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燕燕于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雨竹组第二十四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185

帖子

67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74
11#
发表于 2025-7-22 00:26: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 于 2025-7-22 00:34 编辑

雨竹20- 月影清心

一、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1,原玉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辛弃疾(宋)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2、译文

我感到人生衰老,早年的情怀、趣味全减,面对着送别酒,怯惧年华流变。何况屈指指计算中秋佳节将至,那一轮美好的圆月,偏不照人的团圆。无情的流水全不管离人的眷恋,与西风推波助澜,只管将归舟送归。祝愿你在这晚秋的江面,能将莼菜羹、鲈鱼脍品尝,回家后怀儿女团取在夜深的灯前。
趁旅途的征衫未换,正好去朝见天子,而今朝廷正思贤访贤。料想在深夜的承明庐,正留下来教你检视翰林院草拟的文件,还派遣筹划边防军备。京都故友倘若问到我,只说我依然是愁肠满腹借酒浇愁愁难遣。遥望秋天的云霄里一只落雁消逝不见,我沉醉中听到有谁奏响了空弦!

二、互评
木兰花慢·蒲扇
文/星光有时
借青青一握,得清气、甚清凉。与竹簟承幽,箬篷香舸,同道平章。 徜徉。伴青袍左,向篱根枰石倚无妨。不必揖身公子,无情题句萧娘。  
一旁。笑看世人忙。只拟寄沧浪。看雪羽憔悴,笺纨拆裂,到底成殇。寻常。立无言处,待金风西渐各相忘。 纵使他年重认,与人一并沧桑。
试评:问候学友格律正确。这首词立意模糊,上片似乎表达闲逸的生活,而下片偏思念之意,所以说有写散了。

点评

上下片虽以“蒲扇”为线索,但上片聚焦闲居之乐,下片侧重时光流逝与世事感慨,二者情感衔接稍显跳跃,核心立意(是咏物寄闲还是借物抒怀)不够集中,导致整体意境未能一贯到底。  发表于 2025-7-24 06:17
上片以“蒲扇”“竹簟”“篱根”等意象勾勒闲逸场景,清气、清凉之感鲜明,画面闲适自足;下片转入“世人忙”“寄沧浪”的感慨,及“雪羽憔悴”“笺纨成殇”的萧瑟,结于“沧桑”之叹,情感转向沉郁。  发表于 2025-7-24 06:17
评阅-笛梦:词作遵循词牌格律要求,字句节奏、平仄韵律无明显硬伤,体现了对传统词体的基本把握。  发表于 2025-7-24 06:16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

帖子

2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2
12#
发表于 2025-7-22 08:21:18 | 只看该作者
木兰花慢 •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词/依若
恰疏窗月冷,撇孤枕、理清愁。又漫捻冰弦,轻调碎玉,暗度银钩。难休。数声幽咽,问谁人可识曲中幽。怎解寸心辗转,风摇别绪心头。
空留。旧念何求。情万缕、望归舟。任指尖、几许清商缕缕,绕遍重楼。凝眸。断魂犹泣,觅天涯何处正芳秋。唯见寒蛩伴我,夜深和泪神游。

星光读解:正是疏窗透进冷月的时候,我抛开孤枕,整理满心清愁。又随手拨动琴弦,轻轻调弄碎玉般的音色,不知不觉中已月光流转。难以停歇。几声幽咽的琴音,试问有谁能听懂曲中的深意?如何能解这辗转的寸心,风吹动离愁,在心头摇曳。  
空留下。长久以来的思念是什么。(是)情思万缕,盼望(那人)乘舟归来。任凭指尖流出的清商之音,一缕缕绕遍重重楼阁。凝神远望。伤心欲绝更加泣泪,寻遍天涯,哪里才是美好的秋天?只听见寒夜的蟋蟀陪伴着我,深夜里含着泪,神思恍游荡。
星光试评:
此词上片结尾暗示所怀归人就是那个知音,把知音少转化为知音在远方未归。因此反用了伯牙为子期绝琴,而是通过整夜弹琴抒发离恨。下片的反问托出“芳秋”因那人不在而成空的遗恨,结句“神游”似乎又给人留以追寻的希望。
整首词中串联了疏窗、孤枕、冰弦、银钩、重楼、寒蛩等意象,共同营造了清冷幽美和孤独幽寂的意境。在铺陈景况的同时逐级加深情语的申诉,笔法成熟。

