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月牙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诗九第五讲B组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109

帖子

44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48
11#
发表于 2017-3-11 01:08: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啊噗 于 2017-3-12 15:10 编辑

诗九第五讲作业
古典诗九第五讲作业
B副组-啊噗
1、什么是替、对、粘,举例说明?
答:替:指每个分句中2、4、6位置上的字平仄交替。
例如  仄(仄)平(平)仄(仄)平

对:第一句诗的246和第二句诗的246是相反的,也叫相对的,所以叫对
例如: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粘:第二句诗的246和第三句诗的246的字平仄相同叫粘。
例如: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以童趣为题,写一首七绝,限平水韵
          童趣(水坑儿)平水韵(八庚)
幼子无心入水坑,
低头望脚影中行。
轻抬急踏花飞散,
后合前仰嬉笑生。
3、谈谈自己对诗词的理解
答:1、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代表之一。
2、是最优美的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方式。
3、是增强自身文化修养的有效方法。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10

帖子

370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07
12#
发表于 2017-3-11 10:48:43 | 只看该作者
第五讲作业,B副组-闲坐门前

1、什么是替、对、粘,举例说明?
诗歌每一句之中的音节平仄应该交替出现,如平平仄仄平平仄,这种平仄交替出现的规律,就叫做替。
一联之中的上下联,相应位置的词语平仄必须是相对的,比如上联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应为仄仄平平仄仄平,此谓之对。
第一联的下联与第二联的上联,在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平仄应该是相同的,比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其中的仄仄平平仄仄平与仄仄平平平仄仄即为粘。

2、以童趣为题,写一首七绝,限平水韵。

童趣*过家家
三月桃花醉我家,
折春一朵送丫丫
横吹柳笛骑秧马
对对双双抱泥娃

3、写一段你对诗词的理解
诗词就是用简练的语言,富有韵律以及符合一定格式,用来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8

帖子

113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37
13#
发表于 2017-3-11 12:57:03 | 只看该作者
B-11彼岸
作业:1、什么是替、对、粘,举例说明?
2、以童趣为题,写一首七绝,限平水韵。
3、写一段你对诗词的理解。

答:
1、同一句话中的2平4仄6平或2仄4平6仄这样的形式叫替,
第一句诗的246和第二句诗的246是相反的,也叫相对的,所以叫对,
第二句诗的246和第三句诗的246的平仄相同叫粘。
2、【童趣~回忆】
不忘儿时放纸鸢,
青云有路线相牵。
春风侵岁催人老,
未洗丹青绘旧颜。
3、诗是一种文学体裁,优美简洁,的表达方式,给人以含蓄的,丰富的想像空间。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9

帖子

44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48
14#
发表于 2017-3-11 14:09:36 | 只看该作者
诗九第五讲作业:
B20-残阳问秋
1、什么是替、对、粘,举例说明?
答:“替”就是诗句中音节平仄相间,交替运用,如“白日依山尽”音节是“仄仄平平仄”,平仄交替呼应。“对”就是诗中一联的出句和对句音节平仄相对、相反 ,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音节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出句与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的。“粘”就是各联之间音节平仄要相黏,即上联的对句与下联的出句,除脚节外,音节平仄是相同的。如“黄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欲穷千里目(仄平平仄仄)”中下联的“欲穷”的音节是黏贴上联对句“黄河”的音节下来的,是相同的。
2、以童趣为题,写一首七绝,限平水韵。
观儿下棋
双儿约下几盘棋,
已夺将军总不知。
时有悔声察觉晚,
回回争论笑嘻嘻。
3、写一段你对诗词的理解。
答:诗词就是表达情感,抒发心情,阐述自己所见所闻的一种方式,就是把心中想表达的话压缩、精简,文字排列顺序的精华。诗词也是一种艺术,用字要推敲、斟酌,才能准确深刻表达出诗人的意境。用词讲究章法,错落有秩。用句连贯,前呼后应,韵律顿挫有致,读起来令人赏心悦目,意犹未尽,是一种美的享受。
B副组-啊噗~代交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15#
发表于 2017-3-12 12:07: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碧畦 于 2017-3-12 12:13 编辑

