


春光好
李径35-临风听暮蝉
春犹浅,雨微寒。步姗姗。闻说早梅如雪,兴游园。
昨夜喜拈佳句,今宵遍访癯仙。多少风流思不起,负清妍。


友友好:首先格律非常准确,对偶句使用恰当。跟你学会一个词:癯仙。查了一下,原来是指梅花,这些都应该为你点赞。
说点不同的意见:1.“步姗姗”“兴游园”“遍访”这三个词意思是一个意思,重复了。
                          2.词的主题应该是赏梅,那么看到了什么,梅花什么样子,什么颜色,总该写一写,但是词中一句也没有。
                          3.这里的“风流”指什么,没有读懂。
                          4.拈用手指夹,宵指夜晚,放在这里好像不恰当。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54

帖子

210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08
12#
发表于 2023-2-22 21:53: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清秋 于 2023-2-22 21:56 编辑

古典学院词研一期李径组第二十六讲作业
李径22-清秋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甘州遍·春光好》,毛文锡
  春光好,公子爱闲游,足风流。金鞍白马,雕弓宝剑,红缨锦襜出长楸。
  花蔽膝,玉衔头。寻芳逐胜欢宴,丝竹不曾休。美人唱,揭调是甘州,醉红搂。尧年舜日,乐圣永无忧。

翻译:
  春天来了,景色宜人,公子王孙们闲来无事,最爱出游踏青,看他们如此地潇洒风流。骑在配着金色马鞍的大白马上,戴着雕弓宝剑,玳帽貂裘非常精美。他们游玩过后,聚在一起又摆起了酒宴,觥筹交错,谈论这一天的喜悦心情。美人在宴会上歌唱甘州的地区小调助兴,周围的音乐此起披伏不曾停止,喝酒的人都醉了。这样的太平场景只有尧年舜日,才能看得到。

简析:
 词人通过金鞍白马,雕弓宝剑,红缨锦襜,花蔽膝,玉衔头,欢宴,丝竹,美人唱,醉红搂几个侧面描写公子们春游时和游后的盛况对甘州城初春绮丽的风光春色作特写。构造了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景象从而歌颂表现出了统治者的清明。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春光好》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

春光好
十七
风儿软,草儿明,燕儿轻。又是一年春色,不虚行。
且看那株红杏,偏争几树娇樱。浓淡时时香满袖,醉卿卿。

清秋试评:问好十七,词虽没词题,但读完可见是一首游记。描写春天出游,体会大自然清新优美的景色,体现词人热爱生活,积极拥抱自然的生活态度。
全词口语化、清新自然、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运用了通感、比喻、拟人等手法把风、草、花、燕这些物象都赋予了感情,使词人周围的景物更加生动形象,读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跟着词人作了一次旅行。
起拍:“风儿软,草儿明,燕儿轻。”一出场就用三个排比句通过感觉、视觉让人看到一种春风柔和、绿草清新、紫燕翩翩飞舞的美丽画卷。对偶工整,不足处为:都是平行的静景,春天鸟语花香,如果再加上鸟儿悠扬婉转的声音更能引人入胜;二拍“又是一年春色,不虚行。”直接叙事点明主题,承接起拍春游所见;过片“且看那株红杏,偏争几树娇樱。”镜头由远到近聚焦到一株红杏上,“争”字以动写静,把红杏与娇樱争奇斗艳的浓烈气氛一下子呈现在读者面前,可酌之处:“那株-几树”春天到处春和景明、百花齐放,不只是一株红杏显眼吧?(个见);煞尾“浓淡时时香满袖,醉卿卿。”同样运用通感手法,从视觉、嗅觉把所见之景色的浓淡通过香气盈满袖这一动作让读者感觉到春天更加丰满、景色更加宜人。特别是“时时”叠用,描写出了春天清新宜人的香气无时不再,让人陶醉。以上个见,不对之处请老师斧正。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7

帖子

98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88
13#
发表于 2023-2-23 14:17: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十七 于 2023-2-24 11:29 编辑