点评

下片以“望归舟”“觅芳秋”强化思念,结句“寒蛩伴泪神游”将孤寂与怅惘托至深夜,余韵悠长。全词情景交融,意象连贯,于清冷意境中层层递进离恨,笔法细腻,愁绪绵长。  发表于 2025-7-24 06:14
评阅-笛梦:依若诗友的这首词以“知音难觅、思人未归”为核心,借冷月、孤枕、冰弦等清冷意象,铺展深夜抚琴寄愁的孤寂场景。上片以琴音幽咽写心事难诉,将“知音少”转化为知音在远方的牵挂  发表于 2025-7-24 06:13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6

帖子

240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08
13#
发表于 2025-7-22 13:54:31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雨竹组第二十四讲作业
雨竹组16一翠花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作者:张炎
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
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

翻译:
记得在北方边关,专事去踏雪漫游,寒气冻硬了貂裘。沿着荒枯的树林古老的大道行走,到漫长的黄河边饮马暂休,这内心的情意呵似河水悠悠。北游如一场短梦,梦醒后此身依然在江南漂流,禁不住老泪纵横,洒落在故都杭州。想借红叶题,却连一个字也无题写之处,那飘落的片片红叶已写满了忧愁。
你载着一船的白云归去,试问谁将玉佩相留,顾盼水中倒影于中洲?折一枝芦花寄赠远方故友,零落的芦花呵透出一身的寒秋。向着平常的野桥流水漫步,待招来的已不是旧日熟识的沙鸥。空怀着无限的情感,在斜阳夕照的时候,我却害怕登楼。

简析:
  "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老友勺别重逢,旋又离去,赠上的难道仅仅是一枝芦花吗?它实在是我的一片心呀!零落的难道仅仅是芦絮,是秋色吗?它实在是我们比秋色更浓重更花茫的故国之思呀!朋友,还记得前年联袂北游,踏雪冒寒 、古道走马的情景吗?可是除更增亡国沉痛,竟了字不能写出。如今你这一走,留给我的是加倍索寞。登楼排遣吗?又怕见那夕阳,它更使我忆起夕阳一般沉沦的故国。
“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以“记”字领起,气势较为开阔、笔力劲峭。写他前年冬季赴北写经的旧事,展现了一幅冲风踏雪的北国羁旅图。北风凛冽,寒气袭人,三两个“南人”在那枯林古道上艰难行进。“此意悠悠”此句虽简,然则写出他内心无限的忧思。
似乎处处都写满了“亡国”两字。不忍在上题诗,怕引起浓浓愁情。请老友给予谅解。开头这两韵五句,其意境苍凉阔大,有“唐人悲歌”之慨。着实为全词增添了一点“北国型”的“壮美”之感。“短梦依然江表,……落叶都愁。”随即音调多么缠绵低回。这是作者善于“一气旋折”的高妙本领。
  “载取白云归去”则从眼前的离别写起。故人之访,给作者多少欢乐、慰藉和温暖。故人又要回去。面对此景,作者当然又会感慨生悲。“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写出了自己与他两情依依之感。“楚佩”借楚辞中湘君和湘夫人的典故。“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当然所赠之物,只能是一枝芦花。这里表现出赠者零落如秋叶的心情。他以芦花来比己“零落一身秋”的凄况,饱寓着他生不逢时痛感。这里“折苇赠远”,笔调不凡。
写意深刻。“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而故人既远,“野桥流水”附近也能招集到三朋二友,但终非沈尧道、赵学舟之类故交了。“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惆怅寂寞只能靠登楼远望排解。但余斜照的景色,只能徒增伤悲。所以顿又缩回了脚步!
全词先悲后壮,先友情而后国恨,惯穿始终的,是一股荡气回肠的“词气”。使读者极能渗透到作者的感情世界之中。写身世飘萍和国事之悲感哀婉动人,令人如闻断雁惊风,哀猿啼月。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木兰花慢》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翠花点评
木兰花慢:听雨(柳永体)
文/羽君
倚窗凝听雨,帘轻卷,见川峦。值夏日炎炎,微风拂过,发乱眉间。檐边。隔帘檐马,梵音敲破静好长安。与梦千寻无处,回眸一笑皆然。
几前。久坐无言。茶味浅,叹悠闲。忆昔时,窃喜因缘际会,醉了清欢。熬煎。怅然若失,勉其文墨嬗变三观。休恨寻常自已,纵情诗酒华年。

