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世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学院词研一期李径组第二十二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0

主题

452

帖子

201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10
25#
发表于 2023-1-8 20:47:34 | 只看该作者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
   (宋)辛弃疾
  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归去来兮。探梅踏雪几何时。今我来思,杨柳依依。
  
我独自站在空阔无边的钟山上饮酒,天色已晚,天气变寒,已经到了回去的时候。曾几何时,我们一起踏雪寻梅,现在又依依惜别。你离开后,我将会有怎样的一番思念。


白石冈头曲岸西。一片闲愁,芳草萋萋。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长江江西岸的白石岗,长满了萋萋芳草,惹来一片离愁。我对你的思念不用山鸟来表达,就像桃李不会言语,下面却自己出现了小路。
蓦山溪   糖葫芦  
五条线谱,几点蝌蚪尾。弹拨爱松张,响流水,行云无悔。算盘珠粒,加减没乘除。退一步,升两步,花落多随意。红装素裹,高驻胡同里,爽脆又迷人,只一口,流连不已。吆喝声半,正小手飞扬。因甚个,穿灯笼,更爱酸甜美。  (糖葫芦像音符像算盘珠)(蚪同喝出律)
风月解析:
  
糖葫芦像五条线谱一样,有几点蝌蚪尾。弹拨有松张,响流水,行云无悔。算盘珠粒,加减没乘除。退一步,升两步,花落多随意。红装素裹,在胡同里,爽脆又迷人,只吃一口,流连不已。吆喝声半,我小手飞扬。因甚个,像灯笼一样,更爱它的酸甜之美。  
风月初评:
蓦山溪   糖葫芦  
五条线谱,几点蝌蚪尾。
第一意群:糖葫芦的形象描述。
弹拨爱松张,响流水,行云无悔。
第二意群:这一意群描写的意像好像与糖葫芦不想符。
算盘珠粒,加减没乘除。退一步,升两步,花落多随意。
第三意群:这一意群和上一意群一样,也是和糖葫芦不相符。
红装素裹,高驻胡同里,爽脆又迷人,只一口,流连不已。
第四意群:说糖葫芦是红装可以,素裹就有点不够准确了吧。此意群开始进带入情节,不错。
吆喝声半,正小手飞扬。因甚个,穿灯笼,更爱酸甜美。  
第五意群:比意群继续情节发展,“穿灯笼”又是形象描写,有点拖沓,建议可以移到上面。
总结:芒果老师这首词总体感觉脉络可以。不足之处,意像的描写有点脱离主题。出律自己指出来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2

帖子

75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58
24#
发表于 2023-1-8 20:29: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龙鱼儿 于 2023-1-16 15:24 编辑

—,古诗词阅读
秦楼月
宋·范成大
楼阴缺,栏干影卧东厢月。
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黯淡灯花结。
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简析

“秦楼月”又称“忆秦娥”,因李白词"秦娥梦断秦楼月"而得名。“秦娥”,“秦楼”均与女子有关,故此调多咏爱情。
篇便是一幅很美的画——高楼被树阴遮蔽,惟露一角,在此缺处有月光照来,将栏杆的影子洒在东厢房前。
“楼阴缺,栏干影卧东厢月”,楼影、栏杆、月光、东厢房,这四种意象构成了一个相思怀人的意境。但还不够美,或者说不够清美,所以作者接着写道“一天风露,杏花如雪”,风凉露冷,杏花在露的润染下越发洁白,远望如团团白雪。室外有“风露”、“杏花”,读者不禁遐想:室内的佳人如何呢?
作者大概也猜出了读者心思,故意不直接写人,而从人物周围的景物写起——
“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黯淡灯花结”,抛出几个意象:“催漏”、“罗帏”、“灯花”。
“漏”为计时仪器,着一“催”字,给人以时间的紧迫感;“金虬”为滴漏上的龙头饰物,本来只发出滴答声,但在闺中人听来,那声音断断续续,好似人的呜咽。“隔烟”之烟为全词涂上一层阴郁的色彩,且袅袅熏烟很符合闺中人的生活氛围。
是因为“隔烟”,“罗帏”显得暗淡,当然,也是因为“灯花结”(灯芯烧结,突然迸成火花)。同时,昏暗的室内环境,很容易让人入睡、入梦。故有结句“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才刚入梦一小会儿,她已经“行尽江南数千里”,只是,结局可想而知——“不与离人遇”。
“片时春梦,江南天阔”化用岑参“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句意,用时间的速度与空间的广度写尽迷离惝恍、相思情深。

