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惜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二十期初级班吟风组第一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0

主题

271

帖子

127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76
21#
发表于 2021-11-30 23:19: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淡月疏影 于 2021-11-30 23:58 编辑

古典词二十期初级班第一讲
吟风-淡月疏影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词?

答:是指一种文学体裁,是“调有定字,字有定声,句中定格”的独特的格律诗体。人们所说的“填词”就是指写这种别体格律诗歌。

2,为什么是填词,而不是写词?

答:因为它要受声律的严格约束。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就是所填的每个字,每一句都要与曲调相协,所以填词也叫“倚声”。倚声填词,也就是说,是先有了曲而后再根据曲来填上词

3,简单叙述词相关的专用名词概念。
答:(一)词牌:

  (三)阙、片、过片、准备过片和煞尾。
(四)单调、双调、三叠、四叠:1.单调,即词只有一段,如一些小令等。
2.双调:是指词有两段落。
3.三叠、四叠:指词有三个、四个的段落。这是词的一种体式。篇幅较长,节奏较慢,分为三段的词叫做“三叠”,四段为四叠。

(五)肩头句、肩头对:
1.肩头句:词中一个七字句间有顿,上三下四,这样的句子叫肩头句。例如:溯红渐、招入仙溪,就是肩头句。
2.肩头对:两个相邻的肩头句组成了对句,就是肩头对。如: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纨金缕。(南宋吴文英《莺啼序 残寒正欺病酒》 )
(六)双拽头:
词的三段而成一调的三叠,第一段与第二段句数和字数相同,第三段与它们不同,这样的词构成形式,叫双拽头。看成是第一段和第二段相并列的两根绳子,拽着第三段这个脑袋。这就是“双拽头”
(七)小令、中调、长调
(八)令、引、近、慢

二,找一首前人十六字令例词加以分析。

十六字令 促织
清  王策
愁。草际凄凄诉不休。良夜永,织就一庭秋。
试解:
题目是写蟋蟀,一字句点题说明要表达一种悲伤的情感。接下来七字句从无边无际的草丛里听到蟋蟀凄凄的叫声而升华到整个深夜。最后五字句收回到一庭之处落笔,一庭之秋怎不让人生愁而回扣到一字句愁。由听觉到视觉而生发感叹。
三,写作部分:试填三首十六字令,要求:词林正韵。
题目:云  春  秋

附十六字令词谱:
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十六字令
云。似锦如纱不染尘。千姿态,舒卷不由人。
春。淡柳疏烟看渐匀。千山秀,与尔共晨昏。
秋。叶满空阶霜满楼。一声叹,月下几人愁。


点评

由三首小令可以看出词友有很深的文字功底,词友棒棒哒,咱们一起加油!  发表于 2021-12-4 23:30
《秋》前四句由首字秋开始,句句含不见愁,疑问句几人愁收结,愁绪挥之不去。注意一的平仄哈  发表于 2021-12-4 23:27
《春》七字句出彩,形象的勾勒出春的渐展性,我喜欢。春和云构架同工  发表于 2021-12-4 23:24
《云》由云的属性,形态写起,到五字句植入情绪,云的变化不是人能掌控的,一气呵成赞👍🏻  发表于 2021-12-4 23:00
问好淡月疏影词友,咱们一起学习哈,问题回答认真,分析脉络透彻,赞一个👍🏻  发表于 2021-12-4 22:31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2

帖子

145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54
22#
发表于 2021-12-1 07:29: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笑语盈然! 于 2021-12-1 07:44 编辑

