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燕燕于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三聆雨组第六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50

帖子

21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6
11#
发表于 2024-6-3 06:51:38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三聆雨组第六讲作业
聆雨18-云若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菩萨蛮
李煜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简析:这词写的是男女约会的情景,形象逼真,引人遐思。在一个繁花盛开,月色朦胧且轻雾弥漫的夜晚,女子去画堂约会。出来的时候有些急,绣着金丝线的鞋子都没来得及穿,用手提着鞋只穿袜子就跑来,可见佳人心里是多么高兴,是多么的想见到意中人。
下片主要写相会的情景。刚看到就扑到了那人的怀里,还不停的喃喃自语,我出来是多么的难啊,你可要好好怜惜我啊。
作者把约会的场景写的是惟妙惟肖,女子的形态,心态都刻画的细致入微。

2:唐多令·秋绪
聆雨15-蓦然云归
枫叶舞汀洲,金风暗涌流。对云天、独倚南楼。孤雁唳鸣催日暮,斜阳瘦,近残秋。

岁月染霜头,前情可念否?黯伤神、无尽离愁。长夜抚弦弹别绪,心沉醉,梦重游。
云若简评:问好云归,此词格律正确,句式流畅,词味颇浓,向你学习了。
开头景起,点出了秋天,枫叶飘落的时节,一般枫叶落了是晚秋了,后面跟了金风感觉不太妥,金风感觉秋天正当时候吹来的风。暗涌流,有点小晦涩,秋风在不被人发现的时候一股脑的吹过来,表达不太好。意思接住了,上句枫叶飞舞,下句风吹过来。
接着作者独自倚在小楼,怅望着云天浩渺,一只孤雁长叫着催太阳落山,感叹着近晚秋了。上片景色渲染到位,为下片入情做了很好的铺垫。
下片入情。岁月流失,青丝霜染,原来的情感还记得么?暗自伤神,眉眼间都是无尽的忧愁和思念,在漫漫长夜里抚着琴弦抒发着自己的情感,沉醉其中,仿佛置身在梦中一样。
小词虚实结合,情景交融一气呵成,学习了。评的不对地方,可以交流哈。

点评

下片抒情,写得很重,“岁月染霜头”,这是多少年未见了,依旧相思无限,从日暮伤神,一直到长夜抚琴。“梦重游”还是有点突兀了,前边没有任何一起的描述,也没有提到什么地点,重游,不好解释。  发表于 2024-6-16 16:32
评的还是很不错的,比较含蓄一点。上片写景,物象选择没什么问题,除了这个“金风”,但是景物描写的层次感不是很好,最后“近残秋”有点多余了。  发表于 2024-6-16 16:27
问好诗友!水榭浅评,这首唐多令,感觉云若诗友翻译过来要更美一点啊,特别是后边部分。  发表于 2024-6-16 16:24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

帖子

8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7
12#
发表于 2024-6-4 08:35:32 | 只看该作者
研三第六讲作业
聆雨~~19春衫

忆王孙  宋.谢克家
依依宫柳拂宫墙,楼殿无人春昼长。燕子归来依旧忙。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

译文:
春天来了,柳丝轻轻抚着宫墙,画楼里寂静无人。归来的燕子还在忙来忙去,经营旧巢,一派繁忙。回想起君王来,国破家亡,连昏黄的月亮下,人们想起来就会难过的不得了。

赏析:
词人通过柳,楼殿,燕子,月亮等一系列物象,营造出一种低沉凄迷的意境。那种国破家亡无处派遣的愁闷,通过这些表达了出来。缠绵悱恻溢于字里行间。这首词抒发深沉的感慨,不着一句实语,而是把山河破碎、君王被虏的残酷现实写进了宫柳依依、楼殿寂寂中.以物事人非的沧桑变换把往事堪哀的失国之痛表达得真切动人。


【唐多令•春尽】
文/聆雨21-潇湘梦竹
春尽又零烟。烦来弄管弦。幻影前、情切绵千。柳絮晨飞亭送远,忧眉蹙、甚无言。
低燕柳林穿。故人何不还。久沉音、谁负情缘。欲买行舟寻万里,不信你、隐松山。

问好诗友:这是一首怀人之作。上片首句的零烟,指被烽火熏染后的残迹。与整体句子读来不甚妥帖。幻影前,来的比较快,前边铺垫不够,绵千一词,第一次见,如无出处,有自造嫌。过片首句和后边故人不还,衔接上不紧密。下结的隐松山,是一派归隐之境,有凑韵嫌疑。整首词读来,还需要细细打磨,句与句间的衔接上可以再斟酌一下。学识有限,有不当处海涵。