古典词研一第26讲:
李径20-十七
一、古诗词赏析
春光好
五代:和凝
蘋叶软,杏花明,画船轻。双浴鸳鸯出绿汀,棹歌声。
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红粉相随南浦晚,几含情。
译:水中柔嫩的蘋叶,岸边明艳的杏花,画船轻荡。水面绿漪浮摇,有鸳鸯在休闲沐浴,棹歌袅袅。水面无风无浪,天气半雨半晴。在这样美好的春光里,与一二知已泛舟南浦,更添了几分含蕴不露的情意。
赏析:这首词写春游的情景。上片寥寥几语,将春光的明媚美好跃然与前。尤其是三个对仗三字句,三个形容词用得尤其生动精准。下片写与友泛舟的惬意。有景有情,情景交融。词写得轻盈明快,富有生活气息,值得学习。


二、互评
春光好 为母上坟遇雨
李径05-子夜茉莉
怨丝雨,误晨光。伫坟场。手撚绢花无意绪,九回肠。
未得泉台消息,何人尽日凄凉。怕听野鸦声乱起,望苍茫。
简析:有幸再赏茉莉老师作品。此为一首伤词,情绪低迷,感人至深,愿远在天堂的亲人安好!逝者已矣,以为尊,且作者从内容到用词简单质朴,故不作祥解。
茉莉师词作,什么题材都能驾轻就熟,况这首本就发乎内心出乎挚情。诸多动词的精准运用,如“怨”“伫”“怕”“望”等,对情绪的宣发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茉莉师这首不是正格,我检测了一下,符合欧阳炯体,标注出来更方便。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09

帖子

154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42
14#
发表于 2023-2-23 14:45:02 | 只看该作者
李径25-水榭听香第26讲作业
菩萨蛮
唐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翻译:
远处舒展的树林烟雾漾潆,好像织物一般,秋寒的山色宛如衣带,极为碧绿。暮色进了高高的闺楼,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
玉石的台阶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鸟儿,在归心催促下急急飞翔。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过了长亭,接着的是短亭。
赏析:
这首词上下两片采用了不同的手法,上片偏于客观景物的渲染,下片着重主观心理的描绘。然而景物的渲染中却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主观心理的描绘又糅合在客观景物之中。因而从整体上来说,情与景、主观与客观,又融成一片。
这首词选择的时间是一个暮色苍茫、烟云暖暧的黄昏,季节是秋冬之交,写的是在一位思妇独立玉阶远眺时一刹那的情思。开头两句为远景,“平林漠漠烟如织”便传达出一种空寞惆怅的情绪,它起到笼罩全篇的作用。如烟如织,扯也扯不开,割也割不断。就连那远处碧绿的山色也使人着恼,叫人伤感。这似乎是静态的写生,是一种冷色的画面,但静态之中又夹杂着主观的感受,给人一种潜在的骚动感,撩人意绪。接着,这种骚动感由潜在到表面化了。“暝色”句为近景,用一“入”字由远而近,从全景式的平林远山拉到楼头思妇的特写镜头,突出了“有人楼上愁”的人物主体,层次井然,一个“入”字使整个画面波动起来,由远及近、由潜在到表面化。看起来是客观景物感染了其人,实际上是此人内心感受在不断深化。至“有人楼上愁”句,这个由客观到主观、由物到人的过渡完成了。这个“愁”字把整个上片惆怅空寞的情绪全部绾结在一起,同时又自然地过渡到下片。承上启下,臻于绝妙。整段文字有如电影,从“平林”“寒山”的远镜头,拉到“高楼”的近景,复以“暝色”做特写镜头造成气氛,最终突出“有人楼上愁”的半身镜头。
下片立足于主观的感受上,写楼上思妇的情感流动。在暮霭沉沉之中,主人公久久地站立在石阶前,感到的只是一片空茫。“空”也是上片所勾画的景物感染下的必然结果。主观情绪并不是孤立存在着的,它立刻又融入了景物之中——“宿鸟归飞急”。这一句插得很巧妙。作者用急飞的宿鸟与久立之人形成强烈的对照。一方面,南宿鸟急归反衬出人的落拓无依;另一方面,宿鸟急归无疑地使抒情主人公的内心骚动更加剧烈。于是,整个情绪波动起来。如果说上片的“愁”字还只是处于一种泛泛的心理感受状态,那么,现在那种朦胧泛泛的意识逐渐明朗化了。它是由宿鸟急归导发的。所以下面就自然道出了:“何处是归程?”主人公此刻也急于寻求自己的归宿,来挣脱无限的愁绪。可是归程在哪里并没有一个实在的答案,只不过是“长亭连短亭”。有的仍然是连绵不断的落拓、惆怅和空寞,在那十里五里、长亭短亭之间。征途上无数长亭短亭,不但说明归程遥远,同时也说明归期无望,以与过片“空伫立”之“空”字相应。如此日日空候,主人公的离愁也就永无穷尽了。结句不怨行人忘返,却愁道路几千,归程迢递,不露哀怨,语甚酝藉。
这首词运用朦胧交错的描写手法造成词境时空的淌恍迷离,在短短的一首词中,掇取了密集的景物:平林、烟霭、寒山、暝色、高楼、宿鸟、长亭、短亭,借此移情、寓情、传情,手法极为娴熟,展现了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活动,反映了词人在客观现实中找不到人生归宿的无限落拓惆怅的愁绪。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春光好》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
春光好  故地重游
文/兮兮
山含翠,柳凝烟。鸟声喧。远岸李桃依旧,笑开颜。
蛱蝶往来幽径,清芬沁入心田。无限春光人欲醉,似前年。
问好兮兮,水榭试评。这首《春光好》真的是描绘出一片大好春光,青山翠柳、鸟语花香、蛱蝶飞舞,令人陶醉。两个小问题一起探讨,一是对景致的描写层次不分明,“山含翠”一个相对比较大的景,突然又转到“柳含烟”这个比较具体的景致,然后又到了“远岸”,远岸的桃李开了只能是一片粉红,看应该不出来“笑开颜”的。后边“清芬沁入心田”应该不是远处的花香了,那么说明脚下幽径也是花开簇簇,这样才能引来蛱蝶,总体上描写远、近、静、动、色、声都有,但是层次安排得不够好。二是前边描写了大好春光,最后直接说出来“人欲醉”太直白了,看到前边的描写,已经醉了,这会儿该升华主题了,但是任务落在最后三个字上,太紧,施展不开,诗词里常有“留余味”的说法,但那是已经表达出情感后的要求,这里给人感觉情感还没说清楚,就结束了,该往哪个方向遐思呢?以上个见,不妥之处还请斧正。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39

