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世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一期桃蹊组第十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429

主题

656

帖子

345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54
17#
发表于 2022-9-8 10:08: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心无悔 于 2022-9-8 21:25 编辑

词研第十讲作业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桃蹊02-心无悔
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
宋 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译文:
两鬓已经稀疏病后又添白发了,卧在床榻上看着残月照在窗纱上。将豆蔻煎成沸腾的汤水,不用强打精神分茶而食。
靠在枕上读书是多么闲适,门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整日陪伴着我,只有那深沉含蓄的木犀花
简析:
“病起”,说明曾经长期卧床不起,此刻已能下床活动了。“萧萧”是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卧看”,是因为大病初起,身子乏力,同时也说明作者心情闲散,漫不经心,两字极为传神。“上”字说明此乃初升之月,则此残月当为下弦月,此时入夜还浅。“豆蔻”为植物名,种子有香气,可入药,性辛温,能去寒湿。“熟水”是宋人常用饮料。“豆蔻”为植物名,种子有香气,可入药,性辛温,能去寒湿。“熟水”是宋人常用饮料。
“莫分茶”即不饮茶,茶性凉,与豆蔻性正相反,故忌之。下片写白日消闲情事。观书、散诗、赏景,确实是大病初起的人消磨时光的最好办法。“闲处好”一是说这样看书只能闲暇无事才能如此;一是说闲时也只能看点闲书,看时也很随便,消遣而已。“木犀”即桂花,点出时间。本来是自己终日看花,却说花终日“向人”,把木犀写得非常多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木犀的喜爱,见出她终日都把它观赏。“酝藉”,写桂花温雅清淡的风度。“酝藉”一词,常用来形容学问渊深、胸怀宽博、待人宽厚的人中表率,此词格调轻快,心境怡然自得,与同时其他作品很不相同。通篇全用白描,语言朴素自然,情味深长。

二、互评:二:八声甘州·秋日访友
/凝嫣
又村中故友具鸡豚,邀我至他家。恰艳阳当照,鸟鸣绿树,水着晴纱。转眼相将篱畔,望里不禁嗟。迎客依然有,朵朵黄花。
犹是开筵场圃,殷勤唯把酒,笑话桑麻。忆曾经播谷,户户老牛车。叹如今、耕田机械,宝马开、竟道不豪奢。菊香醉、更粮香醉,脸泛红霞。
问好同学:我站在自己角度去理解你的词作,理解肯定有出入理解错的地方见谅哈
译文:村里的好友家邀请宾客,邀请我去他家。正好艳阳高照,鸟鸣树绿,水面都着上晴纱。转眼做伴来到篱笆旁边,禁不住感叹,迎客依然是朵朵黄花。由此摆设酒席的场地,热情拿着酒杯招待,笑着拉着家长。回忆曾经户户都有老牛拉车,自己播种。叹如今耕地是机器,开车是宝马,竟然还说不够豪华。菊花香惹人醉,粮食香更惹人醉,脸上泛着红霞。
简评:感觉同学用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律《过故人庄》隐括而成的。只是上片首句一字领又用的不太恰当,又说明不只是一次吧?这么大场面请客不能总是请吧?晴纱不知道是不是笔误,轻纱。下片还不错就是结拍和上一拍连接不太好,更粮香醉,粮香是不是想表达酒的意思?其他还好!个见哈理解错的地方见谅!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05

帖子

110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01
16#
发表于 2022-9-7 21:42:33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一期第十讲作业:
桃蹊组40—天空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凤凰台上忆吹箫
 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
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评注
①金猊:涂金的狮形香炉。
②宝奁:贵重的镜匣。
③武陵:地名。作者借指丈夫所去的地方。
④凝眸:注视。