点评

整体的结构,各句子的衔接,具体的用词,都有可商榷之处。  发表于 2024-6-16 16:36
问好诗友!评的没什么问题,这首唐多令除了格律上没什么,确实问题比较多一点  发表于 2024-6-16 16:3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02

帖子

147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70
13#
发表于 2024-6-4 10:35:29 | 只看该作者
研三第六讲聆雨组作业
聆雨-诗梦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清平乐·野花芳草
韦庄【唐代】
野花芳草,寂寞关山道。柳吐金丝莺语早,惆怅香闺暗老!
罗带悔结同心,独凭朱栏思深。梦觉半床斜月,小窗风触鸣琴。

译文:
野花和芳草遍布,点缀着那寂静的关山之道。柳树抽出金色的枝条,黄莺也早早地啼鸣起来,然而在这美景之中,我却感到深深的惆怅,因为那香闺中的女子在寂寞中慢慢老去。

我后悔曾经与你结下同心之约,如今只能独自倚靠在朱红色的栏杆上,陷入深深的思念。从梦中醒来,只见半床斜月,小窗之外,微风轻拂,吹动了鸣琴的琴弦。

简析:
《清平乐·野花芳草》是唐末五代时期词人韦庄的作品。这首词主要表达了词人对远方所爱之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惆怅。

首句“野花芳草,寂寞关山道”以景起兴,描绘了野花芳草蔓延在寂寞无人的关山道上,营造出一种孤寂苍凉的氛围。接着,“柳吐金丝莺语早”一句,通过描写春天景象,以乐景衬哀情,进一步突出了词人的孤独和寂寞。

“惆怅香闺暗老”一句,直接点出了词人的情感核心——对远方所爱之人的思念和担忧。她独自在香闺中老去,无人陪伴,这不禁让词人感到无比惆怅。

下阕“罗带悔结同心,独凭朱栏思深”进一步表达了词人的悔恨和思念。他后悔当初与所爱之人结下同心之约,如今却只能独自凭栏深思,无法相见。这种悔恨和思念之情,通过“独凭朱栏”的描写,更加显得深沉而真切。

最后一句“梦觉半床斜月,小窗风触鸣琴”以景结情,通过描写梦醒后看到的半床斜月和小窗外风吹动鸣琴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寂寥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词人的孤独和惆怅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表达了词人对远方所爱之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惆怅。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唐多令
文/聆雨-新境界
过往苦淹留。湖堤一片愁。适五更、旧地重游。柳亦成荫人亦惯,犹几度、把心囚。
诸事莫强求。此身难自由。叹奈何、欲语还休。回望当年疑是昨,花又落、鬓成秋。


译文:过去的痛苦与困顿依旧留在心头,湖边的堤岸上充满了忧愁。我恰巧在五更时分,再次来到这片曾经熟悉的地方。柳树已经长得郁郁葱葱,而我也已经习惯了这里的风景,但心中仍然被过去的回忆所困,几次三番地将自己囚禁在那一片心牢之中。
人生中的许多事情,我们都无法强求,就像我这身无法自由的心一样。叹息着命运的无奈,有时想要倾诉却又难以开口。当我回望过去,那些日子仿佛就在昨天,但花已凋落,岁月已在鬓角留下了秋的痕迹。

简析:这首《唐多令》词作,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过往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感慨。

首句“过往苦淹留”直接点出了主题,即作者对过去痛苦的难以忘怀。紧接着的“湖堤一片愁”,用湖堤的景象来喻指作者内心的愁绪,既富有画面感,又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适五更、旧地重游”则揭示了作者此刻的处境,他选择在五更时分,独自来到曾经熟悉的地方,重温旧梦。这里的“五更”不仅是时间的标志,也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柳亦成荫人亦惯,犹几度、把心囚”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内心的状态。柳树已经成荫,而人也已经习惯了这里的风景,但作者的心却仍被过去的回忆所困,就像被囚禁在心中的囚徒一样。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含蓄又深刻,让人感同身受。

下阕“诸事莫强求”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他明白,人生中的许多事情都是无法强求的,就像他的内心一样,无法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情感。这种对人生无奈的接受,让人感受到了作者的深沉与成熟。

