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2239|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联七期第十一讲B组作业贴

[复制链接]

30

主题

442

帖子

175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5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1 20:58: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迷糊 于 2015-11-22 00:51 编辑

作业:
1、什么是上重下轻?
2、什么是隔?
3、什么是合掌?
4、什么是失替、失对?
5、为什么要避免三平尾和三仄尾?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6

帖子

40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06
沙发
发表于 2015-11-22 22:05:48 | 只看该作者
联七第十一讲作业
B15=胡杨
作业:
1、什么是上重下轻?
答:上重下轻即上联气盛,下联势弱。如:万仞惊峰承日月;一枝柔柳伴花枝
2、什么是隔?
答:在对联上下联中,作者所描写的景物,或者不在一个时间,或者不在一个场景,上下联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场景不和谐,画面缺乏美感。即“隔”。
   对联隔景,本质是对而不联。实际上是没有掌握对联的基本要求。所谓对联,不是说把对联上联逐字逐词对出来就是一副完整的对联了。你所对的对联,或者你所写的对联,上下联描写的景物,构筑的意境,必须具有内在的有机的联系。
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雨润飞红春色好
霜白落叶月光寒
请看这幅对联。上联写的是细雨飞花春意盎然,下联转而描写深秋冷月枯叶寒霜。上下联画面杂乱,而且季节相隔,意境非常不协调。上下联缺乏有机的联系,看不出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构筑什么意境。
再比如这个例子:
案上墨香诗隽
阵前马吼戈红
上下联描写的景物一动一静,一近一远,一醇香一惨烈,不在一个场景内,反差巨大,且看不出二者的必然联系。应为隔景。
隔意,句意相隔,是由隔景衍生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讲,隔景必然隔意。对联是要构筑意境或表达哲理的。景和情,意密不可分。上下联之间如果没有有机的联系,或者不是对立的统一,那就必然隔意。
那么是否所描写的景物不在同一时间,空间,就必然隔景呢?答案是否定的。有时候,判断是否隔景或隔意,要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分析。
例如-- 春种一颗粟 秋收万斗粮
一春一秋,一种一收,是否隔景隔意?否。二者是有紧密的因果关系的,讲述有辛勤必有收获的道理。

再如名联--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二者描写不同的事物,且在不同的场景,隔景隔意吗?想必你也可以告诉我   们,这幅对联的含义吧?不经过磨难不经过历练就不可能有所成就。这就是二者有机的内在的联系纽带。很显然,不隔景也不隔意。
再如自题联--
夏居月下听鸣竹 秋伫篱前数落花
上联夏景下联秋景,隔景吗?隔意吗?我们要看一看二者有没有内在的有机联系。整幅对联是表现作者恬淡,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的,截取了夏秋两季不同的景物,对于自然更替乃至世事沧桑赋予作者的独特感悟。貌似隔景隔意,实则联系紧密。
3、什么是合掌?
答:合掌如两个手掌重合在一起,指上下联中内容词性雷同,平仄雷同,意义雷同,概念雷同。判断一个对联合掌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所用词语相似、所写事物相同;二、上下联意思相同,意象空间重叠。例:长空展翅,广宇翔云。
4、什么是失替、失对?
答:所谓失替,指一个句子中,位于246位置上的字,应该是 平 仄 平或者是仄平仄这样交替的形式出现的,但是,如果出现平平仄,或者仄平平,这就是失替。
失对主要是指对联的上下同位关系未能遵循对联的规则而造成的不对应。失对应包含韵律、对仗等关系。
5、为什么要避免三平尾和三仄尾?
答:忌三平和三仄这一规矩通常只是针对短联创作的限制。韵律的本质是为了满足听觉上的审美需要,对于五言七言的对联,若后三字均为平声,在断句时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形:……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前两种的语顿均以平声收尾,违背了听觉上的审美观;后一种情形若按照意节说,还是抱着宽容的态度,偶有所见的,尤其在长联的创作中。只是连续三字平声,读起来依然让人感觉语调平淡,缺少变化,所以能避免当尽量避免。至于三仄尾语调生硬,读来拗口,所以应该尽量避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

