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月下墨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诗十二期初级班B组考试贴

[复制链接]

7

主题

177

帖子

77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77
楼主
发表于 2019-6-29 22:51: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期初级试卷 B09 花满楼  1.古诗词分为哪几类?  3分  楚辞体 乐府 歌行体 。  2.什么是音节?  3分  音节是听觉能感受到的最自然的语音单位,是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的语言单位,其中包含一个比较响亮的中心。一般来说,一个汉字是一个音节。  3.平水韵有多少个韵部,具体有哪些?  5分  《平水韵》共有106个韵部,其中: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4.请写出七绝的标准句式。  3分  平起仄收式: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起平收式:仄仄|平平|仄仄|平  5.什么是孤平?请举例说明。  5分  孤平,古人没有严格的定义。孤平的概念现在分为两派,一种是新派,强调声韵,一丝不苟,以启功先生为代表,两仄夹一平就算孤平。 一种是王力先生为代表,孤平只发生在一种句式中,即五言的平平仄仄平,七言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当你用这种句式写诗时,五言的第一字,七言的第三字,绝不可将平通融为仄,变成: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这叫"孤平"句。也就是除了押韵那个平声外,只剩下一个平声了。 例子: 醉多适不愁(高适《淇上送韦司仓》) 仄平仄仄平  百岁老翁不种田 仄仄仄平仄仄平  6.说明是一韵到底,请举例。  3分  不论五绝、五律、五排,七绝、七律、排律,都必须一韵到底,不得半途换韵;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古诗(古风)允许中途换韵,但近体诗不允许换韵。 例子:自己写的:押一东韵,韵脚风、穹、中。 《国家一号风景大道之行》 碧野吹来原上风, 林梢云朵下苍穹。 马蹄归去踏花海, 不尽风光御道中。  7.诗题的主要类型分为哪些?  3分  无题的;写景游记的;借景使事抒怀的;写友人之间来往的;咏人物、事物的;寄兴的;交代背景的;点题的。  8.绝句承转的手法有哪些?  5分  1 顺接顺转 如毛奇龄的《览镜词》: “渐觉铅华尽,谁怜憔悴新。与余同下泪,只有镜中人。”  2 顺接反转 如杜牧的《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3 由景转情 如杜甫的《绝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4 由情传景 如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9.什么是赋、比、兴?  8分  一、赋——运用“铺排”的手法淋漓尽致地直接陈述。 “赋”的含义多被解释为“赋陈”、“铺陈”、“铺排”。 二、比——运用比喻的手法造就附比联想的效果。 “比”即比喻。 三、兴——运用“取譬引类”由彼及此的手法引发所咏之辞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欲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表现技法。  10. “语不惊人死不休”出自哪位诗人?  2分  杜甫 杜少陵  11.请解析以下作品,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10分 冬夜读书示子聿  作者: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解题: 题目交代了时间冬夜,事件读书,结果或目的示子聿。 诗意: 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自己观点: 少壮工夫老始成,做学问要持之以恒、学问的取得也不会是一朝一夕的事,不会像现代投资,短平快,那样见成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亲身实践。            学习诗词也一样,老师教的只是基础知识、理论 、方法、前人作诗的经验,学习这样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获取知识后还要结合老师的评阅指导,亲身反复创作实践、去体验、感悟,化为己有,转为己用,逐步升华,形成能力与风格。  12.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为意,作七绝一首,限平水韵。  25分  念海棠 褪去东风两树春,故园谁忆探花人。 今逢玉露出清骨,着上红妆意更深。  13.步韵“谢亭送别”。  25分 谢亭送别   作者: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步韵“谢亭送别” 赠别 芦花似雪隐行舟,曲岸苍茫绘锦流。 迟迟酒醒君莫问,斜晖解力忍登楼。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77

帖子

77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77
沙发
发表于 2019-6-29 22:51: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期初级试卷
B09 花满楼

1.古诗词分为哪几类?  3分

楚辞体 乐府 歌行体 。

2.什么是音节?  3分

音节是听觉能感受到的最自然的语音单位,是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的语言单位,其中包含一个比较响亮的中心。一般来说,一个汉字是一个音节。

3.平水韵有多少个韵部,具体有哪些?  5分

《平水韵》共有106个韵部,其中: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4.请写出七绝的标准句式。  3分

平起仄收式: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起平收式:仄仄|平平|仄仄|平

5.什么是孤平?请举例说明。  5分

孤平,古人没有严格的定义。孤平的概念现在分为两派,一种是新派,强调声韵,一丝不苟,以启功先生为代表,两仄夹一平就算孤平。
一种是王力先生为代表,孤平只发生在一种句式中,即五言的平平仄仄平,七言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当你用这种句式写诗时,五言的第一字,七言的第三字,绝不可将平通融为仄,变成: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这叫"孤平"句。也就是除了押韵那个平声外,只剩下一个平声了。
例子:
醉多适不愁(高适《淇上送韦司仓》)
仄平仄仄平

百岁老翁不种田
仄仄仄平仄仄平

6.说明是一韵到底,请举例。  3分

不论五绝、五律、五排,七绝、七律、排律,都必须一韵到底,不得半途换韵;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古诗(古风)允许中途换韵,但近体诗不允许换韵。
例子:自己写的:押一东韵,韵脚风、穹、中。
《国家一号风景大道之行》
碧野吹来原上风,
林梢云朵下苍穹。
马蹄归去踏花海,
不尽风光御道中。

7.诗题的主要类型分为哪些?  3分

无题的;写景游记的;借景使事抒怀的;写友人之间来往的;咏人物、事物的;寄兴的;交代背景的;点题的。

8.绝句承转的手法有哪些?  5分

1 顺接顺转
如毛奇龄的《览镜词》:
“渐觉铅华尽,谁怜憔悴新。与余同下泪,只有镜中人。”

2 顺接反转
如杜牧的《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3 由景转情
如杜甫的《绝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4 由情传景
如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9.什么是赋、比、兴?  8分

一、赋——运用“铺排”的手法淋漓尽致地直接陈述。
“赋”的含义多被解释为“赋陈”、“铺陈”、“铺排”。
二、比——运用比喻的手法造就附比联想的效果。
“比”即比喻。
三、兴——运用“取譬引类”由彼及此的手法引发所咏之辞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欲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表现技法。

10. “语不惊人死不休”出自哪位诗人?  2分

杜甫 杜少陵

11.请解析以下作品,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10分
冬夜读书示子聿  作者: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解题:
题目交代了时间冬夜,事件读书,结果或目的示子聿。
诗意:
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自己观点:
少壮工夫老始成,做学问要持之以恒、学问的取得也不会是一朝一夕的事,不会像现代投资,短平快,那样见成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亲身实践。

          学习诗词也一样,老师教的只是基础知识、理论 、方法、前人作诗的经验,学习这样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获取知识后还要结合老师的评阅指导,亲身反复创作实践、去体验、感悟,化为己有,转为己用,逐步升华,形成能力与风格。

12.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为意,作七绝一首,限平水韵。  25分

念海棠
褪去东风两树春,故园谁忆探花人。
今逢玉露出清骨,着上红妆意更深。

13.步韵“谢亭送别”。  25分
谢亭送别   作者: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步韵“谢亭送别”
赠别
芦花似雪隐行舟,曲岸苍茫绘锦流。
迟迟酒醒君莫问,斜晖解力忍登楼。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5-12 00:17 , Processed in 0.11028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