“此身难自由”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这种感受。他感叹自己的身体也无法自由,就像他的内心一样,被过去的回忆所束缚。这种对自我束缚的感慨,既表达了作者的痛苦,也展示了他对自我认知的深刻。

“叹奈何、欲语还休”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无奈与挣扎。他想要倾诉自己的痛苦,但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只能将这种情绪深深地埋藏在心底。

最后一句“回望当年疑是昨,花又落、鬓成秋”则是全词的点睛之笔。作者回望过去,那些日子仿佛就在昨天,但现实却是花已凋落,岁月已在鬓角留下了秋的痕迹。这种对比既强烈又鲜明,让人感受到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唐多令》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全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梦试评:
问好境界诗友!这首《唐多令》在布局上稍显紧凑,缺少一些情感铺垫和层次感的营造,使得整首词的情感表达略显直接。在用词上,虽然表达了作者的深沉情感,但部分词汇的重复使用,如“苦淹留”与“一片愁”,略显单调,影响了意境的丰富性。意境上,虽然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但缺乏一些新颖独特的意象来进一步加深和拓宽意境的深度和广度。
以上是我的浅评,学识有限,不当之处敬请见谅!

点评

湖堤绿柳成荫,为什么是“一片愁”呢?“重游”“惯”“几度”,好几个词其实在说同一个事情。下片起句和全词情感不搭。  发表于 2024-6-16 16:48
我比较倾向于评价里的观点。这首唐多令铺垫不够,“强说愁”。  发表于 2024-6-16 16:46
问好诗友!这个作业没看明白啊,我特意看了一下第五讲作业,新境界诗友上期作业并没有自评。所以分析和评价应该都是诗梦做的,可是分析和评价分歧比较明显啊。  发表于 2024-6-16 16:4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5

帖子

38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4
14#
发表于 2024-6-4 15:49:00 | 只看该作者
聆雨17-风雨无阻的作业

古典词研三聆雨组第六讲作业帖
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唐多令》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唐多令 惜别 南宋 ·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翻译:
上片:怎么合成愁字呢?把愁字拆分看,无非就是离人的心,上面加一个秋字。现在正值秋天,即使不下雨,芭蕉也有飕飕之声,让人伤感。都说晚凉的天气很好,有明月,值得出去乘凉,但是我却怕登上楼,惹出愁思。
下片:过去的事情止于梦中,花落空了,只剩下烟水东去。燕子辞别归去了,我却只能客居淹留。柳丝牵不住她,她去了,却总是牵住我的舟,让我不能随她而去。

赏析:
上片起拍,由拆字谜语,引入惜别的愁绪,铺下底色。然后芭蕉、晚凉、明月写景,最后以怕登楼,暗含愁思。
下片起拍感叹过去的往事,露出无可奈何之感,接着借燕归,反衬自己客居的伤感,最后,以柳留不住她,却只是牵绊住行舟,点明主题,与佳人的离别之愁。
总之,拆字句的引入,整体布局的方法,含蓄的语言, 借景抒情,都值得学习。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唐多令.少年游
文/聆雨16-云呆
微露滴梢头,旭辉转溪流。那盈盈、走马南楼。柳下微风连袂起,等闲日、等闲休。
水阔水平悠,香莲香暗浮。喜听他、鸟雀啁啾?且载莲花同载酒,莫相负、少年游。

翻译:
上片:树枝的梢头滴下露水,夕阳的辉光随着溪水流转。一个美女骑马走过南楼。一阵微风,把柳丝和美女的衣袂一起吹动,多么惬意的日子。
下片:水面宽阔,悠悠的流动,莲花的暗香浮动。还有我最喜欢听的鸟雀也在鸣叫。载着莲花载着酒,不要辜负这少年时光。

整体写景,通过美景描写,来抒发珍惜时光,及时行乐的人生观。如果在个别字句的表达上,再精炼一些,就更好了。

点评

物象选择不错,贴合立意。  发表于 2024-6-5 13:33
美女载酒,出新不落俗套。想是现代情景。  发表于 2024-6-5 13:32
用韵正确,但“溪”字平仄有误。  发表于 2024-6-5 13:29
这首词颇有特点: 规则重字运用别出心裁,化用例词的句子若干。  发表于 2024-6-5 13:2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

帖子

18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1
15#
发表于 2024-6-5 02:35:02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三第六讲作业
​聆雨组37-隐香雪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词并解析
如梦令·燕子未随春去
吴藻【清代】
燕子未随春去。飞到绣帘深处。软语话多时,莫是要和侬住。延伫,延伫。含笑回他不许。

译文:
燕子没有随春天归去,却穿过绣花帘幕,飞到屋子里。它呢呢喃喃,语音柔和地说了多时,莫非要和我住在一起?我久久地站立,久久地站立,含笑回答它:“不许!”

