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燕燕于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雪烟组第二十五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113

帖子

6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30
11#
发表于 2025-7-31 21:20: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痴心不改 于 2025-8-1 07:13 编辑

一.词牌分析
《多丽》又名《鸭头绿》《陇头泉》,其起源说法不一。一说得名于唐代教坊曲,最初为舞曲;另一说与宋代词人柳永相关,他曾依此调创作,使其在宋代广为流传。因“多丽”字面含“绚丽多彩”之意,后人多用此调描绘盛景、抒发细腻情思。
格律特点
1. 字数
双调一百三十九字,前段十三句六平韵,后段十一句五平韵
2. 押韵规则
以平声韵为主,韵脚分布较密,如上下片开头、中间及结尾均有韵字,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感。
3. 句式
上片3676774477574
下片76774477574
长短句结合,既舒展又紧凑,适合抒情与叙事结合。
4.对仗要求
上片7、8句和下片5、6句宜对仗。

二.作业
多丽  咏月
雪烟18痴心不改
树梢头,一轮撵破云衣。素光飞、夜如白昼,今宵独绽清晖。念嫦娥、寒宫久倚,桂影下、香气菲微。玉斧精修,吴刚保驾,金风玉露湿心扉。漫凝伫、山河同色,千里共依依。还堪叹,人间离合,几度盈亏。
更长牵,天涯倦客,对尔频赋愁丝。念家山、梦中情碎,怅羁旅、鬓角霜催。小院杯斟,苍穹雁过,秋声听处几伤悲。指间数、故园路阻,何日是归期。空回首,青天碧海,夜夜如斯。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8

帖子

44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46
12#
发表于 2025-7-31 21:37: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1.分析词牌《多丽》,(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篇幅长大,适合铺陈。
a.别名: 又名《绿头鸭》、《陇头泉》、《鸭头绿》、《跨金鸾》、《晚山青》等。
起源: 一般认为源于北宋。晁补之词注“一名《鸭头绿》”。聂冠卿词被认为是最早的定格。

b.长调慢词:
多丽是一个典型的长调词牌。其最通用的体式(以聂冠卿词或晁补之词为定格)为双调,一百三十九字(也有其他变体如一百四十字)。
作为长调,它篇幅较长,结构复杂,适合铺陈叙述、抒发细腻深沉的情感或描绘复杂的场景与意境。
独特的句式结构(特别是领字与逗句):
突出使用领字(一字豆): 这是《多丽》标志性的特征之一。词中存在多处由单字(通常是仄声,特别是去声) 引领下的句式。最显著的有:
上阕第六句: 通常采用“仄平平仄仄”的“1+4”结构,如晁补之“(渐)月华收练”、聂冠卿“(念)长宵雅欢”(“念”后“长宵”实为双声)。
其他位置也可能有领字(如一字豆): 如张翥“(记)玉局仙人”的下阕第一句(此句在定格词中是上句),万树《词律》称其“起处‘记’字,直贯至‘倚’字止”。
四字逗(读): 词中也常出现由四个字组成的节奏单位(逗),与前后句子形成顿挫感,尤见于上下阕的转折处或关键句。
多种句式组合: 除了领字句和逗句,还有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的交替组合,形成抑扬顿挫、变化丰富的节奏美。如:上阕常见“上四下七”、“上五下四”、“上六下五”等结构,下阕也有类似的复杂组合。
多变的用韵:
主流:平韵格。 绝大多数作品押平声韵(一韵到底),韵脚相对密集,使得全词在舒展铺排中保持流畅连贯的音乐美。
特殊:平仄韵互叶/协韵。 这是《多丽》最显著且重要的特征之一(虽然较少,但很独特)!

句式丰富且独特,特别是大量使用领字(一字豆)、四字逗和灵活的句式组合,形成顿挫节奏。
具有特殊的“平仄互叶/协韵”变体(主要出现在下阕),插入急促仄韵(常为入声)制造强烈的抒情转折和高潮,是其最具艺术个性的标志。

c.基本声情舒缓悠扬,但通过领字、逗句,尤其是平仄互叶的运用,能营造出极大的情感起伏,兼具清雅、感慨与深沉悲凉。
内容多侧重咏物、感怀、雅集酬唱等带有清雅或深沉情感的题材。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多丽》,浮世三千皆可题,择其一物歌咏之。

多丽    雨
雪烟03-山水一壶
正潇潇,乱云暗度南楼。  
卷重帘、风欺瘦影,檐声滴碎清秋。  
洒空阶、丝丝入梦,迷远岫、翠黛长愁。  
柳困花欹,荷翻竹响,一番凉意满汀洲。  
渐天外、断鸿声里,烟水渺归舟。  
凝眸处、苍苔渐老,绿醑难酬。  