二:互评

蓦山溪·文竹
文/莫愁
案台文竹,姿禀悠纤瘦。意曰泛清疏,客悦观,碧颜长秀。浇之天水,尽显节高明,随季生,喜湿润,无畏春秋就。
纳时嫩弱,呵护犹多有,辛苦自长魂,逐见兑,得康昂首,占平点点,散馥淡而中,平凡日,素盈盈,只醉书香酒。

鱼儿简评:莫愁师这首词上片写出了文竹的习性与养护方法。下片写文竹的特性。整首词脉络清晰,但觉得用词不够精炼,很多地方有些口语化。浇之天水,随季生,喜湿润,都太口语了。下片比上片要好,下片虽然还是写文竹的用处,可能作者的咏物目的就是写自己如文竹般,虽娇弱,却也柔中带刚,朴素无华。结句只醉书香酒可能是写自己,但用在写文竹感觉这句来得没有来由。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3

帖子

158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88
23#
发表于 2023-1-8 20:08:12 | 只看该作者
李径28莲心儿
蝶恋花
宋代·王诜
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解析:这是一首触景抒怀、感慨生平的词。上阕除“回晚照”三字或许寓有一种特殊的、自身的含义外,其余几平全是写景。面对园林内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作者不禁感概万千,触动情怀。所以下片开始,作者转入抒情了。“似此园林无限好”承上启下,自己流落归来,百感交集,无限情绪不知如何说起,全词将盎然的自然景物与黄昏夕阳和作者的衰老心情反衬着写,有着强烈的对比色彩,而全词的题意至末句方才跃出,既总括全词,又有点题之妙。

蓦山溪
李径20--十七
斜风带雨,翦翦烟条细。碧色晓妆成,便倏觉、鹅黄乍退。灞桥三月,青眼渐迷离,千丝萦,万丝绪,瘦损无人识。
絮飞南浦,别酒强欢意。怯怯楚宫腰,怎经得、年年折寄。此中多少,离恨上眉弯,一叶叶,一枝枝,邈邈随流水。
问好十七学友:我试着挑刺,首先十七学友真的比我学的好,起句实写三月丝丝细雨鹅黄乍退,烟柳妆成,碧丝随风起舞,千丝万缕妖娆,柔美拟人虚实结合。上片尾句情转千丝萦,万丝绪,拟人写法,没看懂瘦损无人实这句。下片融入情感,从折柳别离来描写,情感自然。淡淡的离愁融入句子怯怯楚宫腰,怎经得年年折寄,多少离恨,一叶叶,一枝枝,……描写的非常漂亮,把离愁写的婉约回味无穷,又无可奈何,整体蓦山溪,把柳写的入情入性,很漂亮悠美,淡淡的愁绪贯穿整首词,我不及学友。上片尾句瘦损无人识,这句稍显突兀,前面缺少铺垫。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9

帖子

9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36
22#
发表于 2023-1-8 19:46: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芒果 于 2023-1-8 20:14 编辑