简析:

词人抓住生活中一个细节——燕子飞入帘幕,巧妙地加以生发,用人禽对话的生动形式,抒发其春闺寂寞的心情,读来别有情趣。

首句“燕子未随春去”,出语平淡而意蕴深曲。燕子是一种候鸟,春社来,秋社去。在百花争妍、百鸟和鸣的春天,她伴随春光一起来到江南,穿帘过户,栖梁而宿;而当雨狂风斜、众芳凋零的暮春,她仍留在梁间,给爱春惜春的人以心理上的慰藉。本词开头这句略去对繁华春景的铺写,也不说春事消歇、春意已尽,单说“燕子未随春去”,则爱春、惜春之意已明。这种手法词家称之“扫处即生法”。次句“飞到绣帘深处”承接上句而补足语意。词人独处深闺,忽见一双燕子穿入绣帘,心中又是惊讶,又是欣喜,又是疑惑。惊的是燕子闯进闺房,可谓不速之客;喜的是燕子未随春去,说明春意尚留驻人间,何况闺中寂寞,这自天而降的小生物正好作伴; 疑的是小燕子绕梁而飞,口中呢喃不停,它究竟在商量什么呢?词人不免定下神来注视片刻:“啊! 莫非是想搬来和我同住吧! ”(侬,吴地方言,即我)燕子没有回答,可是女主人却迟疑了——“延伫,延伫”两句重言把人物恍然大悟、惊定还疑的神色活灵活现地刻划了出来: 有燕子同住,固然可聊解寂寞,但终究排遣不了心头的怨愁,所以又含笑带趣加以回绝说:“不许!”

一首短短的小令出现了两个富有个性的形象: 活泼多情的燕子和孤独寂寞的女主人。前者是后者的陪衬。自从燕子入帘,女主人的心理活动一下就活跃起来:时惊时喜,似痴似顽,自猜自疑,自问自答,嬉笑打趣的背后隐藏着春闺独处的郁闷。词中用语浅近而活泼,对话生动,纯以口语入律,“莫是要和侬住”、“含笑回他: ‘不许’ ”这类句子与李清照的“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和辛弃疾《西江月》“却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都是词中口语化、散文化的佳句。

二、互评上一讲作业

​唐多令~春愁
文/子晨
香蕊别枝头,依稀春事休。绿荫浓、却被风揉。清晓掀帘闻燕语,声断续,却娇羞。
独自倚妆楼,浮云眼底收。叹华年、似水东流。绿鬓稀疏心亦老,装不下、许多愁。
​翻泽:
​花蕊纷纷辞树,仿佛春天就要离去了。狂风抽打着肥绿。清晨掀开窗帘听着燕子的唧唧声,似乎略带羞涩的模样。
​独自倚妆楼,远眺满天浮云。叹年华飞逝。看看稀疏的白发更添加了几许愁怅。
​简析:
​整篇语句流畅明朗。上景下情合理运用。提几点个人的看法。
​①风揉绿荫似乎不妥,主语应该是花蕊被风揉是不是合理些?
​②娇羞用在写春愁是否不太严谨。
​③尾句装不下许多愁整篇看不到愁在哪里?前面铺 垫的太少。

点评

另外,起拍、过片都没有作对偶处理。而这恰是本命词牌要求的。加油!  发表于 2024-6-5 13:43
问好两位同学。同意香雪所评,上片中,燕语、娇羞表达的意蕴都与立意有悖。由此浪费上片,造成对愁的描写不足,煞拍难以收束全词。  发表于 2024-6-5 13:42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

