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世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学院词研一期桃蹊组第六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1

主题

646

帖子

26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693
楼主
发表于 2022-8-10 22: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词研班第一期第六讲作业:
桃蹊组09—清风秋月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
晏殊     宋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翻译:
院子里的菊花笼罩着惨淡的烟雾,兰花和着露水好似默默哭泣。
罗幕低垂,空气微寒,一双燕子飞去。
明月他不懂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撒到朱红色的大门,一直到拂晓。
昨天夜里秋风劲吹,凋零了绿树。独自登上高楼,望不到那消失在远方的道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诉说别情。但山高水远,不知道我思念的人究竟在何处。
解析:
起句“槛菊愁烟兰泣露”,兰和菊本就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但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燕的双飞,更反托出人的孤独。这两句只写客观物象,不着有明显感情色彩的词语,表示的感情非常委婉含蓄。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住户,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景既萧索,人又孤独,几乎言尽的情况下,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广远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原玉:
唐多令  感怀
桃蹊02-心无悔
雨霁夜清秋,星繁月似钩。独举杯、莫倚高楼。四海无家皆俗客,半生过、任漂流。
小院笛声幽。空庭风叶稠。问孤心、几日闲休。直到五湖千里外,何不在、故园留。

清风试评,不对的地方心无悔师多多包涵。
清凉的秋夜,雨刚刚散去,天空繁星点点,初月如钩。最害怕无聊的夜,独自一人举杯自酌。
想起漂流在外的岁月,一事无成,好不伤悲。
秋风阵阵吹动院内的落叶,莫名的笛声传来,这孤单的日子,几曾有过清闲。
想起千里之外的山山水水,是如此的难以忘记,当初为啥选择了漂泊,不留在故乡。

起拍确定了季节、时间,景语描写成功。接下来七字句读句,意脉不能断,宕开的有点远,跟前面的美景联系不紧密。本句的莫倚暗暗提出了问题,为什么莫倚高楼?前面的铺垫和后面歇拍也没解答问题。
下片转头小院、空庭,意近。此拍其实又继续景语,跟上片有意重,是不是该抒情或者转向其他?整词上下片感觉是重叠的,均是起拍两句对偶描景,然后虚笔抒情,并列而下。结拍句同前面的小院、笛声铺垫,在这里关联不大,突然就跳跃千里之外的情绪。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5-5 11:09 , Processed in 0.09355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