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1268|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一期桃蹊组第十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192

主题

530

帖子

176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63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22-9-6 06:59: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八声甘州》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八声甘州》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01

帖子

368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82
34#
发表于 2022-9-15 00:23: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风起的地方 于 2022-9-16 23:35 编辑

第十讲作业桃蹊08—风起的地方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翻译:醉酒时拨亮灯火端详着宝剑,睡梦里萦绕着座座军营的号角声。将鲜美的牛肉分赏给战士烤吃,军乐队演奏的雄壮乐曲激动人心。秋高马肥的时节,战场上正在阅兵。
跨着快如的卢的战马飞驰前行,弓弦的响声就像霹雳轰鸣。努力完成收复失地统一天下的大业,争取生前死后都留下为国立功的勋名。可惜已经两鬓白发,却不能报效朝廷
解析:此词以两个二、二、二的对句开头,通过具体、生动的描述,表现了多层情意。第一句,只六个字,却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让读者从那些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去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意味无穷。
三、四两句,可以不讲对仗,词人也用了偶句。偶句太多,容易显得呆板;可是在这里恰恰相反。两个对仗极工、而又极其雄健的句子,突出地表现了雄壮的军容,表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沙场秋点兵”。这个“秋”字下得好。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八声甘州》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八声甘州
文/玄汐
正潇潇暮雨碎残香,雁字过层楼。对蝉声凄紧,西风向晚,不见莲舟。是处凋红减绿,魂断梦堪留。流水浮光逝,落落无休。
不忍红笺新曲,乱故人心迹,情思难酬。叹几回梦醒,杯酒兑银钩。唯独醉、未尝消息,奈何他、梧叶也知愁。纷飞处、眉川烟锁,一抹清秋。
问好老师!风起试评。这是一首感怀思人之作。首拍写了潇潇暮雨打碎了花儿,又看到雁字飞过,奠定了一个愁字。二拍层层递进蝉声,西风,物象更进一步的描写了自己的心绪,不见归舟。三拍以景写情,此时红消翠减,魂断梦堪留。感觉此处入情早了点。第四拍落落无休应该是自己的感叹。
下片转句不忍心将自己写的新词扰乱故人的心意,只能几回梦醒凭生感叹,只有独自醉了也没有得到她的消息,无可奈何啊,连梧叶也知道愁怨,梧叶落处,眉锁情愁。
老师的词挺好的,格律无误,遣词造句也不错,感觉有点仿柳永的雨霖铃,有领字,对偶处稍欠,词脉可以更加平顺。
解读不一定正确,请老师海涵哈!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9

帖子

92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26
33#
发表于 2022-9-12 22:06:42 | 只看该作者
.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有情之风从万里外卷潮归来又无情送潮归去,试问钱塘江浦口我们曾几次共赏夕阳余晖不在去关心今古得事事非非,谁又会和我一样在晚年早已无仕途之意了。
记得当年在西湖西畔,春光正好,轻纱笼翠,你与我情投雅致,我们的友情实在令人弥足珍贵。待他年归隐东山不会像谢公那样病死在回去的西州路上让你为我伤心落泪。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八声甘州》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八声甘州      乙亥春,上示莱芜(古赢城,少昊氏祖地)归济南府辖,历三载,壬寅仲秋与友重游故地,感并记。
桃蹊09—清风秋月
望悠悠汶水绕赢城,兰棹共斜阳。想东夷昊祖,躬耕陇亩,手种林塘。劳得春花秋月,岁岁谷盈仓。往事如烟缈,荣辱相忘。
但觉浮云过眼,念庭中月桂,知为谁香。感轻尘似梦,去路载愁肠。问家槐、椿期萱守,可依然、归我暖东房。登高处,落霞孤鹜,转转流光。
遥望悠悠汶水环绕赢城慢慢流淌,斜阳映照在水面上停留的轻舟。试想东夷昊祖,辛勤劳作耕耘,年复一年都米谷丰收。曾经的一切都已是过眼云烟,荣辱兴衰都已成为历史。
只感觉万事随浮云飘散不在留恋。怀念那庭中的桂花为谁而留下香气,感叹红尘似梦,前行的路一直都承载的满心的离别愁绪。问家乡的槐树,椿树萱草可是依然等待我归去暖我东房。登上高处看落日霞光孤鹜独飞,感叹时间飞逝
问好诗友,词写的不错,不过有几处我们可以探讨一下上片写的很好,首先写眼前所见由景想到先人在这里的生活,辛勤劳动,煞尾时带出作者的情感,过片这里感觉和上片太粘没有延伸出空间,略感重复了,不对之处还请多多包涵,感轻尘似梦,轻尘这里感觉不妥可以试着换个别的词,结拍处转转流光是感叹时光流逝吗?不明白流光和落霞,孤鹜有什么联系?结拍四个字读来有些朦胧,凤笙水评有限还请老师来指导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1

