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萍水相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诗七各评阅老师作业点评汇总

[复制链接]

1

主题

183

帖子

5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8
51#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19:24:54 | 只看该作者
小楼听雨老师二十三讲评诗
虽然只是匆匆草看,仍然发现需要改善的问题很多,我衷心希望一点:
我们初学,有问题时正常的,不可怕,也不可笑,李白杜甫也是从不懂到懂的。那么我最希望的是什么呢?希望经过大家一起学习探讨之后,大家能真正了解和记住自己所需要改进的问题。
我们可以犯错,可以不懂,但是呢,经过学习,不能习惯于长期一直犯一样的错误,一直不懂。希望通过每一次的交流,能一起取得进步,能逐渐改善目前存在的问题。我记得上次,是周日在这里一起交流,当时我提到了一些基础问题,我们很多朋友呢,尚未能正常地使用诗歌专有的传统语言方式和语法来写作,在作业之中,基本的遣词用语问题比较多,简单说,大致两种,一个是用白话或现代语言入诗歌,还有一种,则是自己自编自造一些不存在的词句来入诗。作为新朋友来说,这个现象在初始确实难以避免,我能理解,所以,上次周日交流时,我讲了两个对策:帮助大家进行自我衡量分析、尽可能避免初级错误的对策
那就是,
第一,新手写作,尽量做到一字一词皆有出处。
第二,明确自己的主题与目的,不要写立意思想境界偏低的作品。

第二点,其实不难。
难的,是第一点。或者说第一点不是难,是麻烦,对新朋友而言很费功夫。
因为自己随意写几句,很轻松很简单。但是对于没印象的拿不准的字词句式统统要去考证查据,这个会很累
而我要说的是,佳作,多从呕心沥血来!
李贺当年 ,骑驴游历,负一书囊。每偶得一句,即立刻书下抛入囊中备忘。其母亲每晚待李贺归家,则检查其书囊,若发现纸条太多,则伤心责骂,问李贺是否要把心呕出来,贾岛当年,以苦吟著称。每次写作,常常苦思良久,废寝忘食,日夜忘形,遂有推敲冲撞韩愈车驾之事,并成佳话。高手之路,绝无侥幸。欲成高手,欲得佳作,非刻苦用心不能成。
即便如在下,远非高手之能,亦常常苦思冥想,半夜不息。
所以我们写作,如果是真的想写好,首先要有一点精神,一点不怕刻苦的精神



1. 棋组选择作业
七夕感怀
不求羡慕月中仙,心有灵犀把手牵。
织女浓情甜似蜜,牛郎重义暖如棉.
金娇老树成亲事,王母天兵断善缘。
短暂相逢惊万古,终留一日共蹁跹。

——简单说一下,写诗,写实必须符合理想,虚构必须符合情理。用词必须符合传统,语法必须符合惯例。问题,还是些基础性的事项,我分为两大类来谈:第一,遣词用语的规范问题
羡慕,把手牵,甜似蜜,暖如棉...... 诸如此类的言辞,大家看了之后,不谈好坏,首先感觉是否具有传统地道的诗歌味道呢?应该说,缺乏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些用语,属于随意性的使用了白话甚至口语,从而不符合传统诗歌的语言方式与特点,自然也就缺乏了基本的诗歌味道。那么原因,我在前面已经分析过了,因为新学,对诗歌语言还不熟悉,还不够了解,那么怎样解决呢?我也说过了,新手遣词用语或力有不逮,似之奈何?必当一字一词,皆有其出处。
新手写诗,如新手练毛笔字,当从描红开始,亦步亦趋,如婴儿学语,待语言熟练,再自由发挥,如此,才能避免此类弊病。
那么第二点,看诗歌描述是否符合客观情理,

不求羡慕月中仙,心有灵犀把手牵。
织女浓情甜似蜜,牛郎重义暖如棉.
金娇老树成亲事,王母天兵断善缘。
短暂相逢惊万古,终留一日共蹁跹。
月中仙,一般是说嫦娥,嫦娥本身并非什么春风得意的人物,而是寂寥清冷孤独的象征,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何等孤寂。
羡慕,是什么?羡慕,是对在某方面远远胜过自己的人,才谈得上羡慕。
牛郎织女固然凄苦,每年才能见一面,然而嫦娥是万年孤寂,可能甚至永远无法再见后羿
这种对比下,谈羡慕嫦娥,属于不当之说。再看心有灵犀,心有灵犀,多是未曾正式捅破窗户纸的男女之间,形容其默契。牛郎织女,属于多年夫妻,言心有灵犀,于每年一见时似乎不太贴切,织女浓情甜似蜜,牛郎重义暖如棉.
这是口语,非诗家语,不再多说。而且两句言一意,属于合掌了。
金娇老树成亲事,金娇老树,似乎不是很了解何意。
王母天兵断善缘。语言过于直白无味了,缺乏打动人的力量
短暂相逢惊万古,——短暂相逢,偏向口语。惊万古,略空洞,不具体,不丰满。
终留一日共蹁跹。——同样略微乏味了,过于浅白。

以上,个人之见,未必正确,只能略做参考
正好我昨晚也写了一首,韵脚韵部与第一首相同
虽然写得也不好,不过就当是集思广益,开拓思路,拿来供参考

星河欲渡暗生烟,云水茫茫问谪仙。
不意青牛能入海,始知银鹊可登天。
凭桥可待潮初堕,吹笛还催夜不眠。
多少相思逢隔岁,几人惆怅几人怜。

2.兰-清风摇月弦
七绝*分别
烟柳婆娑别小楼,伤情江面远孤舟。
离时多少酸心泪,慢过青山雨点收。

——首先这是送别之作,并以景起。烟柳婆娑别小楼,注意一下,柳树,是固定之物,不能说柳树别小楼,我理解一点,作者的本意,应该是这样的,在烟柳婆娑的楼下,我与你分别,但是句式,有其固有的表达语法,如果按照原句写,别是谓语动词,小楼是宾语名词,那么主语,只能是烟柳,这是汉语的语法带来的必然结果。所以虽然我们能看到其隐意,但是显像的表达,同样重要,不可马虎,不可有明显歧义。

烟柳婆娑别小楼,伤情江面远孤舟。
离时多少酸心泪,慢过青山雨点收。
再说承续之句,作为写景起笔而言,景起,则必须语尽方宜言情,写景,写尽伤感之景,再谈伤感之情,若景未写足,便亟不可待开始言情,是为强说情。辛弃疾当年所云,为赋新词强说愁,即为此意。辛弃疾当年所云,为赋新词强说愁,即为此意。无景无事而谈愁(或其他情怀),即为强说,不足以信服,不足以感人。因此,烟柳婆娑别小楼,伤情江面远孤舟。伤情二字,言之过早。诗词,最有力度的,当然是情,然而正是因为情需有力,故不可分散。言情如出拳,必先收缩蓄势,待势足而发,方为有力。如手臂亟不可待,伸出不收,其拳力能余几何?如现实生活,某人感情从不珍藏,遇到异性便处处留情,其情义,能得几何?
因此,诗词作品,若为景起,则景未足时,莫要言情过早。
诗之情语如人之情语,非珍贵处,不可随意言之,否则难以动人
烟柳婆娑别小楼,伤情江面远孤舟。
离时多少酸心泪,慢过青山雨点收。
酸心泪,略微白话了些。雨点收,收字不妥,原意应当是说雨点混合了眼泪,不分彼此了。言其合而为收,是为表述不当。

进群前,我抽时间匆匆根据原韵脚,步韵了一首

同样目的,虽然也不佳,不过希望能多提供些许思路
飞絮无边过小楼,东风吹雨送孤舟.
等闲错认离人泪,漫湿青衫不肯收。


3. ,竹-踏雪寻梅
七夕 缅妻
对影闲庭初上秋,星河耿耿玉人眸。
当年旖旎断桥起,今日缠绵朱阁休。
一缕香魂梦中笑,半生残夜醒来愁。
织牛后会皇天顾,此处相思何处头。

——我们逐句分析,对影闲庭初上秋,星河耿耿玉人眸。
首先起笔,写了大环境,在自家院子庭前,闲来对影而对星河,秋风初起,星星仿佛那女子的眼眸,想必作者原意应当如此,但是啊,星河浩瀚,何止千万,若说某颗星星如眼眸,或许可以再分析,然而说星河如同眼眸,则不当了。耿耿用来形容星河,亦不当。耿耿,是形容心情的形容词,而不是形容景物所用。耿耿于怀,一般这么用。再看下面承句
对影闲庭初上秋,星河耿耿玉人眸。
当年旖旎断桥起,今日缠绵朱阁休。
当年,今日,旖旎,缠绵,这是比较明显的合掌。说到这里,简单说一下对仗的正常处理:如果遇到类似词语需要对仗,千万不要上下句同说时间,可以一句时间,一句空间,举个例子:例子原句记不清了,大致是,当时,此地,用空间对仗时间,更加妥当。当年,今日,由于同样是时间,所以感觉上,会比较窄。至于两个并列动词,旖旎,缠绵
当年旖旎断桥起,今日缠绵朱阁休。当年旖旎,今日缠绵,看起来意思太过于接近。当年旖旎,旖旎的是什么呢?是男女欢爱的春光旖旎,而男女欢爱的旖旎,与缠绵恰恰是一个意思。这样写来,在对仗之中便形成了明显的合掌。
一缕香魂梦中笑,半生残夜醒来愁。
再看转折句,说香魂,相来女子已经不在人间了,这个首先表示一样很难过
梦中笑,则用语表述不是很好,半生残夜,半生太长,残夜太短,组合在一起搭配不当,而且从开笔几句来看,作者是在庭院里看星星,因此说梦里,与前面所言不一致了。最后看结尾收拢,织牛后会皇天顾,此处相思何处头。
织女牛郎,一般简称可以说牛女,而从未闻织牛之说。此外,织女牛郎本身就是代表皇天的王母(想必玉帝也知情)分开的,说他们得到皇天眷顾,不是很合理
此处相思何处头。
作者的意思想必是织女牛郎好歹每年还能见一次,我这相思,啥时候是尽头啊
但是何处头,没这说法,此处何处,处字之重复,亦未见巧妙。重复用字,不可轻易为之,要么不用,用了就必须有特色。如果用了,在文字表述或声律上没什么特色,那么不如不要重字,同样的,这篇作品,我也挤了点时间,匆匆步韵了一首,聊作参考
重过门庭楼外秋,花丛取次懒回眸。
即随笙管三更罢,始共华年一梦休。
醉里相逢犹解意,歌中离别不知愁。
缘何未及西风夜,尚有佳期桥上头。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3

帖子

5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8
52#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19:26:48 | 只看该作者
4.书~18月半弯
七夕感怀
玉露金风又一年,银河鹊渡断肠仙。
只因七巧同君梦,常把千思与水涓。
俗世情长心自许,天宫意暖夜难眠。
可赊晨鼓延三刻,借月清幽好续缘。