忆当年、西窗共话,夜阑同经飕飗。  
到而今、独伤冷韵,人空对、梧泪凝眸。  
败叶敲窗,残更薄露,孤衾不耐五更幽。  
待霁后、苔痕阶上,最是恐重游。  
争知我、听风听雨,总是离忧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83

帖子

464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644
13#
发表于 2025-8-1 06:56:20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雪烟组第二十五讲作业:
雪烟16-张青秀
1.分析词牌《多丽》,(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一、词牌起源
《多丽》又名《鸭头绿》《陇头泉》,其起源说法不一。一说得名于唐代教坊曲,最初为舞曲;另一说与宋代词人柳永相关,他曾依此调创作,使其在宋代广为流传。因“多丽”字面含“绚丽多彩”之意,后人多用此调描绘盛景、抒发细腻情思。
二、格律特点
1. 字数
双调一百三十九字,前段十三句六平韵,后段十一句五平韵
2. 押韵规则
以平声韵为主,韵脚分布较密,如上下片开头、中间及结尾均有韵字,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感。
3. 句式
上片3676774477574
下片76774477574
长短句结合,既舒展又紧凑,适合抒情与叙事结合。
4.对仗要求
上片7、8句和下片5、6句宜对仗。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多丽》,浮世三千皆可题,择其一物歌咏之。
多丽·老树
雪烟16-张青秀
多丽·阴雨绵绵
雪烟16-张青秀
雨绵绵,暮云低压如铅。望长街、车声渐悄,雾纱轻笼楼巅。
柳丝垂、泪凝珠串,燕归急、翅剪寒烟。野径泥深,林花杂乱,一川萧索意阑珊。叹幽梦、被风惊破,愁绪绕眉端。凭栏处,湿痕遍染,思绪千般。

念前尘、欢颜难再,旧游如梦如烟。忆当时、柳枝共折,赏春景、碧水同船。笑语犹存,流光已逝,奈何人事总迁迁。算唯有、此心依旧,默默守情田。期晴日,暖阳初照,再赋新篇。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1

帖子

10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80
14#
发表于 2025-8-1 15:35:26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雪烟组第二十五讲作业:
雪烟-李纳兰
1.分析词牌《多丽》,(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一、词牌起源
《多丽》又名《鸭头绿》《陇头泉》,其起源说法不一。一说得名于唐代教坊曲,最初为舞曲;另一说与宋代词人柳永相关,他曾依此调创作,使其在宋代广为流传。因“多丽”字面含“绚丽多彩”之意,后人多用此调描绘盛景、抒发细腻情思。
二、格律特点
1. 字数
双调一百三十九字,前段十三句六平韵,后段十一句五平韵
2. 押韵规则
以平声韵为主,韵脚分布较密,如上下片开头、中间及结尾均有韵字,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感。
3. 句式
上片3676774477574
下片76774477574
长短句结合,既舒展又紧凑,适合抒情与叙事结合。
4.对仗要求
上片7、8句和下片5、6句宜对仗。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多丽》,浮世三千皆可题,择其一物歌咏之。
多丽·夏
雪烟22-李纳兰
暑风熏。翠荷摇曳青萍。绕亭台、蝉鸣高树,柳丝牵住闲云。燕双飞、剪裁晴色,鱼群戏、拨碎波痕。骤雨初收,斜阳又照,湿阶苔晕渐成纹。纳凉处、蒲葵轻展,凉意入杯频。凭栏久,远山如黛,近水含颦。
念流光、倏然过半,镜中鬓影添新。忆春归、残红坠溆,叹夏盛、繁绿盈茵。蝶趁花阴,萤随夜色,一番热闹一番真。待秋至、金风送爽,此景复何寻。且沉醉,眼前芳意,莫负良辰。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2

帖子

4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36
15#
发表于 2025-8-1 16:12: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轻风呢喃 于 2025-8-4 21:49 编辑



古典词研四第二十五讲作业:
雪烟06-轻风呢喃


一.分析词牌《多丽》,(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多丽,词牌名。又名“绿头鸭”“陇头泉”“鸭头绿”“跨金鸾”“多丽曲”等。以晁端礼《绿头鸭·咏月》为正体。双调一百三十九字,前段十四句六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另有双调一百三十九字,前段十三句六平韵,后段十一句五平韵等变体。代表作有李清照《多丽·咏白菊》等。
1.正体双调一百三十九字,前段十四句六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句式36 76 77 447 75 344,76 77 447 75 344。
2.前段第3、5、6、10句,后段第1、3、4、8句逗顿句。
3.所有逗顿句皆有领字,前段第5-6、7-8、后段3-4句例行对偶句。
4.适合抒情、叙事或咏物等情感。