帖子

297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77
15#
发表于 2023-2-24 05:52:18 | 只看该作者

古典学院词研一期第二十六讲作业
李径01-闲坐门前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青门引·春思
张先 〔宋代〕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翻译:到了春天,还是乍暖还寒的时节,风雨到了半晚时分才停了下来。庭院里清冷地有些寂寞。对着一地落花饮酒,忽然想起去年如此一样的情景,一样的情伤。
夜风吹拂,睡醒了楼头画角,夜深了,大门紧闭,庭院愈加寂静,让我几乎不能忍受明月的骚扰。恍惚间,有秋千的影子隔墙送过来。
赏析:这是一首赏春怀人之作,乍暖还寒,风雨方定,半晚时分对着一地落花饮酒,不免又勾起去年这个时候的某些情景,那时,有少女在荡着秋千,而那一幕深深刻在我的心里。
上阙写景,“乍暖还轻冷”,交代初春时节,“风雨晚来方定”,交代天气,“庭轩寂寞近清明”交代氛围,“残花中酒”交代事件,“又是去年病”引起回忆,从触角、视觉、听觉等几方面勾画出一幅凄冷的画面,意脉清晰,而“轻、方、近”等词犹见作者用词功底,尤其是“又是去年病”的“病”字用的尤其传神,突出了作者思念至深的情感,这一句也很自然地引出下阙的内容。
“楼头画角风吹醒”,酒未醉人,人依旧满腹愁绪,晚风吹醒了楼头画角,也吹醒了不能沉睡的我。“入夜重门静”,照应着上阙的“庭轩寂寞近清明”,黄昏时的寂寞围绕着我,竟然一直到了深夜时分,而这种寂寞,让我觉得窗外的明月都显得有些刺眼,在打扰我。“隔墙送过秋千影”一句是神来之笔,作者由实笔突然又转为虚笔,“隔墙”,一墙之隔犹如隔千山万水,隔千年时空,却阻挡不了作者的思念,依旧把少女荡秋千时的影子送到眼前。
作者寓情于景,虚实相生,文笔婉约而又生动,实为一首难得的佳作。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春光好》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春光好
清秋
莺声软,柳丝长,杏花香。湖上双双结袂航,好风光。
春水微波荡漾,轻舟笛韵悠扬。粉靥含羞低首笑,指鸳鸯。