词二十第一讲作业:
吟风40——笑语盈然
简单问卷题
(一,什么是词?)
答:这里的“词”,是指一种文学体裁,是“调有定字,字有定声,句中定格”的独特的格律诗体。人们所说的“填词”就是指写这种别体格律诗歌。
(二,为什么是填词,而不是写词?)
答:因为词是先有曲调然后根据曲调对应写词,就如碧院所说:画了个格子,要你去填满。所以叫填词。
(三,简单叙述词相关的专用名词概念)
答:词也叫长短句,,从形式上可以分为:婉约派,豪放派,花间派。词牌:填词用的曲调,也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1、阕,是诗词的“段”落。如上阕就是上段,下阕即下段。有时候一首词也被称为一阙词。 片,也是词的段落,如上段就叫上片,下段就叫下片。
2、起拍,一首词开端一句叫做起句;也叫首句,开端一韵(开头到第一个韵字,即第一韵句)叫做起拍。
3、准备过片,上片的最后一句叫准备过片。有收住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
4、     过片,是下片的开头,即下片的起句。它具有承上启下及过渡转折连结两片的作用,也称“过变”
5、   煞尾,一首词末尾一韵叫做煞尾,具有收束全篇作用。
        简单来说,起拍,准备过片,过片,煞尾就相当于律诗中的起承转合。


一. 找一首前人十六字令例词加以分析。


例词:十六字令 清·翁瑞恩 
愁。细雨黄昏独倚楼。无情绪,随又上眉头。
分析:起句一个愁字,统领全词,七言句的细雨,黄昏,独倚对愁进行铺排渲染,三字句的转折为五言句蓄势,结收束全篇,使之落到实处,笔尽意不绝。


二.写作部分:试填三首十六字令,要求:词林正韵
题目:云  春     秋
附十六字令词谱:
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韵〕。


云,轻雾浓烟水作身。朝阳吐,东海泛金鳞。
春,鲜翠鹅黄河柳新。桃花盛,园中闹爷孙。
秋,冷月霜风独自愁。思乡切,老屋映心头。



点评

因为题目是《秋》,七字句你直接入情,由于铺排不足而导致承接有断痕,不妨把情放在转句之后试试,个见哈!  发表于 2021-12-5 00:51
小令里十六字,字字珠玑,最好每字都发挥到极致,《春》里七字句想描写河柳的新鹅黄足矣,鲜翠就赘墨了,由于这句的铺排不到位,转句桃花盛就显拖拉,五字句的收结就显突兀,另外中出律  发表于 2021-12-5 00:49
题目《云》,七字句也能承接上,接着太阳一出来,烟消云散的感觉,没有把云兜住啊  发表于 2021-12-5 00:47
问好笑语盈然词友,一起学习哈! 认真做好每一道题,赞一个,练习中的点评,仅属个见哈!  发表于 2021-12-5 00:41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

帖子

39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1
23#
发表于 2021-12-1 11:49: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古典二十第一讲作业
吟风21-一马平川

一、问答题
(一)什么是词?
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 ,是调有定字,字有定声,句中定格的一种独特文学体裁。

(二)为什么是填词,而不是写词?
      因为它要受声律的严格约束。古人填的词是用来唱的,它的每一曲调(词牌)都有其固定形式,而这种特殊形式,是经过音乐的陶冶,有它整体的结构,不容任意破坏的。换句话说,就是所填的每个字,每一句都要与曲调相协,所以填词也叫“倚声”。倚声填词,也就是说,是先有了曲而后再根据曲来填上词,作者所要表达的起伏变化的感情必得和每一曲调的构成,轻重缓急和节奏关系相应。这种“因声以度词,审调以节唱,句读短长之数,声韵平上之差,莫不由之准度”的严格的音乐性。决定了它只能是“倚声填词”。

