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词27期初级班婉兮组第13讲作业帖 |
点评
婉兮评阅-鸿雁老师点评
语言:化用前人词句需自然,如“风轻云淡”本为淡泊意象,与“相思泪”的浓烈情感需调和,避免矛盾。
情感层次:可借鉴苏轼《蝶恋花·春景》中“多情却被无情恼”的跌宕感,增强词意的转折与余韵。 总评: 情景
结构:上片写景宜精简,聚焦典型暮春意象(如落花、老柳、残樱);下片抒情需虚实结合,融入典故或隐喻,避免平铺直叙。
3.“那年约得来生意”:结句“来生意”语意模糊,可参考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明确指向性,强化情感落点。
2.“冷月衔杯醒复醉”:场景清冷孤寂,但“醒复醉”稍显重复,若以欧阳修“泪眼问花花不语”的物我交融手法,或能更显愁思之深。
下片抒情:直白有余,余韵不足1.“一片深情终不悔”:情感直露,缺乏词体婉约特质。可借鉴苏轼“凭仗飞魂招楚些”的典故化用,以含蓄笔法深化相思之情。
3. “浅草藏羞风与涕”:拟人化手法新颖,但“涕”字突兀,与“藏羞”的含蓄不协,建议化用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哀婉意象,增强情感统一性。
2. “满地棠红,聚散还无际”:意象矛盾。“聚散”多用于人事,与“无际”搭配稍显牵强,若以柳永“杨柳垂垂风袅袅”的自然流动感为参照,或可更显春景的绵延。
| ||
点评
总评:结构完整,情感真挚,然词境略浅,可多研习李清照、晏殊词作,锤炼婉约笔法。
整体:乐景哀情对比鲜明,但语言稍欠凝练,结句“此生定不痴情种”过于直露,未达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的隽永境界。建议融情于景,化用经典意象(如残樱、孤雁)增强余韵。
下片:“未几分离疑是梦”转折突兀,情感铺垫不足,可参考王国维“阅尽天涯离别苦”的时空纵深处理;“若是早知心易痛”直抒悔意,略失词体婉约,晏殊“昨夜西风凋碧树”以景结情更耐寻味。
“碧水琉璃舟上共”画面清丽,然“璧人一对笙箫弄”流于表面,未若李清照“泪湿罗衣脂粉满”以细节深化情感。
婉兮评阅-鸿雁:上片:以“一夜江南春已动”开篇,点明春景骤至,但“似锦风光,处处人潮涌”稍显直白,可借鉴柳永“草色烟光残照里”的含蓄渲染。
| ||
点评
建议:凝练意象(如以“残樱”“孤雁”代“眠蛙”),增强词句含蓄性;融合情感与哲思时,可参苏轼“多情却被无情恼”的跌宕笔法。 总评:情感真挚,然词境稍浅,需锤炼意象与词脉的浑然一体。
语言与结构:“泪眼无言”直白欠婉约,可借鉴晏殊“明月不谙离恨苦”以景结情;结句“痴恨随黄土”意境苍凉,但未达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的隽永境界。
下片“轮回真可赴”引入哲思,但衔接生硬,未如王国维“阅尽天涯离别苦”将时空纵深与情感交融。
婉兮评阅-鸿雁:意象与情感:以“蜉蝣”喻人生短暂,开篇“半世沧桑”直击时光虚度的憾恨,然“春醒眠蛙”意象稍显突兀,未若苏轼“枝上柳绵吹又少”以自然流转深化悲感。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7-18 22:19 , Processed in 0.14046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