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发表于 2024-11-13 16:42: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三第二十八期作业帖
作业:
1. 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南歌子·别润守许仲涂
宋.苏轼
欲执河梁手,还升月旦堂。酒阑人散月侵廊。北客明朝归去、雁南翔。
窈窕高明玉,风流郑季庄。一时分散水云乡。惟有落花芳草、断人肠。
译文
本来准备与许太守执手道别,想不到又登上了他办公的厅堂。酒宴结束人群散去只有月光洒满厅堂的走廊。北方的客人明天就要回去了,大雁却要飞往南方。
容颜娇美、身姿窈窕的高莹和郑容,都是南徐的名妓,一时间也都分散到了江南水乡,只剩下落花芳草和断了一样的肝肠。
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作者参加宴会,宴会结束后大雁南飞,下片描写二妓的风流云散,衬托出离别的悲伤。该词借景抒情,运用衬托的手法,表现作者的离别悲伤之情。
上阙开端两句先写应邀赴宴:“欲执河梁手,还升月旦堂。”与下文的“酒阑人散”、“北客”联系起来看,可知开头是写应邀赴宴,而主人的殷勤好客以及作者的感激之情,都音流弦外了。接下去作者并没有渲染宴会上欢快、热烈的气氛,而是一下子推到散席的一刻,着意写上一笔:“酒阑人散月侵廊”。这里明点“酒阑人散”这一特定时间,而以厅堂的走廊下清冷的月光写出凄清的气氛和落寞的情怀,这当然是同离别的心绪相关联的。于是自然转到写当前的离别之事:“北客明朝归去、雁南翔。”这句或许是由“群燕辞归鹄南翔”(曹丕《燕歌行》)这一古老的诗句变化而来,以“雁南翔”反衬“北客”(即作者自己)归去的孤独和冷落,颇有点离群索居的意味,突出了离别的悲伤。
下片开端两句是对别筵的补写,还是对近事的回忆,这一点无法悬揣,但可以肯定,其中有作者难忘的一时韵事。“高明玉”、“郑季庄”即前篇《减字木兰花》词序中所说的高莹、郑容,她们都是润州名妓,当时在苏轼赞助下,被判落籍、从良,所以感恩戴德,极有可能在苏轼临去时,席上作陪助兴。“窈窕”、“风流”互文见义,概括了二人的容貌之美、歌舞之美。接着笔锋一转:“一时分散水云乡”。此句写得极有诗情和韵味:“一时分散”四字,既回应前文的“酒阑人散”,又暗指二人的落籍从良,同时写出美的事物的消失所引起的莫名的惆怅;“水云乡”三字,紧扣江南的地域特征,并以云水汪茫的自然景色对作者所抒写的情感作了巧妙的烘托。结尾一句情、景兼到,也颇见佳:“惟有落花芳草、断人肠。”“酒阑人散”之后,触目都是惹人愁烦的景物,使人极度伤心。这里应当说明的是,“芳草”会惹人愁烦是因为在古代诗作中,诗人们往往借“芳草”这一意象来抒写或寄寓人的离情。如《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无名氏《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杜牧《池州送前进十蒯希逸》诗:“芳草复芳草,断肠还断肠。自然堪下泪,何必更斜阳!”等等。看来这里更多地化用了小杜的诗意,来表现离别的悲伤,这是词的“主意”,与上片一脉相通。由此看来,下片描写二妓的风流云散,不过是一笔衬托而已。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解语花》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解语花·石榴
文/夜雨
金风挽袖,密叶留光,依依斜阳返。蹙衣眉倦。彩云映、旧日徐娘俏面。绿浓朱浅。肌微露、丹心一片。细算来、浪蝶游蜂,难得翻墙见。
每忆虫媒悄恋。倚红巾蜜粉,最是娇懒。惊秋过半。如今剩、百子平安如愿。光阴似箭。但夜夜、常祈康健。轻负了、玉液弦歌,立银蟾飞院。
试译:
秋风拂着衣袖,密密的叶子漏下点点余光。斜阳慢慢的落下,些些愁绪涌上。彩云映照着曾经的美丽少妇俊俏的面庞。粉黛轻匀,微微泛红。肌肤露出点点
丹心一片。想一下,那些放荡的蝴蝶和蜜蜂难得翻过墙来看。
每当想到自己像虫媒花一样悄悄的相恋,偎依在锦瑟的甜蜜里,最是娇羞和慵懒。好惊诧秋天已经过半了。而今只有子实枝头,平安的生长着。光阴似箭。但是一夜夜,经常祈求健康。却轻易地辜负了美酒和声色。呆呆地立在庭院里,看月光飞逝而去。
试析:
问候雨师,文笔绵密,状物有神。学习了。
1. 眉黛代表女子,以眉而写愁绪,体现了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
2. 肌微露、丹心一片。意思理解。感觉少勾连了。
3. 结的感叹,是把年华默默的奉献后的点点惆怅,赞。
4. 文笔绵密,状物传神,小词架构合理,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