(三)简单叙述词相关的专用名词概念
1.词牌:填词用的曲调,也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2.阕:是诗词的“段”落。
3.起拍:一首词开端一句叫做起句;也叫首句,开端一韵(开头到第一个韵字,即第一韵句)叫做起拍。
4.准备过片:上片的最后一句叫准备过片。
5.过片:是下片的开头,即下片的起句。
6.煞尾:一首词末尾一韵叫做煞尾,具有收束全篇作用。
7.单调:即词只有一段,如一些小令等。
8.双调:是指词有两段落。
9.三叠、四叠:指词有三个、四个的段落。这是词的一种体式。篇幅较长,节奏较慢,分为三段的词叫做“三叠”,四段为四叠。
10.肩头句:词中一个七字句间有顿,上三下四,这样的句子叫肩头句。
11.肩头对:两个相邻的肩头句组成了对句,就是肩头对。
12.双拽头:词的三段而成一调的三叠,第一段与第二段句数和字数相同,第三段与它们不同,这样的词构成形式,叫双拽头。
13.小令、中调、长调按一般的划分:58字以内为“小令”;59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是“长调”。最长的词达240字。
14.令、引、近、慢
对字句不多的词,称为令词。
篇幅较长,字句较繁的词,称为慢词。
对不长不短那种词的形式,称为“引”或“近”。
明朝人开始把令词称为小令,引、近列为中调,慢词列入长调。

二、分析题(找一首十六字令例词分析)
原词:
缘,流水高山相对弹。不眠夜,煮酒饮甘泉。
分析:
一字句 “缘”  起句 。 点题。
七字句 “流水高山相对弹”  承句。主骨架,“弹名曲”体现主题及感情。
三字句  “不眠夜”  转句。思想感情转折的一个杠杆,“失眠”起到烘托的作用。
五字句  “煮酒饮甘泉”  合句。是该词的高潮所在,“煮酒品茶”感情在此处得到升华,是对主题思想“缘”的衬托、补充。

三、写作题(十六字令三首  云、春、秋)
①十六字令·云
云。天马行空万变身。随风走,相遇有乾坤。
②十六字令·春
春。遥望苍生气象新。柔风暖,甘雨乐无垠。
③十六字令·秋
秋。叶变容颜果满丘。观词苑,阕阕颂丰收。

点评

《秋》起句点题,七字句用硕果来诠释秋,三字句转到文人的词作上,结句用阙阙词庆丰收回扣秋,不错,赞一个  发表于 2021-12-5 04:36
《春》起句点题,七字句笼统,接来一句暖风,一句喜雨,虽都是春天的物像,但词的构架散  发表于 2021-12-5 04:35
《云》七字句作者用天马来比喻空中瞬息万变的云,成语最好不入诗词,它会局限我们的表达,五字句乾坤可斟酌  发表于 2021-12-5 04:34
问好一马平川词友,一起学习哈,读词友习作中一些不同意见纯属个见哈  发表于 2021-12-5 04:32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1

帖子

28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8
24#
发表于 2021-12-1 13:18: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曲秋园 于 2021-12-1 17:36 编辑

第一讲作业:
简单问卷题
一,简答题:1,什么是词?
答:这里的“词”,是指一种文学体裁,是“调有定字,字有定声,句中定格”的独特的格律诗体。人们所说的“填词”就是指写这种别体格律诗歌。

2,为什么是填词,而不是写词?
答:因为词要受声律的严格约束。古人填的词是用来唱的,所以不像散文那样可以自由抒写。它的每一曲调 (词牌)都有其固定形式,而这种特殊形式,是经过音乐的陶冶,有它整体的结构,不容任意破坏。换句话说,就是所填的每个字,每一句都要与曲调相协,所以填词也叫“倚声”。倚声填词,也就是说,是先有了曲而后再根据曲来填上词,故词学爱好者对此也称为倚声学。
3,简单叙述词相关的专用名词概念。
答:
(1)阕,是诗词的“段”落。如上阕就是.上段,下阕即下段。有时候一 首词也被称为一阕词片,也是词的段落,如上段就叫上片,下段就叫下片。.
(2)起拍,一首词开端一句叫做起句;也叫首句,开端一韵(开头到第一个韵字, 即第一句)叫做起拍
(3)准备过片,上片的最后一句叫准备过片。有收住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准备过片”并不承担对全词进行总结的功能。
(4)过片,是下片的开头,即下片的起句。它具有承上启下及过渡转折连结两片的作用,称”过变”
(5)煞尾,一首词末尾一韵叫做煞尾,具有收束全篇作用。其实这个煞尾是最关键的,煞尾也有两个特征。
具体的两个特征是。(1)对全词进行总结; (2)要留有"余味”。总结,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便知,留有余味,这个手法就比较多种多样。留有余味,与词牌名关系不大,与音律和关系较大。但并不完全就是音律和韵律,与字义本身的关系同样重要

