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 41
|
古典词二十八期初级班评阅群第三讲作业帖 |
| ||
| ||
点评
最后“秋意正萧条”,主旨是萧条。没有留有余味,且“秋意说与“秋风”两个秋。
这首词是清冷基调,应围绕“凉”来写。
其中“济云霄″有点费解。是不是化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名句“直挂云帆济沧海”呢?李白这句表达冲破阻力、施展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但是从这首来看,没有这种效果。
下面两个七言句,应对偶。单从字面上来看,比较工整。但是个人觉得,没有把感情往前推一步,应该细写“秋风过”后,具体的景象。
风与雪老师评:这首估计是作者疏忽了,首句三字句,这里多了一个“吹′′字。
五言句承接三字句,“梧叶任飘摇”。这个″任″字,我们可以看作是倒装句,″秋风过,任梧叶飘摇"。
| ||
点评
“邀几一同看″,这里还是给人的感觉是直白,邀请几个好友一同欣赏秋景。没有留有余味。
标题是“月雨有怀”,月没有出现,且“怀″不强。
“妙来源”一词,“来源″,个人理解为美好事物的起源。这里描写溪流从源头起就呈现轻快状,说实话,对于“今秋好”而言,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是秋天,小溪也是轻快的吧)。
″烟雨缠绵仙住处,溪流轻快妙来源”,两个七字句,对仗工整,但个人觉得,″烟雨缠绵仙住处″,这里嵌入了三字韵字(烟、绵、仙),读起来起伏感不强。
风与雪老师评:简评:
新境界师友这首词,写的意境给人一种轻快、愉悦感觉。起拍三字句以“好″作为基调。
“风景赛蓬山″,这句稍显直白。
| ||
点评
可以从微小物象中寄托幽思,或者对生命归宿持何种看法。
“渌波空″的空字,可以联系上面的“犹绾”,再斟酌一下。
第三意群“天地一寒蛩″,这里感情基调与上面的“舞”(轻快)有点隔。
“契阔何辞云壑迥,牵丝犹绾渌波空″。对仗较工。
“契阔”常用于表达生死离合的情感或盟誓承诺。与“牵丝”意义不大。这里如果想说,落叶有情,化土为泥,滋养树苗而随风飘泊(不分贫沃土地),是不是更好?
这里仅用一个“舞”字即可表达落叶轻盈之态。五字字中有两个代表动作的词,稍有重复。
风与雪老师评:简评:
心雨师友这首《忆江南》,是咏物词“落叶”。
第一意群“经霜后,振羽舞商风”。介绍了秋叶“落″的时间(经霜后),五字句紧承“经霜后”的动态:振、舞。这里仅用一个“舞”字即可表达落叶轻盈
| ||
点评
冷冲淡了些许,好比画画,万绿丛中一抹红。只是觉得,前面有“潺湲”,这里又是“水流”,稍有重复。
总的来说,很不错的两首。
可以替换成“柳凝烟”,从另外一个物象上面,表达这个寒气不散,从而远避免直白的说出“自身”觉得冷。
尾拍“枫落水流丹”,这句出彩,一个丹字,把前面的寒、
第二拍紧承月下具体所见,“两岸微霜清入骨,一天寒色冷凝烟”,句子对仗工整,个人觉得,“一天寒色冷凝烟”,寒与冷,可以只选一个即可,这里的冷,
第二首,
第一意群“秋来早,月影照潺湲”,这里没有上一首好,“月影照潺湲”与“秋来早”关系不大(任何季节都有“月影照潺湲”。
这首语言虽然说平平淡淡,但是都规规矩矩,无懈可击,赞一个。
尾拍把这种孤寂感受推向高潮,一个人千万不要登高望远,特别是在这萧瑟的秋节,以劝导的语气告诉人们,这种情况下思乡念人,带给人的只有更加的落寞无助孤苦。
起拍病体怕寒,而秋偏偏又来的早,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两个七字句,具体渲染秋的凄清。
风与雪老师评:简评:
扳手师友写了两首,按规定,只要点评一首即可,但我怕他的扳手,就两首简单说说。
第一首,写秋来时,词人孤单寂寞的感受。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10-28 05:34 , Processed in 0.467580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