点评:这首词词意比较浅显,我就不再翻译了。这首词,作者没有用正格,而是用的是格二,经检验,格律无误。作者用了寥寥数笔,就把双双结袂游春的场景给读者勾画出来了,很见功底,语言轻快优美,非常符合《春光美》这个词牌的格调。
起拍“莺声软,柳丝长,杏花香”,作者用了三个排比句,三个非常具有典型性的意象,从听觉、嗅觉、视觉三个方面入手,把春天的明媚勾画出来,可见作者的匠心。“软”字用的尤为传神。正因为如此的大美春光,才引出“湖上双双结袂航,好风光”,由景引出事,很自然。“好风光”三字可再斟酌,“双双结袂航”,已经开始写人了,人肯定包括作者,人在景中了,而“好风光”显然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做评论,角度就存在问题了。
“春水微波荡漾,轻舟笛韵悠扬”对仗,写游春所见,突出“双双”之间融洽的氛围。“粉靥含羞低首笑,指鸳鸯”,如果前一拍是泛写的话,这一拍就算是细节描写了,从神态和动作两方面勾画出女性愉悦而又春心荡漾的样子,非常传神,而“指鸳鸯”更是神来之笔,正是“指鸳鸯”这个动作,才让前面的“粉靥含羞低首笑”精彩起来,颇有“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神韵,给作者点赞。
这是一首非常好的作品,词脉清晰,立意谋篇都属于上乘。如果硬是挑刺的话,下阙的“春水微波荡漾,轻舟笛韵悠扬”可以写的再精致一些,不是不好,是太“模具”化了,没有新意,导致整首词读起来不能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己见,若有不妥之处,多多见谅。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07

帖子

105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52
16#
发表于 2023-2-24 10:59:49 | 只看该作者
李径墨苑幽兰作业
满江红~暮雨初收
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解读
傍晚的落雨刚刚停止,桐江一片寂静,远征的航船在夜幕中靠岸停泊。对面的岛屿上,水蓼稀疏雾霭寒凉,秋风吹拂芦苇萧索作响。多少渔人行驶着小船,亮起灯火飞快地回归村落。对此令我思念起回归的路程,对漂泊生活产生了忧伤的情绪。
桐江景色美丽,雾霭漠漠密布,好似浸入了水波之中,山峰如刀削一般,白鹭和鱼儿围绕严陵濑飞翔和跳跃。游宦生涯跋涉辛苦一事无成,何况早就有归隐云山泉石的心愿。回归吧,羡慕渊明的躬耕田园,厌倦仲宣的从军艰苦。

赏析
词一开始,“暮雨”三句,雨歇川静,日暮舟泊,即以凄清的气氛笼罩全篇。水蓼和芦苇都是于秋天繁盛开花,可见时间是萧瑟的秋天;雨后的秋夜,更使人感到清冷。“临岛屿”二句,写船傍岛而停,岸上蓼苇,清烟疏淡,秋风瑟瑟。景色的凄凉与词人心境的凄凉是统一的,含有无限哀情。这几句写傍晚泊船情景,以静态描写为主。至“几许”以下,词人笔调突然一扬,由静态变为动态,写渔人飞艇,灯火归林,一幅动态的画面呈现在眼前,日暮归家,温暖、动人的生机腾然而起。这里以动景反衬上面的静景,反使词人所处的环境显得更加静寂。一个“飞”字和一个“尽”字,把渔人归家的喜悦表现得极具神韵,又同时从反面引出“遣行客”、“伤漂泊”二句,渔人双桨如飞,回家团聚,而词人却远行在外,单栖独宿,触动归思。整个上片分为两段,前半段写景,后半段抒情,情景之间融合无隙,境界浑然。
 词的上片明确点出了“伤漂泊”的感情基调,下片则具体的写出了“伤漂泊”的具体内涵。换头再以景起,上片是夜泊,下片是早行。“桐江好”六句,句短调促,对仗工整,语意连贯,一气呵成,先写江山之美。美好的河山扫尽了昨夜的忧愁,桐江上空,晨雾浓密,碧波似染,峰峦如削,白鹭飞翔,鱼虾跳跃,生动美丽的景色使词人心情欢娱。从感情线索上看,这里又是一扬。但因为词人情绪总的基调是愁苦的,欢娱极为短暂,又很快进入低谷,“严陵滩”三字已埋下伏笔,这里以乐景写哀,江山美好,鱼鸟自由,渔人团聚,而词人一年到头都是四海为家,宦游成羁旅,于是“游宦区区成底事”之叹自然从肺腑流出,词人得出的结论是不值得,不如及早归隐,享受大自然和家庭的天伦之乐。“云泉约”三字收缴上文,同时也启发下文,具有开合之力,所以结语痛快地说“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用王粲《从军乐》曲意,表明自己再不想忍受行役之苦了。
 柳永的这首词抑扬有致的节奏中表现出激越的情绪,从泊舟写到当时的心绪,再从忆舟行写到日后的打算,情景兼融,脉络清晰多变,感情愈演愈烈,读来倍觉委婉曲折、荡气回肠。可见柳永不愧是一位书写羁旅行役之苦的词中高手。