一. 找一首前人十六字令例词加以分析。
十六字令 定格 蔡伸   
天 休使圓蟾照客眠 人何在 桂影自嬋娟    
平韻中仄平平仄仄平韻平平仄句中仄仄平平韻
(1)天,一字句,点题,全令中心。
(2)休使圓蟾照客眠。七字句承首句。与天对话。
(3)三字句。起转的作用。月亮照不到人, (圆蟾,即圆月;传说月中有蟾蜍。)意思是说老天啊,不要再让这圆月照得这我离家的人睡不着觉了!这位他乡之客本来就满怀离愁别绪;何况月下独立,又怎能不思念“隔千里兮共明月”的那一位呢?
(4)桂影自嬋娟 五字句. 起收的作用并合题。对天的呼求。抒发思念之情。  
二.写作部分:试填三首十六字令,要求:词林正韵
题目:云  春     秋

十六字令·云
云,追日纵衡断俗尘。高峰上,舒卷不由人。

春。柳翠花红处处新。清香醉,着意弄游人。

秋,大雁多情亦难留。西风烈,​寒露伴花愁。

点评

《秋》起句秋点题,承句就要绕秋而来,“大雁”句是想表达雁留?秋留?它的位置托不住一句的秋。三字句的“烈”下字猛了,花就不是愁而是恨咧!  发表于 2021-12-5 05:45
《春》起句一字点题,七字句用柳,花来承接然后由醉转结到人事上,结构尚可,语言还多锤炼,加油  发表于 2021-12-5 05:42
《云》首句点题,七字句追日感觉不妥,连带着断俗尘和云挣脱啦应梳理一下,另衡笔误吧  发表于 2021-12-5 05:40
问好曲秋园词友,读词友习作中意见略有不同,纯属个见,见谅哈!咱们一起学习,一起努力哈!  发表于 2021-12-5 05:3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6

主题

2048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308
25#
发表于 2021-12-2 04:51:58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二十期初级班第一讲作业
组名学号-吟风组09-眼儿媚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词?

答:这里的“词”,是指一种文学体裁,是“调有定字,字有定声,句中定格”的独特的格律诗体。人们所说的“填词”就是指写这种别体格律诗歌。
2,为什么是填词,而不是写词?
答:因为它受声律的严格约束,倚声填词。它的每一曲调都有固定的形式,在句读和韵位上都得和乐曲的节拍相和谐。
3,简单叙述词相关的专用名词概念。
答:词也叫长短句,,从形式上可以分为:婉约派,豪放派,花间派。词牌:填词用的曲调,也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阕,是诗词的“段”落。如上阕就是上段,下阕即下段。有时候一首词也被称为一阙词。
片,也是词的段落,如上段就叫上片,下段就叫下片。
起拍,一首词开端一句叫做起句;也叫首句,开端一韵(开头到第一个韵字,即第一韵句)
过片,是下片的开头,即下片的起句。它具有承上启下及过渡转折连结两片的作用,也称“过变”
煞尾,一首词末尾一韵叫做煞尾,具有收束全篇作用。
简单来说,起拍,准备过片,过片,煞尾就相当于律诗中的起承转合。


二,找一首前人十六字令例词加以分析。

十六字令·眉

【清代】 洪炳文

眉。镇日含颦那个知。问夫婿,深浅入时宜。
答:这是描写一位少妇的眉,从她的眉宇间透露着一股灵动气息。问夫君:我的眉毛好看吗?

