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163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浣花草舍二期第十五讲练习。a组。

[复制链接]

181

主题

984

帖子

3609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6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2-2 14:27: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赏析。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933

帖子

286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67
沙发
发表于 2021-2-3 10:11:56 | 只看该作者
草舍二期第十五讲
a组秋叶

鹧鸪天·代人赋
宋·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为此篇写一赏析。

学赏析,
这首词注明代人赋就是不是作者本人的情感,情起,晚日寒鸦一片愁,晚日交代时间,夕阳西下斜照送别心上人的长亭,寒鸦是视觉空间,衬托夫人的目极处的景,进而愁。这首词,是写别愁离恨的。“愁”与“恨”,乃是全篇的基调。如果是我就会接哀景,然而作者却承句用清新愉悦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乐景:“柳塘新绿却温柔。”把读者引入春意萌动、春情荡漾、温馨柔美的境界。跳出窠臼,不再写哀景,可谓是“工于发端”。开头两句展现的两种景象、两种感受、两种感情所体现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使抒情主人公神态毕现,因而以下文字,即从她的肺腑中流出。
准备过片两句,“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两句就是创新,表现心绪低回宛转,笔致可谓摇曳生姿。“无离恨”是假设,不“白头”是假设变成事实之后希望出现的结果。可如今假设未能成立,“白头”已是必然,承接前两句的离愁,引出下阕的“肠已断,泪难收”。
相思无计寸肠断,泪难收,再登楼眺望,因相思而登楼因登楼而失望,再登楼侧面描写了主人公的盼之切,思之苦。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明明知道乱山无数,遮断了远方的天空,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一直凝望。词的最后一句进一步表现美人的痴情。
表面是在写美人相思的苦闷,却又寄托的是词人辛弃疾无法实现的政治理想。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3

帖子

152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28
板凳
发表于 2021-2-4 00:31:57 | 只看该作者
草舍二期第十五讲练习:
秋心

鹧鸪天·代人赋
宋·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为此篇写一赏析。

赏析:
这首《鹧鸪天》,标题“代人赋”,说明词中抒情主人公并非作者自己,是代一位妇人写的。那位妇女的意中人刚离她离而去,她正处于无限思念、悲伤的境地。这首词字面上是写美人相思的苦闷,实际上是寄托词人无法实现的政治理想。它在风格上也优美婉约。

晚日寒鸦”与“柳塘新绿”,是送走心上人之后相继入目的两种景象。在这乍暖还寒的初春。前者以,“日晚”,“鸦寒”,引起的内心感受是“一片愁”。后者对相聚的展望,“春意盎然,”引起的内心是无限“温柔”。两句展现的两种景象、感受、感情所体现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使主人公神态毕现。
“若教眼底无离恨 , 不信人间有白头 。”即从她的肺腑中流出。在这“柳塘新绿”,春光明丽,如果能同意中人象鸳鸯那样双双戏水,永不分离,又怎会愁白了头呢。“无离恨”不“白头”是假设,希望变成事实之后出现的结果。可事实是假设未能成立,“离恨”“白头”已是必然结果。
下片以“肠已断,泪难收”承接歇拍的“离恨,白头”,尽情吐露,没有掩饰。当感情暴发,思念就如河水泛滥,无法掩饰、也用不着含蓄。
“相思重上小红楼”一句,词眼“重”字,说明女主人公送走意中人之后,一次次地爬上小楼遥望。明知已分隔两地,还是寄予希望。可终究还是望不见意中人的人影。
结句“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栏干不自由。”中的“频”字,与“重”字相呼应。明知意中人已走到山的那一边,凝望已是徒然;然而还是身不由己地“重上红楼”、“频倚栏干”。离恨之深、相思之切,不言而喻了。

辛弃疾被称为豪放派词的代表,而这首词,却写得如此深情婉约。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1

帖子

303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35
地板
发表于 2021-2-4 11:17:45 | 只看该作者
草舍二期第十五讲
a组相遇最美

鹧鸪天·代人赋
宋·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为此篇写一赏析。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被弹劾解官后,在带湖闲居时所作。题下注明“代人赋”,说明词中抒情主人公并非作者自己。这首词是作者代一位妇女而赋的,那位妇女的意中人刚离开她走了,她正处于无限思念、无限悲伤的境地。“晚日寒鸦”与“柳塘新绿”,是送走行人之后相继入目的两种景象。故“日”而曰“晚”,“鸦”而曰“寒”,引起的内心感受是“一片愁”。后者就相聚的回忆与展望说,故春景宛然,春意盎然,引起的内心感受是无限“温柔”。这首词,是写别愁离恨的。“愁”与“恨”,乃是全篇的基调。然而作者却是用清新愉悦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乐景:“柳塘新绿却温柔。”把读者引入春意萌动、春情荡漾、温馨柔美的境界,表面是在写美人相思的苦闷,但是实际上词人是在写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实现。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9