二.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多丽》,浮世三千皆可题,择其一物歌咏之。


多丽·柳絮
/轻风呢喃
趁东风,漫空潇洒悠悠。似琼花、飘然过岸,转间又上层楼。与香尘、缠绵绣袂,随流水、追逐兰舟。弄影无声,潜心向远,几番起落意难休。任轻薄、世人相笑,依旧自风流。应是惜,韶华短促,恨作淹留。
记当时、蛾眉初展,恰如珠缀枝头。总思量、欲期远阔,待晴和、便作遨游。不向芳丛,甘辞故苑,独将理想寄云陬。纵零落、碾成尘土,未肯梦魂收。还期得,来春重发,再舞汀洲。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5

帖子

11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80
16#
发表于 2025-8-1 17:29: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慕容瑞西 于 2025-8-2 11:40 编辑

古典词研四雪烟组第二十五讲作业:
雪烟26-御风
一、词牌《多丽》(晁端礼格二)分析
分析过程:
体裁与字数:双调,共一百三十九字,分为前段和后段。前段十四句,后段十二句,符合 “双调一百三十九字,前段十四句六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 的标注。
句式特点:句式长短交错,包含三字句(如 “晚云收”“向坐久”)、七字句(如 “淡天一片琉璃”“一年无似此佳时”)、四字句(如 “玉露初零”“金风未凛”)等,节奏灵动,兼具舒缓与紧凑感。
押韵规则:押平声韵,为正体。前段六平韵,韵脚分别在第 2 句(璃)、4 句(辉)、6 句(差)、8 句(时)、10 句(飞)、12 句(迟);后段五平韵,韵脚在第 2 句(思)、4 句(移)、6 句(知)、8 句(期)、10 句(随),韵脚字声调协调,形成和谐韵律。
平仄规律:每句平仄有固定格式,以 “中” 表示可平可仄,如前段第 3 句 “烂银盘” 为仄平平,第 5 句 “莹无尘” 为仄中平,第 7 句 “玉露初零” 为中仄平平,整体平仄交替,体现词牌的韵律美感。
对仗情况:存在多处对仗句,如前段 “玉露初零,金风未凛”(中仄平平,中平仄仄)、后段 “料得来宵,清光未减”(中仄平平,中平仄仄),均为四字句对仗,结构工整,增强语言表现力。

二、试填
多丽咏梅
雪烟26-御风
冻云垂,寒枝缀雪霏微。破梢头,疏英浅染冰晖。瘦影斜,溪桥独倚,暗香动、风递清奇。冷蕊凝霜,疏篱缀玉,寂寥谁解此心期。待月上,疏窗浅映,疏影共徘徊。空庭静,罗衣渐冷,犹自凝思。

念前时,寻芳旧径,别来几度春归。最牵情,笛残驿路,梦魂绕、烟水凄迷。未许争妍,宁甘抱素,岁寒心事有谁知。且休问,明年开处,能否共吟卮。凭栏久,青眸对月,长与相惜。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4

帖子

132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26
17#
发表于 2025-8-1 17:47: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十七 于 2025-8-8 10:49 编辑

古典词研四第25讲作业:
雪烟17-十七
1.分析词牌《多丽》
多丽,词牌名。又名“绿头鸭”“陇头泉”“鸭头绿”“跨金鸾”“多丽曲”等。以晁端礼《绿头鸭·咏月》为正体。双调,一百三十九字,前段十四句六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词牌名出自杜甫《丽人行》“长安水边多丽人”,最初多用于赞美女子的才貌。该词牌适用于表达多种情感,如咏物、抒情等。在创作时,应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营造。多丽词牌的格律较为严谨,但同时也具有丰富的变化性和表现力。
2.填词
多丽 月
碧天遥,一轮桂魄凝辉。瞰人间、清光万里,适逢三五佳期。皎如银、阴晴自好,柔似玉、寒暑相宜。蟾影娟娟,星河渺渺,望中谁不尽痴迷。此良宵、应偏邀我,绿醑漾琼杯。金风起、幽凉暗度,小醉情怡。
想谪仙、长歌把酒,漫问今古来时。更经年、洞庭秋水,照几回,石湖梅枝。故事沧桑,繁华过眼,只教圆缺记芳思。耽幽意,凭栏坐久,未觉夜迟迟。还寝梦、素心分付,海角天涯。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8