帖子

9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00
32#
发表于 2022-9-12 17:36:46 | 只看该作者
桃蹊组第十讲作业
  桃蹊10-江沉鱼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
赏析
  此词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一个“对”字,已写出登临纵目、望极天涯的境界。当时,天色已晚,暮雨潇潇,洒遍江天,千里无垠。其中“雨”字,“洒”字,和“洗”字,三个上声,循声高诵,定觉素秋清爽,无与伦比。
  自“渐霜风”句起,以一个“渐”字,领起四言三句十二字。“渐”字承上句而言,当此清秋复经雨涤,于是时光景物,遂又生一番变化。这样词人用一“渐”字,神态毕备。秋已更深,雨洗暮空,乃觉凉风忽至,其气凄然而遒劲,直令衣单之游子,有不可禁当之势。一“紧”字,又用上声,气氛声韵写尽悲秋之气。再下一“冷”字,上声,层层逼紧。而“凄紧”“冷落”,又皆双声叠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量,紧接一句“残照当楼”,境界全出。这一句精彩处“当楼”二字,似全宇宙悲秋之气一起袭来。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词意由苍莽悲壮,而转入细致沉思,由仰观而转至俯察,又见处处皆是一片凋落之景象。“红衰翠减”,乃用玉溪诗人之语,倍觉风流蕴藉。“苒苒”,正与“渐”字相为呼应。一“休”字寓有无穷的感慨愁恨,接下“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写的是短暂与永恒、改变与不变之间的这种直令千古词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无语”二字乃“无情”之意,此句蕴含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
  “不忍”句点明背景是登高临远,云“不忍”,又多一番曲折、多一番情致。至此,词以写景为主,情寓景中。但下片妙处于词人善于推己及人,本是自己登远眺,却偏想故园之闺中人,应也是登楼望远,伫盼游子归来。“误几回”三字更觉灵动。结句篇末点题。“倚阑干”,与“对”,与“当楼”,与“登高临远”,与“望”,与“叹”,与“想”,都相关联、相辉映。词中登高远眺之景,皆为“倚闺”时所见;思归之情又是从“凝愁”中生发;而“争知我”三字化实为虚,使思归之苦,怀人之情表达更为曲折动人。
  这首词章法结构细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以铺叙见长。词中思乡怀人之意绪,展衍尽致。而白描手法,再加通俗的语言,将这复杂的意绪表达得明白如话。这样,柳永的《八声甘州》终成为词史上的丰碑,得以传颂千古。全词景中有情,情中带景。上片于壮丽的秋景之中含有凄凉伤感之柔情,下片于缠绵的离情中带有伤感之景,前后情景交相辉映。上片写观景,虽未点明登楼而登楼之意自明;下片于“依栏杆处”再点登楼,起到了首尾呼应作用。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 为灭火英雄赋
桃蹊08—风起的地方
正汹汹暑气袭山城,气温创新高。看嘉陵流断,长江水涸,难润禾苗。草木半随尘土,蜀犬吠中宵。物燥引山火,又起灾妖。
忍顾青山绿水,一旦悲涂炭,最是心焦。集八方力量,不畏路迢迢。更有我、川军后代,驾电驴、踏破棘荆峣。长城铸、蓝灯闪耀,个个英豪。


简评:写实风格,很赞!欣赏学习了!个别词词还需斟酌,如:半=伴,灾妖,可酌;一旦悲涂炭,可酌。暑气袭山城起,延展,嘉陵江断,长江水干,草木半枯焦;
由于引发山火,叹,青山绿水,成涂炭,这段心里活动描写及时,承八方力量,引出灭火英雄,脉络清晰,立意很赞!多少无名英雄竞折腰,可圈可点!川军在,英豪在!

