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B07子非鱼 于 2015-11-11 20:59 编辑
古典联七第九讲 B07子非鱼作业贴
1、对联创作技巧包含几个方面?
答:对联创作技巧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用字技巧:
拆字法:所谓拆字联是指联中采用了拼拆汉字形体的技巧,或分或合而成联。 合字法:
复字法:即上下联分别有一个或几个同样的字出现。 叠字法: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同字异音法: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同音字法:利用字、词同音(韵)的特点来创作对联,使之产生趣味。 谐音法:利用一个或几个音韵相同而词意不同的字、词组成对联。 漏字法:又叫藏头法。在创作对联时,将第一个字或最后一个字隐藏起来,间接的表达意思。 同傍法:指联中的字采用相同偏旁部首。
拟声法:对联的词语通过模拟声音取得某种艺术效果,这种方法叫拟声法,又叫摹状法或摹声法。
析数法: 应首法:是句子首字和尾字用同一个字,首尾呼应。例:
数字领法:数字联中有一类以一个数词开头,领着若干名词的短联。
交叉法:在上下联中,有些字是交叉(错位)相同的。
复韵法:同一音韵字在联中重复应用。 虚字法:指一联中较巧妙地使有虚词成联的情形,一副对联,时实时虚,起伏迭宕,读起来另有一番情趣。 玻璃字对:是利用汉字左右对称的特点,选用都具有左右对称的一类字作联。 2)遣词技巧
比喻法:运用此一事物或情景,来比喻另外一事物或情景,使人有个鲜明的印象,从而产生联想。
比拟法:对联中,把事物当作人,或以人拟物,以一物拟另一物,就叫比拟。 夸张法:通过事物进行扩大或缩小形象的描述,借以突出描写对象的主要方面和本质特点。 衬托法: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
对比法:把性质相反的两种事物,或是某一事物相反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来写。
反对法:反对,是指上下两联,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自对法:自对,又称“句中自对”或“当句对”,指对联中的字词句,不仅上下联相对仗,而且上联自身之中和下联自身之中。
借对法:所谓借对,就是在用某个词的甲义的同时,又借用乙义来与另一个词相对。 借代法:不是直接说某事物,而是借相关的事物去代替它。 双关法:利用同音字,使联语带双关。
用数法:对联中巧妙地运用数字,来增强对联的表现力,显得生动活泼。
假称法:在对联中,有意把要讲的意思让有关对象用自己的口吻表达出来,这种手法叫假称法。
用典法:借历史典故或有出处的词语来说明问题。
续接法:是通过在原句的基础上续加字词而成新联。
3)组句技巧: 回文法:又称卷帘, 指的是使用恰当的词语构成上下联,使之既能顺读,又能倒读。回文格的具体方式也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当 句回文、倒句回文、倒章回文等。当句回文,即同一句子顺读与倒读完全一样。 排比法:即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字数相等的平行短句,组合在一起,表示相关的意思。这种方法多用于长联。 顶针法:又称顶真、联珠或蝉联,指用前一句结尾之字作为后一句开头之字,使相邻分句蝉联。比较常见的对联手法, 也很能体现汉字的特色。 反复法:为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让某些词语在句中反复出现, 嵌字法:把人名、地名或其他事物名称嵌人联内的有关部位,使上下联相互对应,以提高对联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嵌字联大体分为整嵌和分嵌。 整嵌:就是把名字整个嵌人联语中,并保持名字的整体性。 分嵌:将一个名字拆开,分别嵌入上下联的有关位置。分嵌中又分竖嵌、横嵌、递嵌、暗嵌、迭嵌、反嵌等。 分嵌句尾的叫尾嵌/藏尾。 插嵌:分别把名宇有规则地插入联中。 暗嵌:即可嵌之名在改头换面的情况下出现,一般多用拆字的手法。 迭嵌:就是在一联中有规律地交叉嵌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 反嵌:此种嵌字从联尾开始,往联首顺序而排。 反问法:反问,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通常见不需要回答的,问句本身就包含着答案。
设问法:设问,采用无疑而问的方式,引起读者的注意,加深印象。
分总法:对联中对某些事物既有分述,又有总述,这种方法为“分总法”。又分先总后分式和先分后总式。
潜意法:不把要说的意思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而是有意潜藏在联语中。
双关法:利用同音字,使联语带双关。
无情法:是一种特殊的对联形式。它指的是上下联形式上(字面)对仗工整,而内容上(意义)却有意不相关,从而造成一种特殊 效果。无情对主要是利用对联的形式特征(对仗),来体现一种文学趣味和技巧。
婉曲法:婉曲,就是不明白说出,而是用暗示来表达意思的修辞方法,言外有意。
层递法:用结构相似的句式,把语意排成层层递进的顺序的一种修饰方法。
2、什么叫玻璃对?
答:汉字当中有一部分字是左右对称结构,利用汉字左右对称的特点,选用都具有左右对称的一类字作联。如天、日、中、答
等等,称之为玻璃字。全联均以左右对称结构的汉字组成的机巧对联,称为玻璃对,即玻璃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