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燕燕于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雨竹组第二十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114

帖子

5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42
31#
发表于 前天 12:19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期第二十讲作业:
雨竹组06-芷溪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翻译: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简析: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生活画面。上阕勾勒出清新秀丽的乡村环境,以及一对老夫妻充满温情的对话,展现出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下阕通过描写三个儿子的不同劳作场景,生动表现出孩子们的勤劳可爱,尤其是小儿子“卧剥莲蓬”的天真模样,更是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质朴与欢乐,全词洋溢着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暗香》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下一楼评上一楼的点评基本要求:
01.格式:《词牌名  题目》,按阕分行。即单调一行,双调二行。(不主动分行。)
02.格律检索:按搜韵,有无出律之处。
03.有没有明显生涩之词。
04.有无前后不必要的重复啰嗦之处。
05.有无对偶或者对仗的要求,做的如何。
06.能不能看出明确的立意?立意如何?
07.有没有不符合自然规律或者违反伦理或者基本逻辑的?
08.有没有意脉断裂?断在何处。
09.有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句子。是哪一句?
10.有没有运用典故。(不要求一定能看出。)
补刀需注意的地方:
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有无故意扩大原意,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将“虚写”与“实写”混淆,反之亦然。
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利用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词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词内涵。
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不”“是”“都”。
④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表述结论,在诗词中找不到左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⑤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红情·泛舟湖上
雨竹组长-浮生若梦
难逢闲日,叹俗尘绊我,久拘行役。偶有些时,便拟平湖泛轻楫。短棹惊翻白羽,慌乱起、扑腾双翼。采莲歌、菡萏丛中。袅袅伴芦笛。
寻觅,了无迹。隐匿莲叶间,却难相及。影踪未得,徒剩一声怅叹息。声渐杳、人渐去。风过后、平湖如昔。极目处、唯只见,漫天翠碧。
芷溪浅评问好组座师兄一首红情·泛舟湖上构思缜密布局稳妥脉络清晰画面感很强如身临其境。点赞学习


1.格律检索此词按搜韵检索,未发现出律之处。
2.生涩之词词中无明显生涩之词,表述较为流畅自然。
3.重复啰嗦前后无不必要的重复啰嗦情况。

4.对偶对仗无明显对偶或者对仗要求。

5.立意能看出立意是描述在难得的闲暇时光泛舟湖上的情景,展现了从准备泛舟到泛舟过程中所见所闻,以及最终的感受,整体围绕这一经历展开,立意清晰。

6.逻辑规律无不符合自然规律、违反伦理或基本逻辑的地方。

7.意脉:意脉连贯,从感叹难有闲日,到决定泛舟,再到泛舟时看到的景象、追寻无果后的叹息,最后描述风平浪静后的平湖景色,层层递进,无明显意脉断裂。#亮眼句子“采莲歌、菡萏丛中。袅袅伴芦笛”这句描绘出采莲歌在荷花丛中袅袅传来,与芦笛相伴的画面,比较生动形象,令人眼前一亮。
8.运用典故未运用典故。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7-4 06:05 , Processed in 0.09838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