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燕燕于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二十四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118

帖子

51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10
21#
发表于 2024-10-16 15:01:56 | 只看该作者
1、鹊踏枝. 冯𨒂已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试译:
谁说愁绪已被忘记了太久?每当春天降临,我的惆怅如故。每天在花前饮酒,每次都是喝的沉沉烂醉,不关心那镜里原本红润的面容,已经日益消瘦。
河边小草翠绿,河岸上柳树成荫。我独自忧伤思索,为何年年都会新添忧愁?我独立在小桥头,清风吹拂着衣袖。人回去后,树林中升起一弯新月。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孤寂惆怅的言情词。全词所写的是心中一种永在的惆怅、忧愁,而且充满了独自一人承担的孤寂、凄冷之感,不仅传达了一种感情的意境,而且表现出强烈而鲜明的个性,意蕴深远,感发幽微。

2、东风第一枝   落花
乐淘-宛儿
秾丽如诗,飘零若梦,飞霞将染天暮。流光日记簪花,浮世云笺拾絮。时间落笔,也应书、香仍如故。织一履、昨夜繁华,碾作红尘归路。
今欲画、芳魂入句。明日却、闲愁难绪。青灯影里回眸,落笛声中转顾。怜它故事,怎忍约、凄风凄雨。只恨那、春信春宵,把这月圆辜负。

风若兮试译:
昔日如诗般艳丽,如今飘零如梦中。似翻飞的锦霞欲将天空染红。流光溢彩用云笺记录美好的片段。记录荏苒岁月,纵零落依然香如故。一路回味昔日繁华,从容踏上归途。
今日欲用芳魂入诗句。明日却闲愁难禁。回眸青灯影里芳华,而今却笛声中回顾。怜它曾经那般美好,如今怎堪凄风冷雨摧残。只恨那日春宵良夜把圆月辜负。

试评:问好学友!这是一首咏物之作。布局合理、层次清晰、主题清晰。全词意境营造很好,喜欢“流光日记簪花,浮世云笺拾絮”,“青灯影里回眸,落笛声中转顾”。对仗工整又雅致。把落花美丽又哀婉的情绪表达的细腻到位。若鸡蛋挑骨头“时间落笔,也应书、香仍如故”稍意重,但暇不掩玉。欣赏学习

点评

“红尘归路”的红字出律,流光和时间意重。建议把开头改为:骤雨初宁,芳尘委地如何?还有接下来的六字句尽量接点地气。描形还是实笔为好。绘意虚一些可给人想象的空间。  发表于 2024-10-17 16:51
第二,感觉受现代诗影响比较深,比如“时光日记”“昨夜繁华”都是古诗文里很少见的。“织一履”还是“织一缕”呢?“闲愁难绪”还是“闲愁难续”?  发表于 2024-10-17 16:49
提两点小建议,第一整体感觉比较虚幻,无论是描形还是绘意,都很少有实笔,所以不看标题,不知道写的啥,太虚了就感觉言之无物。  发表于 2024-10-17 16:48
问好两位诗友!本首《东风第一枝》把落花演绎的美轮美奂,可见作者是个心思细腻,唯美浪漫之人。评的也妥帖到位,点赞学习了!  发表于 2024-10-17 16:47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6

帖子

38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0
22#
发表于 2024-10-16 15:04:19 | 只看该作者
乐淘16~静妹
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
清纳兰兴德
过尽遥山如画。短衣匹马。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
别是柔肠萦挂。待归才罢。却愁拥髻向灯前,说不尽、离人话。
赏析
  此是一首别有情趣的抒发离愁别恨的小词。

  上片写的是征途之景, “过尽遥山如画,短衣匹马”。词人身着短衣,乘着骏马,奔驰在征途上,那历历如画的青山,已被自己远远地甩在了身后。一“尽”字说明了行程之远,一“匹”字,彰显了征途之寂寞。“萧萧落木不胜秋”,承“遥山如画’而来,显得大气磅礴。“景物之萧瑟和意境之深远,历历如绘。“莫回首、斜阳下”,只顾策马而行吧,千万不要回头,那夕阳西下,落木萧萧的景象会让人断肠的。

  下片则是从闺中人一方写来的,是作者假想中的情景。“别是柔肠萦挂,待归才罢”。此句字面的意思是:我是特别地牵挂你啊,这种柔肠百转的思念之心只有等你回来以后才能停止。在下片的开端,纳兰便用如此直白的语气写出了思念之情,这种感情如此浓烈,所以在分离之后,更显得孤寂和落寞。在这首词的最后,纳兰自己也写道:“却愁拥髻向灯前,说不尽、离人话。”闲愁越想越多,只有当两人重新见面之后,才能化解,离人话说不尽,说得尽的只有彼此之间对对方的牵挂。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这个“我”指的是谁?若是容若自己,怎还会有“待归才罢”之语呢?显然,这句话说得并不是词人自己,而是与自己遥隔千里的妻子。