第五讲作业:B41一稚语 1、什么是替、对、粘,举例说明?
2、以童趣为题,写一首七绝,限平水韵。
3、写一段你对诗词的理解。
1.答: 平仄格律规则   (1)相间原则:一句之中,节奏字字音平仄交错分布。 假使第一个节奏字(一句诗中的第二字)音平,则第二个节奏字 (一句诗中的第四字)音仄,第三个节奏字(一句诗中第六字)音平; 假使第一个节奏字(一句诗中的第二字)音仄,则第二个节奏字 (一句诗中的 第二字)音平,第三个节奏字(一句诗中的第二字)音仄。 (2)相对原则:一联之中,对句和出句在相同位置的节奏字, 平仄应该相反。 (3)相粘原则:相邻的两联,下联的出句,和上联的对句, 在相同位置的节奏字, 平仄应该一致。 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失粘”。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失对”。 唐朝前期,由于律诗尚未定型, 有些诗人的一些作品就有失粘、失对的情况
2、以童趣为题,写一首七绝,限平水韵。
童趣
蹑手轻声躲躲藏,麦秸堆后墓茔旁。
夜深未见寻人至,慌里慌张唤爹娘。
3、写一段你对诗词的理解。 答;诗词是用来表达人的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就是把看到的;想到的,用艺术化的语言付诸笔端。 使之读来饱含韵味,抑扬顿挫,余味无穷。 诗词是美化了的语言,不经过刻苦的学习很难达到标准。 古语云:读了诗经会说话,读了易经会算卦。 珍惜这大好的学习机会,掌握这门语言艺术, 对人生的素养,底蕴得以提升,生活品位得以升华.....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

帖子

8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8
16#
发表于 2017-3-12 12:10:59 | 只看该作者
诗九第五讲作业
B-04晨风徐来
一、什么是替、对、粘。举例说明。
替,即同句音节处的字平仄交替。如“相见时难别亦难”:见-难-亦,为平-仄-平。
对,即同联音节处的字平仄相对。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见-风;难-力;亦-花。分别是仄平,平仄,仄平。
粘,即上联出句与下联对句音节处的字平仄相同。如“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风-蚕;力-死;花-方。分别是平平,仄仄,平平。
二、以童趣为题,写一七言绝句。
捉蚂蚱
金秋蚂蚱肚儿肥,叶上弹琴映落晖。稚子凝神忙出手,斜阳已去不思归。
三、写一段你对诗词的理解。
诗词,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言简但意无穷。于她,只是喜爱。康震教授有言:不坐十年冷板凳,难成诗。凭自己这点文化,这个年龄,这点精力,此生想是难成一诗。只求沐其兰香罢。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6

帖子

6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98
17#
发表于 2017-3-12 12:46: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蹉跎岁月 于 2017-3-12 12:47 编辑

第五讲作业:

B22--沉默≠放弃*

1、什么是替、对、粘,举例说明?答:“替”是指律诗的八个分句内部,第2,4,6(五律只有2,4)位置上的字的平仄应该是“平仄平”或“仄平仄”这样平仄交替的,不能是“平平仄”或是“仄仄平”。                           
例如:。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这几句的替为:山-北-亭;面-平-脚;处-莺-暖;家-燕-春;。           
       。 一首诗分为起、承、转、合四个步骤,“对”是指同一个步骤的前后两个分句中,第2、4、6位置上的字平仄必须相反。                                          
例如: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这里有3个“对”,分别是:山(平)-面(仄);北(仄)-平(平);亭(平)-脚(仄)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里的“对”也有三个,分别是:处(仄)-家(平); 莺(平)-燕(仄);暖(仄)-春(平)              
   “粘”   就是指连接起承转合中任意两个步骤的两个分句中,他们在第2、4、6位置上的字平仄必需相同。               
例如: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在这两个分句的第2,4,6位置上的字,它们的平仄是相同的,这就是“粘”。这两个句子里有3对“粘”,分别是:面(仄)-处(仄);平(平)-莺(平);脚(仄)-树(仄)。       2、以童趣为题,写一首七绝,
       限平水韵。                  
         童趣
稚子歌声别样奇
裸身花面逐鱼怡
忘情不觉渐天晚
怅望玉轮难舍离
3,说一下你对诗词的理解:
答:     诗是,把心智用有用的问题体现在的更唯美陶冶情操,抒发感情,除了格律平仄,最重要的是感情真挚。涵代交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67