——首先看起,自从秦观鹊桥仙出,金风玉露,多为初学者所喜爱,然而记住一点,我们写诗,是为了让读者看到“我” 如果读者看了我们的诗词,看到的却是秦少游或者其他名人,那么对我们来说,写作就是失败,为他人作嫁衣裳
经典名词,可以偶尔借用。但是记住,太过有名的词语,用典不要明用、正用,要化用,用典,按照类型有用句与用事,金风玉露,出自名作,即属于用句。
用典,按照方法有明用、暗用、正用、反用、化用之别。
那么使用太过有名的典句,则适宜化用,必须有所化,有所突破创新,否则就是将前人搬到了自己家,别人看不见你,只看见前人
玉露金风又一年,——再说又一年,又一年,有应付之感,非深情之语,过于敷衍了。
银河鹊渡断肠仙。——鹊桥,主语是桥,不是鹊。因此是桥渡,不能说鹊渡过
举个例子:我们吃饭,用瓷碗,我们只能说把饭盛到碗里,而不能说盛到瓷里
再者,渡,是从水上到达对岸,一般游水或坐船,或者飞过去,可以叫渡,而从桥上走过去,不宜叫渡。最后,织女牛郎,是走到桥中间相会,而不是过河到对岸,所以不能说渡。那么秦少游为什么可以用渡呢?纤云弄巧,飞星传恨,迢迢银汉暗渡,注意,他说的渡过银汉的,是星云,不是牛郎织女,所以细节,不得不重视,不得不仔细分析。只因七巧同君梦,常把千思与水涓。七巧,写错了,是乞巧。七夕,是乞巧节,不是七巧节,七巧,那是七巧板。再者,就说这乞巧
乞巧同君梦,是否合理呢?
乞巧是什么?是人间女子,在七夕晚上向织女祷告,乞求织女赐予自己灵巧手艺
也就是说,乞巧虽然是向织女乞巧,但是那是人间女子,与牛郎织女感情之事无关。所以说,乞巧之梦想,是人间女子的,不是牛郎织女的,乞巧同君梦之言,站不住脚。
常把千思与水涓。这句是拼凑了。千思,传统诗词没这说法。与水涓,涓是什么呢,是细小的流水,把无数的思念,托给细小的流水?银河之大,不能说细小的流水哦。俗世情长心自许,这一句是空谈了,转折句,应当紧随起承之景,有感而发。这里写法,过于空洞了,没有具体联系。天宫意暖夜难眠。天宫意暖?不知暖从何来?而且意暖,也是自我编造用语,非正常诗家语。我现在只分析基本的语句使用,暂时不分析脉络章法等,更不谈虚实转化。可赊晨鼓延三刻,借月清幽好续缘。
意思说得通,希望聚会的夜晚延长些。但是用语,还是不够规范,需要再润色。
这个作业韵脚与第一首一样,我就不另外改写了。


5. .画02-竹子  
五律   《七夕》
忽醒觉心寒,灯孤夜漏残。
临窗邀弦月,断梦远青鸾。
遥忆琅玕在,空叹竹管闲。
相思葡架下,待得鹊桥难。

——忽醒觉心寒,灯孤夜漏残。
临窗邀弦月,断梦远青鸾。
遥忆琅玕在,空叹竹管闲。 ——其他韵脚属于十四寒,这个属于十五删,出韵。
相思葡架下,待得鹊桥难。
五言诗,有五言诗特有的语言方式,首句,不符合正统的五言诗语法。忽醒觉心寒,此外,上来什么背景都没交代,就直接谈心寒,同样属于言情过早。前面说过的,就不重复了,希望能注意改善。灯孤夜漏残。
作为景句,需要注意,意象不能杂乱。一般尤其是五言诗句,一个句子中可以有两个名词,这是正常的,但是一个句子中两个形容词(作动词),这就不合适了
为什么呢?形容词所作的动词,往往带有其特定的意象,如果一个句子中带有两大意象,则必然会导致互相影响,互相削弱,从而分散了句子的表达力度。
我们看看前贤类似的五言句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依,入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生,满
为什么这样的句子给人以清晰明朗的感觉,不会乱?因为意象表达比较一致。那么有没有类似用两个动词呢?肯定也有,我们也来看个例子:曲尽河星稀
尽,稀。那么为什么这里使用两个动词,却不显得杂乱呢?因为他们是统一和谐,互相补充映照的。
灯孤夜漏残。
曲尽河星稀
我们可以做一下对比,在前者之中,孤,残,属于一种带有情感倾向的形容词
表达感情特色的形容词,那么自然本身就会导致词语带有感情,两个词都带有感情,那么感情就会有两处,挤在一个句子中,就会造成一定的干扰,而曲尽河星稀呢,尽,稀,不是主观感受,不像孤独、残,是主观感觉。尽、稀,是客观表达,而且从景物之间的关联来说,曲尽河星稀,带有一定的情节联系。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一曲唱完,不知不觉已经快天亮了,所以说,曲尽河星稀,这是有先后顺序的。而前者的孤和残,是同时存在的,同样带有主观感受的形容词(作动词)。那么我们写五言诗句时,就要注意虚词的合理使用。
临窗邀弦月,断梦远青鸾。临窗邀弦月,平平平平仄,格律上错了。
此外作为七夕主题,临窗邀月,这是李白饮酒时的经典场景,不是很贴合主题情节。断梦远青鸾
青鸾是传说中神仙所养的鸟,有两大作用
一是供仙人骑乘,一是传书,但是无论是哪一种,与七夕都不是很相干,遥忆琅玕在,空叹竹管闲。
这个意思,大概是想说,当年我们一起演奏音乐的庭院还在这里,但是人已经不在,乐器也无人演奏了。此处用遥忆,则不符合场景,因为琅玕竹管,应该都是眼前之景物,景是人非了。不谈好坏,只说表达准确,可以说
尚念琅玕在,空愁竹管闲。具体可以再考量推敲,相思葡架下,待得鹊桥难。
葡萄架,不能简单说葡架,很多名词,是不能随便缩写的,葡萄两个字,一般古诗词没有缩写的。此外,场景隔得太远。我们回顾全篇
忽醒觉心寒,灯孤夜漏残。
临窗邀弦月,断梦远青鸾。
遥忆琅玕在,空叹竹管闲。
相思葡架下,待得鹊桥难。

前面七句,都没有写到任何与七夕关联之景或事,结尾突然说鹊桥难,在脉络上是断开了。单独看,也不要说待得鹊桥难,表达不当,估计作者意思应当是想说,
欲得鹊桥难。意思是自己和所思之人,没有鹊桥连接。那么没有的东西,想要有,就是欲。已经有的东西,一时还没到,才叫待。

忽醒觉心寒,灯孤夜漏残。
临窗邀弦月,断梦远青鸾。
遥忆琅玕在,空叹竹管闲。
相思葡架下,待得鹊桥难。

也抽时间模仿了一首,亦用原韵脚,聊供参考
银汉几回看,中宵一梦残。
有桥邀紫鹊,无树倚孤鸾。
云鬓经年改,月光此地寒。
迢迢空一水,唯有见时难。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3

帖子

5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8
53#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19:27:17 | 只看该作者
6. 琴05-中原逐鹿士誓逐鹿中原
七夕
曾于湖畔误凡身,千载犹思天上人。
自与黄牛耕日月,空持绿蚁醉秋春。
三生愁恨系山野,万里柔情隔汉滨。
今日时逢七夕夜,鹊桥双泪满衣巾。

——这个有一点不错,是唯一写故事的,叙事写景,是写诗词的两大基本功
叙事难度更在写景之上。
首先看起句,曾于湖畔误凡身,
这是回忆牛郎当年耍流氓偷看织女洗澡的故事,不过织女不是凡身哦,是仙女哦
如果说凡身是牛郎,那么用误,就太委屈织女了吧,仙女嫁给他,不是误,是爽死牛郎了吧?玩笑玩笑,这个表达,不够清晰,两点问题,第一,要让读者一目了然,究竟说牛郎还是织女,本就凡身何谈误!如果存在歧义,难以辨别,就不是很理想,第二,就是刚刚说的逻辑情理问题,说织女耽误了牛郎的凡身,情理上说不过去。曾于湖畔误凡身,千载犹思天上人。没必要这么说。因为不是天人永隔,牛郎自己也上天了,每年能见一次,说千载思念天上人,就不合适了
自与黄牛耕日月,牛郎家那头老牛没这么牛吧?耕日月,表达不当。
空持绿蚁醉秋春。——喝酒?牛郎好像和喝酒没啥联系。春秋,是固定名词,不能说秋春。
三生愁恨系山野,万里柔情隔汉滨。牛郎和织女相会,好像就是同一辈子,没有转世投胎啥的,也就谈不上三生了。而且明明隔着银河相望,说系山野,这是随意编造了。万里柔情隔汉滨,万里柔情,也是编造用语,诗词没这说法。滨,是水边。织女牛郎隔的是整个银河,而不是河滨。三生愁恨系山野,三辈子的愁和恨都在山野上,表达不太合理哦。今日时逢七夕夜,鹊桥双泪满衣巾。最后看结尾,就不说前后章法上的联系缺乏了。今日,时逢,七夕夜,过于啰嗦了,只要一个词就够了。鹊桥上应该是两个大人两个孩子一起流泪,双泪,才一个人两只眼睛流泪,太少了。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来得及仿作完毕,只写了一点点
本是凌波飘渺身,当年误作梦中人。
因缘湖畔姻缘事,始渡人间多少春。

只来得及写了一半,以供参考 。


7. 梅-秋心微凉
《梦里潇湘》
一川烟水似潇湘,梦里偏疑是故乡。
隔岸人家穿石径,临江楼阁沐斜阳。
氤氲绿竹云边立,苍翠山峰雾里藏。
好景得游仙界住,尘纷舍尽不迷茫。
——潇湘,是个具有浪漫传说的地方。在今天湖南省。传说中虞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二妃娥皇女英于潇湘处恸哭流泪成血,染就湘妃竹。所以潇湘的意象,论其物象,不外乎江水、竹子,论其情感,带有明确的男女感情色彩。
如果说题图,就不合适说潇湘了,似乎没有依据,题图,只能依照图中景物来客观描述,不能先入为主强加一个范围,那样就不是题图了
首先起笔,说似,不佳,上等写景佳作,不能用似、如、像之类
用了,便落了下乘,似=胜,然后看韵脚,湘、乡,读音一致,不做间隔,便连续押韵,属于押韵之忌。一川烟水似潇湘,——第一句说似,就认定了自己山寨的定位。我就是我,我不像别的人。烟水就是烟水,不要说像潇湘。说自己像别人,气势便弱了五分。因为读者看着这一句,心里想象的就不会是你,而是潇湘。
读者心里都不想你了,你还算成功吗?这个道理,一定要记住。那么这一点,和正常的比喻有什么区别呢?记住了,正常的比喻,是把某一物体,比作另一个完全不同类的物体。比如说,大漠沙如雪。沙子和雪,是完全不同的两类物体
燕山月似钩,同样如此。
为什么李白说:可怜飞燕倚新妆,而不说:是如飞燕倚新妆?
因为同类相比,谁主动去比,谁就弱!
强者,都会说我就是我,独一无二的我,绝不喜欢别人说自己像别人的影子
所以我们写东西,如果想有强者的心态,就不能说什么物体像一个同类物体
我宁可人家叫我小楼,也不希望人家叫我小李白、小杜甫之类。虽然我承认,那是褒奖,但是那意味着,再无超越之望。宁可追逐,没追上,也不能从一开始起步,就放弃追逐。也不要用赛,赛,实际上还是在同类相比,而且有点俗,
说赛,还有点王婆卖瓜的感觉,为什么呢?东西好,要其他人说好,觉得好,才是真好,自己喊好,那是王婆卖瓜,要让读者去感受,而不是靠作者喊口号,切记,这是初学朋友容易出现的一大问题。
隔岸人家穿石径,临江楼阁沐斜阳。
氤氲绿竹云边立,苍翠山峰雾里藏。
这两句对仗不是很工整,不过整体味道比前几个作业好些,限于时间就不多说了。注意,岸,江,人家,楼阁,这些都有合掌嫌疑。石径斜阳,词性不工整。
好景得游仙界住,——风景好就说仙界,太俗套。好景也是看到的图,不是游玩的。
尘纷舍尽不迷茫。——尘纷,是动词之态,舍尽也是动词。动词应该和名词搭配,这里犯了语法错误。不迷茫,空洞了。难道没看过这幅画,人生就迷茫了?看过这幅画,人生就不迷茫了?没这么神奇吧?
时间不足,没来得及仿作。

8.菊-文轩居士
桥断七夕
星河桥断失灵鹊,苦雨成灾漫夜秋。
织女惶惶天泪落,牵牛急急地添愁。
金风玉露良宵过,靓女痴男怨恨留。
碧海情真何处聚?赋诗一首醉冰瓯。
注:灵鹊:即喜鹊。中国民间认为喜鹊通灵,所以能够报喜,故又称灵鹊。也是牛郎织女见面的鹊桥搭建者。