三,写作部分:试填三首十六字令,要求:词林正韵。
题目:云  春  秋

十六字令
文/眼儿媚
春。妩媚全抛不管身。支花柳,四处乱迷人。

秋。半吐相思半倚愁。生千梦,梦梦锁重楼。

云。朵朵如花朵朵新。风霜逼,不落客家门。

点评

第三首,七字句用花朵来描述云还是挺形象也挺可爱,但后面的三字句开始词情突然变得严肃就有点突兀了,个人建议,如果写人想摘花朵但云太高又无可奈何会不会好一点。  发表于 2021-12-5 07:32
第二首,七字句并没有用秋天的物象对第一句“秋”的描述,入情过早也突兀,如果把第一个“秋”字去掉,并不能看出这是写的秋,所以这首写的就有点牵强了。  发表于 2021-12-5 07:32
问好眼儿媚学友,第一首,七字句用了拟人的手法来描述春姑娘挺好,但感觉“不管身”不妥,有凑韵的嫌疑。其他不错,学习了。  发表于 2021-12-5 07:31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

帖子

40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04
26#
发表于 2021-12-2 10:28: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晓君枫 于 2021-12-3 21:04 编辑

第一讲作业: 简单问卷题

一,什么是词?
词”,是指一种文学体裁,是“调有定字,字有定声,句中定格”的独特的格律诗体。
二,为什么是填词,而不是写词?
因为词要受声律的严格约束。古人填的词是用来唱的,所以不像散文那样可以自由抒写。它的每一曲调(词牌)都有其固定形式,而这种特殊形式,是经过音乐的陶冶,有它整体的结构,不容任意破坏的。
换句话说,就是所填的每个字,每一句都要与曲调相协,所以填词也叫“倚声”。
三,简单叙述词相关的专用名词概念
1.词牌:
词牌:填词用的曲调,也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2.阕,是诗词的“段”落。如上阕就是上段,下阕即下段。有时候一首词也被称为一阙词。 片,也是词的段落,如上段就叫上片,下段就叫下片。
3、起拍,一首词开端一句叫做起句;也叫首句,开端一韵(开头到第一个韵字,即第一韵句)叫做起拍
4、准备过片,上片的最后一句叫准备过片。有收住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
5、过片,是下片的开头,即下片的起句。它具有承上启下及过渡转折连结两片的作用,也称“过变”。
6、煞尾,一首词末尾一韵叫做煞尾,具有收束全篇作用。
7.单调,即词只有一段,如一些小令等。
8.双调:是指词有两段落。
9.三叠、四叠:指词有三个、四个的段落。这是词的一种体式。篇幅较长,节奏较慢,分为三段的词叫做“三叠”,四段为四叠。
10.肩头句:词中一个七字句间有顿,上三下四,这样的句子叫肩头句。
11.肩头对:两个相邻的肩头句组成了对句,就是肩头对。
12,双拽头:
词的三段而成一调的三叠,第一段与第二段句数和字数相同,第三段与它们不同,这样的词构成形式,叫双拽头。看成是第一段和第二段相并列的两根绳子,拽着第三段这个脑袋。这就是“双拽头”
13,小令、中调、长调
按一般的划分:58字以内为“小令”;59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是“长调”。最长的词达240字。(虽有争议,但多数认可)
14,令、引、近、慢
在唐、五代至北宋前期,对字句不多的词,称为令词。在北宋后期,出现了篇幅较长,字句较繁的词,称为慢词。对不长不短那种词的形式,称为“引”或“近”。明朝人开始把令词称为小令,引、近列为中调,慢词列入长调。(此种是多数人看法)。
三, 找一首前人十六字令例词加以分析。
十六字令天
南宋·蔡伸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词人没点乡愁,没有点出思念,却用了极为神妙的炼字功夫将我们带到了词人所构建的月下窗前,月圆时分,思乡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心情更是比以往还要迫切,但词人仅用一个“客”字就将所有想要表达的思乡之情尽数呈现。
更妙的是词人又接上一句“人何在”,将这种离乡的辛酸情境整个儿地装填在其中。要说这样倒也还罢了,词人在最后将这种被圆月“嘲讽”自己客居他乡的情景作了又一个推波助澜,用5个字,“桂影自婵娟”,明着是抱怨这天,其实是对自己远在他乡,思乡之情无人可诉的深深自嘲,与自伤。
四,写作部分:试填三首十六字令,要求:词林正韵
题目:云  春     秋
十六字令*云
吟风25~晓君
云,弄舞瑶天泛起粼。应难料,高处冷香魂。