帖子

16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8
板凳
发表于 2015-11-23 22:36:54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联七第十一讲,B08逸委清林讲作业。
作业:
1、什么是上重下轻?
2、什么是隔?
3、什么是合掌?
4、什么是失替、失对?
5、为什么要避免三平尾和三仄尾?
1,什么是上重下轻?
出句意境浑厚,对句意境薄弱与上句不对称,不相衬,承不起上句,是为上重下轻。
2,什么是隔?
即上下联各抒其意,或时景不在同一画面,未能让两句在意景上有必要关联,就是隔。
3,什么是合掌?
上下联同表一意,在词义上只抒一物,或雷同,对意境起不到加强,递进,或承转的作用,即为合掌。
4,什么是失替,失对?
出句在二四六律节位置的平仄没有交替,即为失替。
在基础上来说,上下联二四六位置的律节必须平仄相对,如果同平或同仄就属于失对。(当然,失对的概念还有很多,其它等我们上了中级班再接触。)
5,为什么要避免三平尾和三仄尾?
三平尾除了是联则大忌以外,还牵涉到听觉审美的问题,让人感觉语调平淡,缺少变化,毫无顿挫感,而容易产生听觉上的审美疲劳。所以有违韵律。
三仄尾语调过于生硬,让人读着拗口,且于联则不太相符,所以也要力避。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8

帖子

26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8
地板
发表于 2015-11-24 10:37: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B01-晚照清秋冷      1什么是上重下轻?  对联中上联气势强盛(重),下联气势软弱(轻),前句高唱,后句低吟,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就叫上重下轻。   2   什么是隔?   就是对而不联,上下联或各分句之间,所述事物互不相关,缺乏必然的联系,貌合而神离,各自孤立存在,或是关联性不强,难以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造成联意脱节,就叫隔。    3  什么是合掌?   联中部分词语或整个上下联表达同一个意思,上下联的词语同义,句意相近,语意表达上没什么区别,毫无变化,就是合掌。   4  什么是失替,失对?     对联在同一句中,音步步脚必须交替,如果音步步脚不是平仄交替,就叫失替。   上下联在相同位置的步脚上不是平仄相反,就叫失对。    5  为什么要避免三平尾和三仄尾?      三平尾和三仄尾只是针对短联创作的限制,对于五言七言的对联,若后三字均是平声,读起来让人感觉语调平淡,缺少变化。而三仄尾语调生硬,读来拗口,所以要尽量避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0

帖子

2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2
5#
发表于 2015-11-24 11:23:26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联七第十一讲
B12-梦一只
1、什么是上重下轻?
答:
【上重下轻】即上联气盛,下联势弱。具体点说就是,出句的意境浑厚,而对句的意境薄弱与上句不对称,不相衬,承不起上句。
2、什么是隔?
答:
【隔】就是对而不联,上下联或各分句之间,所述事物互不相关,缺乏必然的联系,貌合而神离,各自孤立存在,或是关联性不强,难以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造成联意脱节,就叫隔。 隔即不联,上联与下联、上下联各自的内容之间,所述事物互不相关,缺乏必然的联系,貌合而神离,似对而实隔。所谓对联,应既对又联。对,即内容、形式的对仗,联,即照映、贯通、呼应也。上下联应双矢一的,殊途同归。只顾形式之对,不管内容之联,难称曰对联,更非佳联。上下联之间、上下联各元素之间,非简单相加,而应互相依存、彼此制约、共同作用,形成一和谐、完美之整体。隔乃胡拼乱凑之结果。欲制佳联先除隔,不隔方可出佳联。
3、什么是合掌?
答:
【合掌】它如两个手掌重合在一起,指上下联中内容词性雷同,平仄雷同,意义雷同,概念雷同。判断一个对联合掌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所用词语相似、所写事物相同;二、上下联意思相同,意象空间重叠。例:长空展翅,广宇翔云。
4、什么是失替、失对?
答:
【失替】指一个句子中,位于246位置上的字,应该是 平 仄 平或者是仄平仄这样交替的形式出现的,但是,如果出现平平仄,或者仄平平,这就是失替。
【失对】主要是指对联的上下同位关系未能遵循对联的规则而造成的不对应。失对应包含韵律、对仗等关系。
5、为什么要避免三平尾和三仄尾?
答:忌三平和三仄这一规矩通常只是针对短联创作的限制。
韵律的本质是为了满足听觉上的审美需要,对于五言七言的对联,若后三字均为平声,在断句时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形:……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前两种的语顿均以平声收尾,违背了听觉上的审美观;后一种情形若按照意节说,还是抱着宽容的态度,偶有所见的,尤其在长联的创作中。只是连续三字平声,读起来依然让人感觉语调平淡,缺少变化,所以能避免当尽量避免。至于三仄尾语调生硬,读来拗口,所以应该尽量避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8