很棒的词词,欣赏学习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164

帖子

92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28
31#
发表于 2022-9-12 08:02:48 | 只看该作者
桃蹊组第十讲作业
  桃蹊25-月光曲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


赏析
  此词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一个“对”字,已写出登临纵目、望极天涯的境界。当时,天色已晚,暮雨潇潇,洒遍江天,千里无垠。其中“雨”字,“洒”字,和“洗”字,三个上声,循声高诵,定觉素秋清爽,无与伦比。


  自“渐霜风”句起,以一个“渐”字,领起四言三句十二字。“渐”字承上句而言,当此清秋复经雨涤,于是时光景物,遂又生一番变化。这样词人用一“渐”字,神态毕备。秋已更深,雨洗暮空,乃觉凉风忽至,其气凄然而遒劲,直令衣单之游子,有不可禁当之势。一“紧”字,又用上声,气氛声韵写尽悲秋之气。再下一“冷”字,上声,层层逼紧。而“凄紧”“冷落”,又皆双声叠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量,紧接一句“残照当楼”,境界全出。这一句精彩处“当楼”二字,似全宇宙悲秋之气一起袭来。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词意由苍莽悲壮,而转入细致沉思,由仰观而转至俯察,又见处处皆是一片凋落之景象。“红衰翠减”,乃用玉溪诗人之语,倍觉风流蕴藉。“苒苒”,正与“渐”字相为呼应。一“休”字寓有无穷的感慨愁恨,接下“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写的是短暂与永恒、改变与不变之间的这种直令千古词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无语”二字乃“无情”之意,此句蕴含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


  “不忍”句点明背景是登高临远,云“不忍”,又多一番曲折、多一番情致。至此,词以写景为主,情寓景中。但下片妙处于词人善于推己及人,本是自己登远眺,却偏想故园之闺中人,应也是登楼望远,伫盼游子归来。“误几回”三字更觉灵动。结句篇末点题。“倚阑干”,与“对”,与“当楼”,与“登高临远”,与“望”,与“叹”,与“想”,都相关联、相辉映。词中登高远眺之景,皆为“倚闺”时所见;思归之情又是从“凝愁”中生发;而“争知我”三字化实为虚,使思归之苦,怀人之情表达更为曲折动人。
  这首词章法结构细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以铺叙见长。词中思乡怀人之意绪,展衍尽致。而白描手法,再加通俗的语言,将这复杂的意绪表达得明白如话。这样,柳永的《八声甘州》终成为词史上的丰碑,得以传颂千古。全词景中有情,情中带景。上片于壮丽的秋景之中含有凄凉伤感之柔情,下片于缠绵的离情中带有伤感之景,前后情景交相辉映。上片写观景,虽未点明登楼而登楼之意自明;下片于“依栏杆处”再点登楼,起到了首尾呼应作用。笔法之高妙,于此可见,作者不愧为慢词的奠基人。
2.互评:
八声甘州
文/静脉纤尘


记明沙净水淡云天。清气漫新秋。望清波浅浪,相携咏调,惬意江头。梦里晓风残月,泪眼几相酬。故地回看处,惟见东流。


那日片帆归去,问何留半卷,写满绵柔。折梅枝寄远,盼得鬓边秋。遍寻他、忆中纤影,细观来、不是旧同游。空余这、夕阳晖里,病柳凝愁。


问好友友,解读如有不妥之处,欢迎跟帖交流。


首句明沙净水淡云天,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上阕,纵天高云淡正新秋,日来却生愁。 景起入情,点明时节。
闲情没个着落,思量又起,心乱如麻。承拍渲染。三四拍回忆当初情景,片帆天际远,相思由此生。芳心暗相许,情语画底生。下阕,怎奈情多不寿,相思难寻,惹人清泪。作者借折梅寄远,聊表相思之苦,此文未见相思,却又句句相思。
天际盼归舟,绮梦隔天涯。纤影遍地有,怎奈不是他, 梦里相惜千万遍、良辰在即,愿归来、共赴旧年华。
总体不错,有困惑,有期盼。意脉流畅,层次分明,情感缠绵,用词委婉。喜欢!
以上仅是个见,点评不当处请指正。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22