——这个属于虚构中之虚构,本身鹊桥传说,已经是虚构,这里说鹊桥还断了,属于虚构中之虚构。那么虚构不是不行,但是要有佐证,可以是传说故事的参考,可以是逻辑推理的分析。如果两者都不符合,写诗虚构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写诗,是为了言志,为了表达某种情怀。写一个完全没法成立、没有依据的情节,很难让人去做出准确合理的感受感想。那么我们就退一步,假设,鹊桥真的断了,看看作者能否通过虚构中之虚构,写出新意。
星河桥断失灵鹊,苦雨成灾漫夜秋。
织女惶惶天泪落,牵牛急急地添愁。
金风玉露良宵过,靓女痴男怨恨留。
碧海情真何处聚?赋诗一首醉冰瓯。
首先鹊桥,是喜鹊一只一只互相靠拢组成的。那么这个桥,严格来说不会断,而是典型的作鸟兽散。说散开了差不多。鹊桥没了,秋天就苦雨成灾了?
读者看了会不禁疑惑,这鹊桥究竟是牛郎织女的相会之地,还是什么防洪工程呢?难道说鹊桥是为了防止发大水才弄出来的?显然,这个表达,不太符合情理。
织女惶惶天泪落,
牵牛急急地添愁。
织女,可以。牵牛,不行。只能说牛郎,牵牛,要么是动词,动词不能和名词织女对仗。要么是说牵牛星,但是这里显然是说人。然后说织女惶惶不安,天泪?没这词语,不可以这么用。牵牛急急,以及不妥了。地添愁,这属于拼凑编造的说法,如果天落泪,和地添愁,字面倒是工整了,但是这说法完全是编造的。再次强调,作为新朋友而言,先去多阅读一些素材,慢慢积累,还是那个要求,凡是用语,皆当有其出处,毫无根据的说法,以后就不要写进诗词了,金风玉露良宵过,靓女痴男怨恨留。古代诗词,应该没有靓女这个词吧?碧海情真何处聚?赋诗一首醉冰瓯。桥断了,喝冰镇酒,写诗?这个,一定注意,逻辑、事实一定要严谨,以后编造太离谱的作品,我就只能一带而过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3

帖子

5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8
54#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19:28:51 | 只看该作者
枫都老师二十三讲点评:
1.棋-山野村姑
《七夕》
绵绵细雨又新秋,乌鹊搭桥河汉留。
机杼声声千载泪,今朝可去旧时愁。

——这首诗立意一般,诗的脉络清晰。问题出在首句写细雨,第二句没有衔接首句天气写,细雨能看到鹊桥河汉?和首句矛盾了。结句:今朝可去旧时愁===表述有问题。
整首诗试改如下,仅供参考:
绵绵细雨又新秋,不见鹊桥情怎休。
机杼声声千载泪,今宵难解念君愁。


2.兰03-梦
《七夕梦游》
七夕添杯思织女,魂随金鹊搭仙桥。
银河淼淼千年恨,玉笛悠悠一梦遥。
牵手难分情切切,凝眸无语泪潇潇。
人间天上此时共,只盼今宵是永宵。

——这首诗立意一般,诗的脉络清晰。首联:七夕添杯思织女,魂随金鹊搭仙桥。===前分句“添杯”表述有问题,表示饮酒应是“倾杯”才对。中间两联表述和对仗都还是不错的。
尾联:人间天上此时共,只盼今宵是永宵。===前后分句表述都有问题,下分句中有韵字“宵”挤韵,属于诗中大忌!像“共此时”写出“此时共”,别扭
永宵?凑韵了,意思没表述清楚。

3. 竹18-蓝色梦域
《七夕》
秋凉如水冷幽屏,斜卧庭前望蛰萤。
七夕又为潇瑟雨,隔桥相望泪飘零。

——这首诗立意可以,诗的脉络不清晰。问题出在前面两句铺垫离题,和七夕关联不大;绝句最迟第二句就要入题,否则这首诗就失败而不成诗!后两句前后矛盾,既然有雨,何来鹊桥?这首请重写!

4. 书05 君藏
《七夕》
只盼今宵夜色长,情深互诉久离伤。
心流万缕相思泪,洒向人间叙断肠。

——这首诗立意可以,诗的脉络清晰。第二句:情深互诉久离伤===“久”字用得不大恰当,改“慰”更好。第三句:心流万缕相思泪===泪用缕表达量不大恰当。
整首诗试改如下,仅供参考:
只盼今宵夜色长,情深互诉慰离伤。
两心缕缕相思意,洒向人间泪断肠。

5. 画06-素雪
《七夕》
极目银河恨玉簪,双星几度惹人怜。
若无七夕鹊桥架,小月焉能做渡船?

——这首诗立意散了,诗的脉络不清晰。
首句:极目银河恨玉簪===“簪”十二侵韵,出韵了!
玉簪是多义词,不知作者想表达什么?这“恨”的对象有问题。
玉簪 :
1.亦作"玉篸"。
2.首饰。玉制的簪子。又名玉搔头。
3.借指美人。
4.比喻山峰。语出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5.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丛生,卵形或心脏形。花茎从叶丛中抽出,总状花序。秋季开花,色白如玉,未开时如簪头,有芳香。栽培供观赏。
为何写完还是不检查呢?结句:小月焉能做渡船?===离题了,想象过头了!


6. 琴27-云端漫步
《七夕感怀》
鹊灵何故无多少?巧月才归三两天。
七夕汉桥今又搭,欢情别恨复年年。

——这首诗立意可以,但诗的脉络不清晰。第二句:巧月才归三两天===巧月和才归三两天,意境隔了,和题目关注不大。而且首句既然问句,那么第二句就得回答,可是没有回答,这样诗脉络就断裂。巧月是指七夕所在的月份,即农历七月。怎么能才归三两天?不懂一定要上网查,别偷懒哦。转句:七夕汉桥今又搭===七夕哪有“汉桥”,自创!建议重写!


7.梅03-南栈
《雾中水榭》
一抹苍山凝绿黛,千波碧水照亭台。
清风遣雾留诗去,舞榭闻歌避暑来。

——这首是题图吗?这首诗立意散,诗的脉络不清晰。起承对仗不错,前分句写远景,后分句写近景。第三句:清风遣雾==留诗去,凑句,前四字和后三字意隔,整句意思表达不清楚。结句:舞榭闻歌==避暑来。也是凑句,前四字和后三字意隔,整句意思表达不清楚。这个句子前后意隔的问题今晚比较多,其实说白了就是凑句。就是把不相关两个意思凑在一起,就会造成句子前后意隔。建议重写!


8.菊32-杏雨
《七夕》
牛郎织女千年颂,才子佳人百载传。
天上人间多少爱,可凭此日秀良缘。

——这首诗立意一般,诗的脉络清晰。前面两句对仗,完全是为了对仗而对仗,其实前后分句的意思基本相同,累赘了;而且“百载”也不恰当,七夕典故何止“百载”。 结句:可凭此日秀良缘===七夕在于情,良缘为何要“秀”?
建议作者重写!

今晚作业都不大好,最近怎么大家水平退步了。好像都在凑作业。网上写七夕的诗很多吧,为何不花点时间上网查,学习别人是怎么写的。

=====================================================

诗奴老师第二十三讲点评:

【诗奴来也  】——
茫茫网海一诗奴,若柳冬来枝已枯。
许是情多难了却,思量未忍退江湖。

1.  .棋组榕树下
七夕
一道鹊桥河汉连,两情相会喜团圆。
人间多少奇闻事,唯爱长留万古传。

——第一首,起承转合两个层次,起承叙事,转合引发感慨,层次很好,只是缺少画面感,总有让人记不住的感觉。这种风格,在我们阅读古代名著时候,也许潜移默化在我们心里。
比如:
各位看官,早知牛郎织女故事如何,且听我慢慢道来。。。

一道鹊桥河汉连,两情相会喜团圆。
人间多少奇闻事,唯爱长留万古传。——是不是有这种感觉呢? 是故事的开端说词。也是一种写法,并且写的非常成熟。否则用现在审视角度来看,内容太空泛了。我刚才所说的,是我用不同角度看诗词的一种方法,第一首,点赞。


2.  竹22-莲语
七绝《沧浪自有歌》
画阁山中倚翠烟,双飞紫燕过云天。
轻舟一棹长歌起,只作渔家不慕仙。

——画阁山中倚翠烟,双飞紫燕过云天。画面感觉清晰,一副令人向往的画卷。如画的楼阁,坐落在山中,依偎在翠烟之中,双飞燕子在云天上飞翔。轻舟一棹长歌起,只作渔家不慕仙。

如此美景,胜过做神仙。
不羡鸳鸯不羡仙嘛。虽为化用,但不乏精彩,作品完美。第二首,赞!


3.  书08-时光倒流
七夕
夜夜遥相望,时时眷恋中。
迢迢天与地,漫漫恨随风。
乞巧如期至,秋声往日同。
飞桥架银瀚,至使爱重逢。

——夜夜遥相望,时时眷恋中。
直奔主题去了,牛郎星与织女星遥遥相望,时时刻刻都在互相牵挂着,迢迢天与地,漫漫恨随风。
天与地,
天地二字是并列的。
恨随风,
有关联。
再用对仗时候,不仅要词性对上,还要关注词组的意思,天与地,例如对,雨兼风。乞巧如期至,秋声往日同。
这一天又来到了,没有特别,与往年相同,周而复始。颈联对仗还可以,飞桥架银瀚,至使爱重逢。尾联意思弱,没有托起前三联。这一首,建议修改尾联。既然与往年相同,尾联可以顺着这个意思来写,也可以写哪里不同之处。还有就是重复词太多,必要的重复词,最多用一联,否则会造成词语匮乏的感觉。

4.  画10—素荷
《    七夕感怀》
人言七夕金风贵,我独佳期思绪多。
若是人间无别恨,何须笔底怅离歌。

——人言七夕金风贵,我独佳期思绪多。

人人都说秋风贵重,因为秋风带来的是收获嘛,一过秋风满地金。可是唯有我在这时逢七夕这样的黄金季节里,思绪颇多。起承用了对比,别人怎么看,我又是怎么想的。很好!若是人间无别恨,何须笔底怅离歌。

转合与起承句形成了递进关系,并且解释了我为什么思绪多。意犹未尽,这首写的非常好。转合还是因果关系,这一首,凭我感觉是完美的,再努力。


5.  琴2号水莲
盈盈一水隔牛女,脉脉无言恨别离。
所幸鹊桥来搭线,双星相会泪飞时。

——盈盈一水隔牛女,脉脉无言恨别离。

一水,指一条银河,两岸隔开牛郎星与织女星,牛女,不能这样简化。恨也罢爱也罢,只是个传说,我们在构思这类题材时候,要把这种美丽的传说引述到我们自己身上来,不要总是把主题用在叙述古典上。有了这样的故事,你是怎么想的?结合自身生活,这个传说我们都太熟悉了,我们再把整个篇幅都用在解说上,就失去了新意,所幸鹊桥来搭线,双星相会泪飞时。给了美好结果。一首诗的评判标准,我以为不能让读者只言片语留给解说出来。
一个句子,要写到让人感觉明明知道什么意思,但解说起来并不容易。这一首,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重新构思。


6.  梅-漠漠
《江南七夕》  
舟行古镇靠湖边,静坐凉亭看碧天。
未见神仙话离别,但闻情侣说团圆。

——舟行古镇靠湖边,静坐凉亭看碧天。

小舟行到古镇这里,在湖边停下了。我上了岸,坐在凉亭里向蓝天上望去。

一个简单的介绍。也做到了作为转合的铺垫。

只是首句写的太白话了。看到了什么呢?未见神仙话离别,但闻情侣说团圆。没有看到牛郎织女话别离的场面。倒是听到了周围许多情侣在约会。未见,但闻,
一视觉一听觉,用的很好,尾句的意味还不够,仅仅是情侣团圆,转折的不够引人注目。传说只是传说,它反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个向往。借用这个美丽传说的日子,情侣团圆,无可厚非。整体脉络清晰,有条有理,起承转合分明,有待炼字。


7.  菊-独立寒秋
七夕
七夕银河处,乌桥两岸人。
相依凝视久,情切慰言真。
往日皆为怨,此时堪作尘。
恐闻离别泪,今月莫沉轮。

——七夕银河处,乌桥两岸人。

在七夕这天,银河之处,读到这里我的注意力已经被吸引到天上去了,
然而下分句,
转到乌桥两岸人,两岸都是人在干嘛呢?借着七夕情人约会呗。就是过度的太快了,容易让我蒙圈。其实就是断意了。七夕银河处,哦,银河那个地方,很美,怎么个样子呢?我好奇啊,曾经害死了许多猫。乌桥两岸都是人。啊,那么多人呀,乌桥指啥也?相依凝视久,情切慰言真。

