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2177|回复: 7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二十四期初级班第十二讲纯熙组作业贴

[复制链接]

336

主题

2048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30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2-25 20:37: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典词二十四期初级班第十二讲作业:
以草色遥看近却无为背景填《临江仙》一阕
限贺铸体,
限词林正韵!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2

帖子

55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50
沙发
发表于 2024-2-26 09:55: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往事成伤 于 2024-3-2 00:56 编辑

古典词班第十二讲作业
临江仙.踏春
文,纯熙15往事成烟
咏罢梅情诗送雪,清溪漫抚流云。微风不燥正怡人。素心重拾趣,莲步欲寻春。
望处层山披嫩色,行来堤柳初新。野花含蕾草微匀。淡香凝雅韵,小字赋纯真。
修改
临江仙.踏春
往事成烟
咏罢梅情重拾趣,烟堤丝柳衔云。黄莺掠影恰啼春。野花才孕蕾,画笔欲香匀。
望处层山披嫩色,行来芽草初新。溪桥路转现渔村。山光多静雅,远世未沾尘。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

帖子

30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8
板凳
发表于 2024-2-26 13:55:23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诗词第十二讲
临江仙     早春
纯熙竹风


律动春雷惊万物,东风报信天涯。一犁烟雨润千家。岸堤寻草色,阡陌现芦芽。


望处青山描浅黛,怡情疏柳斜斜。烟波十里早莺哗。踏青归来晚,竹篓满红霞。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

帖子

20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2
地板
发表于 2024-2-26 15:47:34 | 只看该作者
纯熙组16~百岁老人
临江仙·天际有归船

飞燕斜穿门前柳,枝头飞絮翩翩。绿肥红瘦鸟声喧。倚窗频远望,相见待何年。

久别难饮杯中酒,泪侵衣袖谁怜。昏灯一盏伴君眠。渔歌催梦醒,天际有归船。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

帖子

2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4
5#
发表于 2024-2-26 20:51:02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诗词第十二讲作业
纯煕—3   慕容秋水
临江仙   怀人
桂香飘杳江城晚,苇塘雾气濛濛。
月圆初见宿云中,绿窗轻倚对轻风。
不道相思何处起?但伤时日匆匆。
含情望断那归鸿,始怨伊去不相从。

点评

问好秋水,这是首怀人作品。上景下情,条理清晰布局合理,给人娓娓道来的感觉。不错!  发表于 2024-3-2 22:51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1

帖子

4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27
6#
发表于 2024-2-27 11:28:08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诗词第十二讲
纯熙37-驼铃公主

临江仙·春归
细雨慢浇庭前树,清流缓扫堂阶。凉风依旧过墙来,几番轻问候,吹得瘦枝歪。
几叶新芽摇折落,三壶清酒相偕。一壶寂寞一壶哀,春归人未至,谁解一壶怀。

点评

再有就是遣词方面,“轻”问候,不可能把痩枝吹歪吧?歪了就说明不轻。还有就是重字“几”,独来拗口,建议修改其中一个。这样词也显得灵动。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下片的煞尾句,意到了但语言不太通顺,建议再琢。  发表于 2024-3-2 22:53
问好公主,这首词题目是春归,通篇读来咋觉得有点跑题,比如上片的“凉风”和“瘦枝”,下片出现了新芽,有了春的气息,但却被凉风吹的几乎折落。  发表于 2024-3-2 22:52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0

帖子

31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18
7#
发表于 2024-2-27 13:31:56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班第十二讲作业
纯熙13-诗若

临江仙·春
帘外莺声初解语,丝丝细雨缠绵。一年最是暖春间。两堤杨柳翠,十里杏花娟。
草色遥看连天碧 ,几双飞燕清欢。休辞杯酒趣吟篇。闲来偷半日,不负此华年。

点评

问好诗若,很不错的一首词,满满的春声满满的春意,读的我都想饮酒赋诗了,但是有个小问题,上片首分句是帘外莺声,说明人在室内。而接下来描述的都是室外景,因此建议“帘外”再琢。其他写的都很好,赞!  发表于 2024-3-2 22:54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2