帖子

262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628
30#
发表于 2022-9-12 03:02: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静默纤尘 于 2022-9-12 10:37 编辑

桃蹊29-静默纤尘
古典词研一第十讲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八声甘州》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阅读:
行香子·过七里濑  苏轼〔宋代〕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1)翻译:
昨夜霜降寒风起,梧桐叶落声声,我无处回避自己日渐衰老的面容。秋风问我何事如此,我没回答,只是用手书空。我已经老了,一时沉醉一时沉病一时懒慵。
早晨来到庭院里,感叹光阴如箭,岁月如流,似默默地有意催我老病。而今我万念皆空,把所有心事,都兑入这千钟酒饮下。谁管他酒花雪白、眼花零乱、烛花暗红。

2)简析:
这首词作于作者晚年,属悲秋之作。上景抒情,下景叙事议论。
上片写景抒情,将秋风拟人化,与人对话,写出词人面对萧瑟的秋景,衰容剧增。霜风渲染出秋日的萧瑟,为全词奠定悲凉的基调。“浑无处”表达出词人不愿意让人看出内心的苦闷,但“衰容”遮不住其内心的郁结。接着以“书空”回答秋风所问,“醉、病、慵”高度概括出词人生活的无聊苦闷,和对社会和人事的绝望。
下片叙事议论,词人早上醒来,来到庭院,感慨时光如箭,来日无多,伤感至极。眼前只能是将心中万事都付与千钟美酒,一醉方休。任凭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这首词上下结构对称,上下片起首处,有“昨夜”“朝来”时序的承递关系。词中描述了两幅衰容,一是霜风昨夜入梧桐、今朝庭下萧瑟,二是词人病后意懒,酒后眼花的潦倒沮丧。
全词将“悲自然之秋,悲生命之秋,悲心境之秋”融为一体,悲凉凄婉,情感沉郁缠绵,极富感染力。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八声甘州》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八声甘州·秋思
文/婳兮紫若
又西风飒飒遍天涯,万物渐离披。看秋霜枝上,七分翠减,一半黄欺。落叶欲沉复起,何处得安栖。唯有茱萸好,香透罗衣。
不忍登高望远,念旧时院落,菊满疏篱。问年年甚事,花与故人违。听归鸿、声消云际,叹蓬身、无计可追随。空凝伫、斜阳影里,暗锁双眉。

静默纤尘试评:问好紫若老师。
1)解读:
上片:起拍的“飒飒西风,万物离披”奠定了全篇的情感基调,二拍承接,三拍由广景转为近景,落叶在风中漂浮,“无处安栖”,至此都是凄凉的景象。歇拍的意象“茱萸”不错,引出过片的“登高”。但“好”与“香透”两个词汇与整篇有所违和,个人觉得可再酌。
下片:过片与歇拍的茱萸关联紧密。但“念旧时院落,菊满疏篱”与起句“不忍登高望远”承接的不理想,可再酌。后面三拍都不错。
2)简评
这是一首秋季思乡的作品,整体看意脉清晰,词语流畅,情感饱满。点赞。
探讨:歇拍处的“好”“香透”二词汇可再酌。过片的起句与后两句的承接可再酌。(个见,说错的地方还请老师见谅)
为紫若老师的精彩点赞,加油。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9

帖子

247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70
29#
发表于 2022-9-11 19:33:47 | 只看该作者
桃蹊36-婳兮紫若
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八声甘州》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八声甘州
作者:袁去华
正阴阴、夏木听黄鹂,百啭语惺忪。乍钩窗意适,临池倒影,竹树青葱。翠盖红妆窈窕,香引一帘风。向晚追凉处,月挂梧桐。
何处楼头吹笛,渐玉绳低侧,河汉横空。想调冰雪藕,清夜与谁同。贮离愁、难凭梦寄,纵遣书、何日有征鸿。房栊静,伴人孤寂,唯有鸣蛩。