赏析: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向子諲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江南江北雪漫漫,首句交代了季节,是寒冷的冬季,以景入词,渲染了悲壮的氛围。
遥知易水寒,遥,说明相隔很远。易水寒,取用战国荆轲之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更增添了悲愤之情。
​同云深处望三关,望,还是强调遥远,三关,泛指遥远的北方。
断肠山又山,让词人感到肝肠寸断的不是一座又一座的山,而是国破二帝被俘虏啊!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这句用了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天可能会老,海可能会翻,但是我的仇恨 无论如何也不能消除。实际上是说天不可能老海不能翻,我的仇恨想消除难于天老地荒。
​ 频闻遣使问平安,听说曾经派人去看望徽钦二帝,词人的心里似乎有了一些小小的安慰。
​几时鸾辂还,鸾路是指帝王的车,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手法,鸾路还就是指徽钦二帝回还。
​整首词表达的是悲愤之感,语言含蓄委婉,是一首爱国之词。

初评:


蓦山溪.余生过处


李径33-左岸


余生过处,闲雅皆犹可。自家小阳台,常捯饬、盆栽几个。呆萌多肉,珠玉满藤篮,红牡丹,绿芙蓉,四季飞花堕。
书山未抵,已识乾坤大。李杜拜先贤,时涂鸦、欣然唱和。檀郎依旧,偕老并齐眉,同龟鹤,寿人间,谁敢安排我。

问好左岸学友:小词撷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表现闲雅之趣,很有生活气息。种花,赏诗词,再涂涂鸦,还有良人相伴,余生过处足矣。呆萌抓住了多肉的特点,红和绿色彩鲜艳,结句“谁敢安排我”颇具豪放风采。整首词的风格和我以前见过的左岸风格不一样。我认为不足的地方是,有些词可以再推敲推敲,再典雅一些。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36

帖子

305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6
21#
发表于 2023-1-8 18:10:12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第一期第二十二讲作业,李径27–巧笑倩兮

一,赏读古人作品
渔家傲 北宋 · 欧阳修

近日门前溪水涨。郎船几度偷相访。船小难开红斗帐。无计向。合欢影里空惆怅。

愿妾身为红菡萏。年年生在秋江上。重愿郎为花底浪。无隔障。随风逐雨长来往。
赏析:
         此词即景取譬,托物寓情,融写景、抒情、比兴于一体 ,以新颖活泼的民歌风味 ,以莲塘秋江为背景,歌咏水乡女子对爱情的追求与向往。
         上片叙事。起二句写近日溪水涨满,情郎趁水涨驾船相访。男女主人公隔溪而居,平常大约很少有见面的机会,所以要趁水涨相访
        下片抒情,紧扣秋江红莲的现境设喻写情。红菡萏 ,即红莲花 。面对秋江中因浪随风摇曳生姿的红莲,女主人公不禁产生这样的痴想:希望自己化身为眼前那艳丽的芙蓉,年年岁岁托身于秋江之上;更希望情郎化身为花底的轻浪,与红莲紧密相依,没有障隔,在雨丝风浪中长相厮伴。用“红菡萏”和“花底浪 ”来比喻情人间亲密相依的关系,比得奇巧妙合,堪称作者一大创造
二、试评
蓦山溪 学诗感怀
文/百合
         当年求学,恨把青春负。今日性疏狂,少闲时、怎成妙句。勉为其难,弄墨几春秋,心虽伤,梦虽冷,只有情如故。
        年华远去,岁月如朝露。心事有谁怜,花同酒、并成愁绪。激情未老,难舍旧时光,挥墨笔,咏河山,风雨何曾惧。
巧笑倩兮试评:
问好百合!词的起拍由回忆入笔,后悔当年没好好读书,辜负了青春,然后自然转入下一拍
第二拍,落笔眼前,由于少有闲时,也难写成佳句。这里的性疏狂感觉无用
第三拍的意思应该是我学诗几年下来,虽然过程很艰难,但学诗的初心未改,对诗词的热情不减。但这里的勉为其难就不是词家语了,待锤炼。
下片,前两拍总体感觉有点凑,也跑偏了。
最后一拍,就挥墨笔和咏山河与学诗有点关系,其它的句子就都无用了。字面的份量是有了,但是没起到点题升华的作用。
所以这首词整体上少了一根主心骨,写得有点散了,偏了,下笔前的整体构思很重要。词句的锤炼还需更进一步,加油!可能有理解不到的地方,一家之言,望海涵。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8