李径18莫愁
春光好
沙滋角,院还神,杏枝频。燕舞阁闲轻暖,起心嗔。
     借故不归曾景,谁知昔日桃醺。花下猜诗融喜乐,总相亲。

幽兰解读
这个词牌前面两个三字句要求对仗,后面流水,莫愁这首看来是不对仗的,而且表达的意思也不是很明确。问了作者说沙滋角写的是墙角的梅花,院还神的意思是春天的气息,第二拍燕子悠闲的飞舞在楼阁间,心嗔的意思是愤怒,看见这种春天的美好,谁还会愤怒呢?所以这里的心嗔用的不是很恰当。整个上片给我的感觉就是表达不明确,用词矛盾。
再看下片借着某个原因不回曾经的场景,谁会知道曾经的桃花微醺,在花下猜诗的时候是多么快乐,相亲相爱。

幽兰费劲脑汁也不知道作者想表达的到点是什么,实在有愧,所以就敬等老师复评吧!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9

帖子

40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06
17#
发表于 2023-2-24 12:20:58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26讲作业
李径-秋风

苏幕遮·燎沉香
(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解读
焚烧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窃窃私语。初出的阳光晒干了荷叶上昨夜的雨滴,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微风吹过,荷叶一团团地舞动起来。
想到那遥远的故乡,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江南一带,却长久地客居长安。又到五月,不知家乡的朋友是否也在思念我?在梦中,我划着一叶小舟,又闯入那西湖的荷花塘中。

春光好 出游李径09心萍
风和畅,草离离。绿长堤。两岸参差杨柳。隐莺啼。
水色浅深如画,桃花缱绻沾衣。身在蓬莱仙境里,不思归。

秋风解读:
风和草茂,春满长堤。两岸杨柳绿参差,兼有黄莺叶下啼。
水如画,花沾衣。如入蓬莱,流连忘返。

秋风简评:
起拍,这里前两个三字句宜形成对偶,后一个三字句作流水句。这里前两个三字句对偶不工。接拍,衔接自然,隐莺啼,成流水句,自然流畅。过片,宜对偶,以扩展词境。煞尾,略显空泛无力。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有冒犯,还望海涵!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2

帖子

75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58
18#
发表于 2023-2-24 16:58: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龙鱼儿 于 2023-2-24 17:47 编辑

点绛唇·花信来时
【宋】晏几道
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
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
【译文】应花期而来的风哟,你虽来了,但人已离散去,全不像那花儿依旧。人到春来瘦,等候着心上人,倚门盼归,折断了门前杨柳。上天赋予了人多情的心,却不肯给予长相守的机会。自你我分别后,伴随我的,只是相思的泪、浇愁的酒,沾湿了我的双罗袖。
【赏析】这又是一篇思妇之词。先说花开有信而人归无期,相比之下,产生了怨恨之情。继而说“又成春瘦”,因伤春而瘦,非只今年、去年、前年,乃至更早,就已是逢春必瘦了,可见伤春之长久而且深沉。其实,致瘦之因,伤春是表面的话,伤离才是真情。每年春天,柳梢青青,而“留”人不住,“柳”徒增恨,顺手折之,以表盼望游子归来之心意,不料三折两折,竟把门前的柳枝都折尽了。过片,从尤人进而怨天,“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这是怨恨老天爷自相矛盾,既使人多情,又不使人相守,多情与相守不能兼得,因而引出离别相思之苦。这里所表达的怨情是更深一层的了。最后说到排遣愁苦的做法。借酒浇愁的话并未明说,只说“泪痕和酒,沾了双罗袖”,这里面已经包含着“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意思,泪和酒已然混为一体,以罗袖扭之,故而沾湿。当然,这样写来,既是强调,也是夸张,而所表述的情意却是真挚的。