谁与谁互相凝视?两岸人?这个要表达清楚,过度不可太着急。情深意切,互相安慰之言都是真的。
这个吗,,,谁知道呢。
只能说听着就像真的似的。

相依,情切,词性不对。看来问题出在首联下分句。往日皆为怨,此时堪作尘。

看看他们两个吧,往日里互相抱怨,无非是你不够关心我,他对我太冷淡。但是在今天,似乎只剩下恩爱。其实这个怨,应该是抱怨王母的吧。颈联倒是解释了颔联那个慰言是真心的了。恐闻离别泪,今月莫沉轮。

唯恐听到离别时的泪水,今晚的月亮啊!你不要隐去。离别泪,是看的见的,听到的只是离别时侯的话语。
这个要琢磨下。相聚不容易,时间你不要过早的流逝掉,尾联应该是这层意思。
这一首,有待整理。


8.  兰16-东海玉箫  
  《七夕》   
清夜晚风凉,幽荷暗逸香。
鹊桥重执手,银汉共流光。
但得卿知意,何须泪染裳。  
初心同向月,别后两情长

——清夜晚风凉,幽荷暗逸香。

清凉的夜,晚来风凉,幽幽的荷花偷偷的散发着香味。
虽然这样解释,仍然感觉夜晚重复用字了。
幽,暗,逸,一个句子里太多形容字,不好,逸,可以改用动词。
鹊桥重执手,银汉共流光。
鹊桥之上再一次牵手,在银河共度美好时刻。
颔联不错!但得卿知意,何须泪染裳。  
但愿得你知我意,又何必泪染衣裳呢。
是的呢,相逢是喜悦的,不应该哭哭啼啼,不成体统。看似风轻云淡,实则更刻画出了一份浓烈的情感。运用的非常好,与众不同。初心同向月,别后两情长
初心可比明月,不曾改变,聚时如此,分别后亦是如此,两颗心情意深长。见时怎么样,别后怎么样,感觉这样处理是不是更好一些。这首读来惬意,条理清晰,形同流水。个别地方再琢磨吧。这一首,点赞!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3

帖子

5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8
55#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19:29:23 | 只看该作者
心语醉客老师二十三讲评诗

1. 棋-菩提鸟
七夕
七夕犹来鹊迭忙,九霄迢越架飞梁。
乌桥云渡鸳鸯好,江汉萍浮菡萏香。
玉露金风情且短,情深意切爱初长。
月残便是分襟处,徒留星牛独自伤。
第一首:
1.律韵:“留”字位置应该用仄声,扣4分,“鸯”字属挤韵扣2分。得14分
2.结构:“乌桥”(形+名)与“江汉”(名+名)对仗欠工,扣3分;玉露+金风(形+名与形+名的并列结构,也就是两个并列的偏正词组的正在后))与情深+意切(名+形与名+形的并列结构,也就是两个并列的偏正词组的正在前)对仗不和谐扣3分。中间两联尾字全部是形容不够协调,扣2分。“乌桥”与“飞梁”似是重复扣2分。得15分。
3.语言:“情”字重复扣2分,“九霄(天空的最高处)迢越”(高远的样子)这一词组不够凝练,扣3分;“菡萏(初开的小荷)香”与季节不相符,“初”字用得不准确,扣2分;“徒留星牛”用词不够简练会产生歧义,扣2分。可得11分。
4.立意:思路是对的,但在诗句里未能很好地突出牛郎与织女相会时的场景,譬如:颔联里的“乌桥云渡”与“江汉萍浮”画面不在同一背景里,也不和谐,“鸳鸯好”(比较抽象)与“菡萏香”(不切实际),这句扣5分。颈联里的“情且短”与“情深意切”是不能自圆其说的,扣3分。尾联前分句尚好,后分句就不够精确,难道只有牛郎感伤织女就不感伤的吗?这里扣3分,诗句整体未能烘托出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不能让人产生余味的感觉,扣5分。可得14分。
5.印象分:扣2分,得3分
合计:14+15+11+14+3=57分

2. 竹副组--草根:
七夕
织女勤劳做,牛郎喜牧耕。
痴心携白首,大爱感千城。
热血相融入,银河怎隔清。
只因真善美,化作最明星。
第二首:
1.律韵:“明”字属挤韵扣3分,“星”字是飞燕出群扣1分,可得16分。
2.结构:尾联合得不够自然扣3分,中间两联首字词性相同有犯平头嫌疑,扣2分,可得20分。
3.语言:“勤劳做”比较直白,扣1分,“携白首”会让人产生歧义,扣2分,“热血”一词用得过大,不是很形象,扣2分;用“真善美”去形容牛郎与织女很是牵强,扣3分。可得12分。
4.立意:诗的主题是七夕,但从诗句里看未能扣紧主题,仅仅是颈联里的第二分句有点沾边,诗句一直在说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未能延伸到七夕的重逢上,离题比较严重,扣8分,希望以后注意。从诗句整体上来分析,在描叙牛郎与织女的感情上比较空洞,未能用文字美化出牛郎与织女的这份思念之情,同时亦未走出这份思念之情给世人带来的感受,譬如有对幸福美满爱情的追求,要向往自由恋爱的权利,有打破牢笼的渴望等等,诗句中无一体现是为遗憾,扣5分。可得17分。
5.印象分:扣2分,得3分。
合计:16+20+12+17+3=68分


3.书37-阳光
七月初七夜
星桥鹊驾逢今夕,织女牛郎诉别离。
多少相思沉眼底,此时之后又重期。
第三首:起句“星桥鹊驾”是鹊驾星桥的倒装句,虽说这样安排也是可以,但感觉还是没有鹊驾星桥来得自然些,“逢”字尚有再斟的余地,承接两句衔接尚好,写出了别后重逢相互倾诉的心情,曾经的点点滴滴相思之情埋藏在心底,惟有此日的恩爱让人珍惜。合句合得比较匆忙,“此时之后又重期”从字面上理解语句不是很清晰,当然看得出学员的本意是这样的:此夜过后又期待着下一次的重逢日期。回转头来分析此诗,除了写别离、重逢与再写相思与再期待重逢以外,作者未流露出对此种境遇的不满,亦未表达出对美好幸福爱情的追求与渴望,这就是诗意未打开,许多学员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为诗而写诗,目的不够明确,希望注意。另:思、时属挤韵,底字属同韵字,这样用会影响诗句的流畅度,有些拗口,当避免,可得70分。

4. 画副组-香山红叶
七律《七夕长恨歌》
一水之间千古恨,相思夜夜夜牵魂。
携儿带女鹊桥会,忍见抛梭泪涌盆。
对对扯衣身下跪,双双抱肘不回村。
夫妻四目深情望,此刻无声既是恩。
第四首:
1.律韵:没有问题,不扣分,可得20分。
2.结构:颔联不对仗扣6分,颈联“身下跪”与“不回村”不对仗,扣3分,另“对对”与“双双”属合掌扣3分。颔联两句衔接不紧密,扣3分,可得10分。
3.语言:颔联里的“携儿带女”与颈联里的“对对”与“双双”属重复,扣3分。首联里的“一水之间”不是很形象,应该是“相隔一河”,扣2分,可得15分。
4.立意:主题是《七夕长恨歌》,从诗句里看一副离别的场景展现在我们面前,回到了电影{牛郎织女}的片段中,织女被天兵带走,牛郎挑着担子在后面追,恨心的王母一道金梭把牛郎与织女分开,牛郎无奈神情的呼唤让人动容。学员这首应该是从这画面联想开来。不过全诗这个“恨”字未能很好地突出来,这首诗在铺垫上是用了倒叙句,先有个“千古恨”这个“恨”不是诗句里主人公牛郎的恨,而是人们对王母的霸道及对牛郎与织女的同情而产生的恨。若写牛郎与织女分别后给自己带来的种种不悦而产生的恨那就吻合主题了,这里扣6分。既是倒叙中间两联应该用一组回忆的词语,譬如用:尚忆、犹忆、还忆,可忆等,承转似是脱节,而且词汇与意境显得雷同有些臃肿,是为不睦,扣6分,尾联尚可,写出了离别时的浓浓神情,声嘶力竭的呼唤,夫妻之恩情尽现,不过这“此时无声”不是很形象,扣2分。可得16分。
5.印象分扣2分,得3分
合计:20+10+15+16+3=64分

5..兰19-老战士
《七夕相会》
七夕双星会鹊桥,相思化泪感灵霄。
凝眸互拥频叮嘱,犹恐东曦露脸瞧。
注:灵霄:为天帝之灵霄殿;东曦:古代传说中的日神东君,借指太阳。《聊斋志异?促织》:“东曦既驾,僵卧长愁。”
第五首:起句学员把双星进行了拟人化,还是不错的,承句“相思化泪”用在这里不是很形象,因为是重逢应该着墨在喜悦的情感宣泄上为佳;“感灵霄”似有凑韵嫌疑,若是这样就要好一些“相思喜悦冲灵霄”转句写重逢后卿卿我我互相叮嘱时的场景,读来颇令人感动!稍显遗憾就是这句里动词搭配不够协调,合句写温馨浪漫的时刻总是那么短暂,太阳一出来就又要道别离,这样一种情愫在这样一种境遇就像现实中两地分离的情侣一样,个中心境总让人唏嘘与叹息!但愿天下有情人总在一起朝朝暮暮吧!整体尚可,注意一下小的细节会更好,可得78分。


6.琴-爱在星月/七夕
七夕又临骚客描,痴情尽在字中雕。
金风钓得山栀醉,秋露勾来新月娇。
自古奇缘难聚守,千年佳话任君聊。
牵牛织女鹊桥会,三界欢娱共此宵。
第六首:
1.律韵:很正确不扣分,得20分。
2.结构:“山栀”与“新月”对仗不工整,扣4分,“聚”与“君”对仗不工,扣3分。“自古”与“千年”对仗宽了些,扣2分。可得16分。
3.语言:“奇缘难聚守”不成正比,要知道许多奇缘是能够天长地久的,扣3分。三界指的是天界地界与冥界,很显然冥界与天界是不会开心的,要是天界欢娱早把这七月七日牛郎与织女相会一次的规矩给解除了,当然这仅是神话而已。扣2分。颔联里的秋露是指早晨,初七八的月亮不算新月,上玄月早上是不容易见到的,这里扣3分,可得12分。
4.立意:颈联尚未回扣好主题,扣3分。
诗句韵律铿锵,立意与脉络还较清晰,诗句也比较洒脱,读来朗朗上口,遣词用字比较独特,学员有一定的文字底蕴,若在对仗环节加强一下会更好。可得27分。
5.印象分:扣1分
合计:20+16+12+27+4=79分

7. 梅-风流岁月
七绝《七夕》
牛郎苦苦追仙女,浩浩银河把路拦。
王母诏书鸾鹊渡,桥通喜等恋人欢。

第七首:此诗格律还是很正确的。
下面我们看看起承两句
“牛郎苦苦追仙女,浩浩银河把路拦“诗句语言稍嫌直白,少了些诗的味道。承句拓展不太明了。牛郎织女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故事中的银河,是王母娘娘为了阻止追来的牛郎,用金簪随手划出来的。所以这里应该用一道金簪把路拦什么的  不要改变了故事原来的情节。
转合句:
王母诏书鸾鹊渡,桥通喜等恋人欢。
转句是说王母下诏书,让喜鹊传信一事吧,表达的不够明确。鸾鹊:鸾是类似凤凰,青鸟一类的鸟,“鸾”字属同韵字在读法上也拗口。传说中是喜鹊燕子搭桥,与故事不符,这里可直接用喜鹊。
合句'桥通喜等恋人欢" 脉络尚不够清晰。喜等 ,喜等的主语是谁?是指喜鹊,还是牛郎织女?有些不好理解。恋人,也不准确,他们已经是有两个孩子的夫妻了,不是恋人。
纵观全诗,用词欠凝炼,意境表达不够完善,还得做较大范围的修改。诗是生活中故事的浓缩,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争取用最精炼的语言来表达最深刻的道理或最精彩的故事情节。所以,一定要深入事情本质,也就抓住最主要的,最能突出主题的部分来写。这点同学们在今后学习中还得努力。此诗得69分。