帖子

35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4
20#
发表于 2023-1-8 17:34: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左岸@ 于 2023-1-16 10:31 编辑

词研第二十二次作业
李径033-左岸


一,分析赏读一篇古人的词


蓦山溪.梅
宋代.曹组

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
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梅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译文
洗却胭脂铅粉,自有天然态度。一枝疏梅斜出竹外,有如佳人绝代,天寒日暮独倚修竹。黄昏院落,幽芳都无人赏,风细细,雪垂垂。更冷落了江头梅树芬香。
月下疏影多么清雅,梦中却禁不住心神惆怅,待到梅子欲黄时节,又该是阴雨连绵令人断肠。梅花一世孤芳自赏,让有情人愁闷悲伤,可知道为了你,我像沈约般瘦损异常?



注释
蓦山溪:词牌名。又名《上阳春》、《蓦溪山》。《清真集》入“大石调”。双片八十二字,前片六仄韵,后片四仄韵。亦有前片四仄韵,后片三仄韵者,列为别格。
洗妆真态:洗净脂粉,露出真实的姿容。铅花御:用脂粉化妆。铅华:脂粉。御:用。此处作涂抹、修饰讲。
竹外一枝斜:用苏轼《和秦太虚梅花》:“江头千树春欲阁,竹外一枝斜更好。”
天寒日暮:杜甫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无处”句:意谓无人欣赏。
“风细细”三句:意谓在风雪之中江边的梅花更没有人来挹其清香。
廉纤:细微,纤细,形容连绵不绝。韩愈《晚雨》诗:“廉纤晚雨不能晴,池岸草问蚯蚓鸣。”
供断:供尽,无尽地提供。东阳:南朝梁沈约,曾东阳守。
东阳:指南朝梁曾任东阳太守的沈约。因不得志瘦损之事,此处喻作者自己。


二,点评作业(自评)

蓦山溪.余生过处

李径33-左岸

余生过处,闲雅皆犹可。自家小阳台,常捯饬、盆栽几个。呆萌多肉,珠玉满藤篮,红牡丹,绿芙蓉,四季花如堕。

书山未抵,已识乾坤大。李杜拜先贤,时涂鸦、欣然唱和。檀郎依旧,偕老并齐眉,同龟鹤,寿人间,谁敢安排我。




互评作业:


蓦山溪·忆故乡
  李径12-无关风月
  青山碧水,花树村前叠。春雨绿平川,听归燕、深情相悦。相思无限,更喜到秋时,立汀州,醉西风,看取芦花雪。
  少儿闲趣,逐梦云天阔。慈母唤回家,却仍是、依依惜别。而今犹记,我手曳风筝,夕阳下,小河边,缕缕烟凌阙。



左岸解读:
主题是忆故乡。起拍总起白描一笔,青山绿水为背景的故乡种满了各种开花的树木。春天燕子归来呢喃话深情。秋天则是西风醉舞汀州,看芦花如雪。上片从春秋两个季节着眼回忆家乡的风貌。下片则从年少时的记忆着笔。每一次出门寻趣追梦,都会觉得天高云阔。每一次跟小伙伴玩耍被母亲唤回总是依依不舍回头张望。尤其记得我手拽着风筝的细线在夕阳西下的小河边奔跑,远处的炊烟将故乡的黄昏装点得温馨无比。

