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词25创作班第17讲缃帙组作业处 |
点评
一色秋水互评:读了水映君荷同学的大作,被惊艳到了,从词中能看出来该同学把这首词的格律和注意事项都吃透了!无论上片还是下片都非常有意境,用词简炼豪放,对仗工整。过片自然。前段景,下段情。有情有景,紧扣主
| ||
| ||
点评
楚楚搬运
脉络连贯,依循登楼、观景、思史、感怀的顺序。起于登楼溯源,随目光游移写景,从自然景致到地域风貌。触景生情,联想到历史烽烟、人物过往。最终回归当下盛世,喟叹古今,情感起伏与观景、忆史相融,一气呵成。
下阕“画屏十里谁停”承上启下,聚焦江畔画面。“看波涛远去,荣辱难惊”由景入理,过渡自然,接着回溯烽火岁月、英雄名将,再以“盛世忆功名”转至当下。收尾升华主旨,历史与今朝交织,布局严谨。
上阕开篇点明“登楼观处”,引出合江楼渊源,接着绘眼前景,展现当地生态,后借“碧浪浊流迎”巧连自然与地域特色,“峡山总在望,荆楚同行”拓宽视野,融入地域感。末句以景收尾,动静相衬,从楼及景,层次铺展。
李淑云互评:同学好:拜读大作心里非常喜欢,这首词牌写出了这个名胜的地址,历史,和现状,思路清晰,条理分明用典精准。格律韵字准确。点赞👍
| ||
点评
楚楚搬运
词句锤炼不够精细,像“彩伞罩柔沙。浪波吻礁雪”稍显直白,缺诗意回味。
脉络清晰流畅,以游览视角展开,开篇引入岛屿,随后依循由岸及海、从昼至夜、自景至人的顺序,串起海岛风光、人文、生活、游乐等画面,游览过程与情感递增同步,最后以眷恋作结,水到渠成。
最后的异同牵美景,归去复思他。这次旅游的经历常常记忆犹新,挥之不去。说是互评也好,说是学习也罢,向诗人学习,弥补自己不足之处。说的不对的地方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将细致入微讲述了泰国特点,佛教胜行,城市经济发展,海滩椰树彩伞到处都是,美食满大街海蟹龙虾,各种娱乐活动繁多,诗人写到:欢歌泛夜,人人争赏娇娃。乘醉观日落,等等玩的非常开心,让读者也有一个想去的念头。
缃帙07-鹏程互评:词人是仿柳永东南形胜,恰到好处。将围绕,自己旅游菩吉岛的经历填写成词。从全文来看,诗人有一定的文学底蕴,全词通畅,有画面感。
| ||
点评
一阙很不错的小词,格律韵部无误,立意鲜明,脉络清晰,语句顺畅,把家乡的人情地貌表现的淋漓尽致,点赞欣赏了。
| ||
点评
问好两位学友,点评到位,欣赏学习了
缃帙15-小路互评
结尾处“春取芳华酿酒,秋赋月中诗”收束稍显仓促,未充分延展春种秋收蕴含的人生哲思与厚重情感,让诗意停留在较浅层面,未深挖土地、农事与人的深层联系。
下阕顺承时令推进到秋季丰收,视野由耕种劳作转向丰硕成果。收尾处将春种秋收与诗意生活相连,升华情感,布局完整,有始有终地呈现关东农事的年景循环。
上阕开篇点明时令,“清明春暮,相交谷雨”,直接引入关东春耕情境,机械、金牛劳作画面,展现出现代与传统结合的农耕场景,随后以烟柳、燕莺、春雨、篱落、鸡犬等意象描绘出闲适田园风光,动静相宜,层次丰富。
格律用韵无误。立意清晰,聚焦关东农事,展现了当地从春至秋的农耕景象与田园生活,富有浓厚的乡土情怀,让读者感受到农事活动的韵律与生命的循环。
| ||
点评
楚楚搬运
在典故运用上,“封禅祈鸿祚”等表述较常规。
下阕承接上阕结尾的历史感,开启新景,“云海沸涛”等三句将日出后云海、黄河、山峰的壮丽之景铺陈开来,随后再转历史,回溯封禅旧事,最终回扣当下,情景交融,布局精巧,历史与今朝穿插,画面丰富。
上阕开篇总起,概写泰山雄伟,接着从登山途中所见,描绘山势险峻、攀登艰辛,后以“回首望川波”转景,引入对历史的怀想,借“汉柏凌霜,唐碑载史岁华磨”展现泰山承载的岁月,层次分明,从景至史,过渡自然。
暖阳互评:问候诗友!作业格律正确。领字,对偶句都不错,有个小问题,题目登山,第二拍才出人物,入题有点晚。重字几处应注意。泰山游记,登字表现的少。暖阳初评,对错勿怪!