【评解】
这首词真实地抒写了离愁别恨。上片写临别时的心情。下片想象别后情景。人去难留,爱而不见,愁思满怀无人领会。
词中表达感情绵密细致,抒写离情宛转曲折。用语清新流畅,舒卷自如。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集评】
张祖望《古今词论引》:“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痴语也。如巧匠运斤,毫无痕迹。
李攀龙《草堂诗余隽》:写其一腔临别心神,新瘦新愁,真如秦女楼头,声声有和鸣之奏。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懒说出妙。瘦为甚的?千万遍痛甚?又云:清风朗月,陡化为楚雨巫云;阿阁洞房,立变为离亭别墅,至文也。
杨慎《词品》:“欲说还休”与“怕伤郎又还休道”同意。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新来瘦”三语,婉转曲折,煞是妙绝。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述别情,哀伤殊甚。起三句,言朝起之懒。“任宝奁”
句,言朝起之迟。“生怕”二句,点明离别之苦,疏通上文;“欲说还休”,含凄无限。
“新来瘦”三句,申言别苦。较病酒悲秋为尤苦。换头,叹人去难留。“念武陵”四句,叹人去楼空,言水念人,情意极厚。末句,补足上文,余韵更隽永。
这首词概作于词人婚后不久,赵明诚离家远游之际,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深情思念。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 ”,为对偶给人以冷漠凄清的感觉。金猊,指狻猊(狮子)形铜香炉 。“被翻红浪”,语本柳永《凤栖梧》:“鸳鸯绣被翻红浪。”说的是锦被胡乱地摊在床上,在晨曦的映照下,波纹起伏,恍似卷起层层红色的波浪。金炉香冷,反映了词人在特定心情下的感受;锦被乱陈,是她无心折叠所致。“起来慵自梳头”,则全写人物的情绪和神态。这三句工炼沉稳,在舒徐的音节中寄寓着作者低沉掩抑的情绪。到了“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则又微微振起,恰到好处地反映了词人情绪流程中的波澜。然而她内心深处的离愁还未显露,给人的印象只是慵怠或娇慵。慵者,懒也。炉中香消烟冷,无心再焚,一慵也;床上锦被乱陈,无心折叠,二慵也;髻鬟蓬松,无心梳理 ,三慵也;宝镜尘满,无心拂拭,四慵也;而日上三竿 ,犹然未觉光阴催人 ,五慵也。慵而一“任”,则其慵态已达极点。词人为何大写“慵”字,目的仍在写愁。这个“慵”字是“词眼 ”,使读者从人物的慵态中感到她内心深处有个愁在。
“生怕离怀别苦 ”,开始切题,可是紧接着,作者又一笔宕开,“多少事,欲说还休”,万种愁情,一腔哀怨 ,本待在丈夫面前尽情倾吐,可是话到嘴边,又吞咽下去。词情又多了一层波折,愁苦又加重了一层。因为许多令人不快的事儿,告诉丈夫只有给他带来烦恼。因此她宁可把痛苦埋藏心底,自己折磨自己,也不愿在丈夫面前表露,真可谓用心良苦,痴情一片,难怪她会“慵怠无力”而复“容颜消瘦”了。“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她先从人生的广义概括致瘦的原因:有人是因“日日花前常病酒,有人是因“万里悲秋常作客,而自己却是因为伤离惜别这种不足与旁人道的缘由。
从“悲秋”到“休休 ”,是大幅度的跳跃。词人一下子从别前跳到别后,略去话别的缠绵和饯行的伤感,笔法极为精炼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多么深情的语言!《阳关》,即《阳关曲》。离歌唱了千千遍 ,终是难留,惜别之情,跃然纸上。“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把双方别后相思的感情作了极其精确的概括。武陵人,用刘晨、阮肇典故,借指心爱之人。秦楼,一称凤楼、凤台。相传春秋时有个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 ,筑凤台以居,一夕吹箫引凤,夫妇乘凤而去。
李清照化此典,既写她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也写赵明诚对其妆楼的凝望,丰富而又深刻。同时后一个典故,还暗合调名,照应题意。
下片后半段用顶真格,使各句之间衔接紧凑,而语言节奏也相应地加快,感情的激烈程度也随之增强,使词中所写的“离怀别苦”达到了高潮 。“惟有楼前流水”句中的“楼前 ”,是衔接上句的“秦楼”,“凝眸处 ”是紧接上句的“凝眸 ”。把它们连起来吟诵,便有一种自然的旋律推动吟诵的速度,而哀音促节便在不知不觉中搏动人们的心弦。古代写倚楼怀人的不乏佳作,却没有如李清照写得这样痴情的。她心中的“武陵人”越去越远了,人影消失在迷濛的雾霭之中,她一个人被留在“秦楼 ”,呆呆地倚楼凝望。她那盼望的心情,无可与语;她那凝望的眼神 ,无人理解。
唯有楼前流水,映出她终日倚楼的身影,印下她钟情凝望的眼神。流水无知无情,怎会记住她终日凝眸的情态,这真是痴人痴语啊。词笔至此,主题似已完成了 ,而结尾三句又使情思荡漾无边,留有不尽意味。
凝眸处,怎么会又添一段新愁呢?自从得知赵明诚出游的消息,她就产生了“新愁 ”,此为一段;明诚走后,洞房空设,佳人独坐,此又是“新愁”一段。从今而后,山高路远,枉自凝眸,其愁将与日俱增,愈发无从排遣了。
这首词虽用了两个典故,但总体上未脱清照“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的格调。层层深入地渲染了离愁别念,以“慵”点染 ,“瘦”形容,“念”深化,“痴”烘托,逐步写出不断加深的离愁别苦,感人至深。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八声甘州》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八声甘州  赏 秋
词/云悠
望滹沱凝碧镜如磨,照影水云悠。正荷擎金盏,芦摇青扇,树劲苍虬。似此风光好处,缭乱是双眸。况值秋阳盛,熟了田畴。
常道登高临远,易横生乱绪,游子乡愁。幸儿休长假,不费苦思谋。算他乡也应有寄,约几回、网络解情柔。犹知我,此时无虑,得赏新秋。
【天空互评】问好云悠!这是一篇赏秋之作。上片写了滹沱碧水,荷擎金盏,树劲苍虬,秋盛,田畴。下片写了登高望远,游子乡愁,赏新秋。主旨不太清晰,是赏秋还是乡愁?脉络上下片不太流畅,跳跃有点大,给人有突兀的感觉。起拍望字领起一个七言句和一个五言句,滹沱河清澈如镜,云影相映,境面开阔。立体画面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二拍正字领三个四言句,这三个四言句我们要求对偶或者流水,在滹沱河面我们可以看到荷擎金盏、芦摇青扇,但是树劲苍虬在这里却不切。显然远离了前面整体画面。三拍缭乱是双眸。此句不通,可以缭乱对双眸。歇拍没有振起。脱离了前面的铺垫。换头登高望远,写乡愁,完全偏离主旨。幸儿休长假,不费苦思谋。这两句在这里我实在是没有看出没有什么意义。由于换头跑偏主题,算他乡也应有寄,约几回、网络解情柔。也偏离主题。煞尾犹知我,此时无虑,得赏新秋。有点直白。以上是我个人观点,说得不对的地方,敬请云悠和补刀老师见谅!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3