  因此,其高明之处不在于按题中应有之义诉说了柔肠千转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归家团聚之日的渴望,而在于最后做了一笔反面文章.强调自己怕发付不了他日两人相聚,灯前絮话时她的那种“说不尽、离人话”的无限深情,因而又添新愁。这较之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意思更深了一层。所以此篇极有浪漫特色,极见情味。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东风第一枝》
东风第一枝·咏荷
乐淘13-静思
青碧衰荣,殷红退散,凋零半壁塘苑。蓬群却向高天,傲骨顶撑房殿。斜晖泛玉,弄舟人、映波身段。赏太液、随寄神思,再忆那时娇婉。
孕暖春、嫰醉池畔。蔑酷夏、芳华王甸。翠盘红袖珠园,立蜓卧蟾雅卷。西风乍起,脱胎换、藕肥香满。莫轻言、残花枯荷,便是此生危栈。
赏读:(荷的)碧叶枯了,红花谢了,半个池塘零落。一朵朵莲蓬却依然伫立着,一根根茎顶着莲蓬,夕阳西下,轻摇小舟,湖波倒影。赏太液(没读明白)。触寄生情,又想起了你那时的娇柔温婉。
春天里,初荷醉了池畔。对炎夏不屑一顾,绽放着花蕾。红花绿叶,蜻蜓倒立,青蛙盘坐。待到秋天,就结出肥实的莲藕。莫轻易说残花枯荷,危栈(没读懂,查了一下工具书是高而险的栈道)。
赏析:问好静思老师。词作上片眼前景,下片追忆。歇拍有过渡,上下片紧凑。只是我阅力浅,很多地方不是很明白。比如起拍衰荣是相背的。“蓬群,赏太液,危栈”不知其意。斜晖泛玉,玉多指白色,斜晖是夕阳,我们通常说夕阳红。“西风乍起…藕肥香满”,到了秋,就香消了。句中对偶句处,句逗处看得出用心了下片时间跨度大,由春写到夏,由夏写到秋。个人认为写的有点散,没有表现力。与其写三季,还不如围绕歇拍“娇婉”,着重写盛夏。我不会写,更不会评,还是听评阅老师的意见吧。

点评

在这种背景下想突出莲蓬,但是题目是咏荷,莲蓬高天时,前面的景好像不对,静思诗友按四季来只是外形来写,内在、感怀也没有,如出污泥而不染等方面写。咏物不好写,继续努力。  发表于 2024-10-17 15:41
问候两位诗友,静姝诗友点评到位,赞一个。题目咏荷,一般从外形到内在,前两拍用字衰、退、凋气势上就弱了;  发表于 2024-10-17 15:41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9

帖子

37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8
23#
发表于 2024-10-16 21:07:10 | 只看该作者
作业一:
李煜的《虞美人》词,真可谓是千古绝唱。
这首词以“春花秋月”开篇,却带着深深的哀愁,仿佛那美丽的景致也承载了无尽的忧伤。李煜用细腻的笔触,将亡国之痛、故国之思融入字里行间,每一句都像是从心底流淌出的血泪。 特别是那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水喻愁,形象贴切,将无形的愁绪化为有形的流水,让人深切地感受到词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这种将抽象情感具象化的手法,真的是非常高明呢!
而且呀,词中的景物描写也是异常鲜明,无论是“故国”、“雕栏玉砌”,还是“一江春水”,都仿佛带着词人深深的回忆与想象,让人仿佛能够穿越时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悲欢离合。这种情景交融的写法,真的让人拍案叫绝呢!
总的来说呀,李煜的《虞美人》词,不仅艺术手法高超,情感表达也极为真挚深沉,真的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呢!
作业二:
原玉:
东风第一枝·述怀
文/小西
碧水潺潺,清风袅袅,仓庚几只啼树。花开紫陌香浓,引得蝶蜂纷舞。长亭独倚,静凝望、斜阳渐暮。便惹起、缕缕相思,乱若落红飘絮。
难忘却、携手漫步。犹记得、并肩久伫。春光似水东流,离绪恰如秋驻。眉弯轻蹙,悄悄问、柔情何负。爱难泯、心事盈怀,谁又把佳期误。

词中描绘了碧水潺潺、清风袅袅的动人画面,仓庚在树上欢快地啼叫,真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然后词人独倚长亭,静静地凝望着斜阳渐渐西沉,这样的画面充满了孤独与思念,接下来的词句,更是让人感受到词人深深的眷恋与不舍,难忘携手漫步的美好时光。最后,词人眉弯轻蹙,悄悄地问,柔情何负?爱难泯,心事盈怀,谁又把佳期误?这样的词句,真的是让人感受到词人深深的痛苦与迷茫。