帖子

37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4
8#
发表于 2024-2-28 08:29: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山雪 于 2024-2-29 20:55 编辑

临江仙(依龙谱)早春
纯熙02-千山雪
风暖雪消苏万物,晴光郊野描图。无名花草满坡敷。山溪波涨绿,篱竹密还疏。
慢捻长须投弈局,笑看故友踟蹰。莺声洗耳柳眉舒。轻斟新酿酒,浅醉小云庐。

点评

4,上阕开头几句,描述性太强,写得像题图的说明文一样,既然后面是第一人称出场,不妨多从自己内心的感受来写。  发表于 2024-3-3 03:26
3,但是呢,问题也在这里,上结用竹篱引出隐居的双方,但是上阕对此的铺垫少了一点,而下阕后半部分似乎抛开这个春景中悠闲对弈的场景,去写其他的了。  发表于 2024-3-3 03:25
2, 整体构思非常好,上阕写景,下阕从人物的情态动作来表现主题,尤其下阕前两句描绘主客双方对弈的情形,动静结合,显得非常生动。  发表于 2024-3-3 03:25
2, 整体构思非常好,上阕写景,下阕从人物的情态动作来表现主题,尤其下阕前两句描绘主客双方对弈的情形,动静结合,显得非常生动。  发表于 2024-3-3 03:24
1,格律,自检有个别地方飘红,既然作业要求一定是贺铸体,就要注意一些非关键位置的平仄,每个变体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往往就在非关键字体现。 2, 整体构思非常好,上阕写景,下阕从人物的情态动作来表现...  发表于 2024-3-3 03:23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40

帖子

327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71
9#
发表于 2024-2-28 12:02: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坐门前 于 2024-2-28 12:12 编辑

临江仙   立春早行(依龙谱)
纯熙19-仙人的邻居

喜见冰融溪水醒,清波摇动苔青。云天倒影一连屏。晚风随意过,残照笼山城。
今是立春寒渐远,岸边草色烟生。鸭游忽憾少虫鸣。谁言春雨夜,相约杏花亭。

点评

4,首先,上阕写的云天一色,明显是晴天,后面突然出现的春夜雨就不太和谐。下阕既然有相约的期盼,上阕就要表现出相应的眷恋,而不必写一句不相关的时间句。  发表于 2024-3-3 03:22
即便下阕说了佳人有约,似乎也和特意点出的时刻没啥关系。 3,下阕结尾其实非常巧妙的转到人约黄昏后,但是上阕缺少相应的伏笔,就显得有点突兀。 4,首先,上阕写的云天一色,明显是晴天,后面突然出现的春夜雨..   发表于 2024-3-3 03:21
1,格律基本正确,自检有一个字飘红,要注意不同变体之间的差别。 2,上阕写景很美,描写活灵活现,但是上结转到残照山城,似乎有点偏,这一句的氛围和用意似乎偏出了上阕塑造的场景,即便下阕说了佳人有约,似乎..   发表于 2024-3-3 03:21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

帖子

10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7
10#
发表于 2024-2-28 18:06:07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二十四期第十二讲作业
春熙40-千寻

临江仙-忆春游
犹记栀开香满径,单车满载无邪。和风吹到日西斜。转轮量故事,对影入红霞。
花落年年翻覆手,如今人各天涯。回思空剩一嗟呀。青春多少梦,只属那年他。

点评

作为一个命题作业,春景的描写不够分量,借景抒情,因情造景,很多话其实不用说出来,看到相应的景色,也就体会到了当时的心情,所谓说破不如不说破。  发表于 2024-3-3 03:19
3,这样的命题作业毫无疑问可以叙事,春意盎然的季节,春意朦胧的情感,然而一切随春风远去,只留下单车在春天的笑声,本来是非常唯美的,不过白璧微瑕,作为一个命题作业,春景的描写不够分量,借景抒情,因情造...  发表于 2024-3-3 03:19
1,格律正确语言通顺,真的很棒。 2,作者引入了几个现代词汇,描述的情感和场景也真实感人,赞一个,现代词汇入诗且恰如其分是很难的。  发表于 2024-3-3 03:18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1-3 16:42 , Processed in 0.14026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