读解:
倚窗凝听雨声,将窗帘轻轻卷起,看见嵯峨的山峦。正值夏日炎炎,微风拂过,吹乱了眉间的头发。檐边,隔着帘幕檐梁如马,袅袅的音乐打破了宁静,一片安祥。在梦里是那么遥远,回眸一笑各自安然。
茶几前,久坐无言。淡淡的茶香,享受着悠闲。回忆往时,窃喜因缘相会,陶醉在清欢里。煎熬,怅然若失,勉其文墨嬗变三观。不要恨平凡的自己,纵情诗酒快乐时光。

简评:
问好学友,经检测格律正确,平仄无误。细读几遍,词脉贯通,主旨清晰,由现在一一过去一一现在,回环起伏,学习了。
提点个人看法:
1、第二句,帘轻卷,见山峦。认为与主题无关。
2、檐边。隔帘檐马。不太明白什么意思。是指梁檐如马?
3、茶味浅,叹悠闲。与后面的情感相左。
4、勉其文墨嬗变三观,本人水平有限,没明白什么意思。
以上个人观点,评得不对,见谅。

点评

评阅-笛梦:羽君诗友这首词作格律工整,以听雨为引串联今昔心绪,由闲入忆再归当下,情感回环可感。“帘见川峦”稍离听雨核心,“檐马”“嬗变三观”表述略晦,“茶味浅叹悠闲”与后文怅然稍显衔接欠顺,稍作打磨...  发表于 2025-7-24 06:12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2

帖子

50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8
14#
发表于 2025-7-22 17:16:55 | 只看该作者
雨竹08~静姝

楼上原玉:
木兰花慢·纳凉
文/迦南
渐苍茫四合,消暑气、向池亭。喜竹影摇阶,荷香浮岸,腋下凉生。徐行。曲栏望处,有蜻蜓点破一痕青。鱼唼浮萍聚散,舟移柳岸斜横。
闲情。忘却营营。芒履湿,葛衣轻。感此时、万点星垂阔野,夜色空明。遐凝。兴犹未阑,纵流光暗度何堪惊。好景幽怀自适,翛然不记浮名。
解读:苍茫的夜色渐渐暗了下来,在小池边上的凉亭消消酷热的暑气。最喜欢翠竹的影子在阶上轻轻的摇动,阵阵荷香向岸边飘浮。一股清凉自然而生。慢慢前行,向弯弯曲曲的栏杆望去,蜻蜓点水,歇拍鱼儿吃着浮萍聚聚散散。轻舟在柳岸是横横斜斜。
心无所向,所有的不快都忘却了。鞋子湿了,衣服轻飘飘的。此时满天星光,在深遂的夜空闪烁。闲遐的时光仿佛凝固了。兴犹未尽。就算时光流逝又何以惊叹呢。在这般美好的环境中自由自在,已然不再计较成败得失了。
二、赏析:
纵揽全篇,小词上景下情,手法娴熟,用词精炼,如鱼唼浮萍的“唼”。起拍点明时间事情,苍茫四合,则为夜幕降临,去池边的凉亭纳凉。二拍由喜字引领的两个四字句对仗工稳。三四拍继续往前走,凭栏看见蜻蜓点水,银鱼唼萍,轻舟在柳岸横移。
下片前两拍写心情闲适。三拍“芒履湿,葛衣轻”略显突兀。上片曲栏望处,怎么把鞋子弄湿了呢。四拍空间转换,明面写星空,也暗含了时间推移,为下一拍做好铺垫。五六拍自然过渡,时光暗渡不须惊叹。最后以在这闲适的环境中自由自在,不被功名利禄困扰的豁达心境收束全篇。.
美中不足:①上片物象多,有竹影、荷香、蜻蜓点水,鱼唼浮萍,柳岸,轻舟,堆在一起略显凌乱。②“兴犹未阑,纵流光暗度何堪惊。”句按正格校验“阑”、“何”两处出律。其它不错,学习了!