帖子

8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8
16#
发表于 2024-6-5 10:16:46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三聆雨组第六讲作业帖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钗头凤.红酥手
作者: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译文:
一双手还是那样的柔润漂亮,为我捧上了坛装的酒浆。满城的春色尽可纵情欣赏,你却如杨柳栽入了宫墙。东风铁硬了心肠,欢乐太容易受伤。自从悲愁占据了心房,几年来在离散中忍受着孤凉。不该这样,不该这样,不该这样!
春天也许年年相仿,人却越来越消瘦,不似往常。手帕拭不干血泪汪汪。桃花一瓣瓣落光,池塘和楼阁更显得空空荡荡。海誓山盟虽留在我们心上,却永远断绝了音书来往。再也莫讲,再也莫讲,再也莫讲!
赏析:
这首词始终围绕着沈园这一特定的空间来安排自己的笔墨,上片由追昔到抚今,而以“东风恶”转捩;过片回到现实,以“春如旧”与上片“满城春色”句相呼应,以“桃花落,闲池阁”与上片“东风恶”句相照应,把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情事和场景历历如绘地叠映出来。全词多用对比的手法,如上片,越是把往昔夫妻共同生活时的美好情景写得逼切如现,就越使得他们被迫离异后的凄楚心境深切可感,也就越显出“东风”的无情和可憎,从而形成感情的强烈对比。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唐多令·夏初黄昏感怀
文/聆雨-诗梦
斜日照吾家,黄昏披落霞。起南风,吹过杨花。借问烟芜苍莽处,星河杳,夜垂纱。
杯盏煮香芽,凝心修岁华。且忘机,澹泊生涯。世事无常当下住,听禅意,涤疵瑕。

莫沽愁简评:
问梦梦好,本词整体是表达澹泊情怀的,颇有飘然出尘之态。景物描写也很优雅,脉络通顺,层次分明。明词达意,就不用过多解读了。但个人觉得有两处值得探讨。
其一:借问烟芜苍莽处这句是否出现得太过于突兀,因为前面没有做够铺垫,所以问的无理,或许换两个字好些。
其二:作者通篇用词都很优美,但是结尾这个涤疵瑕有些坏味,就像一副唯美的画卷不注意染了一个墨痕。而且前面已经有了凝心修岁华,忘机什么的了已经足够,没必要再重复叙述这个情感线,以至于太过厚实而缺少留白之美。

点评

也同意莫沽愁同学对结拍所评。我认为,如果用景结效果更好。  发表于 2024-6-5 14:00
另外因词题所限,上结“星河杳,夜垂纱”有脱题之嫌。  发表于 2024-6-5 13:57
上片中的“借问”句,并非是没有铺垫显得突兀,而是借问之后词脉断了,未写所问何事?句子表达有头无尾。  发表于 2024-6-5 13:55
问好两位同学,这首词的立意明确,同意莫沽愁同学所评,立意澹泊情怀。词题限定的比较精准,提升了南度。  发表于 2024-6-5 13:51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

帖子

2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6
17#
发表于 2024-6-5 14:40:12 | 只看该作者
词研三第六讲作业
聆雨25-一一
1.《行香子》·张先
张先
舞雪歌云,闲淡妆匀,蓝溪水,深染轻裙。酒香醺脸,粉色生春。更巧谈话,美情性,好精神。江空无畔,凌波何处,月桥边,青柳朱门。断钟残角,又送黄昏。奈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这首词写一位美丽女子的孤独寂寞。上阕铺写她的外貌美与精神美。首句“舞雪歌云”便总括了她能歌善舞的超群才艺。“蓝溪水,深染轻裙”是一个巧妙的比喻,不仅由蓝蓝的水波想见她衣裙轻轻飘曳的美,而且也点染了她所居环境的美,为下阕“江空”、“凌波”、“月桥”埋下了伏笔,“酒香醺脸,粉色生春”进一步形容她的面容美;她的脸颊泛着淡淡的红晕,就如酒香微醉;她粉嫩的肌肤莹洁照人,就像透射着春的光辉。

下阕着重写美人的孤寂与悲凄。前三句描写美人娉婷款动的步履。词人通过比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创造出一个诗意浓郁的境界,而“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三个“中”字句排比,浓缩了丰富的意蕴,使人窥见她纷乱如麻、不胜愁苦的内心世界。

2.聆雨27-斜阳微笑
缺月上帘钩。庭空独倚楼。袖生寒、已觉深秋。惆怅鸣蛩兼落叶,又做弄、许多愁。
欢事竟成休。恩情付水流。永日闲、白了人头。别后池塘常望眼,望不见、载君舟。