帖子

11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93
18#
发表于 2017-3-12 14:16: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窻儿 于 2017-3-12 14:32 编辑

第五讲作业:
B组:组长-窻儿
1、什么是替、对、粘,举例说明?
2、以童趣为题,写一首七绝,限平水韵。
3、写一段你对诗词的理解。
答:1,替就是指一个句子中,位于246位置上的字,应该是 平 仄 平或者是仄平仄这样交替的形式出现的,但是如果出现平平仄,或者仄平平,这就是失替。
对,在近体诗之平仄格律中,首句与次句,三句与四句,五句与六句,七句与八句之间的平仄,其音步与音步应该相反。也就是平音步对仄音步,仄音步对平音步,这就是“对”,不遵守这种格律就是失对。
粘,在近体诗之平仄格律中,第二句与第三句,第四句与第五句,第六句与第七句之间的平仄,其音步与音步应该大抵相同,也就是平音步对平音步,仄音步对仄音步,也就是“粘”,不遵守这种格律的称为“失粘”。
答:2,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歌文化,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也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学好诗词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的汉文字。
答3:
童趣《儿时不识黄豆》
文/窻儿
儿时随父回家乡,
忽见晒场频闪光。
疑是珍珠天上落,
忙求父亲买三框。
童趣二
《学跳棋》
文/窻儿
曾记儿时学跳棋,
红红绿绿指轻移。
一来一往无胜负,
静气屏声眼不离。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10

帖子

370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07
19#
发表于 2017-3-13 12:51:55 | 只看该作者
第五讲作业:
B-32风信子
1、什么是替、对、粘,举例说明?
答:同一句话中的2平4仄6平或2仄4平6仄这样的形式叫替。
举例: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第一句诗的246和第二句诗的246是相反的,也叫相对的,所以叫对。
举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反之失对
第二句诗的246和第三句诗的246的平仄相同叫粘。
举例:第一联的第二句
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二联的第一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
再如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反之失粘

2、以童趣为题,写一首七绝,限平水韵。
     
     《娃娃兜》
一水一土和泥巴,
一人一坨捏娃娃;
倦鸟归林炊烟起,
千呼万唤始回家。

3、写一段你对诗词的理解。
我觉得诗词是一种最真实的情感表达,它用优美的意境,简短的言语抒发诗人含蓄的思想和内心对生活种种美好的期待。我虽不懂怎么去理解诗词的音律、平仄、水平韵等,但骨子里却会慢慢被诗词的优美意境所吸引,每念起这些诗词,心片刻纯粹宁静。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帖子

6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8
20#
发表于 2017-3-13 19:00:13 | 只看该作者
B-44   一叶听风
1、什么是替、对、粘,举例说明?
答:同一句话中的2平4仄6平或2仄4平6仄这样的形式叫替,
第一句诗的246和第二句诗的246是相反的,也叫相对的,所以叫对,
第二句诗的246和第三句诗的246的平仄相同叫粘。
2.童趣
你追我躲林间绕,
叶在潇潇人树梢。
向晚惊知空腹苦,
拖泥带水往家跑。
3.我认为诗是景语,是情语,是阐述自己所见所闻的一种方式,就是用最简洁的话表达自己想表达的,加以文字的排列组合达成音韵美。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5-14 03:15 , Processed in 0.12509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