帖子

123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30
15#
发表于 2022-9-7 17:17:49 | 只看该作者
词研第十讲作业
桃蹊20-风与雪
《谢池春》
宋.陆游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注释:
虏: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蔑视的称呼
狼烟:烽火。
戍:守边的意思。
儒冠:儒生冠帽,后来指儒生。
流年:流逝的岁月,年华。
分析: 这首词上片怀旧,慷慨悲壮;下片写今,沉痛深婉。作者强烈的爱国感情在字里行间充分地流露出来,感人至深。


互评:
八声甘州 悼红
文竹
对假言满纸说荒唐,谁解恸心沤。忆巍峨崇阁,牌坊耀祖,荫户朱楼。
是处环题柳翠,泻玉沁芳流。更有杏花望,香稻盈收。
不料无常世事,恍荣华一梦,梦醒成囚。惜潇湘饮恨,枉自付情柔。
念曹公、十年萦绕,假与真、掾笔著雠仇。红楼叹、千红一窟,万艳同愁。
因这段时间忙,只简单说说:
首句从"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而来,但假言与荒唐意思背离了点,曹雪芹写红楼事,只道荒唐,并非假言。
荫户,一般是权贵人家所控制的佃农、杂伇人等,与朱楼不太沾边。
歇拍“泻"领字,很快地流的意思,后面又有“沁”、“流″又是动词。
一梦、一窟,重字。
雠为“仇”的异体字。
煞笔千红一窟,万艳等可以再斟酌一下。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2

帖子

50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6
14#
发表于 2022-9-7 15:09:41 | 只看该作者
第十讲作业
桃蹊27-山谷幽兰
1.        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张炎 〔宋代〕
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

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
翻译:记得玉关踏雪清游的事,寒气穿透貂裘。顺着荒枯的树林古道前行,黄河边饮马休息,这时内心的情绪像悠悠河水一样。北游像一场梦,梦醒依然在江南漂流,老泪纵横洒西洲。想借秋叶题诗句,可是却连一个字都写不上去,上面满满的都是愁。

载取一船的白云归去,试问谁留下楚佩,弄影中州?折一支芦花赠送远方的故友,却是零落了一身的寒秋。向平常野桥流水走去,待招来的不是旧日熟悉的沙鸥。空怀着无限的情感,在斜阳处,我却害怕登楼。
简析:从回忆开始,渐渐引入自己的情绪,先悲后壮,先友情后国恨,贯穿始终。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八声甘州》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八声甘州·寄友
桃蹊37-小小草