帖子

3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12
6#
发表于 2015-11-25 10:30:15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联七期第十一讲B06——冷梅吐香作业贴
1、什么是上重下轻?
上联气盛,下联势弱;或前句高唱,后句低吟,造成头重脚轻、虎头蛇尾的毛病。
2、什么是隔?
所谓对而不联:上下联或上下联各分句之间,所述事物互不相关,缺乏必然的联系,貌合而神离,各自孤立存在,或关联性不强,难以表达完整的主题,构不成一个统一的意境,造成联意脱节,也叫“隔”。
3、什么是合掌?
所谓合掌是指联中部分词语或整个上下联表达同一个意思,即:是同义相对,又称雷同。所谓忌同义相对,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其意思应尽量避免雷同。
4、什么是失替、失对?
失替,指一个句子中,位于246位置上的字,应该是 平 仄 平或者是仄平仄这样交替的形式出现的,但是,如果出现平平仄,或者仄平平,这就是失替。
失对主要是指对联的上下同位关系未能遵循对联的规则而造成的不对应。失对应包含韵律、对仗等关系。
5、为什么要避免三平尾和三仄尾?
三平尾:指的是下联末尾三个字,连续用三个平声字,也叫三平调。
韵律的本质是为了满足听觉上的审美需要,对于五言七言的对联,若后三字均为平声,违背了听觉上的审美观;读起来让人感觉语调平淡,缺少变化。
至于三仄尾语调生硬,读来拗口,所以应该尽量避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7

帖子

28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8
7#
发表于 2015-11-25 13:28:13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联七期第十一讲B03苏丽梅
1什么是上重下轻?  
对联中上联气势强盛(重),下联气势软弱(轻),前句高唱,后句低吟,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就叫上重下轻。
  2   什么是隔?
  就是对而不联,上下联或各分句之间,所述事物互不相关,缺乏必然的联系,貌合而神离,各自孤立存在,或是关联性不强,难以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造成联意脱节,就叫隔。   
3  什么是合掌?  
联中部分词语或整个上下联表达同一个意思,上下联的词语同义,句意相近,语意表达上没什么区别,毫无变化,就是合掌。   
4  什么是失替,失对?   
对联在同一句中,音步步脚必须交替,如果音步步脚不是平仄交替,就叫失替。   上下联在相同位置的步脚上不是平仄相反,就叫失对。   
5  为什么要避免三平尾和三仄尾?   
  三平尾和三仄尾只是针对短联创作的限制,三平尾,读起来让人感觉语调平淡,缺少变化。而三仄尾语调生硬,读来拗口,所以要尽量避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

帖子

17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7
8#
发表于 2015-11-25 15:02: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1、        什么是上重下轻? 答:上重下轻是指对联上联气盛,下联势弱,头重脚轻,虎头蛇尾。 2、        什么是隔? 答:隔是指上下联意思不统一,格调不同,上下无关联或者上下联、上下联各分句之间,所述事物互不相关,缺乏必然的联系,貌合而神离,各自孤立存在,或关联性不强,难以表达完整的主题,构不成一个统一的意境,造成联意脱节。 3、        什么是合掌? 答:合掌是指联中部分词语或整个上下联表达同一个意思,即:是同义相对,又称雷同。 4、        什么是失替、失对? 答:失替是指对联时没有注意平仄相对,在同一句中,音步平仄没有交替使用。失对是指对联的上下同位关系未能遵循对联的规则而造成的不对应,并不单单是指韵律上的不对应,或者是词性上的不对应。。 5、        为什么要避免三平尾和三仄尾? 答:三平尾和三仄尾指的是下联末尾三个字连续用三个平声字或三个仄声字。之所以要避免三平尾是因为韵律的本质是为了满足听觉上的审美需要,对于五言七言的对联,若侯三字均为平声收尾,违背了听觉上的审美观,连续三字平声,读起来让人感觉语调平淡,缺少变化;要避免三仄尾也是因为三仄尾语调生硬,读来拗口。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4

帖子

61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15
9#
发表于 2015-11-27 10:03:10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联七期第十一讲作业  B07子非鱼

1.什么是上重下轻?
    答: 上重下轻是指对联上联气盛,下联势弱。给人头重脚轻、虎头蛇尾的感觉。  
         例如:气凌衡岳三千丈  
               心托离骚廿五篇。
               下联就显得弱了许多。
         又如:万仞惊峰承日月;
               一株柔柳伴花枝。
               前句高唱,后句低吟,应当避免。

2.什么是隔?
   答:隔指上下联意思不统一。即:格调不同,上下无关联。
   例如:春风得意,

         寒露浸心。

   前言不搭后语,就象两个人在各自表达不同的心境或感受。

   具体来说就是所谓对而不联:上下联或上下联各分句之间,所述事物互不相关,缺乏必然的联系,貌合而神离,各自孤立存在,或关联性不强,难以表达完整的主题,构不成一个统一的意境,造成联意脱节,也叫“隔”。比如:囊无半卷书,心中羞涩;军备几颗弹,国内安宁。这就犯了上下联意隔的大忌。