左岸简评:
无关风月友这篇文字情感是真挚的。文字里的故乡是真实而温馨的。上片词笔比较简洁温婉,从春秋两季的景物变化描写故乡在脑海里的记忆。
下片的画面依然很温馨,尤其是被母亲唤回家还依依不舍的画面共鸣度比较高。放风筝的童年是欢快愉悦的,同时也是幸福的。我个人感觉素材和角度的不错,弱在安排的技巧。下片同样是选择的两个场景,描写表达上弱过上片显得有些凌乱和浅显。下片的换头表达过于宽泛。少年就是懵懂无知才可爱,闲趣和逐梦都是长大以后的事。母唤回却依依惜别,这里表达有些含糊。煞尾的烟凌阙不太明白其意。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41

帖子

138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85
19#
发表于 2023-1-8 14:13:49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一第22讲作业:
李径03一兮兮
眉妩·新月
宋·王沂孙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团圆依,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
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

简析:这首诗以观月赏月及感怀为线索,托物寄怀。上片描绘新月,刻意渲染一种清新轻柔的优美氛围。极写它的妩媚动人。“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冥。”由“渐”字领起,刻画初升的新月,烘托出一种清新轻柔的优美氛围。新月如佳人一抹淡淡的眉痕,悬挂柳梢之上。新月渐升,月色轻笼花丛,轻柔的月色象无力笼花,若有若无地穿流于花间,不断升腾仿佛分破了初罩大地的暮霭。三句充满新意地写出新月的独特韵致。对清新美妙的新月,生出团聚的祈望。接着,“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深深拜”三字,写出“团圆意”的殷切期望。但同赏者未归,词人不免顿生“相逢谁在香径”的怅惘,欣喜和祈望一瞬间蒙上了淡淡的哀愁,新月也染上凄清的色彩。由憧憬变为怅惘,不觉以离人之眼观月。纤纤新月好象尚未画好的美人蛾眉,想是月中嫦娥伤别离之故,借嫦娥之态托出“碧海青天夜夜心”的自伤孤独之情。

下片将笔一纵,大墨一挥“千古”振起,语意苍凉激楚。“千古盈亏休问”一语括尽月亮与人世来盈亏往复的变化规律。由此领悟到支配无限时间永恒规律的宇宙感,反观人世充满了生命短促,世事无常,兴亡盛衰不容人问的悲哀。“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用玉斧修月之事,表现出极为沉痛的回天无力复国无望的绝望和哀叹。“休问”、“慢磨玉斧”、“难补金镜”的决绝之语,表达一种极其绝痛、惶惑和悲哀的情感。涵括着一种融历史透视和宇宙透视为一体的时间忧患意识。 
  “故山夜永”,“夜永”托出残月黯淡之景,象征亡国之哀。漫漫长夜中,永久无尽地煎熬着亡国遗民的心灵。至此,已将词人的亡国哀伤写到极致。“试待他、窥户端正”,奇峰另起,见出沉郁顿挫之姿。“窥户端正”应上“团圆意”。故乡山河残破,设想他日月圆之时,“还老尽,桂花影。”桂花影,传说月中有桂树,这里指大地上的月光。月亮自是盈亏有恒,而大地山河不能恢复旧时清影,其执着缠绵地痛悼故国之情,千载之下,仍使人低徊不已。

蓦山溪·听雨
文/细雨微尘
时疏时密,织就千丝缕。唤起故园情,阵阵是、寂寥情绪。清秋时节,依旧作飘萧,湿断雁,绝寒蛩,没个安排处。
空阶点滴,窃窃如私语。萦耳不堪听,瘦尽了、天涯倦旅。恼人天气,不放小窗晴,一更更,一声声,不识离人苦。

兮兮试评:问好尘尘,这首蓦山溪,通过潇潇秋雨,勾起思乡情,表达了羁旅之人苦闷情绪。
对偶工整,布局合理,脉络清晰,用语雅致。
起拍,从形态上时疏时密、千丝缕来写雨。次拍,入情,雨天思乡,心情寂寥。接拍,点明时节清秋。
过片,从听觉上描写,滴空阶如私语。接拍,因为细雨如愁不堪听。煞尾,点明了离人苦。
题目是听雨,上片却是从视觉上描写,稍稍有点暇疵。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78