二:互评
李径墨苑幽兰
春光好
花争放,鸟和鸣,日新晴。豆圃雨肥泥软,待躬耕。
绿树合围庭院,闲云自在边城。寻得烟霞真伴侣、共余生。

鱼儿简评:兰师这首词描写了春天的景象,春意盎然,鸟语花香。泥土芬芳,到处是欣欣向荣的田园风光。在绿树成荫的小院看远处云转云舒,与烟霞伴侣抛开俗世烦忧,度过美好的人生。
整首词写出了春天的美好,表达了作者一种远离尘嚣喜欢幽径的生活态度。主旨明确,脉络清晰,用词委婉。挑点小瑕疵:词牌后面没有副标题,不是不可以,只是副标题更能让人一目了然,看出中心。上片景的描写细致,下片的对仗句“绿树合围庭院,闲云自在边城。”觉得边城远了点,绿树庭院是眼前的景,一下子拉到边城,似乎不妥 。如果表达自己像闲云野鹤自由自在也行,这句不好理解。另外上片已经有诸多春天的物像了,过片还是继续绿树之类感觉多余了,也没有起到转承的作用。情感的代入少了点。上片春天的生机勃勃与下片转入烟霞侣的隐士风似乎有点违和。
个见待老师斧正!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70

帖子

421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218
19#
发表于 2023-2-24 17:51: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词研一期李径组二十五讲作业
李径05-子夜茉莉

一、解读例词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宋 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攲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读解:
自从与你分别后,不知道你与我之间路程有多少远,每天面对着空荡荡的庭院,秋天来了满目凄凉,我也变得沉闷寡闻,越来越收不到你的书信,看江水辽阔,天气渐冷,连鱼都沉下去了,不愿为我捎书,到哪里去问你的消息呢?                         等夜深的时候,风敲打着窗外的竹子,每一片竹叶都是秋的韵声,千叶万叶沙沙作响,感觉的都是满满的恨意。看着旧枕头所以只有倚着旧枕头独自在梦中去寻找,但是又睡不着,怎地悲愁了得,不曾入梦,看灯花又要熄灭了,应是天又快亮了。

拙评:
这首玉楼春是欧阳修所作,拟代一位女子在秋天思念远方的爱人,第一拍,直接入情,用触目凄凉四个字,从侧面描写秋天的景色以及自身的凄凉。
二拍连用三个渐,加深语气,用那个水阔鱼沉借代尺素,也就是鱼书,就是古代书信的代称。下片实写,秋天的深夜,首拍就是景,写窗外,用风和竹来衬托深秋的寂寞,并用拟人手法说竹子敲打的声音都满满的怨恨,结拍写的眼前,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梦是虚的,灯是实的,灯花灭了也表示表示现在的时间,单枕也是实的,梦也是虚的,整首小令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分析:
玉楼春,词牌名,又名“归朝欢令”“呈纤手”“春晓曲”“惜春容”“归朝欢令”等。以顾夐词《玉楼春·拂水双飞来去燕》为正体,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另有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两仄韵等变体。代表作有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等。

写作要点:
1.格式:双调56字,上片下句各四句三仄韵,上片:7777,下片:7777
2.对偶:可对可不对
3.逗读:无
4.领字:无
5.声情:多写花间尊前情事,亦有酬赠、写景、咏物、离情等作。此调柳永有大石调、林钟商和仙吕调三种宫调之词,周邦彦四首皆为大石调。
6.技巧:标准七言律句,起承转合皆是
7.起句:宜情起
8.换头:无特殊
9.重字:不规律的重字不用。