正青黄斑驳染清秋,霁雨洗晴空。望浮云叆叇,夕霞散漫,隐隐孤峰。一阵蝉声凄切,敛绪觅无踪。几度分携处,独立迎风。
忍顾西园边隅,问盆中黄菊,何故疏慵。记当初亲种,曾许拟春丛。却年年、枝疏香冷,蝶难来、憔悴倚篱东。沉思久、任如何遣,未减伤浓。
小小草你好,水平有限,不当之处请见谅。第一句黄斑驳染清秋表达秋的颜色,,第一句一个青一个清,尽量避免。第二三句,霁雨洗晴空。望浮云叆叇,霁雨/晴空,用一“洗”是否恰当。另外雨过云散,而“叆叇”意作云貌盛,是否有歧义。上片的第三拍转的有些急。前二拍意境开阔,而第三拍突然转入一极细小点。前后的衔接感觉过于跳脱。下片曾许拟春丛。却年年、枝疏香冷,蝶难来,借黄巢 《题菊花》而来,不错。上片敛绪下片沉思意思重了,领字正确,上片韵字一个峰一个风,同一声母,尽量避免。整首词立意明确,脉络清楚。学习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01

帖子

18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00
13#
发表于 2022-9-7 12:20: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云悠悠 于 2022-9-7 12:25 编辑

古典词研一期桃蹊组第十讲云悠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八声甘州》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八声甘州 竹西怀古
宋 · 赵希迈

寒云飞万里,一番秋、一番搅离怀。向隋堤跃马,前时柳色,今度蒿莱。锦缆残香在否,枉被白鸥猜。
千古扬州梦,一觉庭槐。
歌吹竹西难问,拚菊边醉著,吟寄天涯。任红楼踪迹,茅屋染苍苔。
几伤心、桥东片月,趁夜潮、流恨入秦淮。潮回处,引西风恨,又渡江来。
赵希迈,字端行,(一作瑞行)号西里,永嘉人。约公元一二四o年前后在世,即宋理宗嘉熙末前后在世。能词,作有西里稿。
注释:隋堤: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修的河堤。
锦缆:精美的缆绳。
简析:寒云引出时间,秋来秋愁。骑马过隋堤,看到从前的杨柳处,现在已是野草丛生。缆绳还如从前一样精美么?白白的让白鸥猜测。千年的扬州,就像是一场美梦。
在竹西听着吹奏的歌曲似在询问,为什么在菊边拼醉,对天涯寄托吟诵。看曾经的红楼繁华地,如今只剩染着苍苔的茅草屋。几许伤感的情怀像桥东的月亮,趁着夜晚的潮水流入了秦淮河内。潮回的地方,引着西风的愁恨,又渡江而来。
这首词是隋堤上怀古悼今,由现在的颓然场景,联想到从前繁华,千年一梦而已。
疑问处,歌吹竹西--吟寄天涯,这几句有点捋不清,请补评老师解疑。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八声甘州》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八声甘州  故地重游
桃蹊07-云儿依旧
沐夕风脉脉又重游,江水映云天。看波光潋滟,渔歌唱晚,鸥影翩然。未晓花开几度,碧浪拥红莲。亭畔依依柳,恋侣凭肩。
览尽忆中萦处,叹人非物是,难觅前缘。问当初年少,笑影落谁边。剩些些、眉间旧忆。独思量、寸寸乱心澜。凭栏望、渐朦胧夜,如梦如烟。

云悠简评:沐浴着晚风,旧地重游。眼中所见都是美景。花开花落不知多少年了,如今是依然那么美。
下阕回忆,曾经的美好,如今已物是人非。当年少年的笑影现在在哪里,只留下片片回忆在眉间心上。凭栏望,天黑了,一切如梦如烟。
这首词以乐景引愁情。由实转虚,脉络清晰,技法娴熟。只是“恋”“萦”字感觉不好,“年少”不准确,下句笑影,实指,年少就太宽泛了,少年可以。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78

帖子

263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635
12#
发表于 2022-9-7 11:52:23 | 只看该作者
桃蹊32-秋叶
古典词研一期第十讲作业

第一题,古词分析

凤归云·向深秋
柳永 〔宋代〕
向深秋,雨馀爽气肃西郊。陌上夜阑,襟袖起凉飙。天末残星,流电未灭,闪闪隔林梢。又是晓鸡声断,阳乌光动,渐分山路迢迢。
驱驱行役,苒苒光阴,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毕竟成何事,漫相高。抛掷云泉,狎玩尘土,壮节等闲消。幸有五湖烟浪,一船风月,会须归去老渔樵。