8. 菊23来自蜀乡
《七夕》
银河相望几时休?苦恋断肠萦别愁。
盼的鹊桥含泪见,瞬间分离恨悠悠。

合句中的“离”字失律,在此处做分别讲,该是平声。
银河相望几时休?
起句:一句设问起笔,吸引住读者眼球,不错!
承句 “苦恋断肠萦别愁”承句从起句的设问做了一个方面的回答还是不错的。但是:苦恋、断肠与别愁意思都差不多,皆是言愁,重复用词浪费了篇幅。两人一年会一次面,期间该有很多寂寞的事要写,多写点内容,会比直接写苦、愁更有效果些。写诗的技巧:宜含而不露,就是不要把苦啊,愁啊的直写,而是融入到主人公的行为动作中去,让读者自己慢慢去品味,读者感受到了,这才叫好诗。

“盼的鹊桥含泪见,瞬间分离恨悠悠”。转句:“盼的”用词不准确。盼望很久的鹊桥相会,是在相思与期盼的煎熬中度过。转句从另一个角度对起句的设问作以回答,还是尚可。
合句:“瞬间”是指很短的时间,而七夕相会是一天,不恰当。合句思路很好,注意遣词。
纵观全诗主题突出,脉络较清晰。苦、愁、断肠、泪与恨表示情感的词罗列,重复词汇成赘积感,是为不睦,建议修改一下承句。诗的情感色彩要一步一步加深,注意多言事 少下结论,此诗可得73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3

帖子

5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8
56#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19:30:30 | 只看该作者
小楼听雨老师二十四讲评诗
首先申明一点,每个人评析风格不一样,我的风格,偏向挑剔与苛刻,但是原因很简单,因为我相信高要求、高标准,将来才能出佳作,出高手!什么样的要求,出什么样的成果!对人对自己都是一样的,我相信大部分朋友迟早会是高手,所以我会用高要求来严厉挑刺!

1. 琴12-梨花雨凉
立秋偶感
乍起秋风染鬓前,光阴虚掷又经年。
长叹镜里容颜换,怎抵尘中人事迁。
筑梦三千仍有憾,乡音一曲动心弦。
恼人月色频相顾,菊影移栏伴我眠。

——1. 总体印象:作为立秋主题,未能突破传统秋辞局限,缺乏创新之处。言辞之间,颇多遣词用语不合诗词传统惯例。此外内容上有些与现实生活不符。
2. 具体分析:
乍起秋风染鬓前,光阴虚掷又经年。——乍起秋风,为景语起笔。秋风,为物象之大者,大而虚。鬓前,为物象之小者,小而实。以大起笔,未经过渡则立即落于小处,是为不美,气势太弱。若如同柳永“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则是经过了霜风、关河、楼之过渡,故不觉其突兀。而乍起秋风,于同句中又乍落鬓前,则突兀了。此外,何谓秋风染鬓?乃是将鬓发斑白处比作秋霜。立秋之时,炎热未改,秋霜是深秋之物,与实际时节特点不符。最后作为景语起笔而言,写景铺垫未足,第二句“光阴虚掷又经年”亟不可待开始感叹,是为抒情过早。具体可参考老杜《登高》之语。景语起笔,一般是上半写景,下半转折处开始抒情。虽然不是绝对标准化套路,但是这样写比较保险,不易出错,适合新人参照。
长叹镜里容颜换,怎抵尘中人事迁。——长叹同样是情语描写,在此处流露过早。诸如李商隐“晓镜但愁云鬓改”,那是到转折处第五句才出现。
换,撞韵。此外叹、镜、换,仄声字连续使用去声(叹虽然也可以作平声,但是主要以去声出现,会给人重要的第一印象),而长、容、颜则连续以阳平调出现,在声律的使用上缺乏基本的变化,明显影响声律之美。至于“怎抵尘中人事迁”问题与首联下句相同,过于空洞,缺乏具体内容描写,感慨太多、太早、太虚,流于强说愁。筑梦三千仍有憾,乡音一曲动心弦。——憾,同样撞韵。此外,转折句遣词用语不合诗词写作传统惯例,属于自造语言与现代白话文,非诗家语。乡音,于前文缺乏铺垫,出现太突兀,与立秋亦毫无必然联系。最后,颈联对仗不工整,后三字词性相差太大。
恼人月色频相顾,菊影移栏伴我眠。——在非入韵句末,换、憾、顾,连续使用去声结尾,缺乏基本声律变化,是为不美。月色如何恼人,缺乏依据理由。菊花,是深秋之物,非立秋所有,此问题与开笔处秋风染鬓之弊相类。眠,亦来得突兀,前文完全看不出正准备入睡。
3. 改进建议:
(1) 注意遣词用字必须符合传统诗家语之惯例,一词一字皆应有所出处。
(2) 注意写景抒情之关系,写景未足,情不可露。
(3) 注意观察生活客观现实细节,不能随意编造违背现实情理之场景。

4. 拟依同韵部改作:
漫起乡心共月前,匆匆宦旅忘流年。
因缘隔岁秋声及,始觉登楼春梦迁。
银汉犹余初七夜,锦筝才罢十三弦。
西风重过如相识,莫惹寒窗一夜眠。


2.画-香山红叶
《携友自驾游返回路上》
千峰日落悬崖暗,就近车停国道弯。
傍水依花邻草绿,三间客舍掩群山。
半弦明月当空挂,一宇繁星彻地环。
对讲机联车驾友,相携夜宿碧涛间。

——1. 总体印象:此作属于新事物入诗之尝试,亦有写景刻画之意识,不过遣词用语之驾驭能力未足,未能充分表现出“新辞入旧格”之特点。此外,写景构思不够井然有序、法度森严,空间、时间顺序比较混乱。最后,缺乏情感表达,变成单纯的流水账式记录。
2. 具体分析:
千峰日落悬崖暗,就近车停国道弯。——暗字撞韵不美。此外,七律开头宜入韵,不入韵则险,非高手莫能御。山峰悬崖,尤其悬崖暗,代入感太强,给人感觉是身边之景,而车停国道弯,给人感觉则空间跳动性太强,不稳。第三,就近,非诗家语。最后,国道弯,表达不够准确,从字面看是国道拐弯的地方,正常来说,似乎国道上是不允许长时间路边泊车的。估计应该是泊车在紧靠国道出入口下面的路边上。
傍水依花邻草绿,三间客舍掩群山。——颔联对仗不工整。上句水与花草物象差距过大,不可作并列关系。下句三间客舍,应当是隐群山,而不是掩群山,没那么大。
半弦明月当空挂,一宇繁星彻地环。——落日、明月、繁星出现在同一篇诗作,是为写景之忌。此外用语过于白话,不符合诗家语特点。一宇繁星彻地环,表达亦不是很清晰准确。
对讲机联车驾友,相携夜宿碧涛间。——新事物入诗句,算是一种主动的尝试,大方向可以。但是语言句式的表达缺乏诗歌特有的方式特点与韵味,太过白话了。此外前面一直写山,说客舍也是在群山之间,突然变成了夜宿于碧涛之间,只有在船上才能这么说。否则即便客舍边有小湖,山里的小湖也是不会有多少波涛的,更不宜叫“间”,应该说“边”。
3. 建议:仔细推敲写景用语准确性。需要增强见景生情的立意表现


4. 拟依同韵部改作:
行旅幽栖邻国道,且劳车马驻西湾。
黄昏落照一江水,白石停云几处山。
飞瀑归泉应可渡,奇峰托月岂能攀。
舍前更待呼车友,三五相携已忘还。


3. 棋组~榕树下
赴深同学聚会有感
风雨蹉跎三十秋,几多往事涌心头。
黉门苦读书香伴,郊野舒怀笛韵留。
笑貌依然萦梦绕,深情如故把诗酬。
青丝染雪欣重聚,再续前缘醉玉楼。

——1. 整体印象:叙事未及细节,写景缺乏关联,用语过于老套空洞。需学习细节描写。
2. 具体分析:
风雨蹉跎三十秋,几多往事涌心头。——开笔二句句意,被用得太多。你比如高适的:醉卧东山三十春,再如孙髯翁大观楼长联下句开头: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这两句过于空洞,不够具体。
黉门苦读书香伴,郊野舒怀笛韵留。——颔联上句之景,任何一个上过学的人都可以用,不具备细节专属特点。下句之景,首先与前后文缺乏关联,其次对仗不工整,最后用语不符合诗家语法惯例,诸如郊野舒怀也好,笛韵留也好,诗词传统写作不会这样去表达。
笑貌依然萦梦绕,深情如故把诗酬。——笑貌、萦梦绕,皆非诗家语。对仗多处不工整,需加强对仗学习。把诗酬,写诗传统没这表达方式。自己写的诗里面,不要说自己在写诗,这个方式太低端。
青丝染雪欣重聚,再续前缘醉玉楼。——用语不简洁,再续前缘一般说旧情侣重新和好,用在同学聚会表达不当。醉玉楼,字眼华丽而不自然,景抢了情的镜头。
3. 建议:写诗时,减少空洞的通用性描写,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唯有细节,才见真实,才有真情。
4. 拟依同韵部改作:
车马东西三十秋,独将羁旅逐沙鸥。
当时年少曾同学,此际鬓衰终共游。
逸兴还贪杯复劝,多情应笑涕先流。
今朝恣意能如此,不卧琼楼卧酒楼。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3

帖子

5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8
57#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19:30:49 | 只看该作者
4. 、书~18月半弯
夜思同窗  押十四寒
叶落轩窗夜亦寒,弦流过往忆金兰。
常思小苑携风舞,也醉长亭把酒欢。
折柳三春颜渐老,赋词半阙墨犹干。
欲将心事托明月,唯照今宵侬梦安。

——1. 总体印象:用语过于追求堆砌,不够准确、自然。
2. 具体分析:
叶落轩窗夜亦寒,弦流过往忆金兰。——首句,叶落为意象之虚者、大者,而仅仅落于窗前,承受不住。亦,为同样之意。夜亦寒,应当是“什么寒,夜也一样寒”,表达才准确。此处亦,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基础。弦流,自造词,诗词无此说法。金兰,是结拜兄弟姐妹,与同窗同学不是一个概念,用语不当。
常思小苑携风舞,也醉长亭把酒欢。——小苑长亭,是为了对仗而对仗,属于编造,与客观事实不符。首先苑是私家花园,长亭是古代城外十里处,路边送别之亭,二者均与学校无关。此外现代社会的学生,能有几个会互相携风舞?单独看,携风舞,用语也不准确,随风舞、临风舞倒是可以。还有就是,年轻时候的学生,有几个会酒醉长亭的?敢这么干的,估计都会被家长和老师修理得很惨吧?而且学生也不能酗酒吧?这把酒醉欢,不适宜作为学生生活的正面描写。
折柳三春颜渐老,赋词半阙墨犹干。——先不说今天学生交往会不会折柳。三春,应当是说学生时代同学三年,相必是中学时期。那么仅仅是上了三年学,就说颜容渐老,会不会太过了?让成年人情何以堪?父母在,不言老,这是正常对中年人的要求,何况中学生呢?
至于赋词半阙墨犹干,注意,第一,词的单位,是阕,一阕词,不是阙。第二,现在中学生有几个真的会填词的?用填词这个情节代表中学生活,虚假了。第三,就算真的能填词吧,三年,才填半阕词,是不是太少了?第四,犹字不准确。要么是犹未干,要么是已经干,犹干,说不通。参考:吟成豆蔻才尤艳、书被催成墨未浓。分别三年,理解,就是毕业三年左右了,不至于就老了。那么下次表达时把这一点尽量写得更清楚些。否则别人看不出来,也是不太合适的。
欲将心事托明月,唯照今宵侬梦安。——看看岳武穆“欲将心事付瑶琴,弦断有谁听。”欲将,在古诗词的表达,带有“想要如何,却难以如何”之意。至于末句唯字,注意传统诗词的使用,必定是跟在否定之句后面,所谓否定之句,就是“想要如何,但是不能如何,只剩下如何”。例如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想要看看孟浩然的船帆,已经否定了,看不到了,只剩下江水滔滔。唯字,应当这么用才对。因此这个结尾的欲将和唯的用法,不符合传统诗词写作的用法,需要多看看前贤名作,体会其运用之道。
3. 建议:努力加强生活中的观察,描写景物或情节时注意真实具体,注意深入理解古代语法的语言方式与特点。
4. 拟依同韵部改作:
忆昔青衫何处看,无人把酒更寻欢。
十年往事曾同学,半醉今宵莫倚栏。
怅卧犹知秋色老,微吟难逐月光寒。
泥愁一觉蓬山梦,青鸟衔书去往难。