个见:缺月挂帘钩。庭空花倚楼。袖生寒、刚近中秋。惆怅鸣蛩兼落叶,又做弄、许多愁。
欢事已成休。恩情付水流。永日闲、半白人头。别浦登临常望眼,独不见、是归舟。

点评

读起来感觉有些句子比较怪异,比如缺月上帘钩,恩情付水流,永日闲,半百人头。感觉也有些混乱,没有形成一个整体。  发表于 2024-6-15 08:13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3

帖子

106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62
18#
发表于 2024-6-5 22:20:21 | 只看该作者

唐多令 其四
刘辰翁[宋代]
日落紫霞洲。兰舟稳放流。玉虹仙、如在黄楼。何必锦袍吹玉笛,听欸乃、数声秋。赤壁舞涛头。周郎还到不。倚西风、袅袅余愁。唤起横江飞道士,来伴我、月中游。

译文:太阳落在紫霞洲,有光影交相映。我的小船稳稳地在水流中飘游着。那遥远仙境般的人似乎就在那黄色的楼宇之中。何必锦衣棉袍吹玉笛,去听那几声秋的欸乃之声呢?你看水波摇动的赤壁舞,应该是周瑜又来到这里了吧!西风夕阳下,此景让我多少有了些淡淡的忧愁。安静一下又想唤起横渡长江的道士们,来陪我在月亮之下尽情的遨游。

赏析
《唐多令·其四》这首词作者的一首抒怀之作,通过对江边景色的描绘,表达作者对往日英雄豪杰的怀念与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无奈和感伤。

上阕以“日落紫霞洲”开篇,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边景色。
下阕对古代英雄豪杰的回忆。
最后小三句,反映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唐多令 出郊
文/轩辕剑谱
花落子规啼,泥香莺咔催。嫩晴天,蹀踥平畦。浓绮轻明无限意,图好景、正当时。
稆麦垄头稀,茝兰林下肥。踏青莎,乍起螽斯。采蕨搴芳归朗夕,都付与、碧桐杯。

友的这首小词节奏明快挺好看的,用韵正确
翻译如下:
花朵飘落杜鹃啼鸣,泥土的芳香中黄莺婉转催促。晴朗柔和的天气,步行看到彩蝶在平坦的菜畦上飞舞。浓艳绚丽又轻盈明快蕴含着无尽的意趣,描绘这美好景色,正是时候。
野生的麦子在田垄上显得稀少,白芷和兰花在树林下长得繁茂。在青青的莎草上踏青,忽然惊起了螽斯。采摘蕨菜拔取芳草归来直到明朗的傍晚,把这一切都交付给碧绿的桐木酒杯。

以下是对友这首《唐多令》的一些点评,
意境营造:词中通过对花落、子规啼、泥香、莺啭、嫩晴天、平畦、稆麦、茝兰等诸多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了一幅清新自然、充满生机的田园风光图,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受。
用词特点:用词较为精巧,如“蹀踥”“浓绮”“轻明”“稆麦”“茝兰”等,增添了文字的典雅和古意,也准确地传达出了特定的情境和氛围。
情感表达:整体上蕴含着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陶醉之情,以及在这样的美景中自在惬意的心境,情感表达较为含蓄。
不过,这首词可能并非出自大家手笔,在整体的意境深度和情感感染力方面,与一些经典词作相比可能会稍显逊色,但仍不失为一首有一定韵味的作品。当然,诗词的欣赏具有主观性,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说的有不到之处,请多包涵,还是以老师们的点评为主,谢谢!

点评

物像过多,过于凌乱,表达的情感、内容也不统一。  发表于 2024-6-15 08:1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54

帖子

191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16
19#
发表于 2024-6-5 23:12:59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三聆雨组第六讲作业

聆雨35-雨菡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
人年轻的时候不懂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道:“好凉爽的一个秋天啊!”

简析
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

上片写少年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无愁说愁,是诗词中常见的文人习气。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而今”二字,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 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 所谓“识尽”,一是愁多,二是愁深。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说,而且“识尽”而说不尽, 说之亦复何益? 只能“却道天凉好个秋”了。比之少时的幼稚,这或许是老练成熟多了。其实“却道”也是一种“强说”。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也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周济说辛词“变温婉,成悲凉”。读此词者,当能辨之。

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浓愁淡写,重语轻说。寓激情于婉约之中。含蓄蕴藉,语浅意深。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唐多令
风小暖
斜倚女儿墙,春花淡淡香。有清风,擦过眉凉,倦看晴空双紫燕,应笑我,影孤长。
回首旧时光,行来共一双。却忽寻,甚个金场。轻举柔荑遮望眼 ,犹假寐 ,不思量。