解读,⾯对深秋时节,⾬后的西郊凉爽肃杀。⼩路上⿊夜将尽,⾐袖⽣起阵阵凉风。天的尽头星星将落,闪电在树梢那边不停闪动。⼜是拂晓鸡鸣声起时,明亮的阳光开始升动,遥远的⼭路渐渐明晰。奔⾛⾟劳的⾏役,渐进流失的光阴,只是为那不⾜挂齿的蝇头利禄,微不⾜道的蜗⾓功名,到头来⼀事⽆成,徒然相争胜。抛掷云⼭泉⽯的归隐,戏弄于尘世,将壮烈的节操轻易消亡。幸好可像范蠡携西施⼀样,在似云涛的烟浪⾥,驾乘满载风情的扁⾈泛游五湖,是已到应当归去终⽼隐居的时候了。

解析
词上片写景如画,由总到分,由远到近,层次分明,将夜景写得可感可触。 感情较为悠游不迫,笔调较为舒徐从容,内容多为描述;下片由行役引发感慨,“驱驱”六句为奔走利禄者画像,亦含有作者的自赎。“抛却”三句为奔走利禄者作惊醒语,劝其莫要为功名利禄而轻掷美妙年华。“幸有”三句谓惟有隐者才志趣高雅。由此也充分体现了柳永其人性情率真的特点和柳词的价值与意义。

第二题
《八声甘州》观杭州岳飞父子墓有怀
风与雪
看古藤挂壁影高低,庭树缀红稠。遍忠良坟冢,奸臣跪像,黛色朱楼。是处竹风袅袅,雀鸟亦啾啾。夕照催心绪,世事浮沤。
铁马踏残塞草,几气吞胡虏,无缺金瓯。叹金牌屡至,有志却难酬。想当时、风波亭下,日月遮、寒气咽江流。遗踪在、抚今感昔,不是闲愁。

秋叶妄言
问好雪师,词格律无误,条理清晰,上片,兴起,从景物描写介绍了英雄墓。三个四字句前二对偶处理,下片通过对英雄过往世事,让读者又熟悉一遍。结拍转到现在,哀婉叹息。这样的题材挺难写的,为你点赞。
鸡蛋里挑骨头,说说我读的感觉,起拍兴起不错,由景切入,第二意群,遍 忠良坟冢,奸臣跪像,黛色朱楼。个人觉得遍领字不太合适,不如用,有,或其他更合适的领。朱楼也可以再酌。还有,竹风袅袅,雀鸟亦啾啾,是否从其他描写会更合适呢。准备过片的世事浮沤,个人觉得放在结更合适点。只是个见哈,说错了别怪。下片的无缺金瓯也许是所愿吧,奋勇杀敌,保金瓯无缺。说的不对的望老师谅解。请补刀老师修正。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0