5.竹-君子
咏笔
毛笔悠然架上依,饱含墨汁显神威。
小桥流水堪娱目,留下风骚洒脱归。

——1. 整体印象: 用语不符合诗家语特点,抒情过于空洞,细节描写不足,作为咏物而言不够生动形象。
2. 具体分析:
毛笔悠然架上依——咏物之作,当言其形而避其名,不离其题而不即其字,是为上乘。咏笔而直言笔字,已落下乘。悠然,为自由不羁、无拘无束之态,而依,则与其矛盾,二者不宜共存。此外,架上依,咏其形态有些死板了,空间写窄了。
饱含墨汁显神威——咏物,以不即不离为上乘,即描写其形态时,不能如照片复制,亦不能偏离太远。饱含墨汁之语,属于太即。至于显神威,过于空洞了,主观太多,客观太少,也就是不够客观。
小桥流水堪娱目——拼凑之句,前后全无联系。
留下风骚洒脱归——风骚洒脱,均是形容词,放在一起互相弱化反而不美。再者,主题是笔,不是人。而结句写出来,看到的是人而不是笔。
3. 建议:注意加强客观细节描写,避免过多空洞不实的主观议论。
4. 拟依同韵部改作:
雨露雷霆不测威,拈来只在纸间吹。
是中更有翻云手,长使苍生望不疑。


再加一个不依同韵部,亦咏笔,五绝:
纵横天下事,今古独风骚。
夺命还无血,人间第一刀。

亦可作咏笔七绝:
纸上纵横天下事,文章千古独风骚。
杀人夺命偏无血,自是人间第一刀。

6.梅-秋心微凉
《同学聚会》
洽洽少年情最懵,转头分别独迎风。
流云几缕春秋换,逝水一湾星月同。
偶聚青丝飞雪鬓,笑看小女递茶盅。
莫辞红酒今须醉,往昔如烟万事空。

——1. 总体印象:用语不合诗家语惯例,随意性较强。不见脉络,缺乏连贯。对仗尚未理解词性分类要求。
2. 具体分析:
洽洽少年情最懵,转头分别独迎风。——遣词、用语、造句不够自然,不符合诗家语法规范。
流云几缕春秋换,逝水一湾星月同。——写景属于编造,与情节脉络亦完全无关。
偶聚青丝飞雪鬓,笑看小女递茶盅。——颈联的场景描写倒是符合主题,但是第一,对仗不合讲究。青丝对小女,雪鬓对茶盅,都不合适。
第二,青丝飞雪鬓,说法不对,应该是雪花飞上青丝才对,是白发不知不觉生于黑色鬓发之间,而不是黑发生于白色鬓发之间。偶聚青丝,动词与名词搭配也不妥,不能这么缩句。
第三,笑看小女递茶盅,虽然属于真实场景描写,但是场景素材选择并不是很符合主题理想,此外晚辈敬茶而动词用递字,不合晚辈之礼。
莫辞红酒今须醉,往昔如烟万事空。——茶盅红酒,写在一起比较乱。语句也很勉强生涩,不流畅。结句时最常见的空谈,没有实际意义。再说,如果真的觉得往事如烟,万事皆空,那还聚会干啥?至少说明旧日同学之情没放下嘛。
3. 建议:遣词造句不要想当然自己编造,多读名作,多看看前贤惯用之语言方式、语法特点。写景叙事,要紧扣主题,顺延脉络发展,不能想到哪里写哪里,要做到有条有理,秩序分明。
4. 拟依原韵部改作:
驱驰案牍已无穷,渐无余兴慰东风。
长忆少年经此别,不堪白首对人逢。
新春杨柳经年碧,故垒桃花几度红。
二十余年如一梦,乘肩小女与谁同。

7.兰-清风摇月弦
咏钢笔
生来一副好皮囊,饱吐诗文墨液香。
赞誉字间谁识你,心甘愿做嫁衣裳。

——1. 总体印象:构思尚可,但是具体遣词用语差太多,须注意阅读积累。尤以后半为甚。立意表达亦需再斟酌。
2. 具体分析:
生来一副好皮囊,——可。不过就是语意太熟,皮囊之说,前人用过很多了。
饱吐诗文墨液香。——饱吐,墨液,都不是规范诗家语,属于自造。
赞誉字间谁识你,——拗口不顺,亦属于白话,非诗家语。
心甘愿做嫁衣裳。——第一,语句不通。正常通顺的说法,是心甘情愿为他人做嫁衣裳,缩句缩得不好。这句用前人成句原话太多,严格来说不可以。第二,表达的观点不对,钢笔被用来写字,就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如果按照这个理解方式,那么人类所有的工具,都算是为人作嫁衣裳了。
3. 建议:多去阅读前贤名作,丰富自己的遣词用语素材。在炼句时注意要能帮助立意站得住脚,说理要有理有据,合情合理。
4. 拟依原韵部改作:
文章满腹费皮囊,
金榜题时猜苑墙。
未语先流空墨泪,
而今长忆是书香。

8.  菊-文轩居士
七律•咏笔(孤雁入群格)

满目青山笔下娇,无边碧水画中娆。
华章成就辉煌史,彩绘恢宏浪漫潮。
几许诗情留惬意,一腔豪气寄云霄。
桑榆果得神光照,不枉余生舞紫毫。

——1. 总体印象:十分注意遣词用语的修饰与考究,可惜不贴切用语太多,作品口号性也过强,具体细节描述不足。
2. 具体分析:
满目青山笔下娇,无边碧水画中娆。——首联进行了对仗,但是合掌严重,满目与无边是隐形合掌,青山与碧水是对仗太俗套,笔下与画中是典型合掌,娇娆是严重合掌,而且根据惯例,诗词韵脚不可以使用近义词字眼,例如娇娆或妖娆、芳香、花华,这些字眼一般不宜在同一篇作品中押韵。
华章成就辉煌史,彩绘恢宏浪漫潮。——用语堆砌拼凑,不自然,与前后文也没有联系,缺乏细节刻画,流于喊口号。
几许诗情留惬意,一腔豪气寄云霄。——用语不合诗家语规范,也不通,更与主题咏笔无关。同样口号性比较强。
桑榆果得神光照,不枉余生舞紫毫。——结句算是比较有想象力,敢于大胆联想,这个是优点。
但是缺点是缺乏充分的关联与事实支撑,导致最终的感叹无法得到有力的呼应。
3. 建议:改变喜爱堆砌词语、高调口号的写作习惯,努力掌握物象与情节刻画,同时重视作品前后脉络联系。
4. 拟依原韵部改作:
生花一梦叹多娇,水墨江山清影遥。
遂使江郎长作赋,始知工部爱登高。
马良梦后仙难见,黄鹤楼前酒未消。
画尽东风犹未足,当窗明月照狼毫。

若不用邻韵,则末句可用:无边春色只迢迢。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3

帖子

5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8
58#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19:32:30 | 只看该作者
诗奴老师二十四讲点评:

1.画11--别角晚水
七绝    《咏笔》
匀罢毫锥离墨池,一头便向素宣痴。
如何肯到枯肠断,已带哽音心又亏。

——咏笔,
匀罢毫锥离墨池,一头便向素宣痴。豪锥,指毛笔。素宣,指写毛笔字的纸张。毛笔蘸墨后一头扑向宣纸上,尽情痴狂,大体这意思。如何肯到枯肠断,已带哽音心又亏。转合有些难懂,试解一下。
你如何愿意写到肝肠寸断,已经带着哽咽的声音把心都淘空了。
很明显,作者在借笔说自己,有明解也有暗喻,为这个必须赞一个!不难看出,其暗喻如同人生,学习中,考学,扑在工作上,转合借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又有鞠躬尽瘁的但又有些许抱怨,有所不同,这首诗的转合有些深奥。主题是笔,那么整篇意境,应该都是围绕这一主题来解释的。这一首,层次分明,有明解有暗喻,转合有待思考,让你所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晰。还是借笔说自己,不要改思路,明解暗喻各成一套逻辑思维。


2.  书08-时光倒流                           
天旱有感
八月乡间似火炉,炎炎烈日草焦枯。  
田间玉米蔫蔫立,树上蝉声隐隐无。
齐力合心来引水,挥锨筑垻滴流珠。
仰天怅望云丝渺,兴叹秋来空累吾。

——八月乡间似火炉,炎炎烈日草焦枯。 首联只说感觉,烘托出了气氛。直接说感觉,这个挺好,只是首联下分句,草焦枯,已经细化开了,不要现在就描写景物,还是按照首句意思写,就写感觉,否则下面写什么呢?
田间玉米蔫蔫立,树上蝉声隐隐无。

那么炎热的天,玉米蔫了,呆立在田里
树上的蝉声若有若无,
蝉,炎热的天不影响它叫唤
对仗挺好,齐力合心来引水,挥锨筑垻滴流珠。

颈联,转入人文,这样的天气下,人民应该做些什么呢?饮水灌溉。滴流珠,滴汗珠 ,这个词牵强,要修改,明显为了对仗。仰天怅望云丝渺,兴叹秋来空累吾。入情,仰天望去,连云朵都看不到,只能叹息,秋天赶紧来吧,热死我也
这一首,问题多多,但层次还好,意境很好,写出了热天气的感觉。再努力


3.  棋-山野村姑
咏铅笔
身材纤细貌平常,欲语书怀我自伤。
一世无争甘寂寞,千篇万卷意犹狂。
——身材纤细貌平常,欲语书怀我自伤。
铅笔嘛,容貌平常,每到情感抒发时候,首先受伤害的就是自己。借笔说情感,挺好。付出情感,总会受到伤害,得到的同时就会有付出,反过来说,付出就会有收获。意挺深的,包含了人生哲理。
一世无争甘寂寞,千篇万卷意犹狂。
与世无争,只会埋头写字,工作呗。把情感尽情记录在千篇万卷书里,转句弱一些,铅笔一世无争,牵强了些,这不妨碍这一首精彩之处,有内涵。本首点赞!

4.  竹-蓝色梦域
咏笔,钢笔
精巧银尖一分长,宝蓝文墨腹中藏。
能书悠久千秋事,亦写名篇诉寸肠。
——精巧银尖一分长,宝蓝文墨腹中藏。

非常形象,别看我不起眼,可是我文章满腹。能书悠久千秋事,亦写名篇诉寸肠。

顺意而下,能干什么,还能干什么,递进关系。层次好,意境好,啥也不说了,本首点赞!写的很好啊,继续努力。


5. 琴16-司马文君
七绝•咏毛笔
出道曾如缑岭云,纤毫入木已三分。
多年倾吐腹中墨,白首稀疏尚绮文。
——缑岭,意思是仙山,
出道曾如缑岭云,纤毫入木已三分。

出道之时,犹如仙山上的云朵。意思就是竹林,毛笔笔杆是竹子做的,纤毫,指毛笔头,入木三分,多年倾吐腹中墨,白首稀疏尚绮文。

用了许多年,上面的花纹仍然清晰可见,写的是一支陪伴自己许多年的毛笔。层次很好,把毛笔特征写的很好。情感处理上,虽然有些风轻云淡了,但是,就是这种淡淡的感觉,更能让我们进行思考。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平淡中活着,谁能说多年以后还能保持住当初那份情感呢。这样的作品,不能只看表面的,其中意义,每个读者的理解与感悟是不同的,为这首点赞吧!


6.  兰-35江海客
毛笔  
竹管身长每白头,书斋书案显风流。
每因香墨为凭借,辞赋千篇任尔驱?

