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0| 87
|
古典词二十六期创作班纤凝组第九讲作业帖 |
| ||
| ||
| ||
| ||
点评
你好,格律自检,题目梦,下片的梦境比上片更加梦幻些,上下片围舟的描写,内容上比较狭隘点,宕开不足,还有,上下片起句都用了渺韵,尽量避免同韵。
| ||
点评
你好,格律自检,战士们的英姿,是众孩子儿时的梦想,全词紧扣题旨徐徐展开,语句流畅,前后句子连贯性强,脉络清晰,作业完成不错。下片万里~,乡亲~描写一下军旅生活更好,后面有拉回现实,前面再写显啰嗦。
| ||
点评
你好,格律自检,刚要句和清梦句,意思比较相近,取一即可,下片比上片要好,纵观全词,句子连贯性衔接顺畅。其他问题不大,作业完成不错。
| ||
点评
你好格律自检,词中语句通顺,句子与句子间的衔接也没问题,上片中给人感觉就是述事一样,梦的虚幻感不足,到下片的尾声时,试图借鸡鸣报晓,提醒读者这是梦境,然而并没有让读者感觉到梦境的存在。
| ||
点评
4,上阕写得非常优美,节奏舒缓,但是作业要求句内舒缓句间紧跟,其实这不是要求,而是渔家傲词牌的节奏特点,可以再从讲义体会下。
似断还连,这样更能掀起波澜。
3,还是个人感觉,下阕第三句类似于转,但是似乎和三字短句的惊醒有冲突,时间的前后逻辑也有点混乱,前面已经神游天际遥望青山,忽然又回到窗外,感觉有点乱。
4,上阕写得非常优..
但是个人感觉就是因为太顺溜,反而缺少点遐想和蕴藉,上结的入眠完全可以写得若不经心,下阕的入梦完全可以写得似真似幻,这样读者就会不自觉的沉思,词牌的过片连接,一般的说法是若断若续,似断还连,这样更能...
1,格律正确语言通顺,符合作业要求,上阕即景叙事,下阕遐梦忽觉,写得优美而舒缓,尤其上阕写景,让人陶醉其中,学习了。
2,个人感觉,下阕的入梦,衔接上结的小憩入眠,本来是顺理成章的,但是个人感觉
| ||
点评
蜉蝣于蛙为友?总觉得匪夷所思,上阕写到闲适舒缓,下阕忽然间那种惊心动魄的呼喊让人感觉转换太急,缺少衔接。
5,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诗经曹风。
3,这篇作品立意深刻,情感真挚,感人至深,但是表达的方式略显呼号,宋词其实不怎么喊的,张元干的叫嚣一派始终是有争议的,注意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的转换。
4,有些小地方逻辑性有问题,蜉蝣于蛙为
有生之薄,是曰蜉蝣。育微微之陋质,羌采采而自修。不识晦朔,无意春秋,取足一日,尚又何求?戏停淹而委余,何必江湖而是游。
1,蜉蝣,我所知道的名篇,有叶芝的蜉蝣,还有诗经蜉蝣,印象深刻,西晋傅咸由诗经蜉蝣感发,写了一篇短小的《蜉蝣赋》,愿与君共赏。
2,读《诗》至《蜉蝣》,感其虽朝生暮死,而能修其翼,可以有兴,遂赋之。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7-2 14:05 , Processed in 0.11004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