帖子

9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12
11#
发表于 2022-9-7 11:47:38 | 只看该作者
词研一期第十讲作业
桃蹊38-无言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答: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宋代〕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翻译:月亮从云缝里钻出来,使人间万物都向披上了一层金波,好比那刚磨亮的铜镜飞上了夜空。我举起酒杯问嫦娥:白发越来越多,欺负我拿它没有办法。我想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还要砍去月中树影摇曳的桂树,因为有人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
简析:这首词借助神话故事,引发奇思妙想,通过描写自己与嫦娥的对话,强烈地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全词想象丰富,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盾结合起来,体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感觉这首词就像李贺的《苦昼短》一样,把神话故事和现实理想结合的活灵活现。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八声甘州》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八声甘州》重游怀旧
文/追梦
记烟花三月下扬州,风细柳丝翩。有远山叠翠,清溪麟照,荷韵娟娟。绣带鲜衣轻笑,相遇在桥边。无奈匆匆里,一去萦牵。
今日重来故地,看芦花片片,愁沁眉弯。叹旧桥仍在,无处觅君颜。念昔时,临风玉树,赠锦书,读罢几心欢。空怀恋,又斜阳外,唳雁声残。
问好追梦学友:
解释:记得在烟花三月去扬州,风微微吹着柳丝翩然起舞。远处翠色漫山遍野,近处清澈的溪水荡漾着粼粼波光,荷花正摇着娟秀的身姿。你身着华美的服饰和我相遇在桥边,相顾一笑。可惜相见匆匆,分开后一直魂牵梦萦。今天重新来到这个地方,看到芦花随风飞舞,愁上眉梢。感叹这桥还在,却再也找不到你了。原来的你玉树临风,赠我锦书,读后高兴了好久。如今在这夕阳里,徒留怀念,听着大雁凄厉叫声越来越远。简析,作者上片描写春季游扬州看到的美好景色及相遇时的欢乐,下片描写两人昔日情谊及故地重游人不见的惆怅之情。
简评:记烟花三月下扬州,风细柳丝翩。“记”用得好,一个字直接点明了是回忆,感觉下句有点接不住,“风细、柳丝”都是其他地方可以见到的寻常景物,“翩”如果是点明心情,还是不错的。“有远山叠翠,清溪麟照,荷韵娟娟。”从远山描写到近处清溪,又落到具体的荷花上,景物描写由远及近、层次分明,这里溪有点小,“麟照”是想形容溪水流动像闪闪发光的鳞片吗?感觉有点别扭。这里的景物描写也是可以放到很多地方去都行,非扬州独有,没写出扬州景色独有的特色。“绣带鲜衣轻笑,相遇在桥边。无奈匆匆里,一去萦牵。”,给我的感觉像是遇到一个翩翩少年,一见钟情了,回去朝思夜想,魂牵梦萦。咋不要个电话啊,加微信,后面就不至于费劲看锦书了,嘿嘿。“今日重来故地,看芦花片片,愁沁眉弯。”有歇拍的一去萦牵,过渡到今日重来故地,过渡的很自然,上片全是昔日,下片写现在,这里不仅有今昔变化,还有季节变化,“三月-春”--“芦花-秋”。“叹旧桥仍在,无处觅君颜。”,随意组合一下“今日重来故地,叹桥横芦白,不见君颜”,是想说两段意群表达的思想不够丰富,可以省下一段。“念昔时,临风玉树,赠锦书,读罢几心欢。”又是昔日情景描写,临风玉树和袖带鲜衣都是写外貌,这里可以加上其他品质。锦书--情书?--几心欢,感觉对往昔情谊描写的单薄了点,可以从精神层面深入挖掘一下。“空怀恋,又斜阳外,唳雁声残。”拉回到现在,景结得不错。追梦学友今昔对比运用的很熟练,领字也用的很好,学习了,其他说的不对的地方请海涵哈。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9

帖子

2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2
10#
发表于 2022-9-7 10:32:04 | 只看该作者
桃蹊39-玄汐  第十讲作业
一、解析古人之作:
鹧鸪天·桂花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译文:此花浅黄而清幽,形貌温顺又娇羞。性情萧疏远离尘世,它的浓香却久久存留。无须用浅绿或大红的色相去招摇炫弄,它本来就是花中的第一流。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迟开的菊花感到害羞。在装有华丽护栏的花园里,它在中秋的应时花木中无双无俦。大诗人屈原啊,可真叫无情无义,在写到诸多花木的《离骚》里,为何桂花不被收?
鹧鸪天·桂花》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咏物词。此词盛赞桂花,以群花作衬,以梅花作比,展开三层议论,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桂花的由衷赞美。全词自始至终都像是为桂花鸣不平,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的幽怨之情,风格独特,笔法巧妙,以议论入词,托物抒怀
二、互评
八声甘州 夜坐有思
/小步
怅西风卷叶又秋深,薄衣暗生凉。对疏桐萧索,残红委地,满腹愁肠。欲写家书犹未,执笔泪成行。独夜谁怜我,灯影昏黄。
回首当年意气,正音容焕发,脚步流香。叹光阴过隙,转眼鬓添霜。更经年,囊中羞涩,苦循循,世态总无常。倾杯问,悬空冷月,何日家乡。
玄汐:问好小步,小步这阙词是思乡之作,由当景生发:西风卷着落叶不觉又是深秋时节,微薄的衣衫透着丝丝凉意,对着萧索的梧桐,(残红一地),满腹愁肠,欲提笔家书却未语泪先流,在这孤独的夜里,谁会可怜我呢,唯有我独自对着昏黄的灯影。想起当年正是意气风发时刻,奈何时光匆匆,转眼鬓角已现白丝些许,更奈何常年,囊肿羞涩,无功名可就,只怪世事无常,唯举杯问月,何时才能回到家乡。
     上片:首句领字一个“怅定下了整首色调,起句西风卷叶又秋深,“又”叠加了情感,在怅的感情上又上了一个台阶,用的不错;上片的物象的选取(西风,薄衣,梧桐,残红)大多是很贴合的,唯独残红有些跳跃,残红一般用在暮春时节,如果用在深秋,就会有争议了,最好是不用。前两个意群对景的铺垫基本上算是成功的,除了残红,其他都很不错,再引出家书,点出了整首词的中心思想;“独夜谁怜我,灯影昏黄。”这里一个问句,处理的也是很好的,感情上进一步得到了升华。整个上片从句子衔接和感情处理上都是非常棒的。
下片:过片处,首句“回首”拉回到回忆,这里衔接上片也处理的不错,对青春的一个回忆,看“意气风发,音容焕发,脚步流香”看得出,小步还是非常自恋的哈,嘻嘻!后面紧接着感叹当下的不易及鬓生白发,这里的今昔对比也很不错。最喜煞尾,执杯问月,何日才是我归乡之日啊,多么苍凉的画面,给读者留白了...
    整首词意脉流畅,选景铺排合理,煞尾升华的非常好,瑕不掩瑜。
很遗憾,小步同学由于生活原因,退出了词研,为此感到惋惜,因为从19到词研,真正看见了他的每一次进步,特别是此作,进步特别大。希望她在别的地方依然不忘初心,依然拥有诗和远方....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4

