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词二十六期初级班扶摇组第一讲作业贴 |
点评
问好学友!第一部分答题正确无误,用心了!点赞!
第二部分!第一首 三字句太直白,其他都还好!第二首 第一句费解,其他还行。
第三首 不符合白居易的特征,文字还行。
| ||
点评
问好学友!第一部分答题正确,用心了,点赞!
第二部分!词脉畅通,尾拍升华,不错!第二首 文字流畅自然,起承转合井然有序!整体不错!
第三首 起承转合不错!着重了悲的基调,所以欢字再酌一下!
| ||
| ||
| ||
| ||
| ||
点评
总的来说,三首词立意明确、布局合理、脉络清晰、用词典雅,整体完成得不错。点赞!
从“织绿萝”三字中看出一、二拍写的应是白天,至少是天黑之前,结拍“月婆娑”应是写晚上了,中间缺少一个时间的过渡,可在“新晴处”这个地方重新打磨就可以了。
第三首:“波。倒映青山织绿萝。新晴处,风月共婆娑。”水波澄澈,青山倒映在水中。新雨过后,清风吹拂,月亮美丽的影子和波浪一起摇荡。这首词画面感强,用词典雅,起承不错。
第二首:“遥。隐约山峰入碧霄。飘零处,秋水过溪桥。”第二拍、结拍都不错;起拍有点弱,如果换个更恰当的韵字,可能效果更好。这一首,别的不说什么了。
方思念的人写信;“残章”二字,可以看出思念很长,写的时间很长,夜已经很深了;二、三拍很有画面感。这首词写得不错,点赞!
第一首:起拍点明主题;第二拍“月洒清庭明若霜。”顺承起拍,月光洒落在庭院上,明亮、清冷得就像霜一样;“轩窗下、小字落残章。”“、”应是“,”;结拍宕开一笔,我猜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窗下,词人正在向远...
三首词符合作业的韵部要求,格律用韵无误。
纳兰公子学评:问好诗友!回答题正确,作业完成得好,学习很认真,赞一个!
| ||
点评
总的来说,这三首词立意明确、布局合理、脉络清晰;第三首稍差一点。整体完成得不错。点赞!
后面两拍与起拍“多”关联不大;“过尽千帆不是他”,借用了先贤温庭筠的“过尽千帆皆不是”,但又没有用好。这一首需要多打磨。
第三首:“多。过尽千帆不是他。抬头望,征雁影关河。”起拍无力,“多”字对主题无用处,换个更好表现主题的韵字为好;
“入碧霄”三字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峰很高;“凭栏望,云海起波涛。”结拍用比喻手法写云海的动态美,语感不错,但与前面“雾绕”意思稍有重复,宕不开。
第二首:起拍有力,点明主题;“雾绕峰巅入碧霄”,顺承起拍写峰之高,“雾绕”二字描摹出峰巅浓雾弥漫、若隐若现的环境;
“抬头看,前路雾茫茫。”回扣首拍“扛”,写了男儿肩上的担子重,以及生活与工作中的艰辛,但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也要扛起来。主题鲜明,脉络清晰流畅,转结自然,算写得较成功的一首。
第一首:起拍有力,点明主题;“莫道男儿不敢当”,顺承起拍,“莫道”用得好,“莫”“不”双重否定,加强了语气,写男儿勇于担当;
三首词符合作业的韵部要求,格律用韵无误。
| ||
点评
三首词立意明确、意脉顺畅、用词典雅、清新灵动,整体完成得不错。点赞!
“芙蓉”和起拍“荷”意思相同,使此句不够精练;结拍 “随风舞,香动满清河”呼应起拍,句子灵动清新。
第三首:起拍“荷”,点明主题;“出水芙蓉凌玉波”承起拍,写荷的高洁,出淤泥而不染;
第二首:“窗,月照碧纱思绪长,芊芊影,何日再成双。”“碧”出律“。“芊芊”释义为①草木茂盛的样子;②苍翠,碧绿。形容人觉得不恰当。其他方面不错。
春风曵,惯看柳花飘。”转结不错,“曵”是“曳”的讹字。这首词,用词典雅、灵动,写得清新脱俗。学习了。
第一首:起拍点明主题写“桥”;“倒映清波揽玉腰”,承起拍,用拟人写法,形象地写桥架在清波上的美,“揽玉腰”三字用得好;
三首词符合作业的韵部要求,第二首“碧”字出律,其余两首格律用韵无误。
纳兰公子学评:问好诗友!回答题正确,作业完成得好,学习很认真,赞一个!
| ||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10-12 18:18 , Processed in 0.171402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