释义:斜倚于墙边,春花飘香,清风拂过,吹凉眉弯。庸倦的看见晴朗的天空一双紫燕,于飞缱绻,像是在嘲笑我,一个人孤影幽长。想起往日时光,与恋人一起到此处。而今只有一个人,徒留凄惶。轻轻的举起手,遮住眼睛,佯装睡去不再去想。

简评
问好暖暖学友,雨菡学评:小词没有题目,从内容来看,应是春日怀人的相思之作。词风婉约清丽,用词古雅娟秀,读来娓娓动情,很是好看。
鸡蛋里挑骨头,说说我个人的一点建议哈。从字数上来看,词作是用的刘过的正体,本体是没有领字,而上阕的第三句七字句的上三下四的顿读句,“有清风”的有字,感觉读来像是领字。擦过眉凉,擦字,感觉有点儿不太合适,拂字,会不会好一点呢,拂过眉凉。下阕的“金场”二字,查了一下百度,“金场 摘自:出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 (杂名)金刚场之略。即金刚座,如来正觉之处。”貌似与词意不太契合,可能是我才疏学浅,未能理解是何意,还请学友不吝赐教。另本词的上下阕的两个五字句,最好做对偶比较好看。还有就是,本词的上下阕的第三句上三下四,和最后一句的三三句,顿读最好是用顿号隔开,不要用逗号。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妥之处,万望海涵,作品整体流畅自然,古朴含蓄,细腻动情,很棒的一首作品,学习了!

点评

整体来说脉络清晰,词语流畅,上片比较形象,下片还需斟酌,有些句子让人费解  发表于 2024-6-15 08:17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6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8
20#
发表于 2024-6-6 05:27:56 | 只看该作者
1.赏析
唐多令
宋.邓剡

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赏析:
      大雨过后,霞光将水面照得十分明亮,潮水从江岸上退去后,岸上留下些许沙痕。落叶声声,寒意穿透窗纱,可恨西风将世代吹换,更将我吹落到天涯。昔日豪华之地今天已经寂寞萧条,乌衣巷口太阳又向西落去。说历史兴亡,燕子飞入谁家?只有往南飞回的无数大雁,在明月下,栖宿在芦花丛中。雨后彩霞,大浪淘沙,声声落叶,绘就一幅凄凉的秋江彩霞图。西风吹过四季,也吹得作者流落天涯。斜阳映照着曾经的繁华,乌衣巷诉说着今日的衰败,燕落新家,不过是朝代更迭的感伤与无奈。唯有明月下的南雁,和着明月宿落芦花丛中。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一幅清丽而寓意深刻的画卷,诉说着家国的兴衰。
      作者邓剡,是南宋末年诗人,这首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时所写。这首词借物抒情,借古事抒发感慨,围绕爱国主题,感情真挚,婉约中具有一种不折之气,值得反复品味。

2,互评
.唐多令·旅意
聆雨23-修竹
翠盖飐清风,柳绵团软篷。步池边,日静波融。句里缠绵频即景,言不尽,此情浓。
旅泛亦从容,皖苏遗我踪。一行囊,何必随从。买断清欢乘古意,凝眸处,绿千重。
作者你好,您哒这首作品,是由碧院口评,小暖整理。
这首唐多令,通篇用句古香古色,章法有序,首尾呼应。但个别字,下字不准确。
翠盖飐清风,柳绵团软蓬。飐,是微微颤动,和盖,不相融。蓬,形容柳绵,也不够准确。日静波融,这里波融,和上面的翠盖,也是不协调哒。句里缠绵频即景,言不尽,此情浓。这句呐,看得出作者心情不错,问题就来了,上面用了柳绵,一切景语皆情语,柳絮,自带淡淡漂泊哒哀愁,与整个上片表现出来的意境是不相符哒。
旅泛亦从容,皖苏遗我踪。这里泛,是乏?旅游即使乏累也很从容,这样还可以理解,旅泛,就读不懂。皖苏,这里是扣题旅了,但通篇除了这两个字,是看不出旅意的,旅,写的过少,一个小池即景,是不足以体现出来的。
尾拍非常不错,首尾呼应。

点评

问好:碧院亲自点评的,我也学习了。提醒一下学友,三字逗处用“、”。  发表于 2024-6-11 16:0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9-17 03:06 , Processed in 0.14124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