| ||
点评
楚楚搬运
脉络清晰流畅,以时间为线索,从春日白昼的乡村景致,到黄昏的把酒时光,再到夜晚的填词寻古,贯穿起山人的一日生活。又以情感为暗线,将对自然、田园、诗词的喜爱与淡泊名利之心层层递进,使整首词浑然一体。
“窗影梦中巡。对镜添双鬓,笑里天真”将笔触拉回现实,感慨时光流逝却不改初心,尾句“幸与诗词相伴,风月对清樽”总结全篇,再次强调诗词于山人的意义,升华情感。
下阕“勤归把酒黄昏,有一弯淡月,几点星辰”承接上阕,描绘山人黄昏归来饮酒赏景的惬意,为后文抒情做铺垫。“依谱赋词,香寻古字,芊芊瘦笔耕耘”突出山人在诗词创作中的勤勉,丰富人物形象。
随后镜头转向岸边劳作的农人、傍山的篱院,展示乡村生活场景,最后“远却喧哗,浮生淡看渡风尘”点明主旨,由景及人,自然引出山人超凡脱俗的心境。
上阕开篇“风牵丝柳,泥融飞燕,小桥流水粼粼”,以细腻笔触勾勒出春日乡村的柔美风光,动静相宜,奠定闲适基调。接着“芳树浅红,春山翠绿,长天南雁轻云”进一步拓展画面,从近景到远景,层次丰富。
格律用韵无误。这首词立意清新雅致,描绘了山人远离尘嚣淡泊闲适的生活。通过展现乡村春日的美景以及月夜下填词寻古的雅趣,表达出对宁静自在生活的热爱,和在诗词世界里找寻心灵寄托、超脱世俗纷扰的情怀。
| ||
点评
创作此类作品,首先得疏理一下思绪,找到极佳的切入点,最能触动心灵或情感的景或典故,由此生发,才会心舒手畅,游仞有余,而不是泛泛的描述。此作写日出之景,很好,重点抓注了,但写云雾表述重复,如上阙【晨霭】
填这类中长调的词牌,正适合这类五A级大景,如能精僻的,重点的,且注入独到的情感或思想的铺写,将增色不少,或可出大作名篇。
自古是文人墨客的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佳作名篇不胜枚举;又是道教,佛教的发祥地与传播地,人文历史厚重,古迹、古典众多。楚楚词友的选材,勿庸质疑,绝对高深奇崛,对泰山的描绘也是平凡中见新奇,但气势有余...
评阅-梁迪庄:泰山五岳之首,以雄伟壮丽著称,山势重叠,形体厚重,苍松巨石烘托,云烟变幻莫测。其中泰山日出,晚霞夕照,云海玉盘,黄河金带是景中翅楚。
个人水平所限,说得不妥之处还望海涵哈!
“纵吟怀逸兴,意醉心头”这一句中的“纵”字有领字之嫌,作业要求的格式中此处不能用领字。可换个说法。
同理“松韵伴风,泉声漱玉,摩崖刻字风流”这几句承接的也不是很好,没能很好的衔接古今。个见!
下阕起笔叙写历史,思路清晰,但由于上阙着重描写了日出的情景,没做好铺垫,故而显得此处转折稍微生硬了些。
| ||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4-5 02:47 , Processed in 0.11102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