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燕燕于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二十五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42

帖子

3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10
21#
发表于 2025-8-1 09:05: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书香 于 2025-8-1 10:21 编辑

古典词研四风荷组第二十五讲作业:
风荷组16-书香
1.分析词牌《多丽》,(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一、词牌起源
《多丽》又名《鸭头绿》《陇头泉》,其起源说法不一。一说得名于唐代教坊曲,最初为舞曲;另一说与宋代词人柳永相关,他曾依此调创作,使其在宋代广为流传。因“多丽”字面含“绚丽多彩”之意,后人多用此调描绘盛景、抒发细腻情思。
二、格律特点
1. 字数
双调一百三十九字,前段十三句六平韵,后段十一句五平韵
2. 押韵规则
以平声韵为主,韵脚分布较密,如上下片开头、中间及结尾均有韵字,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感。
3. 句式
上片3676774477574
下片76774477574
长短句结合,既舒展又紧凑,适合抒情与叙事结合。
4.对仗要求
上片7、8句和下片5、6句宜对仗。

多丽·雪

冻云垂,北风卷地频吹。乍飞来、瑶瑛漫洒,霎时遍野霏弥。 缀寒柯、琼苞绽树,覆荒外、素练铺墀。万径踪消,千岩髻老,混茫一气净无疵。更遥望、玉鳞飞舞,鳞甲散瑶池。 离亭畔、梅腮沁冷,鹤氅催诗。

念年来、音尘渐远, 岁寒谁寄相思?最关情、独行夜访, 暗销魂、灞柳春迟。冻砚呵冰,饥肠索句,丰年虚语竟成疑。待晴霁、银妆初卸,涓滴润新荑。清欢处、红炉绿蚁,共醉芳时。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5

帖子

2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0
22#
发表于 2025-8-1 19:21: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紫玉学词 于 2025-8-3 11:57 编辑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二十五讲作业
风荷组29~紫玉
1.
分析词牌《多丽》,(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多丽(钦定词谱)晁端礼格    双调一百三十九字,前段十四句六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多丽》,浮世三千皆可题,择其一物歌咏之。
多丽·咏荷
风荷组29~紫玉
爱荷花,漫天一色风姿。怅平生、未曾谋面,今日曾竟逢之。莹无尘,峨眉淡扫。玉人立,绰约风姿。净植中通,亭亭玉立,倾心一见在今时。问何物、能令吾喜,荷者应相宜。荷与我,形同神似,彼此无疑。
念荷花,总藏心里。此心坚定无移。在春天,小荷尖角。初印象,清新如诗。夏日炎炎,风荷一片,葳蕤其美自无知。及秋后,枯荷听雨,境界亦称奇。生莲藕,香甜可食,亦可充饥。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

帖子

11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2
23#
发表于 2025-8-7 06:54: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妮妮 于 2025-8-7 06:55 编辑

妮妮作业
一、《多丽》词牌分析

(一)基本
《多丽》,双调,有不同格律,这里以格二为例,全词共一百三十九字。前段十四句,押六平韵;后段十二句,押五平韵。

(二)句式特点
1. 上三下四句法:前段第五、六句,后段第三、四句俱作上三下四句法。例如前段“莹无尘,素娥淡泞”“静可数,丹桂参差”;后段“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阴潜移”。这种句式使词的节奏富有变化,在舒缓的韵律中增添了顿挫感。
2. 其他句式:整体句式长短结合,错落有致。如“晚云收,淡天一片琉璃,烂银盘,来从海底”等,既有三字短句的简洁明快,又有七字句的婉转悠扬,丰富了词的表现力。

(三)押韵情况
此调押平韵,以晁端礼的这首词为正体。平韵的运用使词的音韵和谐、优美,给人一种舒缓、平和的听觉感受,更适合表达细腻、温婉的情感。

(四)平仄分析
虽然词谱给出了基本的平仄要求,但从所举的宋元人其他词作例子来看,部分字的平仄有一定的灵活性。例如前段第三句“未回穷腊,中,未字仄声,穷,字平声;第四句,碧溪万里澄波中万,字仄声等。不过,整体上还是要遵循大致的平仄规律,以保证词的音韵美。
二、试填,多丽·咏梅

多丽·咏梅
文/妮妮
朔风休,冷枝几树清幽。破琼苞、香凝玉骨,素姿独倚霜丘。蕊含情、寒烟淡绕,萼带韵、四溢横留。不畏严寒,孤标傲雪,岁寒三友共风流。向月下、冰肌轻影,雅韵映双眸。轩窗外,横斜浪漫,逸趣难收。

念佳人、罗浮梦远,暗香常惹闲愁。忆林逋、远山结侣,叹和靖、疏韵传讴。驿外桥边,黄昏雨里,为谁寂寞为谁忧。待春至、群芳斗艳,独自隐荒陬。尘缘了,冰心玉魄,万古长留。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8-15 23:55 , Processed in 0.10915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