点评

个人以为,语句在更漂亮更内涵的情况下,允许少许出律,也应尽量避免。作品连接流畅 。暑热纳凉,投身于大自然,暂忘却世间营营,不错的一篇作业,没有看出明显缺陷。  发表于 2025-7-24 09:45
问好两位学友,欣赏美词,学习新作。评友检测有两处出律,很认真的解读赏析了作品,  发表于 2025-7-24 09:44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4

帖子

52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24
15#
发表于 2025-7-22 22:26: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典雨婷 于 2025-7-22 22:39 编辑

第二十四讲作业
雨竹27雨婷
一,找一首古人诗词阅读并简单分析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元代  萨都刺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tóng),乌骓(zhuī)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汉家陵阙(què)起秋风,禾黍(shǔ)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翻译 古老的徐州啊,形势极为险要,这里曾经消磨了多少豪杰英雄。遥想身披铁甲的双瞳人项羽,身跨乌骓驰骋千里流血流汗,率众浴血奋战营帐如云;最终四面楚歌八千人风云四散乌江自刎,想必他那冤魂啊,怎肯撇下八千江东子弟的阴魂而自过江东。到而今只有黄河如带蜿蜒于远方,纷乱参差的山峰高低逶迤起伏如龙。取得胜利的刘邦陵阙而今也秋风萧瑟,禾黍离离长满关中。当年项羽操演兵马的戏马台已残破不堪,燕子楼上空留凄美的传说,早已人去楼空。人生百年如秋风中的匆匆过客,暂且开怀畅饮一饮千盅。回望夕阳照射着凄凉的荒城,独自倚立阑干目送着远去的飞鸿。
简单分析  这首词语朴实无华,却蕴含极深的思考。短短数句,道尽了兴衰荣辱、沧海桑田、生命匆匆……诸多沉重的主题。在大气磅礴的史诗思维间,也不乏温柔缱绻的细节描绘。历史的宏阔与人生的深邃在此交汇碰撞,激荡出让人久久不能平静的涟漪。也正是这种跨度之大、内涵之深的艺术功力,让毛主席对其推崇备至,哪怕82岁高龄时,仍指示相关人员批注此词!
二互评

木兰花慢.  消夏
文/见鹿

午蝉鸣高树,正炎日、夺清凉。又碧柳垂丝,白莲抱水,风拂生香。池旁,尽寻蔽荫,有蜻蜓、起舞过荷塘。倚岸闲看草色,眠舟故嗅花光。

难忘。每忆檀郎,曾放手、棹沧浪。向绿湖、更是飞舟过渚,年少轻狂。思量,洒然自在,愿余生、与子两徜徉。虽是繁霜染鬓,何如笑对斜阳 。

问好学友,这首词以夏日景色为背景,上片写景,下片写情,情景交融,特别是下片可见胸襟,洒脱,旷达,提升了意境。不亏是清雅之佳作。若是非在鸡蛋中挑骨头,那就是难忘后直接写回忆,若铺垫一下,如忽忆是不是更圆融,学习文字功底深厚,学习了。


点评

池 ,塘,湖 ,虽不重字,大体意同,但在大小上也应略有差异 。上片写荷塘,下片写檀郎 ,从回忆到畅想 ,与主题消夏稍稍远。个见。  发表于 2025-7-24 09:46
问好两位学友。欣赏美词,学习新作。两结向上,乐观豁达,看出作者生活幸福。首拍写炎热,二拍不是,领字又字可斟酌。池旁,尽寻蔽荫,有蜻蜓、起舞过荷塘。此拍一气呵成才好。  发表于 2025-7-24 09:4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19