试译:听黄鹂鸟在幽深茂密的树木中啼叫,声音婉转轻快。正窗前闲适自得,看竹子青葱的倒影映在池中。荷花亭亭玉立,幽香随风穿帘而入。傍晚纳凉的地方,有月亮挂在梧桐的树梢。
不知何处的楼上有人吹笛,渐渐地星辰低转,银河横空。想用冰调制雪藕,可是这寂静的夜晚与谁一起享用。心中蓄满离愁,想梦中告诉你却难以入梦,便是写了书信却没有鸿雁可寄。房屋寂静,唯有鸣蛩陪伴着孤寂的我。

简析:这是一首夏夜思人的词作。上片写景明快,用黄鹂的叫声,树木的葱郁,荷花的幽香,衬托词人居处的宁静,隐约透着一份寂寞。下片由笛声引起怀人之情,情景交融,从天到底逐层展开,写景述事手法细腻,语言清新,把情感融贯于景物之中,极尽婉转低回之致。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八声甘州》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八声甘州•记游庄子祠
文/过
正一城浓郁桂花香,漆园近中秋。有斜阳照水,庄周梦蝶,濮水悠悠。此处名人圣境,五笑笑难休。又有无情月,光洒经搂。
不禁忧怀时起,慕自然化一,无待悠游。叹虚名浮利,蜗角幻身囚。想人生波澜起伏,博几回,驾浪木兰舟。谁知我,暮年穷智,两鬓霜偷。

试解:正是桂花飘香的季节,接近中秋时来游漆园。有斜阳照水,庄周梦蝶,濮水悠然奔流。这里是名人圣地,似乎犹自回荡着庄周五笑的笑声。又有无情的月亮把光辉洒满在经楼。
忧伤的情怀禁不住时时涌起,我羡慕这种物我归一的境界,可是闲情逸致不待于我。可叹总是被现实中的浮名虚利所羁绊。试想波澜起伏的一生,可以驾着木兰舟拼搏几次,可惜我已经到了暮年,心力穷竭,两鬓染霜了。

学评:问好过师。这是一篇游记感怀词,由游庄子祠引发的对人生的思索感叹。词中领字及对偶都有兼顾,对于游记怀古类的诗词一直是我的弱项,权且硬着头皮试评一下。
上片主要交代时间地点及漆园内的景致,(有斜阳照水,庄周梦蝶,濮水悠悠。)斜阳照水,应该是游园所见,大体搜了一下庄子祠的景观,并没这一处景致,前面加“有”字不太合适,庄周梦蝶,是典故,祠内有梦蝶楼,如果写楼还算可以,只是这一拍需要仔细构思,让其衔接自然,达意贴切。此处名人圣境,感觉这句有些多余,可以写一句和五笑笑难休衔接更紧密的句子。歇拍(又有无情月,光洒经搂。)应该是实景,只是和前面的斜阳缺少一个时间的过渡,虽然月亮夕阳可以同一画面,但光洒经楼之时不会有夕阳了。
过片抒发游后的感想,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负累,使人的天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作者希望打碎这些加于人身上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可是已然年华迟暮再无心力了。下片的脉络清晰流畅,只是个别字需要打磨,如谁试试争。
以上皆为个见,不当之处有待复评老师斧正,并请过师见谅。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7

