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燕燕于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二十六期创作班扶摇组第13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88

帖子

4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10
21#
发表于 2025-6-17 11:52: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关瑞华 于 2025-6-18 01:24 编辑

古典词二十六期创作班扶摇组第十三讲作业
祝英台近·化蝶
扶摇11-关瑞华
赏奇文,明事理,求学共相勉。三载同窗,情意共缱绻。暗暗盟誓心中,余生往后,我与你、红尘作伴。
怎料见。楼台一别匆匆,望眼愁肠断。独倚栏杆,何日再相见。化作蝴蝶翩翩,相依相伴,千百年、真情久远。

思路:上阙写同窗三载,共同学习,感情升温,海誓山盟。下阙写楼台一别,望眼欲穿,再难聚首,双双化蝶。凄美的爱情成为千古绝唱。
满意:写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不足:有点啰嗦和词语反复堆砌。



点评

用旁观者的视觉看,或许会更好点更会引起共鸣。当然这只是建议,具体怎么布局还要你自己去想。脉络弄好了,布局布好了以后写长调会更加游刃有余。  发表于 2025-6-20 10:00
你也说了词语反复堆砌有些啰嗦。因为你没弄好脉络。梁祝的故事,但就上阙完全可以交代清楚。下阕完全可以写到情上来,再加上你自己对梁祝的看法。来表达你的情。毕竟你我都只是旁观者。  发表于 2025-6-20 09:58
问好学友,平仄格律韵准确无误。写这种叙事的词,交代清来龙去脉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写出情。  发表于 2025-6-20 09:54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7

帖子

80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06
22#
发表于 2025-6-17 12:24:43 | 只看该作者
祝英台,聚离别
扶摇47-梦靥
草桥亭,路边柳,相遇皆淋雨。折柳为香,约定生死许。经春历夏情深,诗书同读,花同赏,与君日暮。
别师母,家书切切催还,难诉个中苦。暗许芳心,呆鹅频频误。借妹相约重来,前途未卜,此中事,流传千古。

点评

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梁祝的故事家喻户晓,简要的交代明白就可以。最重要的是写情。情感不真挚交代清楚故事也是白费  发表于 2025-6-20 10:07
上阙写如何相爱,下阕写如何分别。下次再写这类题材,试试把自己代入进去。我以前有个老师说过,无论写自己的故事还是写别人的故事都要把自己代入进去。  发表于 2025-6-20 10:06
问好学友,平仄格律韵准确无误。先点赞。  发表于 2025-6-20 10:03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

帖子

12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4
23#
发表于 2025-6-17 13:32: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扶摇组第13讲作业
祝英台近 宝钗分
扶摇—醉月
宝钗分,罗带结,回首暮春别。倚遍栏杆,心事与谁说。曾许诗酒年华,山河踏遍,却怎奈、尘缘易绝。

叹今阙。孤灯影瘦魂销,残笺叠千阕。梦绕天涯,何处问风月。纵有千种风情,凭谁与说,只余下、一帘霜雪。

点评

最终以 “一帘霜雪” 收束全篇,既呼应前文,余韵悠长。总之,写的很好,意境营造含蓄深远,情感表达细腻深沉,升华了情感,再修改一下会更好。学习了,个见勿怪。  发表于 2025-6-20 11:18
“孤灯”、“纵有”的应用更加突出了词意,但“凭谁与说”与上片“心事与谁说”有点重复了,削弱了词的层次感,再酌一下。“只余下”也再酌一下。  发表于 2025-6-20 11:18
六字句的前面“曾许”是领字,带领“山河踏遍,却怎奈、尘缘易绝”一句,写得不错。下片以 “叹今阙” 接转过渡,从 “孤灯影瘦魂销,残笺叠千阕” 抒情画面描写真切。  发表于 2025-6-20 11:18
问好学友!词格无误。作品上片以“宝钗分,罗带结”首拍切题。奠定了伤感基调。“倚遍栏杆,心事与谁说”写出了意象贴合的抒情画面,突出主题。  发表于 2025-6-20 11:17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7-7 09:25 , Processed in 0.10712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