帖子

21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84
18#
发表于 2023-1-8 12:59:19 | 只看该作者
词研一期第二十二讲作业
李径22-清秋
一、 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蝶恋花
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翻译:
我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缕缕,望不尽的春日离愁,沮丧忧愁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碧绿的草色,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谁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情。
打算把放荡不羁的心情给灌醉,举杯高歌,勉强欢笑反而觉得毫无意味。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简析
  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 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结拍“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二、互评
蓦山溪
李径21-凝思
流云隐翠,细细凝香雾。九畹正殷殷,且临溪,参差三五。情依山谷,叠岭漫清姿,舒嫩萼,匀芳华,浅径灵芽吐。
冰清惠芷,不问谁知否?纵使置廊前,犹恰是,幽篁托素。锦苞约醉,烟雨锁重楼,蓬阁上,碧帘前,窈似仙娥舞。

清秋试解读:生长在小溪边的三五株兰花,白色的花朵像流动的白云隐藏在绿色的叶子中间,散发出细细的幽香。他的深情根植于山谷,崇山峻岭之中时常能看到他清冷高雅的丰姿,在小路边舒展着细嫩的花瓣和嫩叶。
兰花冰清玉洁生长在深谷,从来不问有没有人知道他。即使你把他移植到院子里面,他也好像是翠绿幽深的竹林里面身着白衣的仙女,在蓬阁上,碧帘前跳动着优美的舞姿。

试评:问好凝思。
词作第一意群“流云隐翠,细细凝香雾。”描写兰花的形态:流云隐翠,还有一层薄薄的香雾,兰花仙子美丽登场;
第二意群“九畹正殷殷,且临溪,参差三五。”描写兰花生长的地方,但是“九畹正殷殷”和“参差三五”意思是否矛盾?
第三意群“情依山谷,叠岭漫清姿,舒嫩萼,匀芳华,浅径灵芽吐。”进一步深化兰花对幽谷的感情。但是这一意群三个地点“山谷、叠岭、浅径”与第二意群“且临溪”造成视觉混乱,还有“漫”意思是“到处都是”其实兰花挺少的,“漫”字作者斟酌。
第四意群“冰清惠芷,不问谁知否?纵使置廊前,犹恰是,幽篁托素。”拓展,入情。兰花冰清玉洁生长在深谷,从来不问有没有人知道他。即使你把他移植到院子里面,他也好像是翠绿幽深的竹林里面身着白衣的仙女。“幽篁托素”这里应该是更形象的描述兰花的高洁,但是这四个字意思我没有理解。
第五意群“锦苞约醉,烟雨锁重楼,蓬阁上,碧帘前,窈似仙娥舞。”最后以景结。但是感觉这里不是写兰花。是对“幽篁托素”的具体描写吗?还请老师解答。
纵观此词:上片描写兰花的形态特征、生长地方,下片入情,感慨兰花不管生长在什么地方都端庄秀丽、洁身自好、陶冶人的情操。布局合理,立意清晰,语言温婉流畅,词味很浓。整体上片好于下片,下片意思没有拓开,兰花的高洁没有得到升华;个别用词有待斟酌。总之瑕不掩瑜,学习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3

帖子

56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8
17#
发表于 2023-1-8 09:54: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温婉 于 2023-1-8 09:55 编辑