帖子

69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93
28#
发表于 2022-9-11 17:58:07 | 只看该作者
乐土  第十讲作业
1.赏析题
一剪梅
李清照
占位红藕1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2,独上兰舟3。云中谁寄锦书4来,雁字5回时,月满西楼6。
占位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一些词评家或称此句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或赞赏其“精秀特绝”(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它的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说明这是“已凉天气未寒时”韩偓《已凉》)。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这一兼写户内外景物而景物中又暗寓情意的起句,一开头就显示了这首词的环境气氛和它的感情色彩。
上阕共六句,接下来的五句按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思念。词人独上兰舟,本想排遣离愁;而怅望云天,偏起怀远之思。这一句,钩连上下。它既与上句紧相衔接,写的是舟中所望、所思;而下两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则又由此生发。可以想见,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白日或月夜,也无论在舟上或楼中,都是萦绕于词人心头的。
这首词上阕的后三句,使人想起另外一些词句,如“日边消息空沉沉,画眉楼上愁登临”(郑文妻孙氏《忆秦娥》),“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晏殊《诉衷情》),“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秦观《减字木兰花》),以及“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玉楼明月长相忆”温庭筠《菩萨蛮》),“明月,明月,照得离人愁绝”冯延巳《三台令》),其所抒写的情景,极其相似。如果联系这首词的起句,还令人想到李益的一首题作《写情》的七绝:“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词与诗都写了竹席,写了月光,写了西楼,同样表达了刻骨的相思,对照之下,更觉非常相似。
词的过片“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以及“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之恨。词的下阕就从这一句自然过渡到后面的五句,转为纯抒情怀、直吐胸臆的独白。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这两句也是上阕“云中”句的补充和引申,说明尽管天长水远,锦书未来,而两地相思之情初无二致,足证双方情爱之笃与彼此信任之深。前人作品中也时有写两地相思的句子,如罗邺的《雁二首》之二“江南江北多离别,忍报年年两地愁”,韩偓的《青春》诗“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这两句词可能即自这些诗句化出,而一经熔铸、裁剪为两个句式整齐、词意鲜明的四字句,就取得脱胎换骨、点铁成金的效果。这两句既是分列的,又是合一的。合起来看,从“一种相思”到“两处闲愁”,是两情的分合与深化。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其深化,则诉说此情已由“思”而化为“愁”。下句“此情无计可消除”,紧接这两句。正因人已分在两处,心已笼罩深愁,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而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了。
这首诗的结拍三句,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名句。王士禛在《花草蒙拾》中指出,这三句从范仲淹《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脱胎而来,而明人俞彦《长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两句,又是善于盗用李清照的词句。这说明,诗词创作虽忌模拟,但可以点化前人语句,使之呈现新貌,融人自己的作品之中。成功的点化总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仅变化原句,而且高过原句。李清照的这一点化,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王士禛也认为范句虽为李句所自出,而李句“特工”。两相对比,范句比较平实板直,不能收醒人眼目的艺术效果;李句则别出巧思,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两句来代替“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的平铺直叙,给人以眼目一新之感。这里,“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结构既十分工整,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因而就在艺术上有更大的吸引力。当然,句离不开篇,这两个四字句只是整首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非一枝独秀。它有赖于全篇的烘托,特别因与前面另两个同样工巧的四字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前后衬映,而相得益彰。同时,篇也离不开句,全篇正因这些醒人眼目的句子而振起。李廷机的《草堂诗余评林》称此词“语意超逸,令人醒目”,读者之所以特别易于为它的艺术魅力所吸引,其原因在此。

2.互评
八声甘州.春愁
文/天野
望窗前柳絮尽飘飞,正值杏花天。
对天边云淡,春风荡漾,细雨绵绵。
是处绿肥红瘦,轻雾象云烟。
燕子晓春去,知向何边?
不忍看花凋落,实难留春住,倚立亭栏。
叹烦愁眺远,一晃又明年。
但只见、光阴虚度,有几回、忧涌心田。
青山秀、风光虽好,难得心宽。

乐土简评:写景稍重复。不忍 可酌,应是看花自然凋落,想到春光易逝,进而感伤。此外正值杏花天,和落花 红瘦 不协。但只见 有几回 可酌。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1