帖子

44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46
18#
发表于 7 天前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第二十六讲作业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多丽      咏白菊       (宋)李清照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翻译
长夜里,虽然放下了帘幕,小楼上依旧寒气逼人。可恨那萧萧飒飒的无情风雨,在夜里摧残着如玉的白菊。 看那白菊,不似杨贵妃的微红醉脸,也不似孙寿的娇柔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他们的行径都不能拿来与白菊相比。细细看着,屈原和陶令,孤傲高洁的品性正与白菊相宜。微风吹起,白菊的清香蕴藉,丝毫不亚于淡雅的荼蘼。
秋天将尽,白菊愈发显得雪清玉瘦,似向人流露出它无限依恋的惜别情怀。你看它似忧愁凝聚,在汉皋解佩;似泪洒于纨扇题诗。有时是明月清风,有时是浓雾秋雨,老天让白菊在日益憔悴中度尽芳姿。我纵然爱惜,但不知从此还能将它留下多少时候。唉!世人如果都晓得爱护、欣赏,又何须再去追忆、强调屈原和陶渊明的爱菊呢?
简析:
此词赞颂了白菊的容颜、风韵、香味、气质、精神,表现对腐败污浊的社会风习的不满。词中先渲染出深静寒寂的赏菊氛围;再以一个“恨”字承上启下,表现了孤居独处、良辰难再的感情以及词人对风雨摧花的敏锐感受;后从自身爱菊收束,以旷达之语道出她轻视鄙俗、不甘随俗浮沉的志趣。全词委婉雅致,含意深远,通篇用典,不着一个“菊”字,而以白菊隐喻自咏,展示出词人卓尔不群、创意出奇的艺术追求。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多丽》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多丽  咏月
雪烟18痴心不改
树梢头,一轮撵破云衣。素光飞、夜如白昼,今宵独绽清晖。念嫦娥、寒宫久倚,桂影下、香气菲微。玉斧精修,吴刚保驾,金风玉露湿心扉。漫凝伫、山河同色,千里共依依。还堪叹,人间离合,几度盈亏。
更长牵,天涯倦客,对尔频赋愁丝。念家山、梦中情碎,怅羁旅、鬓角霜催。小院杯斟,苍穹雁过,秋声听处几伤悲。指间数、故园路阻,何日是归期。空回首,青天碧海,夜夜如斯。
试解读
“树梢头,一轮撵破云衣。”
读解:开篇动态传神。“树梢头”点明视角,“一轮”指明月。“撵破”二字极富力量感,想象新奇大胆:月轮如车轮般碾破(或“追逐”突破)了层层云衣(“云衣”比喻轻柔),瞬间将明月穿云而出的磅礴气势与皎洁光华刻画得如在目前。定下了全词清奇孤高的基调。

“素光飞、夜如白昼,今宵独绽清晖。”
读解:接续明月光华。“素光飞”写月光普照如飞流倾泻。“夜如白昼”夸张写其明,奠定中秋月圆时分的背景。“独绽清晖”既赞月光之纯粹清冷,又暗含此景唯我独赏的寂寥。一个“独”字已悄然引出一丝孤清。
“念嫦娥、寒宫久倚,桂影下、香气菲微。”
读解:仰望明月,思绪自然飞至月宫神话。“念”字带出遐想。写嫦娥“寒宫久倚”之孤寂冷清,桂树阴影下香气“菲微”(微弱)。此景似虚写月宫,实为下片羁旅之情铺垫,亦暗示人间“久倚”独望之人内心的寒冷与微茫的盼望。

“玉斧精修,吴刚保驾,金风玉露湿心扉。”
读解:宕开一笔,再引神话。“玉斧精修”可能指修缮月宫或砍斫桂树(精修桂之态?),“吴刚保驾”似言吴刚护持明月或仙宫。此二句使画面更丰赡奇幻。“金风玉露湿心扉”则拉回现实:清秋(“金风”)的微凉露水(“玉露”)仿佛润湿了心田(“湿心扉”),实写秋意寒凉侵体、孤怀感伤浸入内心。“湿心扉”三字精妙,化无形之愁为可感湿意。
“漫凝伫、山河同色,千里共依依。”
读解:过渡到人间视野。“漫凝伫”(长久凝神伫立),放眼望去,在同样的银辉(“山河同色”)笼罩下,千里大地(或相隔千里的人)共同沉浸在一片清冷温柔的月光(“共依依”)之中。化用苏轼“千里共婵娟”之意,但“依依”二字更添眷恋与无奈,既念月华同沐,亦叹身处异乡,深情而含蓄。
“还堪叹,人间离合,几度盈亏。”
读解:由月及人,直抒胸臆。“堪叹”点明情感:是慨叹。月亮尚能周而复始地圆满(“盈”)又残缺(“亏”),可人间的离合聚散,经历了一次(“几度”暗含多次),何时能再圆满如初呢?以月之自然循环反衬人世离散之难全,哲思深沉。
“更长牵,天涯倦客,对尔频赋愁丝。”
读解:下片明点主旨。“更”字递进,那人间离愁别恨“长牵”着谁呢?正是“天涯倦客”(漂泊的游子)。此客面对明月(“尔”指代明月),“频赋愁丝”(一次又一次地借月咏怀,抒发如缕的愁绪)。道出羁旅之人与明月的“不解之缘”,揭示词人自身身份与心境。

