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口心雨
|
古典诗十四期第十七讲春组作业贴: |
| ||
| ||
| ||
点评
如影简评:空泛无深意。 感悟没表现出来。
| ||
点评
如影简评:①时间事件作为感怀背景,有法。
②转合见层次,不粘不离,有度。
③“染成诗”不形象,太主观,读来无味!
| ||
| ||
点评
有点啰嗦了,你自己意会吧。
而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则是将虚情实化后,又作虚化处理,亦虚亦实,这又是另一重境界了。
贺梅子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也是这样的手法。
写痴情、执着,衣带渐宽终不悔;写愁,一江春水向东流。诸如此类吧。一些抽象的、概念的东西,要通过细节描写来体现,或者采用虚情实化的手法,这样的诗句才能生动有趣。
我举个例子,比如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作者听说友人被贬官,十分震惊、怨愤,他是怎么写的?垂死病中惊坐起,这就是传神的描写,虽然短短几个字,但是将当时的情绪刻画出来了。
你想表达勤奋,就需要找到契合这一点特性来描写,而不是直接喊口号。
起句和承句还是不错的,但是后两句就索然无味了。写诗与写文章一个道理,要想精彩,就要有生动的描写。而绝句,则需要用极少的文字来达到这一效果。字数少更需要字斟句酌,否则就会空洞无物。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1-10 22:39 , Processed in 0.11035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