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世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学院词研一期桃蹊组第二十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282

主题

791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690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2 21: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词研班第一期第二十讲桃蹊组01-过@作业

作业一
如梦令·点滴空阶疏雨
近代·王国维
点滴空阶疏雨。迢递严城更鼓。睡浅梦初成,又被东风吹去。
无据。无据。斜汉垂垂欲曙。
点滴空阶疏雨。迢递严城更鼓。睡浅梦初成,又被东风吹去。无据。无据。斜汉垂垂欲曙。
简译:
零星的雨点洒落在台阶上,传来远方城池上催更的鼓声。刚进入梦乡,却又被一阵寒风吹醒。梦刚开始就被这一阵风吹散。窗外天空中的银河已经低垂,天快亮了。
简析:  这首小词写一夜失眠的感受,较注重构思与技巧。它是《人间词甲稿》里的第一首,当是王国维的早期之作。

  古诗写失眠比较直率,像《关睢》的“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像《古诗十九首》的“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都是直接说出来的。词人写失眠就不大喜欢直说,如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不言失眠而失眠自见。王国维这首词,也采用了温庭筠那种委婉曲折的表现方法。

“点滴”的“空阶疏雨”和“迢递”的“严城更鼓”都不是足以影响人睡眠的声音。然而在寂静的春夜里,这两种若有节奏的声音一近一远互相应和,不免使睡不着的人更加心烦意乱,从而也就更加难以入睡。这两句是写景,但景中已触合有人的感受。

“睡浅梦初成,又被东风吹去”是说,好不容易才朦胧入梦了,可是一下子又从梦里惊醒。作者不直接说自己从梦中惊醒,而说梦被东风吹去。把抽象的、无形的梦说成似乎是有形的、可以被风吹动的东西,这又是一种故作曲折的技巧。“无据”,是“没有凭据”。这里所指的是“被东风吹去”的那个初成之梦,刚开始就结束了的梦。那么这是一个有关爱情的梦还是一个有关理想的梦。梦见的是“众中不惜搴帷问”的“天人”还是“摘得星辰顷满袖行”的“萦回岛屿”。诗人没有说,似乎也来不及去想。因为这时候窗外天空银河已经低垂,天很快就要亮了。

  这么短的一首小词,能用比较委婉曲折的表现手法,来写出彻夜失眼的感受,可见作者在构思与技巧上下了一番工夫。但若论感情的分量,则显然不如《乙稿》中同样写彻夜失眠的那一首“恨来迟,防醒易。梦里惊疑,何况服时际”(《苏幕遮·倦凭栏》)。当然,《苏幕透》是一首悼亡词。作者在经受了生离死别的巨大打击之后彻夜悲恸以至恍惚迷离,那种感情并不需要任何巧妙的修辞技巧。

  构思安排,只耍直接说出来就足以深深地感动读者了。另外“梦境无凭而梦亦难成”的这种构思其实也不是王国维的创造,它来自宋徽宗(燕山亭)词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正如一些学者曾指出过的,王国维有时喜欢套用或改造前人的句子。对于套用和改造的效果,我们当然要看具体的作品。但就这种做法来说,则显然也是一种对技巧和文采的刻意追求。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王国维论词虽然尚五代北宋词的“天工”,但他在自己的创作中却并不排斥,有时还在刻意追求“人巧”。

作业二:


月光曲
一寸清幽,墙头独秀,探头谁与同契。粉红淡点银妆,疏影回眸琼月。寒风料峭,但见那、新枝频发,伴雪舞、不输芳华,共赴岁寒时节。
断桥边、好友集结。消永夜、小炉火彻。芦花暗恋东君,故地重游仙阙。闻香归去,单是那、漫天杨屑,密密织、似水如烟,相看白堤春雪。

简译:
孤独的梅花绽放在墙角,有一枝伸出了墙头。月光洒在红梅上给她穿上银色的衣服。寒风料峭,雪花飞舞,梅花发了新枝与雪花来一场约会。
在西湖断桥边,约三五好友故地重游,围炉夜话,把酒到天亮。

过试评月光师的这首东风第一枝,按照词牌要求应当是咏物词,但是没有题目,看了几遍觉得是首咏梅词。格律也没问题。

首拍(一寸清幽,墙头独秀,探头与谁同契)景起,交代地点与梅花清幽之姿与孤傲高洁之品格,按要求四字须对仗吧,月光师没做到,还有就是跟在后面的一句探头谁与同契个人感觉是败笔,与独秀有违和感不说入情过早了。(墙头,探头。是不是有点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意在里面了。)
接着(粉红淡点银妆,疏影回眸琼月)这上句是说红色梅花披上银妆,联系下句的回眸琼月,应该是之月光照在梅花上。
接下来再看下一拍哈(寒风料峭,但见那、新枝频发,伴雪舞,不输芳华,共赴岁寒时节)
这几句还是写梅花在寒风中开放与雪共舞,最后两句应该是说梅与雪共赴岁寒吧。但是有一处(新枝频发,伴雪舞)与前面一句有冲突了,(疏影回眸琼月),频发的频字须斟酌。
过片(断桥边、好友集结。消永夜、小炉火彻。)描写作者与好友在断桥边围炉夜话的情景。在这寒冷飘雪的夜里在断桥边围着火炉喝酒确实有点浪漫哈。
下一拍的(芦花暗恋东君,故地重游仙阕)这里的芦花作者是想借来比喻雪么。芦花出现的有点突兀与整体有违和感。联系后面的句子看(单是那、漫天杨屑)杨屑是想用谢道韫咏絮比喻雪花么,还是为了平仄呢。又不是雪花。因为结尾(相看白堤春雪)个人感觉上下片地点跨度太大过片处没有链接词出现。以上都是个人愚见哈,如有不妥之处还请月光师海涵,也可以小窗交流指正。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5-5 08:57 , Processed in 0.11105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