十六字令*春
吟风25~晓君
春,两岸繁华绿水逡。人家远,何处近芳芬。

十六字令*秋
吟风25~晓君
秋,锦瑟轻弹月入楼。长亭路,簪菊遣轻愁。

点评

第三首,七字句没有具体的物象对秋天来进行描述,这样是不妥的。后面转到“长亭路”倒是可以的,如果把七字句改一下就好了。  发表于 2021-12-5 07:37
如果去掉第一句“春”字的话,根本就看不出这阙词的题旨。  发表于 2021-12-5 07:36
第二首,七字句的前四字没有具体的物象来描述春,而是用“繁华”两字来形容春天的景色,这样感觉太笼统了也不形象。“绿水逡”,“逡”指退让,退却,在这里单用这个字不妥。三字句以后也没描写人对春的感受,如果去   发表于 2021-12-5 07:35
问好晓君学友,第一首,七字句“弄舞瑶天泛起粼”,“弄舞瑶天”气势非凡,“泛起粼”就有点小家子气了,三字句转的有点突兀,煞尾句“冷香魂”指的是什么?不解。  发表于 2021-12-5 07:34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

帖子

17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8
27#
发表于 2021-12-2 18:24:57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二十期初级班第一讲作业

吟风31-逸心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词?
答:这里的“词”,是指一种文学体裁。是“调有定字,字有定声,句中定格”的独特的格律诗体。人们所说的“填词”就是指写这种别体格律诗歌。

2,为什么是填词,而不是写词?
答:因为它受声律的严格约束,倚声填词。它的每一曲调都有固定的形式,在句读和韵位上都得和乐曲的节拍相和谐。

3,简单叙述词相关的专用名词概念。

阕:是诗词的“段”落。如上阕就是上段,下阕即下段。有时候一首词也被称为一阙词。
片:也是词的段落,如上段就叫上片,下段就叫下片。
起拍:一首词开端一句叫做起句;也叫首句,开端一韵(开头到第一个韵字,即第一韵句)
过片:是下片的开头,即下片的起句:它具有承上启下及过渡转折连结两片的作用,也称“过变”。
煞尾:一首词末尾一韵叫做煞尾,具有收束全篇作用。

二,找一首前人十六字令例词加以分析。

听,窗外如何月有声?寒无寐,风雪正三更。(清-丁淑媛)

词的开篇,便以独字句“听”,塑造了一个听觉艺术形象,词人的一切感受都是通过听觉及其幻觉表现出来的。“听”以独字句处理,在审美和接受上具有双重功能。就审美主体而言,是对“窗外”的情景发生所激起的感受的选择。

“窗外”句把听觉的感受投向预设的目标。“如何月有声”的发问是感觉的疑惑。本来月色溶溶,清光无声,何以今宵会有声呢?疑问是对既有的生活感受的否定,却引发出对新的审美感受的绝妙肯定。对于接受主体来说,则是以疑问句造成审美兴趣的激发。
从语义层面上看,下面两句“寒无寐,风雪正三更”,是对前句设疑的解疑,解释其中的原因。但这只是表象阐释,而不是审美鉴赏;只涉及语词,而不触及感觉。显然,词人是明知而故问。故问是为着造成感觉经验世界,调动读者的体验。而回答不是仅仅满足于说明,而是感觉传导。“无寐”是事实,却与“三更”时域相连,暗示出“无寐”时间之久。“寒”是天寒,衾寒,还是心寒?心寒才是“无寐”的终极原因。“风雪”与“寒”相连,天寒激发心寒,亦更添心寒。至此,一位寒夜无寐、凄寒无告的主体形象便通过上述的感受被塑造出来。女词人独伴孤灯、谛听朔风、寂寞难诉,以心寒体察着天寒,细细地倾吐着内心的缕缕凄情幽思。这种感受和感受的表达方式细腻而独特。全词不着感受一字,却借助寒夜风雪表现俱足。尺寸之地有万千情感沟壑。