帖子

336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60
16#
发表于 2025-7-23 04:54:02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期第二十四讲作业
雨竹组长-小西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忆秦娥•箫声咽
唐代•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译文
玉箫的声音悲凉呜咽,秦娥从梦中惊醒时,眼见秦家楼外一轮清冷明月。清冷的明月,每一年桥边青青的柳色,都印染着灞陵桥上的凄怆离别。
又是一年重阳佳节,登上乐游原,秦娥遥望咸阳古道,可叹那人了无影踪、音信断绝。良人不见啊音信断绝,只有西风萧瑟,残阳似血,拂照着那汉家帝王的陵阙。
简析
词的上片开头以月下箫声凄咽引起,暗示着当年繁华已成梦,如今不堪回首。次三句,更自月色外,添出柳色,叙写别情,将情景融为一片,营造出惨淡迷离之情境。下片揭响云汉,摹写当年极繁华之时与地点,其中“咸阳古道”一句,骤落千丈,令人心生凄凉。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木兰花慢》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木兰花慢•南阁一梦
雨竹组长-宛儿
砌荷香泻露,雨来急、暗愔愔。洗岸芷清芬,浮萍浣绿,碧玉如簪。听琴,画阑那角,似淙淙乍迸玉追寻。只把丝弦捉弄,漫抛濯墨沾襟。
倾心,醉里光阴,风缱绻,卷帘深。向梦中,故事层层叠叠,搁置云深。沉吟,对楼阁处,更只凭孤影晚舟相侵。放任明朝流浪,相思一枕来擒。
小西试评:
①小词紧扣梦与情展开,通过意象,描绘出一幅迷离恍惚的画面,暗含对过往时光的追忆、独处的怅惘与难以言说的相思。整体意境朦胧,情感细腻,立意婉约而含蓄。
②上片实境起笔,融景入事,下片虚境深化,以情收束,层层递进。
③“砌荷香泻露”中,“泻”字极妙,既写荷露欲滴、清香流动如泻的动态,又暗合急雨前的湿润感,画面鲜活。“相思一枕来擒”中,“擒”字将无形的相思化为主动“擒拿”的动作,写尽相思袭来的猝不及防与难以挣脱,新奇而有力。
④“砌荷香泻露”中“泻”字力度稍重,“泻”多形容水流急,露是轻滴,可酌,个见。

点评

首句砌荷香泻露,香,露,五字句表达一个主题最好。洗这应该是领字吧,可斟酌。听琴,其实很形象啊,衔接的稍差。……题目南阁一梦,个人觉得不用也可,,下结还是很有特点。  发表于 2025-7-24 09:46
问好两位学友,欣赏美词,学习新作。作品格式字数与例词不符,如下片,更只凭孤影晚舟相侵句,应该是大意所为,希望认真对照例词。  发表于 2025-7-24 09:46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

帖子

20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4
17#
发表于 2025-7-23 10:23:17 | 只看该作者
互评作业:

古典研四第二十三讲作业
雨竹21-安若渔
木兰花慢·纳凉
正熏风卷暑,蝉声沸、日初长。渐竹牖含凉,荷池漾绿,鱼戏晴光。藤床。醉醒何处,有流萤几点透疏篁。细煮冰泉漱齿,闲敲棋子闻香。
徜徉。露湿衣裳。槐影下、话农桑。看月移苑角,星垂野阔,夜色苍苍。回廊。竹摇碎影,任清辉一缕落琴床。不记人间烦暑,只随残梦悠扬。

予安浅评:
1.格律无误。有一处重韵?
2.词作为夏日纳凉,闲适主题,用词清新。
3.时间跨度大,从日初长到流萤,过度不到位。若藤床之前的稍作修改为黄昏景,或可解决这个问题。
4.“藤床”“回廊”这两处二字句感觉不好,没起到作用。徜徉不错。
5.整体很不错,略微调整是首好词。

点评

问好安若渔!予安点评很到位! 我再补充一下,整首词以时间为线,从白日到夜晚,情感变化过度平缓,通篇缺少转折和起伏。结构开合没有拓开。基本都是围绕庭院长廊荷塘,这些近景。炼字方面,苍苍,悠扬较为直白。  发表于 2025-8-1 14:38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9

帖子

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13
18#
发表于 2025-7-23 19:26: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词研四第二十四讲雨竹组作业
互评二十三讲楼上作业
墨缘乱评
木兰花慢 . 团扇
雨竹15-浅酌璃兮

剪鲛丝铺就,削青竹、著冰壶。有纤指轻拈,挑灯双绣,正是狸奴。心舒。手工一柄,趁曛风暖盛送阿姑。莫笑粗针模样,也承凉意徐徐。
翻书。遗恨汉初。谁执起、倚宫庐。记旧时、怎许昭君别辇,罢赋江湖。何如。见捐秋扇,叹多情伴我几多无。不若随风摇落,拂开万里浮图。
问好学友!墨缘乱语。此作整体来说,遣词造句老练,词感强,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团扇制作,下片因物而感,但语句衔接处,似乎没处理好,但文彩还是可以的。我们共同探讨,看上片首句“剪鲛丝铺就”,“鲛丝”为何物,传说鲛人善织,窃以为“鲛纱”更妥些。“挑灯双绣,正是狸奴。”没有读懂这句,是在绣狸奴吗?很突兀。下片首句“翻书”这句与上片衔接,没有过度迹象或引领,且口语化。接下来一句“遗恨汉初”,下边“记旧时”出现,似乎赘语,以下引出昭君出塞的历史典故,后世文坛骚动,词赋云生。但“罢赋江湖”不解何意。结句“不若随风摇落,拂开万里浮图”,由情感嗟叹,又转回团扇,结的不错。这浮图,乃浮屠也,是指佛塔,功德。应是汉人文化开化匈奴寓意。以上皆个人观点,不妥之处,敬请谅解!