帖子

13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00
27#
发表于 2022-9-11 16:11:34 | 只看该作者
词研一期第十讲作业
桃蹊38-无言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 念奴娇】梅
宋代: 辛弃疾
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骨清香嫩,迥然天与奇绝。
尝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是咏梅花的。梅花腊月发花、多白色,也有红色者,以坚贞耐寒著称,历代文人多咏之。词的上片写梅之风韵。开头二句写其颜色。“疏疏淡淡”,谓其花影稀疏,花色浅淡,颜色天真自然,没有什么能与其天然的风韵相比。“笑杀”二句紧承上文,对此做进一步描写。在这里,作者使用映衬的手法,言在东君的管领下,有的花白,有的花红,红红白白,颜色甚多,但山下千林花太俗,都没有梅花的神韵,枉称为花,实在可笑。“雪里”二句写其凌寒独放。言梅花长在水边,开在雪里,一味清新,十分幽静,温柔明秀,远非桃李可比。“骨清”二句是赞美梅花玉洁冰清、香嫩魂冷,骨格奇绝,具有超凡入圣的品格。词的下片写梅之遭遇,映带作者身世。“常记”三句写梅花曾一度受宠,被琐窗人“纤手轻摘”,插戴鬓边,何其荣耀。“漂泊”二句以人拟物,言梅花虽然漂泊天涯,形体瘦削,憔悴不堪,但风韵不减当年,依然冰清玉洁,高雅不俗。“万里”三句是说,不论是“万里风烟”还是“一溪霜月”,都无法使其屈服,表现出梅花的坚贞。“不如”二句借花言人,表达出作者的归隐情思。细读词之下片,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虽然是在写梅,却已将自己的身世之感打并入其中,而以感慨系之,寓意很深,耐人寻味。


2   互评:
《八声甘州》  且醉这新秋
文/香荃
正金风清雨绣家山,且醉这新秋。去忧蝉烦噪,暑怀不寐,孤寂愁眸。已是归来时候,暗喜上心头。游子还如约,欲对君羞。
好个天高云淡,有客乡雁信,返字当收。记长亭离酒,和泪亦难留。念斯人、疏星宵烛,待得来、菊色揽回舟。相逢处、楚腰桃面,妆尽妍柔。


香荃同学你好!此词写的是金秋时节回故乡的事。第一拍“正金风清雨绣家山,且醉这新秋。”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定下了全词的基调,作者把这句作为题目。我认为往下应该围绕“醉这新秋”展开来写,而且每一句还要能够承上启下。第二拍“去忧蝉烦噪,暑怀不寐,孤寂愁眸”,领字“去”,领后面三个四字句,有点无力。第三拍“已是归来时候,暗喜上心头”太直白,缺了词味。歇拍“游子还如约,欲对君羞”,君指的是家山吗?为什么羞呢?意脉有点乱哈。
下片,“好个天高云淡,有客乡雁信,返字当收”与上片的游子如约重复。游子如约,不是已回到家乡了吗?怎么又好天、雁信、返字。“记长亭离酒,和泪也难留”回忆过去离別的情景。“念斯人,疏星宵烛,待得来、菊色揽回舟”是想念斯人星夜点灯,等来已是秋天了吗?“相逢处,楚腰桃面,妆尽妍柔”,写见到心上人时的外形面貌。整首词,谋篇布局有点乱,用词字也不太准确,也没有表达出醉这新秋的主题。恕我直言,没有赞美,只挑毛病。也不知道是我水平有限没看懂。说的不对的地方请谅解哈!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37

帖子

350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04
26#
发表于 2022-9-11 11:18:02 | 只看该作者
桃蹊11-樱宁
第十讲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八声甘州》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八声甘州 其二 历下立春(1095年) 北宋 · 晁补之
谓东风、定是海东来,海上最春先。乍微阳破腊,梅心已省,柳意都还。雪后南山耸翠,平野欲生烟。记得相逢日,如上林边。
莫叹春光易老,算今年春老,还有明年。叹人生难得,常好是朱颜。有随轩、金钗十二,为醉娇、一曲踏珠筵。功名事,算何如此,花下尊前。

作者:晁补之(1053年-1110年11月8日),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晁补之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
创作背景:绍圣二年(1095年),晁补之犯修神宗实录失实之罪,被降职通判应天府和亳州,到贬所不久,又以岳父杜纯弟杜纮知应天府兼南京留守司公事,为避亲嫌,改差通判亳州(今安徽亳州)。朝廷纷争倾轧继续激烈。
译文:都说东风是从海的东边来的,那么春天最先到海上吧。春天的太阳才破腊月,梅花已经萌发,柳条也已经有了绿意。雪后的南山松林翠绿,原野有了濛濛雾气。还记得相逢的时候就像是京城的上林苑。不要感叹春光易老,就算今年的春天过去了,还有明年。人生难得是青春常在朱颜不老。有宴有酒有美女相伴,随兴赋曲一首博红颜一笑。功名跟这相比算什么,还是花前酒前且尽兴。
简析:这是一首作者被贬后回济南历下老家做的词,词中抒发了对政治失意的感想,有一种随遇而安的旷达。上阕写景表达了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上结如上林边(京都生活),引起下阙的感发,照应功名事。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八声甘州》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八声甘州
文/乐土
叹吾儿两月假期完,又到一年秋。给他人假象,家中苦读,从未离楼。终日手机相伴,一刻不能休。才说两三句,她泪先流。
想我人生已半,却光阴虚度,覆水难收。在平凡岗位,无事苦淹留。愿吾儿、记成教训,用功长、学海奋行舟。然她是、娇生惯养,从不知愁。

