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3618|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诗九第五讲B组作业帖

[复制链接]

291

主题

63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76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9 08:43: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1、什么是替、对、粘,举例说明?
2、以童趣为题,写一首七绝,限平水韵。
3、写一段你对诗词的理解。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67

帖子

11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93
41#
发表于 2017-3-21 22:10: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平水韵    童趣 文/纵横四海 春折柳笛追黄蝶, 夏挽荷花入池塘。 秋采莲蓬剥莲子, 冬塑雪人打雪仗。  VVV四个句子很通顺! 格律方面,不说了,因为有格律检测工具。交作业时自己可以查  你这首童真,只是罗列一些小孩儿的游戏,并没有刻画具体。 抓住其中的一点,通过娃娃的表现刻画,再现这个可爱的画面,就更好了。 加油7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67

帖子

11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93
40#
发表于 2017-3-21 22:09: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以童趣为题作一首七绝诗。         七绝     纸飞机 文/淡淡的爱 一群稚子做模型, 起落无常手眼灵。 待到雏鹰多历练, 凌云壮志史书铭。  VVV 不错的小诗,很励志的。 首先语句较为通顺,对于初学者,不易了。 题目要求是以童趣,若是小诗中能抓住一两点让大人们觉得好笑好玩的闪亮点发挥,就更合题了! VV加油!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67

帖子

11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93
39#
发表于 2017-3-21 22:08: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童趣 B12蝴蝶飞舞时 春来大地柳青发,燕子堂前返旧家。 稚子盘中兰籽撒,托腮静坐盼发芽。  这首不错4 第一二句,写景来烘托,燕子来了,春天到了,枊树发芽,大地生机勃勃,作铺垫。三句写小娃种花,继续直叙,结句妙,小娃为什这傻呢?坐等兰发芽!这就是小娃的天真可爱!我们大人是不会说他真呆,反觉童稚可爱。 第三句,直白了一些,撒字撞韵了。以后注意一些。 VVV 加油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67

帖子

11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93
38#
发表于 2017-3-21 22:08: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童趣 B12蝴蝶飞舞时 风融土润柳抽芽,松鼠衔枝补旧家。最爱河边春向暖,小儿掬水弄泥巴。  不错!VVV 题为童趣,四句诗皆不可离童,趣为意。就是小孩们做的,大人们觉得好玩的事,抓住这一点,这类诗就好写了。 前三句离题了,结句掬水玩泥,怎么个具体地好玩呢? 抓住一个细节,写出趣来。7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67

帖子

11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93
37#
发表于 2017-3-21 22:08: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童趣 B12蝴蝶飞舞时 春来尤爱地雷瓜,皮绿瓤红口感佳。 小女贪吃吞的快,惶惶腹中籽发芽。  VV不错的小诗,题为童趣,抓住了儿童的童真。吃了瓜子,怕在肚里发芽。我们小时候都有过的情景。    不过在时令方面,瓜应在夏秋成熟,春天早了些。 转句太口语化了些。写诗,语言应精炼一些,才有味道。 嗯嗯,加油!V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67

帖子

11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93
36#
发表于 2017-3-21 18:44: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窻儿 于 2017-3-21 18:50 编辑