二、点评楼上龙鱼儿老师佳作

春光好春韵
李径—龙鱼儿
风含笑,水生温。柳初新。是日踏青郊外,觅芳春。
乳燕婉柔交语,夭桃次第争欣。轻折山花斜绿鬓,暗香芬。

解读:
问好龙鱼儿老师,这次由我来点评您的佳作《春韵》,主题是春韵,春天的韵味。我理解一下,上片风含着笑意,水的温度升高了,看杨柳开始抽芽了,在这样好的天气里,我们可以出外郊游踏青,寻找春天的气息。看小燕子们轻柔的呢喃私语,桃李杏争先恐后的开放,争奇斗艳,我轻轻摘一朵山花插在鬓前,顿时芬芳馥郁。
主题是春韵,上片第一拍,用了拟人的手法,风含笑,水升温,柳抽芽,风水是虚写,水升温用了通感手法,柳是实写,也是写景,合题,三字句对仗。第二拍引入人物,踏青写事,让小令丰满起来,寻春又有寓意并含情。  
  下片,接寻春而来,我感觉写这个乳燕在是不是太早了一点,因为柳刚开始抽芽的时候,天还是很冷哦!春寒料峭,老燕子都没来,怎么会有乳燕呢?山花争艳斗奇,不过柳开始发芽的时候,桃李是还没有开的,梅花可以。 上片的三字句对偶,下片的两个六字句也是对仗。完全符合词牌要求。我是这个雏子燕、夭桃我疑惑,但是也可以这样说,随着这个季节的季节的升温,时间的过渡,也可以从柳抽新的初春到深春,如果结拍应合上片的踏青而来,推断又可模棱两可,踏青寻芳而折花入鬓顺序渐进,前后照应。只是暗香芬这三个字,我感觉的可以重新斟酌一下,芬本来就是指香嘛,暗香芬三个字意重,小令应惜字如金。我也是胡扯一通,说的不对之处还请龙鱼儿师谅解!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3

帖子

152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28
20#
发表于 2023-2-24 20:13:51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一第二十六讲作业:
李径30-清荧

风入松
宋·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译文:我独自在这凄风苦雨的清明时节。掩埋了满地落花,怀着忧愁的拟写葬花词。当年与你分手的楼前那条小路,杨柳已成荫。一条条柳丝摇曳,每一条都寄托着一份柔情。我在料峭春寒喝醉了酒,却被清晨的流莺惊醒了好梦。
我天天去打扫西园里的亭台林木,雨后初晴依然去欣赏园中的春景。一群蜜蜂频频扑向你荡过的秋千,仿佛绳索上还留着你当年的香味。可是园中再也寻不到穿着鸳鸯鞋的你,真的很难过。台阶上的青苔一夜间长的郁郁青青。

浅析:此词是怀人之作,这也是一首伤春之作。词的上片情景交融,意境有独到之处。起拍以清明时节的风雨勾勒凄凉之境。听风听雨,愁风愁雨的伤春惜花的情绪,让读者心生凄神之感。二拍两句写伤别,歇拍是伤春与伤别的融合,意蕴深邃,勾勒出内心细腻的情愫。
下阙写清明已过,天气放晴了。分别已久的情人,不能忘怀!故地重游,从侧面写一草一物都有意中人的影子。“幽阶一夜苔生”可见当时伊人常来这里;又见此时依然已经很久没来了。这样夸张的意境,在事实上并非如此,在情理上却是真实的。

春光好  早春
李径01-闲坐门前
红无影,绿无踪,雪残慵。塞上怎知春意,软西风。
冷暖个中滋味,悲欢绝类飘蓬。谁等桃花开与落,怎从容

首先跟作者道个歉,我是南方人,没见过雪,更别说北方的景色,解读只按照字面理解,互评也只是以我自己的角度去理解,若与您佳作有违,勿怪!

译文:红花不见影,绿叶无踪迹,雪花慢慢变得慵懒。寒冷的北方是怎么知道春天来了?是感觉风变温柔。
人生的冷暖自知,悲欢同似漂泊不定。谁能不慌不忙的等桃花的盛开与凋零呢?

清荧拙评:小词主题《早春》格律句式无误,个别词不达意,脉络不清晰,尤其下片。
起拍以“红-绿-雪”介绍塞北早春的景,一片白茫茫,无其它生机可见。歇拍告知塞北的人民是依靠风的变化感受到春天的来到。“软西风”有些不着调,也让人不解。早春的风,不是“东风”吗?
换头句读了几遍,真够废脑细胞的。大致意思是人生的冷暖只有自己知道,漂泊的悲欢也是一样的。过片并不成功。“绝类”二字在您的佳作里该怎么解释才贴切?
结拍给我的感觉很矛盾。“谁等、怎”都是在问。既然做不到“从容”,那么花开花落您自然没有闲心去欣赏与在意。如果是说万事都应该从容面对,这个“怎”跟您的意思就有所冲突。
说得有些过了,请见谅!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5-2 06:03 , Processed in 0.12470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