3.什么是合掌?  
      答:所谓合掌是指联中部分词语或整个上下联表达同一个意思,即:是同义相对,又称雷同。所谓忌同义相对,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其意思应尽量避免雷同。
            合掌又分:

                           部分词语合掌者,如:“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远”对“遥”“夜久”对“更深”等等……
                           上下联合掌者,如:“神州千古秀”对“赤县万年春”、“青波永泄”对“碧水长流”等,表达的均为同种意思,属于合掌。

            合掌,是一个形象的说法,上下联词语同义、句意相近,语意表达上没什么区别,就好象左掌和右掌的形状一样,毫无变化。其所以忌“合掌”是因为对联一般都很短小,要求每个词语都要表达不同的、丰富的内容,内容如果合掌,就会显得字乏意寡。 当然,出现个别非中心词语(尤其是虚词)的相似或雷同,若在联中比重很小,对表达的意境并

4.什么是失替,失对?
     答:撰写对联时注意平仄相对,在同一句中,音步平仄必须交替使用,切忌失替。
    例如:韬略终须建新国;
              奋起还要读良书。
              联中的“起”对“略”为仄对仄,失对(上下相同联位置)。起与要为二四位字同仄,失替了(同一句中)。
    注意:1、一三五不论的原则,是要在回避上面的忌禁的基础上应用的。2、在参加比赛当中,最好是尽量做到全论,这对自己有好处:
    (注:关于什么叫“失对”这里表达的只是在音律上失对的一种情况,并不是“失对”的全部含义。“失对”主要是指对联的上下同位关系未能遵循对联的规则而造成的不对应。失对应包含韵律、对仗等关系。总之,对于现在的对联评价,大家不要将“失对”看成仅仅是韵律上的不对应,或者是词性上的不对应。它的含义已经有了很大的扩展。)


5.为什么要避免三平尾或三仄尾?
    答:三平尾指的是下联末尾三个字,连续用三个平声字,也叫三平调。所以,在应用“一三五不论的定理时,要注意,有这种情况产生时,就不能一三五不论了,而是要论了”。这一规矩通常只是针对短联创作的限制。韵律的本质是为了满足听觉上的审美需要,对于五言七言的对联,若后三字均为平声,在断句时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形:……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前两种的语顿均以平声收尾,违背了听觉上的审美观;后一种情形若按照意节说,还是抱着宽容的态度,偶有所见的,尤其在长联的创作中。只是连续三字平声,读起来依然让人感觉语调平淡,缺少变化,所以能避免当尽量避免。至于三仄尾语调生硬,读来拗口,所以应该尽量避免。出现三同声仄韵的概率比较小,所以不必有太多的顾忌。
           例如:一年春作首(仄平平仄仄),
                      万事公为先(仄仄平平平)。
          还有的联家也忌上联末三仄尾,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尽管诗律中没有提到,但同三平尾一样(特别是音调也一样)读起来很单调,还是应当避免才好。
          例如:“依法修行能入道”,若将“能”改为“可”就成了三仄尾。但“可”是三声,有时还可通融。(参加比赛当中,最好连此能避免则能避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201

帖子

168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83
10#
发表于 2015-11-27 10:36:38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联七第十一讲作业   B16=花开彼岸
  1,什么是上重下轻?

上重下轻是指上句气盛,下句势弱,给人头重脚轻,虎头蛇尾的感觉。

2,什么是隔?

隔指上下句意思不统一,存情,意,景等之隔。前言不搭后语,就如两个人在各自表达不同的心境或感受,也就是对而不联。

3,什么叫合掌?

合掌是指联中部分词语或整个上下联表达同一个意思,即同义相对。当然,出现个别非中心词语(尤其是虚词)的相似或雷同,
若在联中比重很小,对表达的意境并无伤损,而采用一些含义相近的词语相对,也不算合掌。

4,什么叫失替,失对?

失替指的是在撰写对联时,同一句中的音步平仄必须交替使用,龙其在节奏点落尾音节上要前后交替相对。
失对主要是指上下联同位关素未能遵循对联规则而造成的不对应,包含韵律、对仗等方面的关系。

5,为什么要避免三平尾,三仄尾?

三平尾,指下联未尾三个字连续用三个平声字,也叫三平调。三仄尾,指上联末尾三个字连续用三个仄声字。
(注:这一规则通常运用于短联的创作过程中。对于五、七言联,若下联后三字均为平声,在断句时不外乎…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几种格式,
前两种的语调停顿均以平声收尾,违背了听觉上的审美观;后一种情形若按意节来说,还是可以偶然宽容的,尤其是在一些长联的创作中。
但连续三字平声,读起来依然让人感觉语调平淡,缺少变化,所以当尽量避免。至于三仄尾,语调生硬,读来拗口,应该避之。)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11-16 06:13 , Processed in 0.12466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