词研一李径组第二十二讲作业
李径39-温婉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满庭芳·山抹微云
秦观〔宋代〕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译文:会稽山上,云朵淡淡的像是水墨画中轻抹上去的一般;越州城外,衰草连天,无穷无际。城门楼上的号角声,时断时续。在北归的客船上,与歌妓举杯共饮,聊以话别。回首多少男女间情事,此刻已化作缕缕烟云散失而去。眼前夕阳西下,万点寒鸦点缀着天空,一弯流水围绕着孤村。
悲伤之际又有柔情蜜意,心神恍惚下,解开腰间的系带,取下香囊。徒然赢得青楼中薄情的名声罢了。此一去,不知何时重逢?离别的泪水沾湿了衣襟与袖口。正是伤心悲情的时候,城已不见,万家灯火已起,天色已入黄昏。
这首《满庭芳》是秦观最杰出的词作之一。起拍开端“山抹微云,天连衰草”,雅俗共赏,只此一个对句,便足以流芳词史了。一
浅评:这首《满庭芳》是秦观最杰出的词作之一。起拍开端“山抹微云,天连衰草”,雅俗共赏,只此一个对句,便足以流芳词史了。
“画角”一句,点明具体时间。古代傍晚,城楼吹角,所以报时,正如姜白石所谓“渐黄昏,清角吹寒,都空城”,正写具体时间。“暂停”两句,点出赋别、饯送之本事。词笔至此,便有回首前尘、低回往事的三句,稍稍控提,微微唱叹。妙“烟霭纷纷”四字,虚实双关,前后相顾。“纷纷”之烟霭,直承“微云”,脉络清晰,是实写;而昨日前欢,此时却忆,则也正如烟云暮霭,分明如,而又迷茫怅惘,此乃虚写。

  接下来只将极目天涯的情怀,放眼前景色之间,又引出了那三句使千古读者叹为绝唱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于是这三句可参看元人马致远的名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天涯”,抓住典型意象,巧用画笔点染,非大手不能为也。少游写此,全神理,谓天色既暮,归禽思宿,却流水孤村,如此便将一身微官濩落,去国离群的游子之恨以“无言”之笔言说得淋漓尽致。词人此际心情十分痛苦,他不去刻画这一痛苦的心情,却将它写成了一种极美的境界,难怪令人称奇叫绝。

  下片中“青楼薄幸”亦值得玩味。此是用“杜郎俊赏”的典故:杜牧之,官满十年,弃而自便,一身轻净,亦万分感慨,不屑正笔稍涉宦郴字,只借“闲情”写下了那篇有名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其词意怨愤谑静。而后人不解,竟以小杜为“冶游子”。少游之感慨,又过乎牧之之感慨。

  结尾“高城望断”。“望断”这两个字,总收一笔,轻轻点破题旨,此前笔墨倍添神采。而灯火黄昏,正由山林微云的傍晚到“纷纷烟霭”的渐重渐晚再到满城灯火,一步一步,层次递进,井然不紊,而惜别停杯,流连难舍之意也就尽其中了。
这首词笔法高超还韵味深长,至情至性而境界超凡,非用心体味,不能得其妙也。后,秦观因此得名“山抹微云君”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蓦山溪》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蓦山溪·银杏树下
               李径27–巧笑倩兮
   天庭绣女,巧织玲珑扇。秋来缀飞柯,恰疑似、双双蝶恋。碧笼金帐,伫立送年年,沐春雨,栉霜风,岁月劳裁剪。
   萧郎鸾影 ,倚坐江云暖。题叶寄风流,最堪怜、靥文清浅。晴光好月,只道是寻常,叹无定,笑多情,拟把光阴挽。
简评:问好巧笑倩兮老师,这是首对银杏树描写来抒发自己情感的婉约之作。
上阙通过对银杏树形状,成长的白描,给人一种视觉的享受。
下阕进入情感,把一对情侣倚坐在树下的神态描写的淋漓尽致。
总结全篇,整首词用词清丽婉转,谋篇布局合理,只是尾拍稍显零乱,若稍微改一先,不失是一篇佳作,欣赏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3