点评

问好,这首词墨缘点评不错。 这首词,以扇为主线上阙描写绣扇引发闺女情思,细节描写很到位。下阕过度突然,上结并没有做好铺垫。情感过渡和收尾的收束不够圆滑,炼字和布局衔接再做打磨,这首词就更完美了  发表于 2025-8-1 14:54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7

帖子

5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30
19#
发表于 2025-7-23 22:42:26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第二十四讲作业雨竹02-依若

.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点绛唇·咏梅月
宋  陈亮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僝云僽,格调还依旧。

简析:《点绛唇·咏梅月》是一首咏物词,被收入《全宋词》。此词上片写月光映照着水边梅影,词人小坐窗前,幽情、暗香交织融会;下片写清辉幽芳伴他入梦,梦中向千里外的友人致意,并表示即使风雨折磨,自己高洁的情操也不会改变。词中托物言志,借物抒怀,用月和梅饱经摧残而品格依旧来表达词人屡遭打击而毫不屈服的内心品质。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木兰花慢》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23讲作业
雨竹27雨婷
木兰花慢    南窗幽梦

看帘垂小簟,淡如水,晚凉时。忆故里庭园,去年今日,月映疏枝。南窗梦回乍觉,石阶前、竹影碎参差。犹记那年日暮,荷花落满青衣。
幽栖。素静对无机。竹管伴云飞。任空灵漫漫,茶烟袅袅,风细如丝。闲来慢听古调,对青灯、重叠旧时诗。昨日深盟已锁,简宁不念归期。
试评:问好雨婷学友!
这首词以“幽梦”为引,将回忆与现实、情感与心境熔于一炉,在清简的笔墨中,写出了对过往的释然与对当下的珍视,语言清丽。从情感脉络看,上阕由今忆昔,下阕由昔返今,最终在“简宁”的当下达成和解。这种从怀旧到自适的转变,让全词升华了愁绪。学习了。

点评

问好,这首词以梦贯穿全篇。上阙忆故里,去年,犹记那年,都是对往昔的描述,有些堆。下阕还是旧时诗,昨日,情感的并没有拓开。转折处衔接不够!  发表于 2025-8-1 15:0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8

帖子

59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2
20#
发表于 2025-7-23 22:56:27 | 只看该作者
词研四期第24讲作业雨竹31~扬风万里

互评
原玉:
木兰花慢·欲将心事付瑶琴
雨竹-小西
素弦凝夜寂,对孤影、怯凭栏。念旧曲难工,焦桐已裂,幽恨空弹。潸然。露侵鬓冷,任商声咽断玉楼寒。谁解啼鹃万叠,偏惊客里残山。
灯前。瘦影欹肩。星暗度、月慵圆。叹半生、笔砚京尘未扫,鹤梦先阑。无端。碎笺断字,化浮沤聚散总成悭。唯剩松风涧水,宵宵替写冰纨。

简评:这首婉约词将愁绪与孤寂写的很有画面感,又富含余味。意象选择凝练,情感层层深入,尤其善用细节张力(如”怯凭栏"的矛盾)。文字流畅自然,无一晦涩处,拜读学习了。
唯一我个人认为,上下片的起拍,意象有重复之嫌疑。上片,对孤影,怯凭栏。其实词中人就是在灯前(或月下),怯凭栏,是怕凭栏,却在凭栏眺望。下片,灯前,瘦影欹肩。其实也是词中人在灯前栏杆边,眺望星空。所以我理解有点意重,有可能说的不对,以老师补评为准。

点评

词见婉约,作者文字功底很好,评者意见也很中肯。上下片起拍的确有意象重复之嫌疑。另外,下片笔砚冰纨、碎笺断字,若能换作与琴相关物象,似乎扣题更紧密些。  发表于 2025-8-4 19:0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9-3 04:53 , Processed in 0.14032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