“念家山、梦中情碎,怅羁旅、鬓角霜催。”
读解:具体写“愁”之内涵。“念家山”:思念故园;“梦中情碎”:魂牵梦绕,梦醒时情更碎断;“怅羁旅”:惆怅于漂泊;“鬓角霜催”:时光荏苒,两鬓渐生白发。四句两两对举,音节急促,写出思念之煎熬、漂泊之无奈、时光之无情,字字锥心。

“小院杯斟,苍穹雁过,秋声听处几伤悲。”
读解:选取典型秋夜场景深化愁绪。“小院杯斟”:独自在庭院饮酒(借酒浇愁)。举头见“苍穹雁过”:大雁南归,反衬己身难归。低头闻“秋声听处”:秋虫哀鸣、风扫落叶,处处是悲音(“几伤悲”即诸多伤悲)。视觉与听觉交织,羁旅悲秋之意境全出。

“指间数、故园路阻,何日是归期。”
读解:直接倾诉归心。“指间数”:屈指计算。“故园路阻”:归乡之路阻隔重重(山遥水远或世路艰难)。“何日是归期”:这一声叩问,道尽了无数游子无解的期盼与深沉的迷惘。情到此处,最为沉痛。

“空回首,青天碧海,夜夜如斯。”
读解:结句归于无尽苍茫。“空回首”:徒然地回首往事或遥望家乡。“青天碧海”:以辽阔高远、亘古不变的青天与碧海为背景。“夜夜如斯”:明月夜复一夜如此高悬。景语作结,意境深远:词人那满怀的乡愁、岁月的流逝、人生的感慨,都融入这浩瀚永恒却清冷孤寂的月光与苍穹之中。唯有明月与碧海青天,夜夜如是,照着一代代人的离合悲欢。“空”字写尽一切努力(如回首、计算、遥望)的徒劳与最终的无奈承受。

整体评析:
主题与情感:这是一首典型的中秋羁旅思乡词。上片铺陈中秋月色的奇幻瑰丽,并借月宫神话渲染清寒孤寂的氛围,下片直抒天涯游子思乡念远、倦旅悲秋、叹老嗟卑、归期渺茫的深沉愁绪。全词感情真挚浓烈,思乡之苦、羁旅之倦、人生聚散之憾交织,极富感染力。
问好痴心老师,学习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490

帖子

630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307
19#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二十五讲雪烟02-倾城作业
1.分析词牌《多丽》,(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一、词牌起源
《多丽》又名《鸭头绿》《陇头泉》,其起源说法不一。一说得名于唐代教坊曲,最初为舞曲;另一说与宋代词人柳永相关,他曾依此调创作,使其在宋代广为流传。因“多丽”字面含“绚丽多彩”之意,后人多用此调描绘盛景、抒发细腻情思。
二、格律特点
1. 字数
双调一百三十九字,前段十三句六平韵,后段十一句五平韵
2. 押韵规则
以平声韵为主,韵脚分布较密,如上下片开头、中间及结尾均有韵字,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感。
3. 句式
上片3676774477574
下片76774477574
长短句结合,既舒展又紧凑,适合抒情与叙事结合。
4.对仗要求
上片7、8句和下片5、6句宜对仗。


多丽莲
涨横塘,素衣初浣新晴。记春寒、胭脂未傅,却藏九窍冰晶。插琼簪、凌波微步,擎翠盖、蛙鼓相迎。月到江心,星移镜底,嫦娥羞与论轻盈。可曾伴、濂溪舷侧,风露说黄庭。吴娃曲,又惊鸥梦,尽说零丁。

怅秋来、红衣尽褪,独留仙骨峥嵘。苇绡无、翠消红减,丝缕长、难系前盟。佛座香残,瑶池宴冷,枯禅坐老玉壶冰。待重认、越纱窗下,残笛两三声。西风起,乱珠摇落,都是离情。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8-15 22:37 , Processed in 0.10912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