帖子

161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16
9#
发表于 2022-9-7 10:13: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安新 于 2022-9-7 11:23 编辑

词研一期第十讲作业:
桃蹊 安新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已对词牌《八声甘州》的分析。

一、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八声甘州 东阳岩 宋 · [url=]曾原郕[/url]
问岩云朵朵为谁飞,向来读何书。道江南名宦,掉头勿顾,綵服归与。无限山中风物,今古属潜夫。渺渺辽天鹤,应费招呼。
谩说缁巾缟带,与豸冠犀剑,忧乐如何。渐桥横采石,国步已趑趄。想归来、顿成憔悴,叹季鹰、闻早忆莼鲈。丹泉冷,崖钟绝响,夕照啼乌。
曾原郕 工诗词。师事著名文学家杨万里。南宋末避乱钟陵,与戴石屏诸贤结“江湖吟社”。
这是一首寄托了家国之思的词,读来幽怨生悲。试解读(其实没读会):
隐居在有着朵朵白云的东阳岩下的江南名宦,自脱掉官服掉头归隐后在读什么书呢,又在为谁读呢?山中的无限风光历来都只属于隐居之人,那渺渺天际如果辽东丁令威 乘鹤飞过,一定会费劲招呼山中之人吧。不要比较素色黑衣的平民与佩剑穿朝服官员谁更忧乐吧。你看当年采石矶之战后,国运就已走下坡路了,到避乱南方身心俱疲,感叹到当年张季鹰假托思念家乡美味而归隐的无奈。崖山一战已成绝响,鲜血染红了冰泉,我如残阳下啼叫的乌鹊一样凄凉无比。

二、互评:
对上一讲作业《八声甘州》读解然后简评
八声甘州 寄友
/凤笙
念当年诗海共同游,几载步春秋。伴清风明月、轩窗香案,快意悠悠。常对佳词相讨,永夜未能休。谁料情无定,悲落心头。
又到秋深老去,渐霜侵梧叶,遥思难收。叹渺无音讯,离绪尽拘囚。对烟波、频频泣泪、奈何由、不似一飞舟。空惆怅、天边雁影,不解新忧。

安新问好凤。先试着解读如下:时常念起当年我们共同畅游诗海的时光。在清风明月下、在小窗长桌旁,那样的日子真是悠哉快哉。那时我们经常讨论嘉句美词到深夜,以为这样美好的日子会一直延续下去。但谁想到天无定准,我们终究还是分开,怎么不叫人悲上心头呢。如今我像这深秋染霜的桐叶一样渐渐向老,对你的思念却无边无际。感叹你一去就再无音讯,这一份牵挂紧紧将我束缚,对着烟雾苍茫的水面我泪下不止,恨自己不能化作一叶小舟到你身边。南去的大雁不懂我的忧愁,没有携带任何音信,如影子般消逝在天际,只留下我自己空自惆怅。
小词是感怀之作,读来感受到一份浓浓的思念和孤寂悲伤,意脉清晰,布局稳妥,领字用得都非常好,几处三字领之间意脉连接很紧。
【念当年诗海共同游】情起,以回忆切入主题,统领上阙。后面跟着两大意群展开了如何共游诗海。歇拍时陡然一转,回到现实。
下阙【又到秋深老去,渐霜侵梧叶,遥思难收】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后边两大意群连贯性非常好让人读来欲罢不能,把思念表达得很透彻。结拍以景情相交而结,也不错。
一些小的问题可以探讨:
1.【伴清风明月、轩窗香案,快意悠悠。常对佳词相讨,永夜未能休。】这两大意群意上似有重复之嫌。
2. 有些词用得不是很准确,或可再推敲,如:“步春秋”的“步”,“香案”指放置香炉烛台的条桌,用在这里不合适;“情无定“感觉表述得也不算准确让人略觉突兀;” 拘囚“用的也不是很准。【奈何由、不似一飞舟】虽说意可以,但两人的分离应该不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所以用在这里感觉也不是最好的。”不解新忧“,这里的”新“字突兀了,整首词都应是离恨,结尾最好不要出现新的愁。以上个见,好多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请见谅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