诗九五期作业:
B12蝴蝶飞舞时
1、什么是替、对、粘,举例说明?
替:指一个句子中,位于246位置上的字,应该是 平 仄 平或者是仄平仄这样交替的形式出现的,但是,如果出现平平仄,或者仄平平,这就是失替。例如:例如:韬略终须建新国; 奋起还要读良书。 联中的“起”对“略”为仄对仄,失对(上下相同联位置)。起与要为二四位字同仄,失替(同一句中)了。 对:一联之中,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联中音节平仄相对(即平仄相反)。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粘:相粘是二三句之间相粘。句中音节平仄相间、联中音节平仄相对,联间音节平仄相粘。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以童趣为题,写一首七绝,限平水韵。
童趣(一)
春回大地柳青发,
燕子堂前返旧家。
稚子盘中兰籽撒,
托腮静坐盼发芽。         
  童趣(二)
春来尤爱地雷瓜,
皮绿瓤红口感佳。
小女贪吃吞的快,
惶惶腹中籽发芽。
童趣(三)
风融土润柳抽芽,
松鼠衔枝补旧家。
最爱河边春向暖,
小儿掬水弄泥巴。
3、写一段对诗词的理解 好的诗词应该是入心的。其特征是: 1、要有诗情。要感情真挚,连自己都不能感动就不会感动他人。 2、要有诗意。给人美感的意境、语言优美,层次分明,脉络清晰,意象、理性有型。 3、要有诗味。情味厚重,自然巧妙地化有形为无形,融情、物于一炉,看不到,摸不到,但细品又能领悟到。 4、要有诗趣。灵动的笔触,个性化的色彩,表现一种审美情趣,塑造完美的形象。 5、要有诗旨。主题鲜明,形象生动。发言、遣词异于常人并蕴含哲理,给人美的享受和灵魂的震撼。 6、要有诗品。大凡好诗必有风景、格调和神韵。 7、还要有诗风。作者的自身修养、精神面貌、处事态度都会在诗中反应出来。见功力、见风采。 能做到这几点就是好诗了。   
窻儿:代交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40

帖子

327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73
35#
发表于 2017-3-20 13:24:35 | 只看该作者
B29-田园
第五讲作业:
1、什么是替、对、粘,举例说明?
2、以童趣为题,写一首七绝,限平水韵。
3、写一段你对诗词的理解。
答1:
“替”是指诗的本句中,在2,4,6的位置处(五言诗指2,4位置),平仄需要交替出现。反之就称为“失替”
“对”是指诗的对句中,在2,4,6的位置处(五言诗指2,4位置),上下2句平仄需要两两相对出现。反之就称为“失对”
“粘”是指诗中“非对句”的上下2句,在2,4,6的位置处(五言诗指2,4位置),上下2句平仄需要两两相同出现。反之就称为“失粘”
例句:五绝
长江悲已滞,
平平平仄仄
万里念将归。
仄仄仄平平
况属高风晚,
仄仄平平仄
山山黄叶飞。
平平平仄平
可以看出,该诗符合格律要求,没有“失替”,“失对”和“失粘”现象。

答3:按照特定格律规定,通过简练文学写的五言或七言诗句称“诗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67

帖子

11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93
34#
发表于 2017-3-18 08:20: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第五讲作业: B组:组长-窻儿 1、什么是替、对、粘,举例说明? 2、以童趣为题,写一首七绝,限平水韵。 3、写一段你对诗词的理解。 答:1,替就是指一个句子中,位于246位置上的字,应该是 平 仄 平或者是仄平仄这样交替的形式出现的,但是如果出现平平仄,或者仄平平,这就是失替。 对,在近体诗之平仄格律中,首句与次句,三句与四句,五句与六句,七句与八句之间的平仄,其音步与音步应该相反。也就是平音步对仄音步,仄音步对平音步,这就是“对”,不遵守这种格律就是失对。 粘,在近体诗之平仄格律中,第二句与第三句,第四句与第五句,第六句与第七句之间的平仄,其音步与音步应该大抵相同,也就是平音步对平音步,仄音步对仄音步,也就是“粘”,不遵守这种格律的称为“失粘”。 答:2,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歌文化,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也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学好诗词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的汉文字。 答3: 童趣《儿时不识黄豆》 文/窻儿 儿时随父回家乡, 忽见晒场频闪光。 疑是珍珠天上落, 忙求父亲买三框。 这是一个很幽默搞笑的小故事,童年时不认识黄豆粒误认为是珍珠。全诗以顺口溜的形式写出童年天真烂漫的心态!取材上不够合理,先理解童趣是什么?这不算是童趣,所以这首不成功! 童趣二 《学跳棋》 文/窻儿 曾记儿时学跳棋, 红红绿绿指轻移。 一来一往无胜负, 静气屏声眼不离。 跳棋,儿时的一种棋类娱乐玩具!这个好多人可能都没玩过(本人就没玩过)! 这首切题算是童趣的一种,童趣皆是能让人记忆犹新的事件,跳棋入迷时真的可以废寝忘食。 启句点题,承句描写玩跳棋过程,转句平白无奇。合句脱节! 这首不是很好,可以从新构思一下!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1-10 09:44 , Processed in 0.13281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