乐土老师你好,樱宁简评:
1.语言过于散文化,缺少词味,在凝练和含蓄方面有待加强。
2.过片:想我人生已半,却光阴虚度,却,前后构不成转折关系,光阴虚度应是既定事实,所以猜测这里应是“悔”。用功长、学海奋行舟这里用功长不好理解。
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是一门需要学习的学问,手机上瘾是现代人的通病,预祝乐土老师能取得期望的成功。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5

帖子

4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82
25#
发表于 2022-9-11 10:44:49 | 只看该作者
词研一期第十讲作业:
桃蹊组——天野

一、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八声甘州 东阳岩 宋 · 曾原郕
问岩云朵朵为谁飞,向来读何书。道江南名宦,掉头勿顾,綵服归与。无限山中风物,今古属潜夫。渺渺辽天鹤,应费招呼。
谩说缁巾缟带,与豸冠犀剑,忧乐如何。渐桥横采石,国步已趑趄。想归来、顿成憔悴,叹季鹰、闻早忆莼鲈。丹泉冷,崖钟绝响,夕照啼乌。

试读:这是一首寄托了家国之思的词,读来幽怨生悲。
隐居在有着朵朵白云的东阳岩下的江南名宦,自脱掉官服掉头归隐后在读什么书呢,又在为谁读呢?山中的无限风光历来都只属于隐居之人,那渺渺天际如果辽东丁令威 乘鹤飞过,一定会费劲招呼山中之人吧。不要比较素色黑衣的平民与佩剑穿朝服官员谁更忧乐吧。你看当年采石矶之战后,国运就已走下坡路了,到避乱南方身心俱疲,感叹到当年张季鹰假托思念家乡美味而归隐的无奈。崖山一战已成绝响,鲜血染红了冰泉,我如残阳下啼叫的乌鹊一样凄凉无比。

二、互评
八声甘州
文/慧眼
望行行雁阵掠长天,一番动愁怀。对遥遥征路,来时葱郁,今度荣衰。徒叹光阴老去,难觅凤鸾钗。待得青丝剪,黯黯苍苔。
消得无情风雨,念家乡泪落,思断天涯。任飘零蛛网,寂寂挂庭阶。思佳人、泪痕点点,隔远山、枫叶罢题诗。空回首,引西风恨,寒入心来。

天野解读:抬头看一行行雁阵从长空掠过,这样的场景勾起自己的愁绪。面对长长的征途,自己来的时候四处葱郁,而今的我已经经历了盛衰宠辱。白白叹息光阴易逝,人生老去,何处寻觅曾经的凤鸾钗。待到剪掉青丝,黯然神伤地对着苍苔。
怎能消受无情的风雨,想念家乡,徒然落泪,在遥远的天涯饱受相思之苦。任凭蛛网随风飘摇,单单地挂在空寂的庭阶上。想佳人,她应该脸带泪痕,隔着重重远山,对着枫叶写下诗作。徒然回首,引来西风怨恨,秋寒已侵入心间。

天野学评:问好慧眼老师。全词词味浓厚,意境浓郁,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乡及佳人的思念,并在层层渲染中强化了这种情感,读之让人动容。全词融叙事、抒情、写景与一炉,更有对写法的使用,技法熟练,运用自如,颇显作者水平。鄙人有一点困惑,请老师指点。上阙中“葱郁”该如何解读,是指树木葱茏,还是代指青春年少。如是后者,这两句就能理解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5-3 20:10 , Processed in 0.14031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