帖子

155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4
5#
发表于 2021-2-4 16:15:54 | 只看该作者
草舍二期第十五讲
a组  紫苏

鹧鸪天·代人赋
宋·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赏析: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一直有用香草美人寄托理想的传统。所以这首《鹧鸪天》表面是在写美人相思的苦闷,其实寄托的是词人无法实现的政治理想。
“晚日寒鸦”,这是送人归来后的眼中景。晚日,寒鸦,并不会愁,是因为作者愁,所以看到它们觉得也愁。寒鸦晚上都要栖息于树上了,而我的心上人,他今晚会在哪里呢?起句为全词定下“愁”的基调。
然而,接下去笔锋急转,柳塘新绿却温柔,在这一片愁的境况下,主人公却想到了和心上人在一起时的情景,柳塘,新绿,还温柔,两种景象、两种感受、两种感情体现出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活动。
接下来更加深刻的剖析感情世界,假设无离恨,就不会有白头”,可如今假设未能成立,“白头”已是必然。
于是下片紧承“离恨”、“白头”,以“肠已断,泪难收”开头,尽情吐露,全无含蓄。当感情如洪水暴发,冲决一切堤防的时候,是不可能含蓄、因为也用不着含蓄的。
重上小红楼,明明知道人已远,看不到了,可还要一次次的上楼,远望,希望有奇迹出现。当一次次的失望后,只有无力的倚在栏杆上。为情所困,怎么能是个自由的人呢。
词人写这首词时,是被弹劾解官后,在带湖闲居时所作。词人对国家的感情,就如同词中女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感情一样炽烈,心心念念着国家。对国家的爱,对朝廷的失望,他不明说,而是借助女主人公含蓄的表达出来。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6

帖子

121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14
6#
发表于 2021-2-20 20:06:17 | 只看该作者
草舍二期第十五讲


鹧鸪天·代人赋


宋·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为此篇写一赏析。


简析:这首词的题目是“代人赋”,说明是作者替他人而写的一段文字,用以抒发相思别离之情。亦或者是作者有所忌讳,便以“代人赋”为题,间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词的上片接眼前景带出离恨。“晚日”两句,由傍晚寒鸦哀鸣,衬托出了女子心中的一片愁惨,塘边新柳绿色虽然温柔,却又勾起折柳赠别的回忆,引出了离别经年之恨。“若教”这两句抒发离恨,正话反说,愈发显得离恨至深,红颜易老。下片极写女子相思之情,柔肠寸断,情难自禁。又一次登上小楼,明知云山阻隔,希望一再落空,仍然还是凭栏远望,痴痴期盼游子归来。纵观全词,相思绵绵,愁绪浓郁,让人如感其情,伤心不已。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37

帖子

328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9
7#
发表于 2021-2-24 21:48:08 | 只看该作者
这首《鹧鸪天》,题下注明“代人赋”,说明词中抒情主人公并非作者自己。这首词是作者代一位妇女而赋的,那位妇女的意中人刚离开她走了,她正处于无限思念、无限悲伤的境地。
“晚日寒鸦”,这是送人归来后的眼中景。“晚日”的余辉染红天际,也染红长亭古道和目之所极的一切,这是空间。夕阳愈来愈淡,夜幕即将降落,这是时间。而她送走的那位意中人,就在这空间、这时间中愈走愈远了
 “柳塘新绿”,便立刻为我们唤来了春天:塘周柳丝摇金,塘中春波涨绿,非常赏心悦目;谁料在此基础上,又加上“温柔”一词。这感情异常微妙,耐人寻味。
 “柳塘新绿”,春光明丽,倘能与意中人象鸳鸯那样双双戏水,永不分离,便青春永驻,不会白头。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心绪何等低回宛转,笔致何等摇曳生姿!“无离恨”是假设,不“白头”是假设变成事实之后希望出现的结果。可如今呢?假设未能成立,“白头”已是必然,于是下片紧承“离恨”、“白头”,以“肠已断,泪难收”开头,尽情吐露,略无含蓄。当感情如洪水暴发,冲决一切堤防的时候,是不可能含蓄、因为也用不着含蓄的。

  “相思重上小红楼”一句,妙在一个“重”字。女主人公送走意中人之后,一次又一次地爬上小楼遥望。开始是望得见的,后来就只见“晚日寒鸦”,望不见人影了。由于十分相思的缘故,望不见人影,还要望,因而“重上小红楼”。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栏干不自由。
 辛弃疾的这首词表面上虽然是“代人赋”,但是实际上词人是在写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实现。因为,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一直有用香草美人寄托理想的传统。表面是在写美人相思的苦闷,寄托的是词人辛弃疾无法实现的政治理想。
 创作背景
公元1181年(宋孝宗淳熙八年)冬,辛弃疾遭遇弹劾,隐居上饶。这首词就是作者被弹劾解官后,在带湖闲居时所作。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1-5 14:20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