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词研三期聆雨组第二十六讲作业帖 |
点评
下片应是抒发情感,能感觉出的是慨叹韶华逝去,青春不再吧,但主线不明,上来是烦,后面是愁。另词中叠词用的较多,虽无要求不可,但是也说明词汇量欠缺的表现。继续加油努力。
下片两字入韵句,不是很成功,没有点睛或承转,二拍注意到叶韵,说明掌握了词牌的特点,不错。对仗句不工,包括后面一拍也没有运用对仗句,不符合词牌要求。
物象就没有为主题服务,可以参考东坡先生卜算子中孤鸿的出现。再说用词,伫立同裸枝颤能讲的通?结拍句也是用语逻辑问题,此时万寂怎么会滴答轻弹?又怎么会有前面的风满?上片没有个统一的脉络来贯穿。
二拍楚腰是形容人的,后面还苦苦支撑,来的突兀,这拍想表达什么呢?三拍是说秋雨中乌鸦被淋,瑟瑟孤立吧?也算是雨中之景,既然出来这个物象,就说明你要赋予它寓意,通篇也看不出它的出现代表了什么意思,那这个物
问好两位同学。谈点个人理解:题目秋雨,应该是面对秋雨的感发,我们来看作业。起拍直接入题,由秋雨的外在特征写起,丝丝和堕组句不太搭,堕发力猛了点,后面秋雨催寒也有点过,前面凉凉还说得过去。
| ||
点评
七字句这拍,没有发挥好,“把情思”,什么情思?结合上下拍,都在描景状物,实笔多,就欠灵动,情思就不明显。作业来说,挺不错的一首词,说这么多是为了更好,用语质朴达意,架构谋篇稳妥,上景下情,脉络清晰。
承上启下。下片第一个对仗四字句不工,影响美感。领字和叶韵注意到了,不错。下片应该是听雨后抒发情感的,也在往这方面走,但是总觉得差一口气,重点还是没突出出来,想抒发什么情感?
二拍更进一层,从视觉方面进行铺叙,进一步晕染。三拍描景转到了室外,这里有一个时空的变化,镜头从室内到室外,层层推进,脉络清晰。上结句的问题是组词方面,点评同学也提出来了,可以再斟酌一下,意思可以,能承
问好两位同学。点评的同学眼光很准,指出了问题所在,点个赞。说点个人理解:起拍听觉走起,扣题且直奔主题,把感觉带入,起的挺好。二拍不是领字句,这里“又”字应该是领字,不然“又风”就不好理解字面意思了。
| ||
| ||
点评
霞色和小月矛盾了,泊舟和庭院不在同一画画,转场没有铺垫,闲话和牵绊、哀愁也不相称,整体来说词味较浓,也传达了浓郁的情感
| ||
点评
尽风流,还待千般媚是不是矛盾了,下片离愁、轻愁感觉又有点矛盾了,相对下文情感有点轻了,整体来说脉络清晰,词味较浓,意境幽微,学习了
| ||
点评
有些意象的选取不知道想表达什么思想和主题,如菊花、羌竹繁弦,暗影、残红有点违和,上片可对离别做一些铺垫,感觉更多是对时光流逝的感伤,整体来说,词句流畅,语句优美,学习了。
| ||
点评
本词写的不错,评的也很好。只补充一点:“沧海遗珠”一词用在这似乎不妥。有待商榷。
| ||
| ||
点评
雨涵师写的很好,评的也很好,很全面了,没什么可说的了。
| ||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7-18 17:18 , Processed in 0.14045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