——竹管身长每白头,书斋书案显风流。 竹管本身就是指毛笔的身长,这个用词重复,比如毛笔身长,从大体到具体,这样过度。身长   毛笔身材比较长,每白头,经常,每次见它白头,毛笔比较芊长,经常见到它白白的头发。白头,这是不用的时候,被水洗过了,为什么要这样表达呢?只是为了描述毛笔。竹管身长每白头,书斋书案显风流。

书斋,书案,
这两个词,并非并列关系,因为它们不对称,书斋大,书案小,书案在书斋里面放着呢,

但是在本句中,这两个词要做到对称,并列使用。起承句构思没问题,语言表达上再思考吧。
每因香墨为凭借,辞赋千篇任尔驱?

又一个每字,没有必要的重复字。每次要依靠香墨,文章才能写的出来,为什么要结问句呢?没这个必要,合句没有要反问的意思,已经表达完了,直接句号。
层次可以,符合起承转合要求,个别字词再修改。


7.  梅-风流岁月
《鲁迅的笔》
书屋三余味几长?笔勾横竖化刀枪。
横眉冷对千夫指,呐喊声声尽激昂。

——题目~鲁迅的笔,看来比较锋利,能杀人的笔。书屋三余味几长?笔勾横竖化刀枪。

三余,指空闲之余,空闲的时间,味几长,不大明白。鲁迅的书屋闲暇的味道几许长也?解释不了,需要作者本人来解释。
书屋三余味几长?笔勾横竖化刀枪。

鲁迅的一笔一划都能化为刀枪。承句我倒是能看明白,【辅导团主任-心语醉客三余”取义于《三国志》裴松之注,即魏人董遇所说“为学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意思是人们要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发奋学习与读书。鲁迅先生在三味书屋里学习过,这是鲁迅的塾师寿镜吾先生家的住屋
叫三味书屋,也叫三余书屋】横眉冷对千夫指,呐喊声声尽激昂。

转句借用了,一字不差给搬过来了,我反对!可以借其意。
转合句顺着承句写的,解释了承句的意思,很好。那就是说,是指一种创作的气氛,三余味,书屋/三余味/几/长?挺深奥的,学习了。起承句没问题,转合待修改,尽量不用原句。层次没问题,转合细化并递进起承意思,立意挺好。为起承点赞哈。


8.菊-独立寒秋
《笔》
由来体态轻,着墨气如虹。
若得马良手,挥来浪卷风。

——一首五绝,
由来体态轻,着墨气如虹。

从来都是体态轻盈身,蘸墨后气贯如虹,蓄势待发了。表达挺好,若得马良手,挥来浪卷风。

若是能到了马良的手里,便能挥来大风大浪,浪里夹风。按说应该是风卷浪花,浪卷风,浪与风不分离,也可以,层次上更感觉那种气势
转合有延伸意,挺好,
千里马虽好,还需遇到伯乐,人生是平庸还是出彩,要看有没有人赏识你,这一首,写的挺好的,点赞!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3

帖子

5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8
59#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19:32:48 | 只看该作者
枫都老师二十四讲点评:
1.琴-心若芙蓉
七绝《咏笔》
手握秋毫成不易,班超投掷去从戎。
历来记事由它录,黑白是非青史中。

——这首诗的立意可以,但诗的脉络不清晰。主要问题出在第二句:班超投掷去从戎===班超的典故是“投笔从戎”,成为东汉名将;这是弃笔,和结句的青史是矛盾;所以此句用典不当,使得和整首诗的立意产生冲突,诗的脉络也在此出现断裂!
建议重写!


2. 画10—素荷
七绝 《咏笔》
闲将胎发制秋毫,融入书斋气自高。
不与名篇争境界,盼同徽砚尽风骚。

——这首诗题目有问题,从诗内容来看,作者写的毛笔,所以诗的题目应改为“咏毛笔”。 诗的立意可以,但诗的脉络不清晰。首句:闲将胎发制秋毫===“胎发”只是毛笔的毛中微不足道的一种,所以不大恰当。
依据制作毛笔的原料不同分为羊毫笔、狼毫笔、紫毫笔、兼毫笔几种。
( 1)羊毫类。笔头是用山羊毛制成的。羊毫笔比较柔软,吸墨量大,适于写表现圆浑厚实的点画。比狼毫笔经久耐用。一般常见的有大楷笔、京提(或称提笔)、联锋、屏锋、顶锋、盖锋、条幅、玉笋、玉兰蕊、京楂等。
( 2)狼毫笔。笔头是用黄鼠狼尾巴上的毛制成的。狼毫比羊毫笔力劲挺,宜书宜画,但不如羊毫笔耐用,价格也比羊毫贵。常见的品种有兰竹、写意、山水、花卉、叶筋、衣纹、红豆、小精工、鹿狼毫书画(狼毫中加入鹿毫制成)、豹狼毫(狼毫中加入豹毛制成的)、特制长峰狼毫,超品长峰狼毫等。
( 3)紫毫。笔头是以兔毛制成的,因色泽紫黑光亮而得名。此种笔挺拔尖锐而锋利,弹性比狼毫更强。
( 4)兼毫。笔头是用两种刚柔不同的动物毛制成的。常见的种类有羊狼兼毫、羊紫兼毫,如五紫五羊,七紫三羊等等。此种笔的优点兼具了羊狼毫笔的长处,刚柔适中,价格也适中,为书画家常用。种类有调和式、心被式。
除此之外,还有用鸡毫、山马、鼠须、猪鬃等制成的笔。还有 白羊毛、青羊毛、黄羊毛、羊须、马毛、鹿毛、麝毛、獾毛、狸毛、貂鼠毛、鼠须、鼠 尾、虎毛、狼尾、狐毛、獭毛、猩猩毛、鹅毛、鸭毛、鸡毛、雉毛、猪毛、胎发、人须、茅草等。

转句:不与名篇争境界===此句离题了,因为“名篇”与笔无关。

整首试改如下,仅供参考:
《咏毛笔》
闲将各发制秋毫,融入书斋气自高。
不与砚身争境界,盼其着墨写风骚。


3. 棋组选择
《粉笔》
严师台上高声语,阶下儿童独自忙。
难解心中烦闷气,粉头相助看谁狂。
注解:  粉头:粉笔头

——这首诗没有立意可言,诗的脉络不清晰。起承两句:严师台上高声语,阶下儿童独自忙。===此两句铺垫和粉笔无关,离题了!我已经说过不知多少遍了,绝句最迟第二句就得入题了,否则整首绝句就失败了!
第三句:难解心中烦闷气===还是和粉笔无关,离题!
结句:粉头相助看谁狂===这里的“粉头”诗作者自己想象意思“粉笔头”,闹笑话了!
粉头 fěn tóu
[prostitute] 明清小说中称妓女;戏剧中以粉涂面的净角
粉头 fěn tóu
(1).妓女。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一折:“经板似粉头排日唤,落叶似官身吊名差。”《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他家里还有一个粉头,排行三姐,号 玉堂春 ,有十二分颜色。”《红楼梦》第六五回:“你们哥儿俩,拿着我们姊妹两个权当粉头来取乐儿,你们就打错算盘了。”
(2).戏曲中净角一种,以粉涂面扮演奸佞人物。如京剧《空城计》之 司马懿 、《打严嵩》之 严嵩 等。
牛头不对马嘴!这就是懒得查字典带来的恶果,大家应以此为戒!重写吧!
诗的备注是一定要有依据的,不是自己主观想象什么意思,就备注什么意思!


4. 书37-阳光
七绝《咏笔》     
文人墨客四君先,必备家中书桌前。
指点江山随主握,深情万古自它传。

——这首诗立意可以,诗的脉络也清晰。此诗最大特点是含蓄,是今晚点评七首中最好的一首,值得大家去学习的,当赞!但欠缺的是四句都是虚写,相对空泛,缺乏虚实结合的平衡质感!



5.竹07-踏雪寻梅
《咏笔》
千秋岁月字间行,万壑松涛竹上生。
怜我冰壶一行墨,拈张宣纸共陶情。
——这首诗立意可以,诗的脉络不清晰。问题出在起承两句对仗:
千秋/岁月/字间/行,
万壑/松涛/竹上/生。
此联对仗词性对仗倒是工整,但意境却不相融,因为下分句写的字,而不是笔;同时“万壑松涛”在这本身只是纯粹为了对仗而已,非常不恰当!
第三句:怜我冰壶一行墨===这里的“冰壶”应注解,不然会有歧义!
冰壶 bīnɡ hú
(1).盛冰的玉壶。常用以比喻品德清白廉洁。语本《文选•鲍照〈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李周翰 注:“玉壶冰,取其絜浄也。” 唐 姚崇 《冰壶诫序》:“冰壶者,清洁之至也。君子对之,示不忘清也……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 明 孙梅锡 《琴心记•王孙作醵》:“官况托冰壶,友谊敦芳醑,数载梦中孤,今日樽前聚。” 清 陈梦雷 《赠秘书觉道弘五十韵》:“霜鍔扬辉耀,冰壶濯晶莹。”
(2).借指月亮或月光。 唐 元稹 《献荥阳公》诗:“冰壶通皓雪,綺树眇晴烟。” 宋 杨万里 《中秋前二夕钓雪舟中静坐》诗:“人间何处冰壶是,身在冰壶却道非。” 元 马致远 《青山泪》第三折:“正夕阳天阔暮江迷,倚晴空 楚 山叠翠,冰壶天上下,云锦树高低。” 明 陈所闻 《浪淘沙•中秋同皮元素泛月》曲:“秋色老梧桐,月满遥空。画桥百尺似飞虹。人向冰壶同载酒,细浪轻风。” 清 李基和 《戊寅中秋初度月下作》诗:“谁画 雁门 今夜里,山川别样贮冰壶。”
(3)又称掷冰壶、冰上溜石,是以队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冬奥会比赛项目,并设有冰壶世锦赛。设男女2个小项,每队为四人。冰壶为圆壶状,由不含云母的苏格兰天然花岗岩制成,且世界上所有的制造优质冰壶用的天然花岗岩均产自苏格兰近海的一个小岛,也只有苏格兰人掌握着制作世界顶尖水平冰壶的技术。冰壶周长约为91.44厘米,高(从壶的底部到顶部)11.43厘米,重量(包括壶柄和壶栓)最大为19.96公斤。刷冰是为了减小冰壶与冰面间摩擦。有人把冰壶称作“冰上国际象棋”,这一比喻很好地诠释了冰壶的神秘与高雅。

所以诗中应是比喻品德清白廉洁的意思!


6. 梅-漠漠
《 铅笔》
学童手里滚刀山,方格中间步履艰。
一片忠心碾成粉,千篇作业绽欢颜。

——这首诗立意一般,诗的脉络清晰。首句:学童手里滚刀山===“滚刀山”意思表述不清,凑韵!第三四句对仗:
一片/忠心/碾/成粉===“碾成粉”比喻不恰当。
千篇/作业/绽/欢颜===“绽”改成“博”会更好点。

整首试改如下,仅供参考:
学童手里总无闲,方格中间步履艰。
一片倾心凝成字,千篇作业博欢颜。


7.菊-鹅卵石
《书写光阴》
尝空陋室养疏闲,偶拾毛缀结墨缘。
信手涂鸦书拙字,光阴一逝数经年。

——第二句出律不评!