点评

下片,过片自然不错,一二拍携手并肩意思重了, 悄悄问、柔情何负。这句应该是自问自答,所以用悄悄问不妥;结局爱难泯、心事盈怀,谁又把佳期误。佳期误有点突兀了,上片好于下片。  发表于 2024-10-17 15:42
问候两位诗友。小西这首词写的不错赞一个,上片景写,花开香浓与落红飘絮时间矛盾。  发表于 2024-10-17 15:42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4

帖子

3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6
24#
发表于 2024-10-17 11:27:08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二十四讲作业
​乐淘17-安若渔
​作业: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石孝友〔宋代〕
​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一丛萱草,几竿修竹,数叶芭蕉。

​译文
​天空布满浓云,淅淅沥沥的雨,已是连续几日,让人生愁。和你分别后,我如春山般的眉毛翠色减淡,手腕上的香味也逐渐散去。
​我独坐在小楼上,每到相思之处,情绪好无聊。只能对着那一丛萱草,几竿竹子,几叶芭蕉。

​简析
​这首词关于叠字的连用,加强了气氛,渲染了环境。情绪好无聊虽“说尽而愈无尽”。萱草,修竹,芭蕉的渲染尤觉意韵悠远,辞情并茂。整首词表现简洁、含蓄,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东风第一枝》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原玉
​东风第一枝  秋思
​文/江小鱼
​夜色融融,桂花簌簌,凭栏半晌无语。今逢佳节何求,莫问愁思几许。归家儿女,暂忘却、灶旁煎煮。忆往日、膝下承欢,长辈挡风遮雨。
​又几载、蹉跎羁旅。经世事、不言苦楚。随缘天意流年,自在人生际遇。鲜衣怒马,山与海、倾情奔赴。算前路、坎坷艰辛,有爱定当无惧。

​试解读
​秋夜,桂香馥郁,我看着栏外的风景却默默无语。今晚佳节难得,不要问我有什么愁心事。女儿我回到家里,暂时忘却了那些琐碎的事情。回忆以前,父母膝下,都是长辈在遮风挡雨。
​转眼又是几个年头,异乡的路总是蹉跎。经过了太多世事,我却不喜欢多言辛苦。事事都有天意且随缘,人生种种际遇且宽心对待。不妨鲜衣怒马,不论千山万水,尽管豪情奔赴。也许前路坎坷艰难,但记得,有这份亲情陪伴,我永远不会怕惧。

​试评
​问好诗友。这首词借儿女归家与亲人闲聊,从而引出下片抒发天涯羁旅和人生态度的词作,脉络基本顺畅,夹叙夹议,主题明确。上阙用词有家味,比如灶旁煎煮,表面看是写厨房,其实隐含了繁琐杂事,贴地气,个人比较喜欢。
​有待商榷的地方是,一是上阙准备过片跳转过急,且作为承上启下的一拍,运用不够明显。二是尾拍词意已尽,结得随意,还可再作提升。个见,学习了!

点评

问候两位诗友,安若渔诗友评阅到位认真,赞一个。整首词行云流水,脉络清晰,赞一个,鸡蛋挑点骨头,佳节何求,莫问秋思几许,看下片写的就有点隔了。  发表于 2024-10-17 15:43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

帖子

18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0
25#
发表于 2024-10-17 20:07:22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二十四讲作业:
乐淘10-紫玉
【原玉】
东风第一枝 梅
文/豆包砸
河水初开,凌寒渐懒,山阴尤有倾雪。
柳痕未约东风,小苑却迎梅发。
萧然春影,人道是,相思谁结。
更似雪,胜得幽香,总被旅人堪折。

记来时,青山明月,望去处,经年离别。
此生最恨相思,总是夜凉如铁。
奈何年去,愁未解,晚风清冽。
此间事,折来一枝,梅影寄与人说。
紫玉试评:问好豆包砸同学,格律无误。
此阙词通顺易懂,上景下情,情景交融,意脉顺畅,是一阙不错的作品。
以上个见。能力有限,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同学多多谅解!

点评

点评的同学也稀里糊涂,说明你们下笔之前没有很好的审词牌。  发表于 2024-10-22 23:39
下片抒情,写出离愁别恨,很好,但是和梅没有多大关系,建议从梅的特征写起,然后通过梅的精神,抒发感情,最好。  发表于 2024-10-22 23:38
人道是?啥意思,表达不清楚,相思谁结?怎么和前文照应?断裂太深了。  发表于 2024-10-22 23:36
格律正确,题目是梅,上片,侧面铺垫太多,累赘,没有找到梅的影子,只是略略题了两句。  发表于 2024-10-22 23:3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5-10 07:28 , Processed in 0.13577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