帖子

24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8
8#
发表于 2022-9-7 09:35:10 | 只看该作者
词研一期第十讲作业:
桃蹊18—芦江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已对词牌《八声甘州》的分析。

1.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一.阅读:
八声甘州
宋·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翻译:
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面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凄凉的霜风一阵紧似一阵,关山江河一片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高楼上。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只有那滔滔的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不忍心登高遥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起美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她哪会知道我,倚着栏杆,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简析:
此词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
渐霜风”句起,以一个“渐”字,领起四言三句。“渐”字承上句而言,当此清秋复经雨涤,于是时光景物,遂又生一番变化。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词意由苍莽悲壮,而转入细致沉思,由仰观而转至俯察,又见处处皆是一片凋落之景象。“红衰翠减”,乃用玉溪人之语,倍觉风流蕴藉。接下“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写的是短暂与永恒、改变与不变之间的这种直令千古词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
“不忍”句点明背景是登高临远,“不忍”,又多一番曲折、多一番情致。至此,词以写景为主,情寓景中。但下片妙处于词人善于推己及人,本是自己登远眺,却偏想故园之闺中人,应也是登楼望远,伫盼游子归来。“误几回”三字更觉灵动。结句篇末点题。“倚阑干”,与词中登高远眺之景,皆为“倚闺”时所见;思归之情又是从“凝愁”中生发;而“争知我”三字化实为虚,使思归之苦,怀人之情,表迖更为曲折动人。

二.互评:
对上一讲作业《八声甘州》读解然后简评

八声甘州·壬寅中秋
桃蹊19—品茶伊人
正嘉禾秋意海风微,残暑暖如薰。那穹窿清碧,雁行阵阵,声唳干云。博饼骰声四起,相聚整盘飱。举酒向明月,思绪缤纷。

怅望家山久矣,恨蒹葭路隔,半世离频。更远枝乌鹊,数匝绕迷津。料书郎、越洋翘首,梦几回、思土泪沾巾。争知我、颙颙嗟叹,独自凝神。

芦江浅评伊人老师作业
一.读解:
首拍“正嘉禾秋意海风微,残暑暖如薰”作者以正字为领字,一字领七字。理解为,正是谷物丰收海风微微荡漾秋意,但残暑未退,暖气薰人。承拍以“那”为领字,一字领三个四言句。那苍穹清凉澄碧,大雁阵阵飞过,鸣叫的声音传云霄。这里有一个意象衔接的问题。首拍描写的是白天暑气薰人很热。第二拍穹窿清碧,还是在白天。因为雁群在傍晚要歇息,并有一只雁负责站岗放哨。为什么同样在白天,地上热如蒸,天空却清如碧呢?三拍描写欢度中秋情景,一起博饼,骰声喧娱,围桌赢头筹。盘飱指盘子里食品。杜甫有诗“盘飱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上片结拍,“举酒向明月,思绪缤纷”在这万家团圆的时候,举起酒杯向明月。故人有诗,“月是故乡明”对着浩月圆圆,不由使词人思绪纷繁杂乱。
下片換头,首句“怅望家山久矣,恨蒹葭路隔,半世离频。”惆怅地遥望家乡很久了,怨恨芦与荻隔断归乡之路。中秋之节与农历白露节气相近。作者化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之句感叹半世频频离分之苦。次拍“更远枝乌鹊,数匝绕迷津。”化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可谓得法。三拍,“料书郎,越洋翘首,梦几回、思土泪沾巾”书郎想必是词人所念想之人。上句已表明半世离频,那书郎年龄也不小了,早过了读书之年。想不明白为什么是书郎?周郎,黄郎,郎君亦可。心上人你在大洋彼岸翘首仰望,梦里泪洒故土。“争知我”三字领二
个四字句。你怎么知道我盼望叹息,独自凝神。

简评:
此词合韵合律。词脉清淅流畅。用词委婉典雅。多处化用故人之佳句,可谓得心应手。在解读此作中使我学到很多知识。有几点不明处已在解读中点明。不再重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5-18 08:41 , Processed in 0.12201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