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世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学院词研一期李径组第十六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0

主题

683

帖子

276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60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2 12: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袁守一 于 2022-11-12 12:35 编辑

古典学院词研一期第十六讲作业
李径15-袁守一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满庭芳•水抱孤城》
文/王国维
水抱孤城,云开远戍,垂柳点点栖鸦。晚潮初落,残日漾平沙。白鸟悠悠自去,汀洲外、无限蒹葭。西风起,飞花如雪,冉冉去帆斜。
天涯、还忆旧,香尘随马,明月窥车。渐秋风镜里,暗换年华。纵使长条无恙,重来处、攀折堪嗟。人何许,朱楼一角,寂寞倚残霞。

译文
流水环绕着孤城,远方天空中的云已经散开,柳树上有几只乌鸦在栖息。当晚潮退去的时候,江边沙滩上留下起伏的波纹,夕阳照在上边,好像照在水波上一样。不知从哪里惊起的白鸟从容地飞走,汀洲有无边无际的芦苇,正是水鸟们的栖身之所。西风吹过,芦花飞舞着。远处一叶扁舟冉冉而去,白帆越来越小,直到消逝在视线内。
现在身处远方,回忆过去。当年的元宵时多么热闹,少女马车,明月当空。时过境迁,年华不在。当年桓温感叹自己种的柳树早已成材,而人却老去。如今我也有这样的感触,人在何方,不过是上高楼,倚靠着栏杆看着夕阳落下,只剩下寂寞的我。

赏析
这首长调上片写景宁静闲适,颇有“无我之境”的味道;下片回想少年意兴引入羁旅秋风的悲伤心结尾倚栏人形象回应了前边的写景,可知前边景色皆倚栏人所见。从而引导读者返回去品味上片的写景,发现原来上片也不是单纯的“无我之境”,它已经在宁静淡远的景色之中隐藏了许多悲哀和无奈。
住远方天空的浮云已经散去,柳树上栖息着三三两两的乌鸦。这三组景物分别可以让人联想到故乡,对远方征人的期盼和对安居无忧的向往。因此,它们看起来闲适,实际上却是引发游子羁旅之愁的起源。“晚潮初落,残日漾平沙”通过一个“漾”给了这幅静谧安祥的图画增添了一种动态。
白鸟悠悠自去,汀州外,无限蒹葭”是镜头的转动,水鸟和无边无际的芦苇也承启了下面一句。“西风起,飞花如雪”这里的飞花,显然不是春天的柳絮而是上一句的芦花,正是这芦花给整个画面染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在这遥远朦胧的水面上“冉冉”的“去帆”那就是作者对自己遥远、朦胧的记忆中某些往事的回忆。
下片开的“天涯,还忆旧”就很自然地把描写重点从景转向于情了。“香尘随马,明月窥车”是忆旧,写的是当年元宵夜游的意兴。这一句明显是化用唐人苏味道的两句诗“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无论当年有多么欢乐,可是到了“渐秋风镜里,暗换年华”的时候,人的意兴也就随之起了很大弯化,“纵使长条无恙,重来处,攀折堪嗟”就是说的这种变化。
朱楼一角,寂寞倚残霞”,就是通过一个倚朱楼而望暮霞的孤独身影十分含蓄地写出了一种往事如烟,良辰不再的悲秋情绪。“人何许”人就在那悲秋的高楼上极目远望,他已经与这寂寞景色融入到一个画面了。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望海潮》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望海潮•病中抒怀》
李径01/闲坐门前
晓天微素,楼群静默,临窗远眺无言。阶柳叶疏,空庭径寂,微光几点孤残。披袄以驱寒。偶尔喘声起,经久难阑。染疾旬余,终日劳累少成眠。
人生谁不贪欢。奈青衫黯旧,白发争喧。清梦未央,身羸已负,一腔热血云烟。心老有谁怜。纵然千千结,怎奈无缘。莫若浮生一日,醉饮效前贤。

读解:
“晓天微素,楼群静默,临窗远眺无言。”首句交待:时间是早晨,地点是楼上,人物动作是默眺。四字句对偶工整。
“阶柳叶疏,空庭径寂,微光几点孤残。”近景柳疏径寂光残,萧条之景。
“披袄以驱寒。”天寒人亦寒,但前面两句景没有体现寒意,可加入风霜之景。
“偶尔喘声起,经久难阑。”写病态,是风寒束肺证。
“染疾旬余,终日劳累少成眠。”写病之长,眠之少。没有说明心情如何,只是白描病态。
“人生谁不贪欢。”换头发感叹,以呼应上片之病。欢字可酌,换成“安”字更协,取安康之意。生病与欢并不是对立关系。人生病时最希望的是健康舒适。欢乐,病中亦可为之。
“奈青衫黯旧,白发争喧。”写年世己高。
“清梦未央,身羸已负,一腔热血云烟。”虽有梦而身不遂,直成虚幻。
“心老有谁怜。”接上句争胜之心己失,自怨也。
“纵然千千结,怎奈无缘。”自弃也。
“莫若浮生一日,醉饮效前贤。”放弃也。
全词格律正确,对偶工整。但立意消极,虽病但可调。虽无大成,亦可安守。上片景与病况、下片情呼应不强。景是孤寂,情是无奈。一家之言,请补刀老师爷正。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5-8 12:11 , Processed in 0.10909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