三,写作部分:试填三首十六字令,要求:词林正韵。
题目:云  春  秋

云,一缕轻纱不染尘。巫山峡,烟水正氤氲。
春,节至清明草木新。谁消得,柳眼笑殷殷。
秋,玉露金风哪得愁?重阳日,丹菊映青眸。

点评

第三首,七字句写的挺好,后面三字句“重阳日”跟第一句“秋”相比有点弱了,个人建议把这里改成秋游的地点要好一点。  发表于 2021-12-5 15:28
个人建议把七字句改一下,煞尾句还好。  发表于 2021-12-5 15:27
第二首,七字句“节至清明”有点多余了,且春天跟清明节也没有直接关系,清明节只代表一个节气。后面的三字句“谁消得”的来的有点突兀,这里改变了主语,转到了人身上,跟前面的七字句没有直接关系。个人建议把...  发表于 2021-12-5 15:27
问好逸心学友,第一首七字句挺好的,但是三字句“巫三峡”,有点转偏了,煞尾句也偏了,没有围绕云的题旨写。  发表于 2021-12-5 15:26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

帖子

11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0
28#
发表于 2021-12-2 19:48: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桶浆糊 于 2021-12-3 06:09 编辑

古典词二十第一讲凭业吟风37-一桶浆糊
十六字令
文/一桶浆糊
云。来去无由自在身。随风过。天地欲昏昏。
春。山水迎来笑语人。荧屏闪,倩影亦温纯。
秋。落叶无由逐水流。斜阳外,一棹木兰舟。

点评

《春》中的三、五字句写的小了些,但关联还是到位的,如果不是转接到照相这一现象,就是再放开眼界山和水的辽阔、雄奇就列好了。《秋》很好,特别是结在景上,更是韵味长长。  发表于 2021-12-5 21:02
一桶浆糊你好,这三叠“十门字令”还是不错的。好的就不说了,讲点用字的一些看法。《云》中的三字句“随风过”代意不是清楚,余以为用“随风远”更好些?不知以为然否?这过也有度的意思,一般“过”用在过错为仄。  发表于 2021-12-5 18:24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

帖子

9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4
29#
发表于 2021-12-3 16:18: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云依依 于 2021-12-3 16:20 编辑

听风13-云依依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词?
答:有固定词牌,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调,句式长短不一,节奏鲜明,起于唐末,兴于两宋的一种文体。也称诗余,长短句等
2,为什么是填词,而不是写词?
答:先有词谱,依谱而作,故称填。
3,简单叙述词相关的专用名词概念。
起拍:词第一韵。
准备过片:上阙尾拍。
煞尾:词的结拍。

二,找一首前人十六字令例词加以分析。
十六字令
繁,一树丁香花压栏,心怜惜,不向鬓边看。
析:起拍一个繁字破空而来,情感强烈,次拍是主要意象,亦是对前拍繁的解释,亦为后拍铺垫。结拍陡然一转,,转到人,写到光阴,叹昭华易逝。不看是怕看,怕看什么,两鬓霜花繁,由此又关合主题,回扣起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三,写作部分:试填三首十六字令,要求:词林正韵。
题目:云  春  秋
十六字令
云。漂泊江流似客身。随波去,朵朵共轻苹。
春。约与东风相见频。南枝上,香雪漫晨昏。
秋。才到山前红叶羞。西风里,又与水东流。