帖子

9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81
16#
发表于 2023-1-8 03:40:46 | 只看该作者
一、蓦山溪·湖平春水
           周邦彦 〔宋代〕
湖平春水,菱荇萦船尾。空翠入衣襟,拊轻桹、游鱼惊避。晚来潮上,迤逦没沙痕,山四倚。云渐起。鸟度屏风里。
周郎逸兴,黄帽侵云水。落日媚沧洲,泛一棹、夷犹未已。玉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个甚,烟雾底。独爱莼羹美。

这首词写羁旅仕宦之愁。从词中流露的不再迷恋功名,而要回归自然的情绪,以及“夷犹”一语所表现出的在用舍行藏之间的犹豫、矛盾心态来看,应是中年以后的作品。
     周邦彦是钱塘人,钱塘的软糯甜美在他的词里面好像手工的豆沙汤圆,妥帖细腻——读来是朗朗 上口的浑然天成,探究起来又全都是工巧。这首《蓦山溪》讲一次春日郊游,读起来真的让人如同春风拂面,不饮而醉。
  细究起来,大概因为词牌押了仄尾,在“避”“倚”“里”的韵脚上,单韵母且齐口韵读起来气息绵密,扁平,在听觉上就好像丝绒的皱,水上的痕,绵绵荡远。
  上片描写黄昏里的船行。他说泛舟,你却不觉得水花四溅,好像每一棹都是温柔的。水藻和菱角“紫”绕着船尾,晚来的潮水,不急不缓仪态万千,“迤逦”没过沙滩,而远处的山也如美人一.般随意地摆了一个“倚”的姿势。
  所有的动词都经过仔细考量,烘托出一种似有似无的缠绵。“云渐起,鸟度屏风里”一句是转一景由远而近,情由实而虚。如同我们看电视的片头曲,空镜头摇过山水,而后由窗子里框人寻常百姓家。
  整个上片是周邦彦式的对于章法结构的推敲,看上片,像是走在曲院风荷,移步换景,却又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上片与下片之间,用“鸟度屏风”一句虚实交替,由自然的天地之美,转向人文的江南。
  下片写情,重用典,却因为融典故于情境之中,并不显得掉书袋。下片几乎可以说是无-字不用典,却因为精巧的安排,脱胎换骨,成为自己的博雅之句。
  说江南的风流,自然少不了音乐,在周邦彦的这首词里,周瑜不再是火烧赤壁的将领,而是“曲有误,周郎顾”的音乐家,黄帽青鞋,如同一般文人士子的打扮,持双桨泛舟夕阳,是十分的风流。
  有趣的是,周邦彦也可被称作“周郎”,他也曾经自比周郎--在《六幺令》里,周邦彦就写道“惆怅周郎已老,莫唱当时曲”。所以“周郎”一句,周邦彦一语双关,既用周瑜的典,也在照应自己这次的出游。“玉箫金管”出自李白的“木兰之世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在这里却是反用一-- -边是华丽的乐器,美艳的女子,一-边却是黄帽青鞋的朴素诗人,而隔开华美世俗与清淡自我的是诗人的人生追求——“烟雾底,独爱莼羹美”。

二、互评:
蓦山溪:忆梅
      一片天空
琼英姿态,更有冰肌骨。自带美凝香,好堪如、寿阳妙绝。梦中初醒,轻叹满庭空,风正拂,屋清寥,惟有心愁叠,
沉思昔日,月下梅情结。执手小园中,共欢言、疏香采撷。欣看嫩蕊,点缀俏枝头,添雅致,染衣裳,几许花前悦。
台灯评:上片从姿态、冰肌入笔,凝香,寿阳应是地名,梅花必盛。后渐入情,仿若梦醒,“清寥、心愁叠”;
下片忆昔,忆人,曾共欢言……等等。到结尾依然忆昔,题目也本是忆梅。
但觉下片后面流于继续忆,没有作些许感慨升华,或回扣而今。再回思上片起拍,写梅之美,反衬托后面愁叠及忆昔,。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5-25 19:08 , Processed in 0.11812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