《笔》
肚子纤纤各异头,乾坤无处不风流。
随身携带闯天下,写尽人间乐与愁。

——这首是我以前写的,提供大家参考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3

帖子

5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8
60#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19:33:12 | 只看该作者
心语醉客老师二十四讲评诗
1. 琴-半云天
《咏笔》
竹管狼毫纸上行,相依五指博功名
春秋墨候千般洗,凤舞龙飞意纵横
第一首:这是一首咏物诗,那么就应该围绕这个物像来进行阐述与着墨。我们来看起句“竹管狼毫纸上行”,“竹管”是写钢笔,“狼毫”是写毛笔字,从逻辑方面分析“狼毫”可以在纸上书写,“竹管”是不能的,单独从词性方面分析“竹管”指箫笛一类的竹制管乐器,所以这句是不很明确,也就是词汇不够精炼。承句“相依五指博功名”这里原句意思是指笔依赖手指而去博取功名,明白得了作者的意思,但在诗家语言上是经不起提炼与推敲的,博取功名不在笔而是心。
承句“春秋墨候千般洗”这句不明确也不自然,亦未转到位,特别是“墨候”不知其意,自己造的一个词汇吧!似乎是指笔胆,若是,那么就与起句里的“竹管”属重复。合句“凤舞龙飞意纵横”这句纯粹是为押韵而想出的一句,未能突出笔的特点与特性,也就是咏物诗没有达到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这样一种效果,是为遗憾!,希望学员注意遣词造句与炼字方面,再一个就是注意一下诗的转合问题,祝进步,可得69分。
2. 画09-无香
《父亲节他乡感怀》
重复聆听一首歌,躲于角落曼声和。
自从别后回家少,长恨相逢愧疚多。
凭借手机勤问候,岂堪岁月渐消磨。
怀中相片前年照,黑发成霜背已驼。
第二首:
1.律韵:“落”字属同音,读来有些别扭,扣1分。可得19分
2.结构:颔联基本不对仗,扣6分,颈联里的“凭借手机”与“岂堪岁月”对仗过宽,扣3分。得16分
3.语言:“长恨相逢”这样搭配有些别扭,不能完全诠释愧疚因何而来,扣3分。若换成“未至跟前愧疚多”就好了,“怀中”用得不是很准确,现在相片几乎都存在手机里,把原始的相片带在身上不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扣2分。得15分。
4.立意:立意尚好,脉络也较清晰,这是一首感怀诗,诗中写出了作者对父亲的一种思念与爱戴之情,用情比较真挚,诗中情节似是你我,颇多感动!颈联多渲染一下对父亲的担忧,合句若再流露一下对远方父亲的祝福就好了,作者在诗句的铺定上尚不够深刻,扣5分。得25分
5.印象分:扣1分,得4分
合计:19+16+15+25+4=79分

3. 棋组~菩提鸟
净月谭同学聚
别去依稀二十年,净月潭府梦重圆。
碧波漾漾水生暖,绿野盈盈柳孕烟。
发少何来悲过去,容衰不计喜当前。
情斟杯酒茶通谊,爱溢香江歌满天。
第三首:
1.律韵:“月”字位置当用平声,不过“净月潭”是固定名词,这里就少扣一点,扣2分,得18分
2.结构:颔联里的“暖”字是形容,与“烟”名词对仗欠工,扣3分。首联写重逢,承句应该在承接句里写相逢后的情节与感想就好了,承句写到了景上,这就是没有承接上,若把颈联的意境换到颔联里就好了,扣5分。得17分。
3.语言:“依稀”用得比较虚,这里应该用一个肯定的词汇就好了(譬如陆放翁沈园诗句里“梦断香消四十年”这里的具体时间就可以借鉴。),扣2分。“梦重圆”不够凝练,显得有些刻意,若换成“再相牵”就要自然些,扣2分。“发少”读来感觉莞尔,似有贬义在,不如用“发小”还要蕴藉些,扣2分。“香江”值得商榷,那里有“香江”的不?就是有也不能与净月潭搞混淆了,这里扣3分,要注意哦!得11分。
4.立意:诗句在铺定上不够协调与自然,既然是同学相聚,应该多写相逢后热闹的气氛与感想,颔联里的景入诗是不协调的,占了篇幅,挤占空间后面就无法拓展开,这就是布局方面不够协调的问题,扣6分。合句作者想把许多相聚时的细节写进去,无奈受到了限制,从这句“情斟杯酒茶通谊”就看得出,想囊括几许,但在这里就显得匆忙,有些草率,作者相聚时的愉悦不能让人产生同感,扣4分。得20分。
5.印象分扣2分,得3分
合计:18+17+11+20+3=69分

4. 书22 云淡风轻作业
七律   游长白山
暑中长白觅清凉,一路巅峰露染裳。
袅袅流云环峭壁,森森古木蔽骄阳。
天池水碧青璇嵌,瀑布流飞素练长。
驻足山间痴忘返,尘中俗事不思量。
第四首:
1.律韵:律韵尚可,不扣分,得20分。
2.结构:“天池水碧”与“瀑布流飞”对仗不工,扣4分,“嵌”(动)与“长”(形容)不工,扣3分。得18分
3.语言:长字、流字与中字重复共扣6分;“暑中长白”会产生歧义,若用“暑期长白”就会明白,扣2分。“一路巅峰”这样的用语不准确,也不符合逻辑,若用“一路颠簸”或“勇攀巅峰”就要准确些,扣3分;颈联里的“青璇”不知指的是什么?扣2分,希望学员注意炼字与遣词!得7分
4.立意:这是一首游历诗,诗句中写出了作者暑期中去游玩长白山风景区所看到的景象,虽说诗句中许多地方语言不够凝练与优美,但思路还是对的,颈联罗列的景象有些雷同,不够协调,扣4分,整体欠缺些诗家元素:譬如语言清楚明白方面,流畅和谐方面,对仗炼字方面等,希望学员注意,扣6分,得20分。
5.印象分:扣2分,得3分
合计:20+18+7+20+3=66分

5.竹-萍水相逢

咏笔
管子走乾坤,丹青笔下言
挥毫书案牍,泼墨画梅痕
挚友围炉叙,佳人尺素喧
红尘多少事,尽付佩阿存
——注:管子--唐《开元遗事》:有一书生,进谒李林甫,称笔为“管子”。 佩阿--《致虚杂俎》:"笔神曰佩阿(pèi ē ),研神曰淬妃,墨神曰回氐,纸神曰尚卿,笔神又曰昌化。"
第五首:
1.律韵:韵脚不是同一韵,若依今韵也不符合,扣4分,希望注意,得16分。
2.结构:挥毫与泼墨稍显合掌,扣2分。围炉与尺素对仗欠工,扣3分。得20分
3.语言:“管子”虽说有注释,但这不是大众能够接受的,也不符合诗家语言,扣2分,“乾坤”入诗比较空泛,似是凑韵,扣3分,“佩阿存”(佩阿指笔神)用词不简练,扣3分。得9分。
4.立意:诗句似有返古风格,与现代似有出入,在阅读上会引起障碍,理解上也破费周折,诗句不能产生艺术上的效果,扣5分。诗句主题是咏笔,作者尚未抓住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这里扣5分,得20分。
5.印象分扣1分,得4分
合句:16+20+9+20+4=69分

6.菊-杏雨   《五律?咏笔》
尖头身瘦小,色异各风流;
白纸生山水,丝绫写史秋;
灯前耕夜半,月下伴更悠;
化作千千墨,人间代代留。
1.格律:头字挤韵扣2分,得18分
2.结构:首先看对仗:白纸(形+名)=丝绫(名+名)扣4分, 山水(并列词组)=史秋(偏正)扣4分, 夜半(名+数词)=更悠(名+形)且夜和更合掌-5
起承转合尚可。
30-4-4-5=17分
3.语言:尖头身瘦小,语言直白。色异各风流,风流用在笔上感觉欠妥,总感觉怪怪的,有夸大其词的感觉。此处扣3分。
白纸生山水,生 炼字不准确-2不若用描,能突出笔的特点。
诗绫写史秋,史秋是什么意思?凑韵痕迹明显-5
月下伴更悠 这里的“更”是名词,读一声与上联的耕同音,有失韵律美扣2分。伴更悠用词生涩、意思混沌扣3分
25-3-2-5-2-3=10分

4.立意:此诗脉络清晰,中心较突出。
从起句对笔的外形特点、颔联的功能,到颈联对笔的内在任劳任怨的这种精神以及合句对笔作用的升华而进行描写,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可见构思是不错的。但是作者在遣词造句的能力方面还有欠缺,是属于心明而口不明这样一种情况。一首诗,只要有了好的立意就成功了一半。希望这位同学今后要多写多练,进步会很快的,期待精彩!
立意得:20分
印象得:3分
总分:18+17+10+20+3=68分


6.菊-杏雨   《五律?咏笔》
尖头身瘦小,色异各风流;
白纸生山水,丝绫写史秋;
灯前耕夜半,月下伴更悠;
化作千千墨,人间代代留。
1.格律:头字挤韵扣2分,得18分
2.结构:首先看对仗:白纸(形+名)=丝绫(名+名)扣4分, 山水(并列词组)=史秋(偏正)扣4分, 夜半(名+数词)=更悠(名+形)且夜和更合掌-5
起承转合尚可。
30-4-4-5=17分
3.语言:尖头身瘦小,语言直白。色异各风流,风流用在笔上感觉欠妥,总感觉怪怪的,有夸大其词的感觉。此处扣3分。
白纸生山水,生 炼字不准确-2不若用描,能突出笔的特点。
诗绫写史秋,史秋是什么意思?凑韵痕迹明显-5
月下伴更悠 这里的“更”是名词,读一声与上联的耕同音,有失韵律美扣2分。伴更悠用词生涩、意思混沌扣3分
25-3-2-5-2-3=10分
4.立意:此诗脉络清晰,中心较突出。
从起句对笔的外形特点、颔联的功能,到颈联对笔的内在任劳任怨的这种精神以及合句对笔作用的升华而进行描写,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可见构思是不错的。但是作者在遣词造句的能力方面还有欠缺,是属于心明而口不明这样一种情况。一首诗,只要有了好的立意就成功了一半。希望这位同学今后要多写多练,进步会很快的,期待精彩!
立意得:20分
印象得:3分
总分:18+17+10+20+3=68分

7. 梅12-太虚逍遥  
七绝《咏中书君》
毫端昔日空心著,改进行云妙劲纷。
定是将军为鼻祖,飞来纸上中书君。
第七首:诗的主题是《咏中书君》,“中书君”是毛笔的别称。起句是说笔的末端是用空心制作的,这句里的“昔日”与“著”用词不精确,尚需再锤炼。承句“改进行云妙劲纷”这句看了几次,也琢磨几次终无解,让人如坠云雾里,算失败吧!
转句“定是将军为鼻祖”这句窥出端倪:秦始皇封大将蒙恬于管城,并累拜中书之故,后人遂别称笔曰“管城子”或“中书君”,这句算大将蒙恬是中书君的鼻祖吧!合句“飞来纸上中书君”这样的着墨会让人产生歧义,主题的咏亦不知所踪,作者挑选这个“中书君”入题本身就欠考虑,有些随意,从平仄看是三平,入诗是为犯忌,二是这个“中书君”本就像猜谜一样,写好这样的主题实在是勉为其难,自己何苦呢?立意不鲜明,脉络不大清晰,遣词造句比较晦涩,希望以后注意,特别是选题,66分


8. 兰16-东海玉箫
七律《有感》  
半世飘摇自在身,飞花盈袖远凡尘。
举杯浅醉天边月,临水闲居槛外人。
孤直不移松本性,清贫尚有鹤相邻。
如烟名利随风去,但觅浮生一缕真。

1.格律:格律无误得20分
2.结构:看对仗:本性(形+名)=相邻(副+动)扣3分
25-3=22分
3.语言:
语言凝练,用词优美。唯有孤直对松的性格描写不准确。应该是挺直,而不是孤。此处扣3。还有感觉这首诗题取得太随意,衔接稍显松散,扣3分;“飞花盈袖”改成“飞香盈袖”要明确一些,扣2分,可得17分
4.立意:此诗脉络清晰,立意高雅清新,用词隽永空灵,诗句飘逸洒脱,特别是这样的句子“飞花盈袖远凡尘”很是漂亮,耐人品读。
作者从一种闲适安逸的隐居生活入手,举杯浅醉,临水闲居拓展的很成功。到转句对人的内在思想的深度挖掘,过度的自然随意。颈联有流水对的韵味,很好,合句落在一个真字上,道出了浮生若梦,看淡名利远离尘嚣这样一种心境,颇有禅意耐人回味,不错!稍显遗憾是诗意与主题不吻合,这个“感”字未突出,扣5分。“远凡尘”与“觅浮生”有点不睦扣3分,立意得23分
5.印象:得4
总分:20+22+17+22+4=87分
若是主题取得好分数会更高一些,祝贺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5-8 05:17 , Processed in 0.1256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