点评

都说一江春水向东流,秋天的水多是透明清彻的,似情人眼睛,秋水更有深情。总感觉这起承转合四句不连贯,有断痕,是秋与水东流,还是红叶合水东流,意思不明䀿。  发表于 2021-12-5 21:37
《春》,承句的:“相见频”显俗,用“除旧痕”。后续不错,春花怒放。《秋》在这三首中是相对弱的一首,原是咏秋,这里承到“落叶”而一直写落叶,将“秋”弄丢了。落叶不是秋的全部,不可喧宾夺主。  发表于 2021-12-5 21:29
云依依你好,上面的理论作业就不作评论了,我们还是探讨这《十六字令-云 春 秋》。先看《云》,承句可以描述“云”的动态。现转接小了,可以是化作春雨,最后涤浮尘。韵字“苹”错韵。  发表于 2021-12-5 21:1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0

帖子

146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64
30#
发表于 2021-12-3 22:39:52 | 只看该作者
词二十第一次作业
吟风;现代烧火丫头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词?
      答:这里的“词”,是指一种文学体裁,是“调有定字,字有定声,句中定格”的独特的格律诗体。人们所说的“填词”就是指写这种别体格律诗歌。
2,为什么是填词,而不是写词?
     答:为啥叫填词而不是写词呢,就是画了个格子,要你去填满。因为它要受声律的严格约束。换句话说,就是所填的每个字,每一句都要与曲调相协,所以填词也叫“倚声”。

3,简单叙述词相关的专用名词概念。
    答:词牌:填词用的曲调,也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阕,是诗词的“段”落。如上阕就是上段,下阕即下段。有时候一首词也被称为一阙词。
        片,也是词的段落,如上段就叫上片,下段就叫下片。
        起拍,一首词开端一句叫做起句;也叫首句,开端一韵(开头到第一个韵字,即第一韵句)
        过片,是下片的开头,即下片的起句。它具有承上启下及过渡转折连结两片的作用,也称“过变”
        煞尾,一首词末尾一韵叫做煞尾,具有收束全篇作用。
        简单来说,起拍,准备过片,过片,煞尾就相当于律诗中的起承转合
二,找一首前人十六字令例词加以分析。
答;例词。
十六字令;山。毛泽东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就这首词说一下我的看法,如有不对请老师斧正8。头一字“山”真奔主题,第二句写出山的巍峨雄壮。简单的说就是形容它直插云霄的气魄。第三句是我们肉眼可见摇摇欲坠的样子,为什么没坠落呢?结尾只扣主题“山”高耸入云的山像擎天柱一样把天擎住了。更显示了这座山的巍峨与气势

三,写作部分:试填三首十六字令,要求:词林正韵。
秋,叶落江边水自流,雁去也,何日可回头。
十六字令;云,春,秋。
吟风现代烧火丫头
云,细浪翻波似野魂,居无定,来去总无痕。

春,绿满山坡景色新,游人聚,燕叫每惊魂。

点评

少了一阕《秋》,可能真的是新学,有些困难。  发表于 2021-12-6 15:13
这个小令共四句,最合起承转合,四句一整体,全在自己组织。不要跳跃。“游人聚,燕叫每惊魂”,完全不合常理。  发表于 2021-12-6 15:11
云去无定所,但行迹可追,并非来去无痕。《春》亦如此,前面铺陈尽管不是很到位,但其意尚可,结句双休日惊魂就大倒味口。燕声呢喃,何意惊魂。这大概是疏于观察、联想,总是词不达意。  发表于 2021-12-6 15:07
现代烧火丫头你好,词是美文,这两首小令所用韵字毫无美感意趣,有失文雅。将云比做游(野)魂,整个世界在你的笔下是一种阴森恐怖。可能是新学词吧?如果没有发现美的眼睛,词可能就写不出好的意境。  发表于 2021-12-6 15:01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1-5 12:41 , Processed in 0.155844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